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脊椎融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588856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3 13:39
一种弹性脊椎融合装置,包括:一融合装置,具有一头部及一尾部,该融合装置的周面环设一不间断的螺旋状结构以提供弹性缓冲,该螺旋状结构的首末两端分别止于该尾部近两侧,且该螺旋状结构所形成的线段皆相互平行,及一穿经该螺旋状结构并贯设该融合装置的调整孔道;当该融合装置设置于脊椎间时具有减压作用能排除应力,此外该螺旋状结构能增加该融合装置的承受度及稳定性。

Elastic spinal fus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弹性脊椎融合装置
本技术为一种弹性脊椎融合装置,尤指一种设置于脊椎间作为人造椎间盘的弹性脊椎融合装置。
技术介绍
图10、图11为习用的一脊椎填充装置40应用于两椎体终板间做为人造间盘,可吸收脊椎垂直的压力并提供上下脊椎的缓冲作用。该脊椎填充装置40系由一相互平行的上垫板41及一下垫板42透过斜向连接的一弹性垫板43结合而成,前述三板连接组成一侧向截面略呈Z字型,并使该脊椎填充装置40具有上下方向的弹性变形能力;当该脊椎填充装置40植入椎间后,可藉由上述弹性变形能力自行调整填充高度,并提供缓冲力及椎间盘的活动能力与运动范围,以维持上下椎骨间原有关节所提供的效能,并确保患者活动时的舒适性。然而,该弹性垫板43系采用斜向连接的方式,且周围系以镂空方式进行开槽,导致其刚性及稳定性均低;再者,该脊椎填充装置40受力时的弹性变形幅度大,不但增加磨耗,更有断裂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弹性脊椎融合装置,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能有效减少磨损,避免断裂和移位的风险。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弹性脊椎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中心呈轴向镂空并应用于脊椎填充的融合装置,该融合装置的一端为一头部,另一端为一尾部;该融合装置的周面环设一不间断的螺旋状结构以提供弹性缓冲,该螺旋状结构的首末两端分别止于该尾部两侧,且该螺旋状结构所形成的线段皆相互平行;及一穿经该螺旋状结构并贯设该融合装置的调整孔道。其中,该头部与该尾部间的上、下表面均呈一非平整面。其中,该头部呈左右渐缩,且该头部的上下端面相向逐渐靠近。其中,该尾部由该螺旋状结构所形成的线段数量大于或等于该头部由该螺旋状结构所形成的线段数量。其中,该融合装置的该尾部端面设有多个夹持孔。其中,该融合装置的两侧面分别凹设有一夹持槽。由此,本技术中头部与该尾部间的上、下表面均呈一非平整面,该尾部的上、下表面为一平整面,该平整面临接相对应的该非平整面,使该融合装置可安装在人体脊椎的任意相邻的两椎体间,该等平整面可便于使用者提拿该融合装置,该等非平整面嵌合至相对应的脊椎表面上,增加摩擦阻力,避免该融合装置随意移动。由于该螺旋状结构系使用环绕该融合装置周围的方式,而非习用的镂空结构,因此当该融合装置受力下压时,位于该头部及该尾部的该螺旋状结构受力压缩,使原本位于螺旋状结构的邻面相互抵靠,具有较强的刚性,使该融合装置受力不易断裂;此外该调整孔道系具有减压作用,能排除应力,并增加该融合装置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侧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设有复数夹持孔的立体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两侧面设有夹持槽的立体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俯视图。图8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侧面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应用于脊椎的立体示意图。图9A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应用于脊椎的动作示意图(一)。图9B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应用于脊椎的动作示意图(二)。图10为习用的立体示意图。图11为习用的侧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1至图3,为本技术的第一种实施例,提供一种弹性脊椎融合装置,包括一中心呈轴向镂空并应用于脊椎填充的融合装置10,该融合装置10的本体为长条形且其中一端左右渐缩形成一头部12,异于该头部12的另一端为一尾部14,该尾部14宽度系大于该头部12宽度,该头部12与该尾部14间的上、下表面均呈一非平整面20,例如本实施例中的该非平整面20可为锯齿条纹面或咬花,主要目的在于防止松脱及随意移动,该非整平面20由多个尖凸部22间隔形成,该尾部14的上、下表面为一平整面24,该平整面24临接相对应的该非平整面20,该尾部14的上、下表面亦可为弧面形式;该融合装置10的周面环设一不间断的螺旋状结构26以提供弹性缓冲,该螺旋状结构26的首末两端分别止于该尾部14近两侧,且该螺旋状结构26所形成的线段皆相互平行;一调整孔道28,系穿经该螺旋状结构26并贯设于该融合装置10的中段位置处。其中,为该尾部14的该螺旋状结构26线段数量大于或等于该头部12的该螺旋状结构26线段数量。图4及图5为该融合装置10设置供夹持工具夹持的结构。如图4所示,该融合装置10于该尾部14的端面径向贯设多个夹持孔31,该等夹持孔31可供置放柱体状的夹持工具,并藉此将该融合装置10置放于脊椎中;如图5所示,该融合装置10可于该尾部14的两侧面分别设有向内凹陷的一夹持槽32,该等夹持槽32可供夹持工具夹持该融合装置10置放于脊椎中。图6至图8为本技术的第二种实施例,第二种实施例与第一种实施例的差异在于形状,第二种实施例的该融合装置10的本体近似梯形,且长度较短。其中,上述的该头部12的上下端面相向逐渐靠近,上述的上下端面可为曲面、平面或斜面。其中该融合装置10为一体成形而成。上述中,该融合装置10系使用合金材料(如钛合金或不锈钢)或复合材料(碳素纤维、聚醚醚酮等)所加工制成,因该等材料具良好的机械强度和抗化学性,因此适用于人体脊椎间。接着参阅图9,将该融合装置10设置于一脊椎30间,该等非平整面20与相对应的邻近脊椎骨贴合。接着参阅图9A及图9B并搭配图6,该等尖凸部22稳固地嵌设于上下相对应的该脊椎30,当该脊椎30受力时会加压至该融合装置10,环设于该头部12及该尾部14的该螺旋状结构26受力压缩后,使原本于该螺旋状结构26相近邻面上下压抵并相互抵靠,具有较强的刚性,使该融合装置受力不易断裂,此外该调整孔道28具有减压作用能排除应力,增加该融合装置10稳定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弹性脊椎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中心呈轴向镂空并应用于脊椎填充的融合装置,该融合装置的一端为一头部,另一端为一尾部;该融合装置的周面环设一不间断的螺旋状结构以提供弹性缓冲,该螺旋状结构的首末两端分别止于该尾部两侧,且该螺旋状结构所形成的线段皆相互平行;及一穿经该螺旋状结构并贯设该融合装置的调整孔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弹性脊椎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中心呈轴向镂空并应用于脊椎填充的融合装置,该融合装置的一端为一头部,另一端为一尾部;该融合装置的周面环设一不间断的螺旋状结构以提供弹性缓冲,该螺旋状结构的首末两端分别止于该尾部两侧,且该螺旋状结构所形成的线段皆相互平行;及一穿经该螺旋状结构并贯设该融合装置的调整孔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脊椎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头部与该尾部间的上、下表面均呈一非平整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荣洲李德容罗家瑞杨麒谚
申请(专利权)人:兆峰生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