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坡道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03525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3 17: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坡道板,导向连接板和坡道板本体的一端采用四个螺栓固定连接;坡道板本体包括两侧板以及连接所述两侧板的顶板,顶板上冲压有若干个上凸防滑齿,若干个上凸防滑齿以三个为一列均布设置;两侧板上均等间距开设有若干个组装孔;顶板的一端开设有四个用于分别放置四个螺栓的一号安装孔;导向连接板为一块夹角为150°的弯折板,导向连接板上开设有四个与一号安装孔一一对应且等尺寸、用于分别放置四个螺栓的二号安装孔。坡道板能适用于多种场合;采用铁板经冲压加工制成,无需焊接加工,从而保证坡道板的强度,具有加工方便、制造成本低的特点;多个坡道板能方便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较宽的坡道板,适用于不同的场合。

A ramp boar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坡道板
本技术涉及五金器材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坡道板。
技术介绍
将摩托车、小型汽车等车辆搬运到平板挂车进行运输时,通常在挂车的尾部搭设坡道板,从而方便地将摩托车、小型汽车等车辆搬运到挂车上。另外,在一些具有斜坡的路段或者楼梯台阶处,为了方便汽车、摩托车、家用自行车、电动车等交通工具的形式,也通常需借助坡道板,现有坡道板结构复杂、不利于加工生产,因此,有必要对现有坡道板的结构进行改进和优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便于加工的坡道板。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坡道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坡道板本体和导向连接板,所述导向连接板和坡道板本体的一端采用四个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坡道板本体包括两侧板以及连接所述两侧板的顶板,所述顶板上冲压有若干个上凸防滑齿,所述若干个上凸防滑齿以三个为一列均布设置;所述两侧板上均等间距开设有若干个组装孔;所述顶板的一端开设有四个用于分别放置四个螺栓的一号安装孔;所述导向连接板为一块夹角为150°的弯折板,导向连接板上开设有四个与一号安装孔一一对应且等尺寸、用于分别放置四个螺栓的二号安装孔。优选的,本技术所述顶板上没有开设一号安装孔的那一端连接有向下的、横截面为圆弧形的缓冲用翻折板。优选的,本技术所述每两列上凸防滑齿之间冲压有两个下凸防滑齿。优选的,本技术所述两侧板的下边沿均连接有向内的水平翻折板,所述水平翻折板的长度与侧板的长度相等,水平翻折板的宽度为10.8mm。优选的,本技术所述顶板的宽度为224mm。优选的,本技术所述侧板的高度为50mm。优选的,本技术所述上凸防滑齿的高度为9mm。优选的,本技术所述侧板上开设的若干个组装孔两两之间的间距为135mm。优选的,本技术所述一号安装孔、二号安装孔的直径均为8.5mm。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该坡道板能适用于多种场合;采用铁板经冲压加工制成,无需焊接加工,从而保证坡道板的强度,具有加工方便、制造成本低的特点;多个坡道板能方便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较宽的坡道板,适用于不同的场合。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用于楼梯台阶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1中坡道板本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1中坡道板本体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1中坡道板本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1中坡道板本体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1中导向连接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1中导向连接板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主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坡道板本体1、导向连接板2、螺栓3、侧板1-1、顶板1-2、组装孔1-3、一号安装孔1-4、上凸防滑齿1-5、下凸防滑齿1-6、水平翻折板1-7。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解释而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实施例1。参见图1至图8。本实施例为一种坡道板,包括坡道板本体1和导向连接板2。坡道板本体1包括两侧板1-1以及连接两侧板1-1的顶板1-2,顶板1-2的宽度a为224mm,侧板1-1的高度h1为50mm。本实施例中,顶板1-2上冲压有若干个上凸防滑齿1-5,上凸防滑齿1-5的高度h2为9mm,若干个上凸防滑齿1-5以三个为一列均布设置,每两列上凸防滑齿1-5之间冲压有两个下凸防滑齿1-6。两侧板1-1上均等间距开设有多个组装孔1-3,组装孔1-3两两之间的间距c为135mm。本实施例中,导向连接板2和坡道板本体1的一端采用四个螺栓3固定连接;顶板1-2的一端开设有四个用于分别放置四个螺栓3的一号安装孔1-4,一号安装孔1-4的直径R为8.5mm,导向连接板2为一块夹角b为150°的弯折板,导向连接板2上开设有四个与一号安装孔1-4一一对应且等尺寸、用于分别放置四个螺栓3的二号安装孔2-1。本实施例中,两侧板1-1的下边沿均连接有向内的水平翻折板1-7,水平翻折板1-7的长度与侧板1-1的长度相等,水平翻折板1-7的宽度b为10.8mm。本实施例中,在生产制作过程中,坡道板本体1是采用一块厚度t为1.5mm的铁板经冲压制成,首先将铁板的两侧向下做直角翻折形成两侧板1-1,然后将两侧板1-1的下端向内做直角翻折形成水平翻折板1-7,其次利用冲压模具在顶板1-2上冲压形成上凸防滑齿1-5和下凸防滑齿1-6,最后将导向连接板2与坡道板本体1固定在一起,完成制作。坡道板加工生产方便,能大大降低生产成本,且坡道板本体1为一体式设计,无焊缝,结构强度高,另外,当单个坡道板太窄不能满足使用时,由于侧板1-1上开设有组装孔1-3,可利用螺栓等紧固件将两个或多个坡道板连接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较宽的坡道板,因此,该坡道板可方便地适用于多种场合。实施例2。参见图9至图10。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大致相同,其区别在于,顶板1-2上没有开设一号安装孔1-4的那一端连接有向下的、横截面为圆弧形的缓冲用翻折板1-8,使用时,缓冲用翻折板1-8与地面接触,起到缓冲作用,能减少坡道板的弯曲变形。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零、部件的形状、所取名称等可以不同,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技术结构所作的举例说明。凡依据本技术专利构思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者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技术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坡道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坡道板本体(1)和导向连接板(2),所述导向连接板(2)和坡道板本体(1)的一端采用四个螺栓(3)固定连接;所述坡道板本体(1)包括两侧板(1‑1)以及连接所述两侧板(1‑1)的顶板(1‑2),所述顶板(1‑2)上冲压有若干个上凸防滑齿(1‑5),所述若干个上凸防滑齿(1‑5)以三个为一列均布设置;所述两侧板(1‑1)上均等间距开设有若干个组装孔(1‑3);所述顶板(1‑2)的一端开设有四个用于分别放置四个螺栓(3)的一号安装孔(1‑4);所述导向连接板(2)为一块夹角为150°的弯折板,导向连接板(2)上开设有四个与一号安装孔(1‑4)一一对应且等尺寸、用于分别放置四个螺栓(3)的二号安装孔(2‑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坡道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坡道板本体(1)和导向连接板(2),所述导向连接板(2)和坡道板本体(1)的一端采用四个螺栓(3)固定连接;所述坡道板本体(1)包括两侧板(1-1)以及连接所述两侧板(1-1)的顶板(1-2),所述顶板(1-2)上冲压有若干个上凸防滑齿(1-5),所述若干个上凸防滑齿(1-5)以三个为一列均布设置;所述两侧板(1-1)上均等间距开设有若干个组装孔(1-3);所述顶板(1-2)的一端开设有四个用于分别放置四个螺栓(3)的一号安装孔(1-4);所述导向连接板(2)为一块夹角为150°的弯折板,导向连接板(2)上开设有四个与一号安装孔(1-4)一一对应且等尺寸、用于分别放置四个螺栓(3)的二号安装孔(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坡道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2)上没有开设一号安装孔(1-4)的那一端连接有向下的、横截面为圆弧形的缓冲用翻折板(1-8)。3.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祝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科隆五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