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高法宇专利>正文

便携手动往复式真空抽吸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8281 阅读:2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便携式的具有能使活塞作上下往复运动、排出空气,形成真空负压而产生抽吸功能的手动真空抽吸装置。由于该装置有一个新颖的活塞和进排气构造使它能在几种不同场合具有抽吸真空、产生虹吸和疏通汽油、柴油流动车辆,中小型柴油机船舶等动力设备上的各种油路、管道被污物堵塞的功能。(*该技术在199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采用手动方式通过用手上下拉推活塞作往复运动、排出空气形成真空负压而产生抽吸功能的装置。利用虹吸原理来实现引流目的需要抽吸过程,机械设备、动力设备的油管道堵塞后需要用压缩空气或用抽吸设备疏通……。而现有的真空泵、抽吸设备都需要动力驱动且不便携带。以行驶的卡车为例油箱至过滤器、过滤器至油泵之间的管道容易被堵塞,另外要将卡车上油桶内的油利用软管采用虹吸办法让其流入油箱中都要通过抽吸的过程才能实现。在无工具设备的情况下汽车司机迫不得已用嘴来吸。现有的虹吸引流装置是在两节塑料软管的中间安装一个椭圆橡胶球形抽排气装置(图2之1)其装置较简单,缺点是排气操作必须在车箱上进行(要保证胶球内排气阀垂直向下)流油后要迅速将排空气的椭圆胶球倒置让流油顶开进、排出阀再将其下端软管递交给车下的助手将软管插入油箱(图2中2、3)。汽车司机感到操作不便,而且油桶底部的油不能虹吸干净。由于其抽吸力不大对于管道堵塞的疏通它就无能为力了。与本技术比较相近似的抽油装置(见示图3)是由一个镀锌铁皮采用锡焊接成的抽筒,其内部有一个用圆钢筋弯成的手柄和直杆段,下端焊一个圆形铁片(活塞),铁片活塞与筒体内壁保留一定的间隙,在筒底内部离底端40~50毫米处焊了一块开了一个孔的圆形铁片并在孔口处焊一绞链与一个圆铁K相连,在抽筒40~50毫米底部圆周上开有均布的过滤圆孔。从图中可看出手柄下压时筒内液体将K关闭,油液受压时沿侧壁间隙进入铁片活塞上部空间,活塞上行时液体被提升并由A处流入放在油桶外面的提桶中,提桶装满后再将油转倒入……。该装置的缺点是活塞在油、液中工作时不能产生较强的抽吸过程,对空气的抽吸则完全无法实现。其活塞仅仅作提桶提拉水式的作用,在提拉过程中还要漏油,如同一个有漏洞的提(井水)水桶。其三抽筒下端40~50毫米以下液体(即使将油桶倾斜)也无法抽吸干净。其四K铁片由于过于简单,在闭合时不十分严密。其五当液位在最高和最低时每拉一次其排量的差距较大,排量大小受油桶液面的影响。本技术的任务是提供了一种用手作拉推的动作就可以使活塞上下多次往复完成进、排气过程形成真空负压室而产生抽吸功能的装置。本技术的任务是以如下方式完成的用一节胶(塑)软管一端插入油桶内或与被抽吸的管道相接,另一端套入抽吸器管状进气口,左手握住抽吸器筒身,右手握手柄并匀速将活塞杆向上提拉;活塞上移,抽吸室内部压力减少,空气顶开进气阀进入抽吸室,当活塞上拉停止时进气阀靠重力作用自行落位关闭。活塞往下推移时抽吸室压力增大并顶开活塞上的排汽阀,空气进入排气室及排出口通向外界空间。第二次提拉活塞由于活塞上下压差不同大气将排气阀紧紧地压在(橡胶)活塞上。通过活塞几次的上下往复、进排气阀几次开闭、排放,抽吸器就具有足够的抽吸力,其吸力的大小与活塞的面积成正比。本技术在其装置内有一个新颖的活塞和进排气构造其特点是1.将活塞的剖面设计为H形并用耐油橡胶(塑料)制造成型,H形活塞可以视为两个活塞的合成(连体活塞);上部和下部都有活塞裙,具有弹性的活塞裙起到动力机械中(金属)活塞环保证气密的功能和作用。与有活塞环的活塞比,将H形活塞装于器体筒身中也比较容易。2.将活塞上设计安装了排气装置具有以下目的和特点(1)可以让被抽吸的介质沿着原来的流向在装置中流动。(2)排气阀的阀座部份由橡胶活塞代替。具有较好弹性橡胶排气阀孔与具有圆锥接合面的排气阀能保证良好的气密性,为实现本技术具有抽吸真空的功能具备了实施条件。(3)改变了常规中做法;此种设计是利用排气阀的自重自动的落在活塞上的排气阀孔上并通过安装在排气阀阀杆下端的销钉将排气阀限制在排气阀孔中,还利用活塞上、下两面抽吸室、排气室的大气压力变化(正压或负压)开启和关闭阀门从而省去了以往设计中必备的弹簧等零件,使装置简单化(用简单的构造,完成必备的功能)从而减轻重量、减低造价,实现零件多功能和一物多用作用。本技术可解决多种场合需要抽吸的功能而仅仅只需改变与抽吸器相连接的软管、相互连接的接头或吸盘。本技术具体结构按以下附图予以实施和说明。图1是本技术剖面图。图2是本技术与虹吸装置使用情况对比的示意。图3是现有的抽油装置结构示意图。从图1中可看出由手柄〔1〕、活塞杆〔2〕、H形活塞〔12〕装配组合的部件可以拆卸也便于更换,操作时只要用手提拉手柄〔1〕、活塞杆〔2〕、H形活塞〔12〕和连接〔2〕、〔12〕的螺母〔9〕都随之在金属或塑料制成的器体〔13〕内移动,H形活塞〔12〕上移时在进气阀〔5〕上下两空间压力产生差异变化(外压大于抽吸室压力)空气顶开进气阀〔5〕进入抽吸室,这时H形活塞〔12〕上的排气阀〔11〕也因抽吸室内压小于排气室的压力。大气压力紧紧将排气阀〔11〕压在H形活塞〔12〕的排气孔上,当活塞行至上死点时抽吸室、排气室压力趋近相等、进气阀靠自重落位在较软材料制成的阀座〔8〕上。当活塞下行时抽吸室空气被压缩,被压缩的空气顶起排气阀〔11〕向排气室泄放空气,为限制排气阀〔11〕的最大开度在排气阀〔11〕阀杆上装有销钉〔10〕来限位,由于H形活塞〔12〕具有此种构造从而将器体〔13〕分隔成抽吸室及排出室,其容积的大小随活塞上下移动而变化。要保证H形活塞〔12〕和器体〔13〕的气密性,H形活塞采用弹性较好的橡胶或塑料制作并将活塞设计成H形;H形活塞〔12〕上下的裙部都有能受压力变化而胀大紧贴器体〔13〕的特点,而且在H形活塞〔12〕中界处的内部内嵌(模压或注塑制造时预埋入)一块铁环板〔17〕以减少H形活塞〔12〕工作时由于两面压力不同而变形。真空抽吸器还具有能和被抽吸物相接的构造;器体底盖〔6〕和器体〔13〕在制造时可以为相互连接两个另件,也可以成一个整体,在其下端有一个可供承插软管附件〔15〕的圆锥管状进气口并在其内安装阻止污物吸入其内的滤网〔7〕。在器体〔13〕上部有一个可供排气(排液)和套插外接软管〔14〕的排出口接头〔4〕。图中〔3〕为抽吸器上盖其构造是让活塞杆〔2〕可以在其中心导向孔里上下移动,与器体〔13〕承插为过渡配合,导向孔与活塞杆配合适中有一定密闭作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携手动往复式真空抽吸器具有手柄〔1〕、活塞杆〔2〕、活塞〔12〕、进气阀〔5〕、器体〔13〕,其特征是:a、器体〔13〕为筒形和在其内有一个与器体〔13〕紧密配合又能自由上下活动剖面为H形的活塞〔12〕,b、H形活塞〔12〕上 开有排气阀座孔并在孔中安装了活动灵活的排气阀〔11〕和限制排气阀〔11〕最大开度的销钉〔10〕,由于它们的存在,H形活塞〔12〕将器体〔13〕分隔成抽吸室及排出室,其容积的大小随活塞上下移动而变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手动往复式真空抽吸器具有手柄[1]、活塞杆[2]、活塞[12]、进气阀[5]、器体[13],其特征是a、器体[13]为筒形和在其内有一个与器体[13]紧密配合又能自由上下活动剖面为H形的活塞[12],b、H形活塞[12]上开有排气阀座孔并在孔中安装了活动灵活的排气阀[11]和限制排气阀[11]最大开度的销钉[10],由于它们的存在,H形活塞[12]将器体[13]分隔成抽吸室及排出室,其容积的大小随活塞上下移动而变化。2.按权利要求1规定的真空抽吸器,其特征是由橡胶或塑料制成的H形活塞〔12〕上下都有能受压力变化而胀大紧贴器体〔13〕保证气密的活塞裙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法宇杨振栋
申请(专利权)人:高法宇杨振栋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