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客车空调冷凝器及具有其的客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7961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0 17: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客车空调冷凝器及具有其的客车。该客车空调冷凝器包括壳体,壳体包括底壳和顶盖,壳体中设置有若干冷凝风机和若干底壳圆台,若干冷凝风机设置在顶盖上,冷凝风机包括电机;底壳圆台设置在底壳上,并分别一一对应的设置于每个冷凝风机的下方,且底壳圆台的底面的直径大于冷凝风机的电机的直径。通过改进冷凝器内部引起气流涡旋的内置构件的布置位置及几何结构,减小甚至消除冷凝器内部气流涡旋,从而达到降低空调噪音的目地,同时,上述结构还降低了冷凝器的内部风阻,提高了芯体风速分布的均匀性。该客车运行时的噪音显著降低,乘客的舒适度提高。

A coach air conditioning condenser and a coach with 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客车空调冷凝器及具有其的客车
本技术涉及车辆
,尤其涉及一种客车空调冷凝器及具有其的客车。
技术介绍
随着新能源客车的日益发展,人们对客车运行时的噪音和声音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与传统燃油车相比,纯电动客车空调在高档位运行时会产生明显的车内噪音,大大降低乘客的舒适度,降低和改善空调噪音变得愈来愈迫切。空调噪音主要来源于通风和空调系统,主要包括蒸发风机、冷凝风机和压缩机,现有技术中一般通过更换低噪音的风机、添加吸音棉和隔振棉等措施进行降噪,而往往忽略了蒸发器或者冷凝器内部气流涡旋引起的噪音。在客车空调冷凝器内部,存在着很多内置构件,比如芯体挡风板、底壳加强筋、固定支架、风机板、芯体端板等这些构件以及芯体与冷凝风机的排布方式,都会对冷凝器内部气流产生较大的影响,从而造成气流涡旋,引起较大的噪音。因此,亟需设计一种客车空调冷凝器及具有其的客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客车空调冷凝器内部气流漩涡引起的噪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客车空调冷凝器,能够有效降低空调冷凝器内部气流漩涡引起的噪音。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客车空调冷凝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底壳和顶盖,所述壳体中设置有:若干冷凝风机,设置在所述顶盖上,所述冷凝风机包括电机;若干底壳圆台,设置在所述底壳上,若干所述底壳圆台分别一一对应的设置于每个所述冷凝风机的下方,所述底壳圆台的底面的直径大于所述电机的直径。作为上述客车空调冷凝器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壳圆台的顶面的直径小于所述底面的直径,所述顶面与所述底面之间形成圆弧过渡面,所述圆弧过渡面的弧度与气流方向一致。作为上述客车空调冷凝器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壳体中还设置有芯体,所述芯体的两端均设置有挡风板,所述挡风板能保证气流只流经所述芯体。作为上述客车空调冷凝器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挡风板包括:上挡风板,设置在靠近所述冷凝风机的一侧,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挡风部和导风部,所述挡风部为一平板,所述导风部包括固定支脚和至少两片导流片,所述固定支脚设置在所述挡风部上,所述导流片间隔设置在所述固定支脚上,气流能通过两片相邻的所述导流片之间;下挡风板,固定在所述底壳上。作为上述客车空调冷凝器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导流片与所述挡风部之间的夹角范围为105°-115°。作为上述客车空调冷凝器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挡风板与所述冷凝风机的风机侧板之间设置有保温挡风层。作为上述客车空调冷凝器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壳上向内凸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呈圆弧过渡,且所述加强筋的高度不大于15mm。作为上述客车空调冷凝器的优选技术方案,若干所述冷凝风机呈直线排布。作为上述客车空调冷凝器的优选技术方案,每个所述底壳圆台位于与其相对应的所述冷凝风机的正下方。作为上述客车空调冷凝器的优选技术方案,若干所述冷凝风机呈波浪形排布。作为上述客车空调冷凝器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壳圆台的中心线与所述冷凝风机的中心线之间设置为预设间距。本技术的另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客车,该客车运行时的噪音显著降低,乘客的舒适度提高。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客车,包括上述的客车空调冷凝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及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的客车空调冷凝器,壳体中设置有若干冷凝风机和若干底壳圆台,若干底壳圆台分别一一对应的设置于每个冷凝风机的下方,且底壳圆台的底面的直径大于冷凝风机的电机的直径。通过改进冷凝器内部引起气流涡旋的内置构件的布置位置及几何结构,减小甚至消除冷凝器内部气流涡旋,从而达到降低空调噪音的目地,同时,上述结构还降低了冷凝器的内部风阻,提高了芯体风速分布的均匀性。该客车运行时的噪音显著降低,乘客的舒适度提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方式一提供的客车空调冷凝器的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方式一提供的冷凝风机的布置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方式一提供的底壳圆台的布置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方式一提供的上挡风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方式二提供的冷凝风机的布置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方式二提供的客车空调冷凝器的剖视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方式二提供的底壳圆台的布置示意图。图中:1-底壳;2-顶盖;3-冷凝风机;4-底壳圆台;5-芯体;6-上挡风板;61-挡风部;62-导风部;621-固定支脚;622-导流片;7-下挡风板;8-风机侧板;9-保温挡风层;10-加强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非对本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实施方式一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客车空调冷凝器,包括壳体,壳体包括底壳1和顶盖2,底壳1弧度与客车车顶保持一致,在本实施方式中,底壳1整体宽度为1900mm。壳体中设置有若干冷凝风机3和若干底壳圆台4。其中,若干冷凝风机3设置在顶盖2上,冷凝风机3包括电机、风机叶片、风机壳等结构,冷凝风机3采用抽风的形式,气流进气方向和出气方向如图1中箭头所示。若干底壳圆台4设置在底壳1上,若干底壳圆台4分别一一对应的设置于每个冷凝风机3的下方,底壳圆台4的底面的直径大于电机的直径。具体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为冷凝风机3的布置示意图。若干冷凝风机3呈直线排布,每个底壳圆台4位于与其相对应的冷凝风机3的正下方,底壳圆台4的中心线与冷凝风机3中心线同轴,即底壳圆台4也呈现直线排布,参见图3。底壳圆台4由顶面、底面和顶面与底面之间的圆弧过渡面组成。其顶面的直径远小于其底面的直径,使得圆弧过渡面的弧度与气流方向一致。底壳圆台4的底面的直径大于冷凝风机3的电机的直径,由于从左右两侧进风口进入的两股气流在冷凝风机3电机正下方区域流动耦合,形成比电机直径范围更大的气流漩涡,通过添加底壳圆台4来减弱这种现象。在本实施方式中,电机的直径设置为120mm,底壳圆台4的底面直径为200mm,顶面直径为20mm。同时,底壳圆台4的整体高度不高于50mm,以避免太大的风阻。在本实施方式中,底壳圆台4整体高度可以设置为35mm。在本实施方式中,壳体中还设置有芯体5,芯体5采用管片式芯体。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芯体管设置为六排二十四列,芯体5的整体高度为90mm。芯体5的两端均设置有挡风板,保证气流只流经芯体管。更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挡风板包括上挡风板6和下挡风板7。其中,上挡风板6设置在靠近冷凝风机3的一侧,参见图4,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挡风部61和导风部62,挡风部61为一平板,其高度可以设置为芯体5高度的二分之一。导风部62包括固定支脚621和两片导流片622,固定支脚621设置于上挡风板6的中间和两端,导流片622间隔设置在固定支脚621上,气流能通过两片相邻的导流片622之间形成的间隙,固定支脚621用于将上挡风板6固定在壳体中,及加强导流片622的强度。导流片622还可以根据芯体5的高度设置为三片或更多片,本实施方式不再一一列举。导流片622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固定支脚621上。其中,在本实施方式中,每个固定支脚621的高度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客车空调冷凝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底壳(1)和顶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中设置有:若干冷凝风机(3),设置在所述顶盖(2)上,所述冷凝风机(3)包括电机;若干底壳圆台(4),设置在所述底壳(1)上,若干所述底壳圆台(4)分别一一对应的设置于每个所述冷凝风机(3)的下方,所述底壳圆台(4)的底面的直径大于所述电机的直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客车空调冷凝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底壳(1)和顶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中设置有:若干冷凝风机(3),设置在所述顶盖(2)上,所述冷凝风机(3)包括电机;若干底壳圆台(4),设置在所述底壳(1)上,若干所述底壳圆台(4)分别一一对应的设置于每个所述冷凝风机(3)的下方,所述底壳圆台(4)的底面的直径大于所述电机的直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车空调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圆台(4)的顶面的直径小于所述底面的直径,所述顶面与所述底面之间形成圆弧过渡面,所述圆弧过渡面的弧度与气流方向一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车空调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中还设置有芯体(5),所述芯体(5)的两端均设置有挡风板,所述挡风板能保证气流只流经所述芯体(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客车空调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板包括:上挡风板(6),设置在靠近所述冷凝风机(3)的一侧,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挡风部(61)和导风部(62),所述挡风部(61)为一平板,所述导风部(62)包括固定支脚(621)和至少两片导流片(622),所述固定支脚(621)设置在所述挡风部(61)上,所述导流片(622)间隔设置在所述固定支脚(6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嵩松周晖黄萍江寅邢艳青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加冷松芝汽车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