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支纯牛绒纱线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98329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3 16: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支纯牛绒纱线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配料、混条、一次针梳、二次针梳、三次针梳、四次针梳、一次头道粗纱、二次头道粗纱、粗纱、细纱、自络筒、并线、倍捻、槽筒和去水溶条,成品去水溶条后为120s/2。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高支纯牛绒纱线生产工艺,特别采用了水溶条进行混纺,并在成品后去除水溶条,实现了高支纯牛绒纱线的生产,确保了纯牛绒纱线的保暖性和滑糯手感,通过多次针梳及小牵伸倍数设定,有利于对不规则弯曲牛绒的牵伸,提升条干均匀度,得到质量稳定的高支纯牛绒纱线。

A production process of high count pure velvet yar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支纯牛绒纱线生产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纱线生产
,特别是涉及一种高支纯牛绒纱线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牦牛的牛绒很细,直径小于20微米,鳞片呈环状紧密抱合,光泽柔和,弹性强,手感滑糯,比普通羊毛更加保暖柔软,近年来已被应用于多种服装生产领域。牛绒的长度为3.4~4.5厘米,且有不规则弯曲,不利于进行纺纱,特别是高支纱,通常采用与其他纤维混纺的方式进行生产,但是混入的材料改变了牛绒的特性,保暖性和手感下降,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支纯牛绒纱线生产工艺,实现高支纯牛绒纱线的生产,确保了产品的保暖性和滑糯手感。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高支纯牛绒纱线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配料:采用40~50重量份的牛绒以及40~50重量份的水溶条;混条:采用牛绒2根,水溶条2根,设置牵伸为4,隔距40,进行混条,得到混合的条子,下机条重19~21g/m;一次针梳:向针梳机喂入条子3根,设置牵伸为3.3,隔距40,下机条重17.5~18.5g/m;二次针梳:向针梳机喂入条子3根,设置牵伸为3.3,隔距38,下机条重16~16.5g/m;三次针梳:向针梳机喂入条子3根,设置牵伸为3.8,隔距38,下机条重12.5~13g/m;四次针梳:向针梳机喂入条子3根,设置牵伸为3.8,隔距36,下机条重9.5~10.5g/m;一次头道粗纱:向粗纱机喂入条子2根,设置牵伸为7.78,下机条重2.5~2.7g/m;二次头道粗纱:向粗纱机喂入条子8根,设置牵伸为7.78,下机条重2.6~2.8g/m;粗纱:向粗纱机喂入条子1根,设置牵伸为9,捻度41T/m,下机条重0.25~0.35g/m,得到粗纱;细纱:向细纱机喂入粗纱,设置支数60S,牵伸倍数18,上机捻度960T/m,捻向:Z,钢丝钩7/0,车速7000r/min;自络筒:车速800r/min,定长:0.5kg/个;并线:自并2根,车速280r/min,定长:0.5kg/个;倍捻:上机捻度691T/m,捻向S,车速6500r/min;槽筒:车速280r/min;去水溶条:成品去水溶条后为120s/2。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牛绒为本色黑牛绒。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配料步骤中,采用50重量份的牛绒以及50重量份的水溶条。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混条步骤中,下机条重20g/m。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一次针梳步骤中,下机条重18g/m,二次针梳步骤中,下机条重16.3g/m,三次针梳步骤中,下机条重12.8g/m,四次针梳步骤中,下机条重10g/m。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一次头道粗纱步骤中,下机条重2.6g/m,二次头道粗纱步骤中,下机条重2.7g/m。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粗纱步骤中,下机条重0.3g/m。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指出的一种高支纯牛绒纱线生产工艺,特别采用了水溶条进行混纺,并在成品后去除水溶条,实现了高支纯牛绒纱线的生产,确保了纯牛绒纱线的保暖性和滑糯手感,通过多次针梳及小牵伸倍数设定,有利于对不规则弯曲牛绒的牵伸,提升条干均匀度,得到质量稳定的高支纯牛绒纱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包括:一种高支纯牛绒纱线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配料:准备50重量份的牛绒以及50重量份的水溶条,所述牛绒采用取自牦牛的本色黑牛绒,无需染色处理;混条:采用牛绒2根和水溶条2根导入混条机,设置牵伸为4,隔距40,进行混条,得到牛绒和水溶条混合的条子,下机条重约20g/m,利用牛绒和水溶条混纺,减少了牛绒纺纱的难度,而且水溶条可以水洗清除,得到纯牛绒纱线;一次针梳:向针梳机喂入条子3根,设置牵伸为3.3,隔距40,下机条重约18g/m;二次针梳:向针梳机喂入条子3根,设置牵伸为3.3,隔距38,下机条重约16.3g/m;三次针梳:向针梳机喂入条子3根,设置牵伸为3.8,隔距38,下机条重约12.8g/m;四次针梳:向针梳机喂入条子3根,设置牵伸为3.8,隔距36,下机条重约10g/m,为了应对不规则弯曲的牛绒,设计了四次针梳工艺,并采用小牵伸倍数,有利于对牛绒的牵伸,确保针梳下机条子的条干均匀性;一次头道粗纱:向粗纱机喂入条子2根,设置牵伸为7.78,下机条重约2.6g/m;二次头道粗纱:向粗纱机喂入条子8根,设置牵伸为7.78,下机条重约2.7g/m,采用两边头道粗纱,有利于提升粗纱质量;粗纱:向粗纱机喂入条子1根,设置牵伸为9,捻度41T/m,下机条重约0.3g/m,得到粗纱;细纱:向细纱机喂入粗纱,设置支数60S,牵伸倍数18,上机捻度960T/m,捻向:Z,钢丝钩7/0,车速7000r/min;自络筒:车速800r/min,定长:0.5kg/个;并线:自并2根,车速280r/min,定长:0.5kg/个;倍捻:上机捻度691T/m,捻向S,车速6500r/min,增强了纱线的性能;槽筒:车速280r/min;去水溶条:成品去水溶条后为120s/2,成分:含100%牛绒。成品指标如下:CV%:12.24%;细节:0;粗节:0;毛粒:20。实测捻度:678.2T/m;捻不匀5.82%;变异系数:7.79%;实测强力:608.4cN,伸长:35mm,伸长率:14%,满足要求。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指出的一种高支纯牛绒纱线生产工艺,特别采用了水溶条与牛绒混纺,再进行水溶条的去除,得到了高支纯牛绒纱线,并利用多次针梳工艺及小牵伸倍数设定,实现了对弯曲牛绒的牵伸,提升了高支纯牛绒纱线的质量。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专利技术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专利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支纯牛绒纱线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配料:采用40~50重量份的牛绒以及40~50重量份的水溶条;混条:采用牛绒2根,水溶条2根,设置牵伸为4,隔距40,进行混条,得到混合的条子,下机条重19~21g/m;一次针梳:向针梳机喂入条子3根,设置牵伸为3.3,隔距40,下机条重17.5~18.5g/m;二次针梳:向针梳机喂入条子3根,设置牵伸为3.3,隔距38,下机条重16~16.5g/m;三次针梳:向针梳机喂入条子3根,设置牵伸为3.8,隔距38,下机条重12.5~13g/m;四次针梳:向针梳机喂入条子3根,设置牵伸为3.8,隔距36,下机条重9.5~10.5g/m;一次头道粗纱:向粗纱机喂入条子2根,设置牵伸为7.78,下机条重2.5~2.7g/m;二次头道粗纱:向粗纱机喂入条子8根,设置牵伸为7.78,下机条重2.6~2.8g/m;粗纱:向粗纱机喂入条子1根,设置牵伸为9,捻度41T/m,下机条重0.25~0.35g/m,得到粗纱;细纱:向细纱机喂入粗纱,设置支数60S,牵伸倍数18,上机捻度960T/m,捻向:Z,钢丝钩7/0,车速7000r/min;自络筒:车速800r/min,定长:0.5kg/个;并线:自并2根,车速280r/min,定长:0.5kg/个;倍捻:上机捻度691T/m,捻向S,车速6500r/min;槽筒:车速280r/min;去水溶条:成品去水溶条后为120s/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支纯牛绒纱线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配料:采用40~50重量份的牛绒以及40~50重量份的水溶条;混条:采用牛绒2根,水溶条2根,设置牵伸为4,隔距40,进行混条,得到混合的条子,下机条重19~21g/m;一次针梳:向针梳机喂入条子3根,设置牵伸为3.3,隔距40,下机条重17.5~18.5g/m;二次针梳:向针梳机喂入条子3根,设置牵伸为3.3,隔距38,下机条重16~16.5g/m;三次针梳:向针梳机喂入条子3根,设置牵伸为3.8,隔距38,下机条重12.5~13g/m;四次针梳:向针梳机喂入条子3根,设置牵伸为3.8,隔距36,下机条重9.5~10.5g/m;一次头道粗纱:向粗纱机喂入条子2根,设置牵伸为7.78,下机条重2.5~2.7g/m;二次头道粗纱:向粗纱机喂入条子8根,设置牵伸为7.78,下机条重2.6~2.8g/m;粗纱:向粗纱机喂入条子1根,设置牵伸为9,捻度41T/m,下机条重0.25~0.35g/m,得到粗纱;细纱:向细纱机喂入粗纱,设置支数60S,牵伸倍数18,上机捻度960T/m,捻向:Z,钢丝钩7/0,车速7000r/min;自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中孚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