发电机组输出负荷调整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61123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3 20: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发电机组输出负荷调整方法及系统,其中,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采集步骤,采集用电负荷;调节步骤,根据所述用电负荷分级调节已启动的发电机组的输出负荷。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首先对用电负荷进行采集,再根据用电负荷的大小实时分级调节发电机组的输出负荷,即随着用电负荷的增加,逐级增加发电机组的输出负荷,实现了对发电机组的输出负荷的分段调节,避免了发电机组在运行过程中输出单一负荷的问题,从而使发电机组运行时间更长。

Method and System for Output Load Adjustment of Generator Se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电机组输出负荷调整方法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发电机组负荷调节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发电机组输出负荷调整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中小型发电机组自身集成并网控制器,可以自动控制与市电的同期点进行自动合闸并网,根据检测厂区内用电负荷(P1)情况启动和停止发电机组。当厂区内部用电负荷(P1)大于设定值P2(P2必须大于发电机组的额定发电量),启动发电机组,使得发电机组以固定发电负荷输出。因为发电机组采用并网不上网的模式运行,所以厂区内部用电负荷必须大于发电机组额定负荷时才能运行。这样就产生了一个弊端:在装机容量比较小的厂区,总的用电负荷大于发电机组额定负荷时间很短,导致发电机组的运行时间缩短,经济效益相应的减小。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发电机组输出负荷调整方法及系统,旨在解决目前发电机组运行时间短的问题。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发电机组输出负荷调整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采集步骤,采集用电负荷;调节步骤,根据所述用电负荷分级调节已启动的发电机组的输出负荷。进一步地,上述发电机组输出负荷调整方法中,在所述调节步骤中,随所述用电负荷的增加,逐级增加所述发电机组的输出负荷。进一步地,上述发电机组输出负荷调整方法中,所述发电机组的输出负荷为发电机组额定输出功率的预设比例。进一步地,上述发电机组的输出负荷按照发电机组额定输出功率的60%、70%、80%、90%依次逐级增加。进一步地,上述发电机组输出负荷调整方法中,在所述采集步骤和所述调节步骤之间还包括:启动步骤,启动发电机组,并将发电机组的发电参数升至发电机组的额定发电参数。进一步地,上述发电机组输出负荷调整方法中,在所述启动步骤和所述调节步骤之间还包括:并网步骤,根据待并网点系统的用电参数和所述发电机组的发电参数使已启动的所述发电机组并入所述待并网点系统。进一步地,上述发电机组输出负荷调整方法中,所述并网步骤包括:比较子步骤,持续提升已启动的所述发电机组的发电参数,并将待并网点系统的用电参数与所述发电机组的发电参数相比较;并入子步骤,待所述待并网点系统的用电参数与所述发电机组的发电参数之间满足预设条件时,所述发电机组并入所述待并网点系统。进一步地,上述发电机组输出负荷调整方法中,在所述启动步骤之后还包括:断开步骤,当所述发电机组出现故障时,使所述发电机组与所述待并网点系统断开。本专利技术中,首先对用电负荷进行采集,再根据用电负荷的大小实时分级调节发电机组的输出负荷,即随着用电负荷的增加,逐级增加发电机组的输出负荷,实现了对发电机组的输出负荷的分段调节,避免了发电机组在运行过程中输出单一负荷的问题,从而使发电机组运行时间更长。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发电机组输出负荷调整系统,该系统包括:发电机组和控制系统;其中,所述控制系统分别与所述发电机组、用电网和待并网点系统相连接;所述控制系统包括至少三个控制点,所述控制点包括所述发电机组的启动信号控制点和至少两个加载信号控制点,所述控制系统用于根据所述用电网的用电负荷控制各所述控制点的开合,以分级调节已启动的所述发电机组的输出负荷。进一步地,上述发电机组输出负荷调整系统中,所述控制系统包括:第一控制器和第二控制器;其中,所述第一控制器与所述用电网相连接,并且,所述第一控制器还通过至少三个控制点与所述第二控制器相连接,用于采集所述用电网的用电负荷;所述第二控制器还分别与所述用电网和所述发电机组相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用电负荷启动所述发电机组,以及采集所述用电网的用电参数和所述发电机组的发电参数,并根据所述用电网的用电参数和所述发电机组的发电参数使已启动的所述发电机组并入所述待并网点系统;所述第一控制器还用于在所述发电机组并入所述待并网点系统后,根据所述用电网的用电负荷分级调节已启动的所述发电机组的输出负荷。进一步地,上述发电机组输出负荷调整系统中,所述发电机组通过上级断路器与所述待并网点系统相连接;所述第二控制器还与所述上级断路器相连接,用于在所述发电机组出现故障时,使所述上级断路器断开。本专利技术中,控制器分别与发电机组、用电网和待并网点系统相连接,控制系统对发电机组的控制包括发电机组的启动信号控制点和至少两个加载信号控制点,启动信号控制点始终保持连接,控制系统根据用电网的总的用电负荷控制加载信号控制点的开合个数,可实现发电机组输出负荷的分级调节,避免了发电机组在运行过程中输出单一负荷的问题,从而使发电机组运行时间更长。附图说明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发电机组输出负荷调整方法的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发电机组输出负荷调整系统的电气原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发电机组输出负荷调整方法的又一流程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发电机组输出负荷调整方法的又一流程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发电机组输出负荷调整方法中,并网步骤的流程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发电机组输出负荷调整方法的又一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方法实施例:参见图1,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发电机组输出负荷调整方法的流程图。如图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采集步骤S110,采集用电负荷。具体地,参见图2,第一控制器21为可编程控制器,第二控制器22为机组控制器,厂区用电网3通过发电机组1与机组控制器相连接,机组控制器通过至少3个控制点与可编程控制器可开合地相连接,其中,控制点包括一个机组控制器启动信号控制点和至少两个加载信号控制点,该机组控制器启动控制点与可编程控制器始终保持连接,加载信号控制点与可编程控制器直接可以连接也可以断开。可编程控制器与待并网点系统4相连接,例如与市电网络相连接。发电机组1与待并网点系统4之间连接有上级断路器(图中未示出),机组控制器还与上级断路器相连接。可编程控制器采集厂区内总的用电负荷。调节步骤S120,根据用电负荷分级调节已启动的发电机组的输出负荷。具体地,根据厂区内总的用电负荷实时调节发电机组1的输出负荷,优选地,随厂区内总的用电负荷的增加,逐级增加发电机组1的输出负荷,发电机组1的输出负荷为发电机组1额定输出功率的预设比例。具体实施时,可编程控制器控制输出信号分别由KA1、KA2、KA3表示,继电器得电闭合状态表示为1,继电器失电断开状态表示为0,三个继电器的输出由可编程控制器根据采集厂区内总的负荷情况进行逻辑编程。在自动运行模式下,当厂区内负荷达到发电机组1最低启动负荷时,启动信号(KA1)得电,表示1,加载信号1(KA1)和加载信号2(KA3)分别在失电状态,表示0,这时三个继电器组合方式为“100”,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电机组输出负荷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采集步骤,采集用电负荷;调节步骤,根据所述用电负荷分级调节已启动的发电机组的输出负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电机组输出负荷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采集步骤,采集用电负荷;调节步骤,根据所述用电负荷分级调节已启动的发电机组的输出负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电机组输出负荷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调节步骤中,随所述用电负荷的增加,逐级增加所述发电机组的输出负荷。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电机组输出负荷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机组的输出负荷为发电机组额定输出功率的预设比例。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电机组输出负荷调整方法,所述发电机组的输出负荷按照发电机组额定输出功率的60%、70%、80%、90%依次逐级增加。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电机组输出负荷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采集步骤和所述调节步骤之间还包括:启动步骤,启动所述发电机组,并将所述发电机组的发电参数升至所述发电机组的额定发电参数。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电机组输出负荷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启动步骤和所述调节步骤之间还包括:并网步骤,根据待并网点系统的用电参数和所述发电机组的发电参数使已启动的所述发电机组并入所述待并网点系统。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电机组输出负荷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并网步骤包括:比较子步骤,持续提升已启动的所述发电机组的发电参数,并将待并网点系统的用电参数与所述发电机组的发电参数相比较;并入子步骤,待所述待并网点系统的用电参数与所述发电机组的发电参数之间满足预设条件时,所述发电机组并入所述待并网点系统。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电机组输出负荷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并网步骤之后还包括:断开步骤,当所述发电机组出现故障时,使所述发电机组与所述待并网点系统断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乐杨向阳武海滨郑文学
申请(专利权)人:新奥中国燃气投资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