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冷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57958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0 17: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制冷系统,所述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电子膨胀阀和蒸发器;冷却介质管路,其中通有被冷却介质,且冷却介质管路通入蒸发器中、使得制冷剂和被冷却介质在蒸发器中进行换热;控温器,设置在冷却介质管路上;制冷旁通支路,制冷旁通支路一端连在压缩机的排气端,制冷旁通支路另一端连接在冷凝器的出口端与电子膨胀阀之间或连在冷凝器的进口端;且制冷旁通支路贯通所述控温器以使得制冷剂和被冷却介质在控温器中进行换热。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采用热气旁通加热冷冻介质,降温冷却后的旁通制冷剂流入到节流元件之前,提高了制冷系统的稳定性,无需安全性差的电加热,提升系统性能和可靠性、安全性。

A Refrigeration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制冷系统
本技术属于空调
,具体涉及一种制冷系统。
技术介绍
制冷空调行业内,热气旁通技术很多时候用于除霜或者调整蒸发温度;在数码涡旋压缩机上,热气旁通主要起到负荷卸载作用,以降低能力输出。绝大部分的蒸汽压缩式热泵/制冷机组都不需要在停机时特意进行高低压的平衡处理,主要是机组本身可以通过一段时间的停机放置而达到高低压平衡,通常在几分钟即可达到高低压平衡状态,压缩机重新启动不会带压启动。在一些精密控制需求温度的冷水机组或者油冷机组中,热气旁通直接把部分高温高压制冷剂通入节流后即蒸发器的进口端,与原来节流后的低温低压制冷剂液体混合,从而提高蒸发器入口的压力和温度,进一步影响到被冷却液体的出口温度。这种做法通常会造成制冷系统的波动,稳定时间过长,相应地被冷却液体的出口温度(也就是控制目标)也会出现波动影响,甚至有时候还不如原来的控制稳定性。为了解决这种相互影响的波动,有些精密机组采用辅助电加热技术把被冷却液体的温度提升到目标温度范围,通过可控硅等设计对辅助电加热实施精密的加热能力输出,这种方法可以快速实现目标温度并且不会影响到制冷系统的稳定性。但缺点是需要耗费额外的电能、电加热的安全性比较差、可控硅对控制器的硬件设计和软件控制比较复杂。由于现有技术中的制冷系统存在被冷却介质的温度调节存在波动,不稳定,甚至引起制冷系统的波动,稳定时间过长,相应地被冷却液体的出口温度(也就是控制目标)也会出现波动影响,无法快速实现被冷却介质达到目标温度并且不会影响到制冷系统的稳定性,需要耗费额外的电能、电加热的安全性比较差、可控硅对控制器的硬件设计和软件控制比较复杂等技术问题,因此本技术研究设计出一种制冷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制冷系统存在无法同时实现被冷却介质快速稳定达到目标温度并且不会影响到制冷系统的稳定性,且不需要耗费额外的电能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制冷系统。本技术提供一种制冷系统,其包括:压缩机,冷凝器,电子膨胀阀和蒸发器;冷却介质管路,其中通有被冷却介质,且所述冷却介质管路通入所述蒸发器中、使得制冷剂和被冷却介质在所述蒸发器中进行换热;控温器,设置在所述冷却介质管路上;制冷旁通支路,所述制冷旁通支路一端连在所述压缩机的排气端,所述制冷旁通支路另一端连接在所述冷凝器的出口端与所述电子膨胀阀之间或连在所述冷凝器的进口端;且所述制冷旁通支路贯通所述控温器以使得制冷剂和所述被冷却介质在所述控温器中进行换热。优选地,所述控温器设置在所述冷却介质管路上且位于沿被冷却介质流动方向、所述蒸发器的下游段。优选地,在所述制冷旁通支路上还设置有旁通阀。优选地,在所述冷却介质管路上位于所述控温器的进口端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优选地,在所述冷却介质管路上位于所述控温器的出口端设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优选地,当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时,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为感温包;当包括第二温度传感器时,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为感温包。优选地,所述控温器为壳管式换热器或翅片式换热器。优选地,所述被冷却介质为水,水通入所述冷却介质管路先经过所述蒸发器中被冷却、然后再进过所述控温器中以能够被加热。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制冷系统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设置控温器和制冷旁通支路,控温器设置在所述冷却介质管路上;制冷旁通支路一端连在所述压缩机的排气端、另一端连接在所述冷凝器的出口端与所述电子膨胀阀之间或连在所述冷凝器的进口端;且所述制冷旁通支路贯通所述控温器以使得制冷剂和所述被冷却介质在所述控温器中进行换热,能够通过制冷旁通支路引入高温高压的制冷剂、以在控温器中对冷却介质管路中的被冷却介质进行加热升温,采用热气旁通加热冷冻介质,降温冷却后的旁通制冷剂流入到节流元件之前,不会造成蒸发器内制冷剂状态的明显波动,从而提高了制冷系统的稳定性,利用冷凝废热用于加热冷冻介质到目标温度范围,无需安全性差的电加热,降低设计难度的同时提升了系统性能和可靠性、安全性。2.本技术通过第一和第二温度传感器以及旁通阀的设置,能够根据蒸发器内的冷冻介质出口温度与目标温度的偏差量,可以估算所需的热气旁通制冷剂量,从而精准控制旁通的制冷剂热气,实现制冷系统的精准和快速稳定。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制冷系统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制冷系统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1、压缩机;2、冷凝器;21、冷凝风机;3、电子膨胀阀;4、蒸发器;5、冷却介质管路;6、控温器;7、制冷旁通支路;8、旁通阀;91、第一温度传感器;92、第二温度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制冷系统,其包括:压缩机1,冷凝器2,电子膨胀阀3和蒸发器4;冷却介质管路5,其中通有被冷却介质,且所述冷却介质管路5通入所述蒸发器4中、使得制冷剂和被冷却介质在所述蒸发器4中进行换热;控温器6,设置在所述冷却介质管路5上;制冷旁通支路7,所述制冷旁通支路7一端连在所述压缩机1的排气端,所述制冷旁通支路7另一端连接在所述冷凝器2的出口端与所述电子膨胀阀3之间(本技术的实施例1,如图1所示)或连在所述冷凝器2的进口端(本技术的实施例2,如图2所示);且所述制冷旁通支路7贯通所述控温器6以使得制冷剂和所述被冷却介质在所述控温器6中进行换热。(本专利技术的控温器实质上起到的是换热器的作用,使得制冷剂和被冷却介质在其中进行热交换,这里的控温器不局限于具体结构,即,使得制冷旁通支路和冷却介质管路进行换热的部分段都可以称作控温器)。本技术通过设置控温器和制冷旁通支路,控温器设置在所述冷却介质管路上;制冷旁通支路一端连在所述压缩机的排气端、另一端连接在所述冷凝器的出口端与所述电子膨胀阀之间或连在所述冷凝器的进口端;且所述制冷旁通支路贯通所述控温器以使得制冷剂和所述被冷却介质在所述控温器中进行换热,能够通过制冷旁通支路引入高温高压的制冷剂、以在控温器中对冷却介质管路中的被冷却介质进行加热升温,采用热气旁通加热冷冻介质(即被冷却介质,下同),降温冷却后的旁通制冷剂流入到节流元件之前,不会造成蒸发器内制冷剂状态的明显波动,从而提高了制冷系统的稳定性,利用冷凝废热用于加热冷冻介质到目标温度范围,无需安全性差的电加热,降低设计难度的同时提升了系统性能和可靠性、安全性。优选地,所述控温器6设置在所述冷却介质管路5上且位于沿被冷却介质流动方向、所述蒸发器4的下游段。这是本技术的控温器的优选设置位置,即将其设置于蒸发器的下游段能够使得被冷却介质先进入蒸发器中被冷却降温后、再通过该控温器对被冷却介质进行加热升温,进而对被冷却介质的温度进行精确控制或微调,从而实现对被冷却介质的温度的精确和稳定的控制。前者进行大幅度降温处理,后者进行轻微的升温调节处理到目标温度。常规降温处理方法通过直接调节电子膨胀阀以调节进入蒸发器中的冷媒量的方法,其到达目标温度范围时系统的稳定速度非常慢。本技术在此基础上能快速到达目标温度,但通过对过冷的冷冻水进行升温处理速度更快,并且能够实现快速稳定控制、替代电加热的升温处理的节能性,避免冷冻水温度过低影响机床,常规方法中通过制冷机组的各种波动控制后再达到新的稳定过程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冷冻水温度过高时要达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机(1),冷凝器(2),电子膨胀阀(3)和蒸发器(4);冷却介质管路(5),其中通有被冷却介质,且所述冷却介质管路(5)通入所述蒸发器(4)中、使得制冷剂和被冷却介质在所述蒸发器(4)中进行换热;控温器(6),设置在所述冷却介质管路(5)上;制冷旁通支路(7),所述制冷旁通支路(7)一端连在所述压缩机(1)的排气端,所述制冷旁通支路(7)另一端连接在所述冷凝器(2)的出口端与所述电子膨胀阀(3)之间或连在所述冷凝器(2)的进口端;且所述制冷旁通支路(7)贯通所述控温器(6)以使得制冷剂和所述被冷却介质在所述控温器(6)中进行换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机(1),冷凝器(2),电子膨胀阀(3)和蒸发器(4);冷却介质管路(5),其中通有被冷却介质,且所述冷却介质管路(5)通入所述蒸发器(4)中、使得制冷剂和被冷却介质在所述蒸发器(4)中进行换热;控温器(6),设置在所述冷却介质管路(5)上;制冷旁通支路(7),所述制冷旁通支路(7)一端连在所述压缩机(1)的排气端,所述制冷旁通支路(7)另一端连接在所述冷凝器(2)的出口端与所述电子膨胀阀(3)之间或连在所述冷凝器(2)的进口端;且所述制冷旁通支路(7)贯通所述控温器(6)以使得制冷剂和所述被冷却介质在所述控温器(6)中进行换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温器(6)设置在所述冷却介质管路(5)上且位于沿被冷却介质流动方向、所述蒸发器(4)的下游段。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玉优李欣叶强蔚毕增利赵成寅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