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膜泵的降噪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76433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0 16: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隔膜泵的降噪结构,包括泵头组件,泵头组件上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其中进水口连通吸入腔,出水口连通排出腔,吸入腔和排出腔之间通过一圈挡圈相互分隔,在泵头组件顶部上设置有与排出腔连通的第一通孔,在第一通孔与排出腔连通的端口处设置有密封上述端口的密封膜片,密封膜片的一端通过弹簧弹性偏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隔膜泵降噪结构当流体被压缩到排出腔时,弹簧就会被压缩,通过弹簧的形变吸收脉动压力所产生的振动,此外通过弹簧在压缩和舒张过程中排出腔体积的反复变化,进一步减缓压力脉冲所带来的振动。最终使得使用泵和泵连接的管路震动减小,从而改善噪音和异响。

Noise Reduction Structure of Diaphragm Pum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隔膜泵的降噪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净水器隔膜泵
,更加具体的,涉及一种隔膜泵的将噪结构。
技术介绍
隔膜泵的工作原理是使流体通过压缩腔,将液体压入到排出腔,再通过出水口将水排出泵体。假设电机转速为1000转/分钟,那么有四个吸入腔的增压泵,每分钟就可以实现4000次压缩,而这种频率足以使泵体内部产生脉动压力(脉动压力,它就是压力作用于被作用对象上并不均匀,在某个部位有较集中的或是较大的压力,且这种压力单次持续的时间不长,有可能呈现一定的周期性。),从而使出水端连接的管路产生震动,从而使管路和管路连接的部件都一起产生噪音和异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了隔膜泵的降噪结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隔膜泵的降噪结构,包括泵头组件,所述泵头组件上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其中所述进水口连通吸入腔,所述出水口连通排出腔,所述吸入腔和所述排出腔之间通过一圈挡圈相互分隔,在所述泵头组件顶部上设置有与所述排出腔连通的第一通孔,在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排出腔连通的端口处设置有密封上述端口的密封膜片,所述密封膜片的一端通过弹簧弹性偏压。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所述第一通孔内拧设有套筒件,所述套筒件的下端压紧所述密封膜片的外边缘。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弹簧在所述套筒件内,其一端套设在一弹簧限位座上,另一端上设置有抵压板。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密封膜片向所述排出腔方向凸起,其整体呈圆台形,在所述第一通孔的下端上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圆台形密封膜片侧壁的支撑座,所述圆台形密封膜片的顶面将第一通孔和所述排出腔的连通的开口封闭。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密封膜片的边缘向下翻折形成翻折部,在所述第一通孔的侧壁上设置有一圈内凹环,所述翻折部卡设在所述内凹环中。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所述泵头组件上还设置有将所述吸入腔和所述排出腔连通的第二通孔,在所述第二通孔内设置有用于将所述吸入腔和排出腔两者阻隔的泄压机构。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隔膜泵降噪结构当流体被压缩到排出腔时,弹簧就会被压缩,通过弹簧的形变吸收脉动压力所产生的振动,此外通过弹簧在压缩和舒张过程中排出腔体积的反复变化,进一步减缓压力脉冲所带来的振动。最终使得使用泵和泵连接的管路震动减小,从而改善噪音和异响。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示意图一。图3为本技术的剖视示意图二。图4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仰视方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见图1至图5,隔膜泵的降噪结构,包括泵头组件1,所述泵头组件1上设置有进水口2和出水口3,其中所述进水口2连通吸入腔10a,所述出水口3连通排出腔10b,所述吸入腔10a和所述排出腔10b之间通过一圈挡圈100相互分隔,在所述泵头组件1顶部上设置有与所述排出腔连通的第一通孔5,在所述第一通孔5与所述排出腔10b连通的端口处设置有密封上述端口的密封膜片6,所述密封膜片6的一端通过弹簧7弹性偏压。具体的,在所述第一通孔内拧设有套筒件8,所述套筒件8的下端压紧所述密封膜片6的外边缘。所述弹簧7位于所述套筒件内,其一端套设在一位于所述套筒件8内的弹簧限位座9上,另一端上设置有抵压板10。所述密封膜片6向所述排出腔10b方向凸起,其整体呈圆台形,在所述第一通孔的下端上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圆台形密封膜片6侧壁的支撑座50,所述圆台形密封膜片6的顶面将第一通孔和所述排出腔10b的连通的开口封闭。所述密封膜片6的边缘向下翻折形成翻折部60,在所述第一通孔5的侧壁上设置有一圈内凹环50,所述翻折部60卡设在所述内凹环50中。上述密封膜片6的设置结构在其被反复压缩和拉伸过程中,不容易产生材料疲劳,并且使得密封膜片6与第一通孔5和所述排出腔10b连通的端口配合处的摩擦大大降低,最终使得密封膜片6的使用寿命大大提高。上述结构中,当流体被压缩到排出腔时,弹簧就会被压缩,通过弹簧的形变吸收脉动压力所产生的振动,此外通过弹簧在压缩和舒张过程中排出腔体积的反复变化,进一步减缓压力脉冲所带来的振动。最终使得使用泵和泵连接的管路震动减小,从而改善噪音和异响。在所述泵头组件1上还设置有将所述吸入腔10a和所述排出腔10b连通的第二通孔4,在所述第二通孔4内设置有用于将所述吸入腔10a和排出腔10b两者阻隔的泄压机构40,当外部压力高于泄压机构的预设的压力时,泄压阀片就会被打开,排出腔内的液体会通过第二通孔4排入到吸入腔内,从而减小排出腔内的压力大小。具体的,所述泄压机构40包括泄压膜片,所述泄压膜片的一侧通过一弹簧弹性偏压。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专利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本申请中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专利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上述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隔膜泵的降噪结构,包括泵头组件,所述泵头组件上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其中所述进水口连通吸入腔,所述出水口连通排出腔,所述吸入腔和所述排出腔之间通过一圈挡圈相互分隔,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泵头组件顶部上设置有与所述排出腔连通的第一通孔,在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排出腔连通的端口处设置有密封上述端口的密封膜片,所述密封膜片的一端通过弹簧弹性偏压。

【技术特征摘要】
1.隔膜泵的降噪结构,包括泵头组件,所述泵头组件上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其中所述进水口连通吸入腔,所述出水口连通排出腔,所述吸入腔和所述排出腔之间通过一圈挡圈相互分隔,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泵头组件顶部上设置有与所述排出腔连通的第一通孔,在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排出腔连通的端口处设置有密封上述端口的密封膜片,所述密封膜片的一端通过弹簧弹性偏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膜泵的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通孔内拧设有套筒件,所述套筒件的下端压紧所述密封膜片的外边缘。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膜泵的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在所述套筒件内,其一端套设在一弹簧限位座上,另一端上设置有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连苗卢勃杨军明陈建荣劳科奇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强生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