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装配实用传输轨道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59513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3 15: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传输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工业装配实用传输轨道系统,轨道本体一端两侧向外对称设有轨面结构,轨面结构包括轨道本体一端向外侧设有的直面段,以及由轨道本体向直面段外侧倾斜的斜面段,直面段和斜面段用于与运动装置的滑轮相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同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轨道本体结构和安装组件结构,解构新颖简洁,在满足轻量化要求的同时,通过合理的结构设置使得各种附加组件的装配十分便捷,不仅能用作空中悬挂的传输轨道,也能作为地面式的传输轨道进行使用,通过输电电排和取电电排的连接结构设置,实现传输的同时对传输的对象进行充电的有益功能,满足了现有装配工厂的需求。

Practical Transmission Track System for Industrial Assemb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工业装配实用传输轨道系统
本技术涉及传输设备
,具体来说是一种工业装配实用传输轨道系统。
技术介绍
在现代汽车的装配中,需要在车辆装配的同时为车载的12V蓄电池进行充电,以保证汽车出厂时能够保持满负荷的蓄电量状态。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悬挂式的装配传输设备及其同步的充电器装置,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对蓄电池的满负荷充电任务。而在装配实践中,这种悬挂式的装配传输设备需要满足如下的要求:重量要求,在现有的装配厂房中,房顶钢结构的承受压力随产量、技术的提升越来越大,故而要求在悬挂式的装配传输设备应当满足一定的轻量化需求,以满足有限的负荷指标,防止厂房的房顶钢结构超负荷承压。高负荷要求:在满足有限的负荷指标的去情况下,还需要尽可能的将需要的组件设置或通过运动装置悬挂于传输轨道上,因此在满足其本体重量的轻量化的同时传输轨道本身还需满足一定的高负荷承载要求。多功能要求:传输轨道除了能与运动装置相配合外,还需要预留空间以设置感应装置、驱动马达、接触电排、信号传输等设备,以满足装配现场多样化的功能需求。安全保障:传输轨道在为蓄电池充电的过程中,还需要满足一定的安全保障要求。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新型的工业装配实用传输轨道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工业装配实用传输轨道系统,结构简洁轻便,又利于实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工业装配实用传输轨道系统,包括轨道本体,所述的轨道本体一端两侧向外对称设有轨面结构,所述的轨面结构包括轨道本体一端向外侧设有的直面段,以及由轨道本体向直面段外侧倾斜的斜面段,所述的直面段和斜面段用于与运动装置的滑轮相配合以使运动装置能沿轨面结构运动,所述的轨道本体的另一端设有支架结构,所述的支架结构包括由轨道本体的另一端向外延伸的两段直段、以及直段外端设有的外沿段,所述的外沿段在两段直段之间的范围内设有缺口,所述的外沿段外端位于所述的轨道本体两侧的外壁外侧且所述的外沿段外端设有向轨道本体一端方向的延伸段。本技术还具有如下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轨道本体内侧设有若干空腔,且轨道本体一端设有开口,以使得轨道本体一端的空腔向外开放。所述的轨道本体内侧由轨道本体另一端至轨道本体一端依次设有若干空腔,所述的轨道本体一端的空腔及其他任一空腔内填充有塑料材料,且所述的轨道本体一端的空腔内侧向内对称设有第二凸出段,以用于对塑料材料进行限位,所述的塑料材料内侧嵌设有用于驱动运动装置的链条。所述的传输轨道系统还包括安装组件,所述的安装组件包括一U形段,所述的U形段的凹槽内设置有第一滑轮组,所述的U形段的一端上侧设有与所述的斜面段相垂直的延伸段,延伸段处设置有第二滑轮组,所述的第一滑轮组用于与轨面结构的直面段相配合,所述的第二滑轮组用于与轨面结构的斜面段相配合,所述的U形段另一端底部通过一向外侧倾斜的倾斜段连接至一安装段,两个所述的安装组件之间能通过安装段进行配合连接并在两个安装组件的倾斜段与U形段的凹槽靠近安装段的一侧壁面之间构成一容纳空间。所述的U形段的凹槽靠近安装段的一侧壁面内设置有若干空腔。所述的传输轨道系统还包括输电电排,所述的输电电排的非工作侧设有电排连接件,所述的电排连接件为由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构成的L形结构,所述的第一连接段一侧与所述的输电电排相连,所述的第一连接段另一侧与所述的轨道本体的外壁面相贴合,且所述的第一连接段另一侧延伸设有用于与所述的支架结构的延伸段相配合的第一卡接段,所述的第二连接段的底面与所述的支架结构的上端面相贴合,且所述的第二连接段的底面延伸设有用于与所述的支架结构的缺口相配合的第二卡接段。所述的传输轨道系统还包括安装组件和电排结构,所述的轨道本体内侧由轨道本体另一端至轨道本体一端依次设有若干空腔,且轨道本体一端设有开口,以使得轨道本体一端的空腔向外开放,所述的轨道本体一端的空腔及其他任一空腔内填充有塑料材料,且所述的轨道本体一端的空腔内侧向内对称设有第二凸出段,以用于对塑料材料进行限位,所述的塑料材料内侧嵌设有用于驱动运动装置的链条。所述的安装组件包括一U形段,所述的U形段的凹槽内设置有第一滑轮组,所述的U形段的一端上侧设有与所述的斜面段相垂直的延伸段,延伸段处设置有第二滑轮组,所述的第一滑轮组用于与轨面结构的直面段相配合,所述的第二滑轮组用于与轨面结构的斜面段相配合,所述的安装组件的延伸段上端能够与取电电排相连接,所述的U形段另一端底部通过一向外侧倾斜的倾斜段连接至一安装段,两个所述的安装组件之间能通过安装段进行配合连接以构成一运动装置,且在两个安装组件的倾斜段与U形段的凹槽靠近安装段的一侧壁面之间构成一容纳空间用于设置驱动齿轮,所述的U形段的凹槽靠近安装段的一侧壁面内设置有若干空腔,所述的空腔用于连接附加结构。所述的输电电排的非工作侧设有电排连接件,所述的电排连接件为由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构成的L形结构,所述的第一连接段一侧与所述的输电电排相连,所述的第一连接段另一侧与所述的轨道本体的外壁面相贴合,且所述的第一连接段另一侧延伸设有用于与所述的支架结构的延伸段相配合的第一卡接段,所述的第二连接段的底面与所述的支架结构的上端面相贴合,且所述的第二连接段的底面延伸设有用于与所述的支架结构的缺口相配合的第二卡接段,所述的输电电排能与取电电排相配合以为运动装置供电。所述的延伸段的长度短于所述的直段的长度。所述的轨道本体的两侧外壁向外对称设有第一凸出段,且所述的轨道本体的两侧内壁向内对称设有第二凸出段。本技术同现有技术相比,组合结构简单可行,其优点在于: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轨道本体结构和安装组件结构,解构新颖简洁,在满足轻量化要求的同时,通过合理的结构设置使得各种附加组件的装配十分便捷,不仅能用作空中悬挂的传输轨道,也能作为地面式的传输轨道进行使用,适用范围广且功能多,通过输电电排和取电电排的连接结构设置,实现了传输的同时对传输的对象进行充电的有益功能,满足了现有装配工厂的需求。附图说明图1是一实施方式中本技术中轨道本体的主视图。图2是一实施方式中本技术中轨道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一实施方式中本技术中轨道本体装配尼龙材料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一实施方式中本技术中安装组件的主视图。图5是一实施方式中本技术中安装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一实施方式中本技术安装组件装配后的俯视图。图7是一实施方式中本技术安装组件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一实施方式中本技术工业装配实用传输轨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1.支架结构102.外沿段103.缺口104.直段105.第一凸出段106.第二凸出段107.斜面段108.轨面结构109.直面段401.弯折段402.U型凹槽403.安装段701.取电电排702.直流驱动马达703.转向变速器704.电控开关705.手动刹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这种装置的结构和原理对本专业的人来说是非常清楚的。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本实施方式中,参见图1和图2,所述的工业装配实用传输轨道系统包括轨道本体,所述的轨道本体包括两侧的竖直板及由上至下依次设有的三块水平板,最上侧的一块水平板位于所述的轨道本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工业装配实用传输轨道系统,包括轨道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轨道本体一端两侧向外对称设有轨面结构,所述的轨面结构包括轨道本体一端向外侧设有的直面段,以及由轨道本体向直面段外侧倾斜的斜面段,所述的直面段和斜面段用于与运动装置的滑轮相配合以使运动装置能沿轨面结构运动,所述的轨道本体的另一端设有支架结构,所述的支架结构包括由轨道本体的另一端向外延伸的两段直段、以及直段外端设有的外沿段,所述的外沿段在两段直段之间的范围内设有缺口,所述的外沿段外端位于所述的轨道本体两侧的外壁外侧且所述的外沿段外端设有向轨道本体一端方向的延伸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业装配实用传输轨道系统,包括轨道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轨道本体一端两侧向外对称设有轨面结构,所述的轨面结构包括轨道本体一端向外侧设有的直面段,以及由轨道本体向直面段外侧倾斜的斜面段,所述的直面段和斜面段用于与运动装置的滑轮相配合以使运动装置能沿轨面结构运动,所述的轨道本体的另一端设有支架结构,所述的支架结构包括由轨道本体的另一端向外延伸的两段直段、以及直段外端设有的外沿段,所述的外沿段在两段直段之间的范围内设有缺口,所述的外沿段外端位于所述的轨道本体两侧的外壁外侧且所述的外沿段外端设有向轨道本体一端方向的延伸段。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装配实用传输轨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轨道本体内侧设有若干空腔,且轨道本体一端设有开口,以使得轨道本体一端的空腔向外开放。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业装配实用传输轨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轨道本体内侧由轨道本体另一端至轨道本体一端依次设有若干空腔,所述的轨道本体一端的空腔及其他任一空腔内填充有塑料材料,且所述的轨道本体一端的空腔内侧向内对称设有第二凸出段,以用于对塑料材料进行限位,所述的塑料材料内侧嵌设有用于驱动运动装置的链条。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装配实用传输轨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输轨道系统还包括安装组件,所述的安装组件包括一U形段,所述的U形段的凹槽内设置有第一滑轮组,所述的U形段的一端上侧设有与所述的斜面段相垂直的延伸段,延伸段处设置有第二滑轮组,所述的第一滑轮组用于与轨面结构的直面段相配合,所述的第二滑轮组用于与轨面结构的斜面段相配合,所述的U形段另一端底部通过一向外侧倾斜的倾斜段连接至一安装段,两个所述的安装组件之间能通过安装段进行配合连接并在两个安装组件的倾斜段与U形段的凹槽靠近安装段的一侧壁面之间构成一容纳空间。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工业装配实用传输轨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U形段的凹槽靠近安装段的一侧壁面内设置有若干空腔。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装配实用传输轨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输轨道系统还包括输电电排,所述的输电电排的非工作侧设有电排连接件,所述的电排连接件为由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构成的L形结构,所述的第一连接段一侧与所述的输电电排相连,所述的第一连接段另一侧与所述的轨道本体的外壁面相贴合,且所述的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志军
申请(专利权)人:埃姆达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