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仙仁专利>正文

一种耳鸣治疗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58790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3 13: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耳鸣治疗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耳鸣治疗系统,包括主机、音频播放组件、低频电流施加组件以及诱发电位检测组件,音频播放组件、低频电流施加组件以及诱发电位检测组件均与主机连接;音频播放组件通过音频输出接口获取音频信号;低频电流施加组件通过电压输出接口获取低频电流信号;诱发电位检测组件检测耳鸣患者的诱发电位检测信息并通过诱发电位检测接口发送至诱发电位检测电路。本实施例的耳鸣治疗系统,能够有效控制耳鸣患者的病情,并能够在使用后令患者逐步康复,具有大力推广的价值;诱发电位检测组件检测到的患者诱发电位检测信息可以作为临床医生对患者耳鸣治疗过程的参考依据,提高耳鸣患者的治疗效果。

A tinnitus treatment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耳鸣治疗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耳鸣治疗
,尤其涉及一种耳鸣治疗系统。
技术介绍
耳鸣是一种因全身和耳部的疾病引起的一种病症,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耳鸣会导致人们难以集中注意,不能正常交流、工作和睡眠,甚至严重至有自杀倾向。同时,不同年龄层次的人群都会出现耳鸣,年龄增大耳鸣发生率则会越高,随着人们生活压力的增大,越来越多的人有过耳鸣的经历,且耳鸣逐渐呈低龄化趋势发展。由于耳鸣病因复杂,机制不清,目前临床上没有统一有效的方法治疗耳鸣,现治疗耳鸣的方法主要包括声掩蔽治疗、音乐治疗和助听器治疗三大类,其中声掩蔽治疗是检测出耳鸣频段后,播放该频段的声音,从而唤醒对相应频段的感知;音乐治疗是检测出耳鸣的大致频段,再通过对相应声音频段进行声音训导;助听器是通过扩音或将声音改变音频达到改善耳鸣的目的。然而,现有耳鸣治疗设备都属于耳鸣缓解设备,即只能达到使耳鸣减轻,而不能使耳鸣消失。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耳鸣治疗系统。一种耳鸣治疗系统,包括主机、音频播放组件、低频电流施加组件以及诱发电位检测组件,音频播放组件、低频电流施加组件以及诱发电位检测组件均与主机连接,其中:主机包括产生控制指令的主控IC,用于根据控制指令产生相应音频信号的音频处理电路,用于根据控制指令产生相应低频电流信号的电压处理电路,用于获取耳鸣患者诱发电位检测信息并发送至主控IC进行存储的诱发电位检测电路,用于将音频信号输出至音频播放组件的音频输出接口,用于将低频电流信号输出至低频电流施加组件的电压输出接口,用于将诱发电位检测信息输送至诱发电位检测电路中的诱发电位检测接口;音频处理电路、电压处理电路和诱发电位检测电路均与主控IC电连接;音频输出接口与音频处理电路电连接,电压输出接口与电压处理电路电连接;诱发电位检测接口与诱发电位检测电路电连接;音频播放组件通过音频输出接口获取音频信号;低频电流施加组件通过电压输出接口获取低频电流信号;诱发电位检测组件检测耳鸣患者的诱发电位检测信息并通过诱发电位检测接口发送至诱发电位检测电路。进一步的,音频播放组件包括音频输入插头、音频传输线以及左耳发声部件与右耳发声部件;其中:音频传输线一端连接有音频输入插头,另一端为两分支,分别连接左耳发声部件与右耳发声部件;音频输入插头通过音频输出接口获取音频处理电路产生的音频信号,并经音频传输线传输至左耳发声部件与右耳发声部件进行拨放。进一步的,微电流施加组件包括微电流输入插头、微电流传输线以及左电极片与右电极片;其中:微电流传输线一端连接有微电流输入插头,另一端为两分支,分别连接左电极片与右电极片;微电流输入插头通过电压输出接口获取电压处理电路产生的微电流信号,并经微电流传输线传输至左电极片与右电极片对人体进行微电流施加。进一步的,诱发电位检测组件包括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诱发电位检测信息传输线以及诱发电位检测信息输出插头;其中:诱发电位检测信息传输线一端连接有诱发电位检测信息输出插头,另一端为两分支,分别连接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第一传感器与第二传感器检测耳鸣患者的诱发电位检测信息,诱发电位检测信息输出插头通过诱发电位检测接口将诱发电位检测信息传输线传输的诱发电位检测信息发送到诱发电位检测电路中。进一步的,低频电流施加组件包括低频电流输入插头、低频电流传输线以及左电极片与右电极片,其中:左电极片包括第一左电极片与第二左电极片,右电极片包括第一右电极片与第二右电极片;低频电流传输线一端连接低频电流输入插头,另一端为四分支,分别连接第一左电极片、第二左电极片、第一右电极片、第二右电极片;低频电流输入插头通过电压输出接口获取电压处理电路产生的低频电流信号,并经低频电流传输线传输至第一左电极片、第二左电极片、第一右电极片、第二右电极片对人体进行低频电流施加。进一步的,诱发电位检测组件包括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第三传感器、第四传感器、诱发电位检测信息传输线以及诱发电位检测信息输出插头;其中:诱发电位检测信息传输线一端连接有诱发电位检测信息输出插头,另一端为四分支,分别连接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第三传感器与第四传感器;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第三传感器与第四传感器检测耳鸣患者的诱发电位检测信息,诱发电位检测信息输出插头通过诱发电位检测接口将诱发电位检测信息传输线传输的诱发电位检测信息发送到诱发电位检测电路中。进一步的,左电极片与右电极片为V型。进一步的,主机还包括将主控IC中存储的诱发电位检测信息输出的诱发电位检测信息输出端口。进一步的,左电极片与右电极片对人体进行微电流施加时放置的位置为人体的耳门穴、听宫穴、听会穴、风池穴、翳风穴中的一个或多个。进一步的,主机还包括供电装置,供电装置为主控IC、音频处理电路、电压处理电路、诱发电位检测电路供电,其中:供电装置包括电池与电池电连接的整流电路,整流电路的输出端与主控IC、音频处理电路、电压处理电路、诱发电位检测电路电连接。本实施例的耳鸣治疗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主机中主控IC对电压处理电路和音频处理电路的同步控制,产生相互独立且互不干扰的低频电流信号、音频信号,通过电压输出接口和音频输出接口对这两个具有治疗功能的信号进行输出,再通过音频播放组件和低频电流施加组件对患者进行施加,实现耳鸣的治疗。2.本耳鸣治疗系统通过产生同步的低频电流信号和音频信号,能够有效控制耳鸣患者的病情,并能够在使用后令患者逐步康复,具有大力推广的价值。3.主机中主控IC对诱发电位检测组件检测到的患者脑干听觉、听神经的诱发电位检测信息进行整理与存储,作为临床医生对患者耳鸣治疗过程提供可参考依据,提高耳鸣患者的治疗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耳鸣治疗系统的结构组成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耳鸣治疗系统的功能模块组成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一种耳鸣治疗系统的结构组成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耳鸣治疗系统中主机的供电装置的功能模块组成图;其中:1-主机、101-主控IC、102-音频处理电路、103-电压处理电路、104-诱发电位检测电路、105-音频输出接口、106-电压输出接口、107-诱发电位检测接口、108-诱发电位检测信息输出端口、109-供电装置、1091-电池、1092-整流电路、1093-充电电路、1094-充电接口、2-音频播放组件、201-音频输入插头、202-音频传输线、203-左耳发声部件、204-右耳发声部件、3-低频电流施加组件、301-低频电流输入插头、302-低频电流传输线、303-左电极片、3031-第一左电极片、3032-第二左电极片、304-右电极片、3041-第二右电极片、3042-第二右电极片、4-诱发电位检测组件、401-第一传感器、402-第二传感器、403-诱发电位检测信息传输线、404-诱发电位检测信息输出插头、405-第三传感器、406-第四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中的附图,对本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耳鸣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音频播放组件、低频电流施加组件以及诱发电位检测组件,所述音频播放组件、所述低频电流施加组件以及所述诱发电位检测组件均与所述主机连接,其中:所述主机包括产生控制指令的主控IC,用于根据所述控制指令产生相应音频信号的音频处理电路,用于根据所述控制指令产生相应低频电流信号的电压处理电路,用于获取耳鸣患者诱发电位检测信息并发送至所述主控IC进行存储的诱发电位检测电路,用于将所述音频信号输出至所述音频播放组件的音频输出接口,用于将所述低频电流信号输出至所述低频电流施加组件的电压输出接口,用于将所述诱发电位检测信息输送至所述诱发电位检测电路中的诱发电位检测接口;所述音频处理电路、所述电压处理电路和所述诱发电位检测电路均与所述主控IC电连接;所述音频输出接口与所述音频处理电路电连接,所述电压输出接口与所述电压处理电路电连接;所述诱发电位检测接口与所述诱发电位检测电路电连接;所述音频播放组件通过所述音频输出接口获取所述音频信号;所述低频电流施加组件通过所述电压输出接口获取所述低频电流信号;所述诱发电位检测组件检测耳鸣患者的所述诱发电位检测信息并通过所述诱发电位检测接口发送至所述诱发电位检测电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耳鸣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音频播放组件、低频电流施加组件以及诱发电位检测组件,所述音频播放组件、所述低频电流施加组件以及所述诱发电位检测组件均与所述主机连接,其中:所述主机包括产生控制指令的主控IC,用于根据所述控制指令产生相应音频信号的音频处理电路,用于根据所述控制指令产生相应低频电流信号的电压处理电路,用于获取耳鸣患者诱发电位检测信息并发送至所述主控IC进行存储的诱发电位检测电路,用于将所述音频信号输出至所述音频播放组件的音频输出接口,用于将所述低频电流信号输出至所述低频电流施加组件的电压输出接口,用于将所述诱发电位检测信息输送至所述诱发电位检测电路中的诱发电位检测接口;所述音频处理电路、所述电压处理电路和所述诱发电位检测电路均与所述主控IC电连接;所述音频输出接口与所述音频处理电路电连接,所述电压输出接口与所述电压处理电路电连接;所述诱发电位检测接口与所述诱发电位检测电路电连接;所述音频播放组件通过所述音频输出接口获取所述音频信号;所述低频电流施加组件通过所述电压输出接口获取所述低频电流信号;所述诱发电位检测组件检测耳鸣患者的所述诱发电位检测信息并通过所述诱发电位检测接口发送至所述诱发电位检测电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耳鸣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音频播放组件包括音频输入插头、音频传输线以及左耳发声部件与右耳发声部件;其中:所述音频传输线一端连接有音频输入插头,另一端为两分支,分别连接所述左耳发声部件与所述右耳发声部件;所述音频输入插头通过所述音频输出接口获取所述音频处理电路产生的音频信号,并经所述音频传输线传输至所述左耳发声部件与右耳发声部件进行拨放。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耳鸣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电流施加组件包括微电流输入插头、微电流传输线以及左电极片与右电极片;其中:所述微电流传输线一端连接有微电流输入插头,另一端为两分支,分别连接所述左电极片与所述右电极片;所述微电流输入插头通过所述电压输出接口获取所述电压处理电路产生的微电流信号,并经所述微电流传输线传输至所述左电极片与右电极片对人体进行微电流施加。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耳鸣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诱发电位检测组件包括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诱发电位检测信息传输线以及诱发电位检测信息输出插头;其中:所述诱发电位检测信息传输线一端连接有诱发电位检测信息输出插头,另一端为两分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传感器和所述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仙仁熊观霞文卫平唐霏
申请(专利权)人:王仙仁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