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支柱成型装置,包括送料机构、底座、减震机构和钢模,所述底座内设置有振动台,所述减震机构设置在底座与振动台之间,所述钢模倾斜设置在振动台上,所述送料机构设置滑动设置在底座上,且送料机构的出料端位于钢模的上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能够用于支柱的方杆和元杆的混凝土灌装、振动成型,而且能够消除支柱振动成型时产生的共振。
A Pillar Form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支柱成型装置
本技术涉及混凝土构件制造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支柱成型装置。
技术介绍
我国电气铁道干线均采用架空式接触网,支柱是接触网结构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支撑设备,用来承受接触悬挂与支持设备的负荷。支柱,即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支柱,不同于普通的钢筋混凝土支柱,它采用高强度的钢筋,在制造时预先使钢筋产生拉力。它比普通钢筋混凝土支柱在同等容量情况下节省钢材、强度大、支柱轻等优点。接触网广泛采用这种支柱,一般称为支柱。由于支柱本省是一个整体结构,在施工安设时不需要另浇制基础,加快了施工的速度。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5497740U”公开了一种支柱成型装置,包括振动系统和控制系统,控制系统与振动系统通过电缆连接,振动系统包括支柱振动台、设置在支柱振动台顶部的传感器和超声波在线检测装置;控制系统内部设置无线数据传输模块;控制系统放置在隔音房内,隔音房为透明隔音房,隔音房顶部设置两个通风消音器;振动系统外部设置顶部开放的半封闭隔音罩,半封闭隔音罩转动设置在振动系统的两侧,半封闭隔音罩包括面层、阻尼层和吸声层。该专利不但能够满足支柱的振动成型,而且能够实现混凝土接触网的在线检测和监控,使工作人员能够及时有效的对异常产生状况进行监控和补救,并能有效的降音消噪以保证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中国专利号“CN204914134U”公开了一种混凝土预构件振动台,包括移动模台,在移动模台底部设有若干个弹性支撑装置,所述弹性支撑装置包括与移动模台底部可拆卸连接的倒U形顶座,倒U形顶座的两端底部分别于一竖直设置的振动弹簧的顶端固连,一底座分别于两振动弹簧的底座固连,在两振动弹簧之间的底座上设有一电磁铁,在电磁铁上方的倒U形顶座中部下表面之间设有间隙;各弹性支撑装置中的电磁铁分别通过导向与控制装置相连。该专利采用上述方案,结构设计合理,噪声小,能降至60分别以下,功率低,节约了能源,降低了成本,振动效果好,振动频率调节方便。但是以上述专利为代表的振动装置,支柱振动成型时易产生的共振,造成支柱的成型缓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支柱成型装置。本技术不仅能够用于支柱的方杆和元杆的混凝土灌装、振动成型,而且能够消除支柱振动成型时产生的共振。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支柱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送料机构、底座、减震机构和钢模,所述底座内设置有振动台,所述减震机构固定设置在底座与振动台之间,所述钢模设置在振动台上,所述送料机构滑动设置在底座上,且送料机构的出料端位于钢模的上方。所述减震机构包括减震球、上座体和下座体,所述上座体和下座体上设置有弧形凹槽,所述减震球设置在弧形凹槽内,且所述减震球的直径大于上座体的半径和下座体的半径之和。所述钢模倾斜设置在振动台上,且倾角为1℃-5℃。所述钢模通过螺钉固定在振动台上。所述送料机构包括支架和漏斗,所述漏斗固定在支架上,所述支架滑动连接在底座上。所述振动台通过变速箱连接有电机。采用本技术的优点在于:一、本技术中,所述底座内设置有振动台,所述减震机构固定设置在底座与振动台之间,所述钢模设置在振动台上,所述送料机构滑动设置在底座上,且送料机构的出料端位于钢模的上方,本技术不仅能够用于支柱的方杆和元杆的混凝土灌装、振动成型,而且能够消除支柱振动成型时产生的共振。二、本技术中,所述减震机构包括减震球、上座体和下座体,所述上座体和下座体上设置有弧形凹槽,所述减震球设置在弧形凹槽内,且所述减震球的直径大于上座体的半径和下座体的半径之和,避免了送料机构振动,如果送料机构振动,会将料斗中的混凝土下落减慢,甚至不会下落。三、本技术中,所述钢模倾斜设置在振动台上,且倾角为1℃-5℃,保证混凝土灌装注面水平。四、本技术中,送料机构滑动设置在底座上,能够滑动送料,保证快速填满钢模。五、本技术中,所述振动台通过变速箱连接有电机,通过电机驱动振动台振动。六、本技术中,所述钢模通过螺钉固定在振动台上,便于拆卸和更换钢模。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中减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为:1、底座,2、减震机构,3、支架,4、料斗,5、垫块,6、振动台,7、振动台支柱,8、变速箱,9、电机,10、钢模,11、元杆钢模,21、减震球,22、上座体,23、下座体。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支柱成型装置,包括送料机构、底座1、减震机构2和钢模10,所述底座1内设置有振动台6,所述减震机构2固定设置在底座1与振动台6之间,所述钢模10设置在振动台6上,所述送料机构滑动设置在底座1上,且送料机构4的出料端位于钢模10的上方。实施例2一种支柱成型装置,包括送料机构、底座1、减震机构2和钢模10,所述底座1内设置有振动台6,所述减震机构2固定设置在底座1与振动台6之间,所述钢模10设置在振动台6上,所述送料机构滑动设置在底座1上,且送料机构的出料端位于钢模10的上方。所述底座1为U型钢槽。所述减震机构包括减震球21、上座体22和下座体23,所述上座体22和下座体上23设置有弧形凹槽,所述减震球21设置在弧形凹槽内,且所述减震球21的直径大于上座体22的半径和下座体23的半径之和。所述减震机构2与振动台支柱7一一对应,所述振动台6为现有的振动台6。所述钢模10倾斜设置在振动台6上,且倾角为2℃,所述钢模10通过螺钉固定在振动台6上。所述送料机构包括支架3和漏斗,所述漏斗固定在支架3上,所述支架3滑动设置在底座1上。所述振动台6通过变速箱8连接有电机9。实施例3结合附图4,方杆成型时:一种支柱成型装置,包括送料机构、底座1、减震机构2和钢模10,所述底座1内设置有振动台6,所述减震机构2固定设置在底座1与振动台6之间,所述钢模10设置在振动台6上,所述送料机构滑动设置在底座1上,且送料机构的出料端位于钢模10的上方。所述减震机构包括减震球21、上座体22和下座体23,所述上座体22和下座体上23设置有弧形凹槽,所述减震球21设置在弧形凹槽内,且所述减震球21的直径大于上座体22的半径和下座体23的半径之和。所述钢模10下方设置活动式垫块5,使钢模10的倾角为1℃-5℃。所述送料机构包括支架3和漏斗,所述漏斗固定在支架3上,所述支架3固定在底座1上。所述送料机构位于钢模10直径较小的一端。所述振动台6通过变速箱8连接有电机9。实施例4结合附图5,元杆成型时:一种支柱成型装置,包括送料机构、底座1、减震机构2和钢模10,所述底座1内设置有振动台6,所述减震机构2设置在底座1与振动台6之间,所述钢模10设置在振动台6上,所述送料机构滑动设置在底座1上,且送料机构的出料端位于钢模10的上方。所述减震机构包括减震球21、上座体22和下座体23,所述上座体22和下座体上23设置有弧形凹槽,所述减震球21设置在弧形凹槽内,且所述减震球21的直径大于上座体22的半径和下座体23的半径之和。所述底座1内设置有可拆卸的平台,且所述平台位于振动台6上方,将所述的元杆钢模11一端设置在平台上,一端设置在振动台6上,且保证元杆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支柱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送料机构、底座(1)、减震机构(2)和钢模(10),所述底座(1)内设置有振动台(6),所述减震机构(2)固定设置在底座(1)与振动台(6)之间,所述钢模(10)固定设置在振动台(6)上,所述送料机构滑动设置在底座(1)上,且送料机构的出料端位于钢模(10)的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柱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送料机构、底座(1)、减震机构(2)和钢模(10),所述底座(1)内设置有振动台(6),所述减震机构(2)固定设置在底座(1)与振动台(6)之间,所述钢模(10)固定设置在振动台(6)上,所述送料机构滑动设置在底座(1)上,且送料机构的出料端位于钢模(10)的上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柱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机构(2)包括减震球(21)、上座体(22)和下座体(23),所述上座体(22)和下座体(23)上设置有弧形凹槽,所述减震球(21)设置在弧形凹槽内,且所述减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治国,许德强,李卓霖,官义军,张盛华,郭成,李晓伟,彭立行,谢华兵,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电工德阳制品有限公司,中铁电气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