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合物电芯卷针调试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75349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0 16: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聚合物电芯卷针调试工装,包括固定架(1);固定架(1)的顶部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一卷针底座(61)和第二卷针底座(62);第一卷针底座(61)和第二卷针底座(62)用于连接一根标定光轴(5)或者需要调整缝隙距离的两个半式卷针;固定架(1)的顶部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千分尺安装座(30);每个千分尺安装座(30)上安装有两个间隔分布的测微千分尺(3);两个千分尺安装座上的测微千分尺具有的顶紧探头为前后相对设置;标定光轴(5)或者两个半式卷针位于两个千分尺安装座之间的位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方便、可靠地调整两个半式卷针之间的缝隙距离,从而保证电芯的卷绕质量,提高电芯的生产效率。

A Debugging Tool for Polymer Core Need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聚合物电芯卷针调试工装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
,特别是涉及一种聚合物电芯卷针调试工装。
技术介绍
目前,锂离子电池具有比能量高、循环使用次数多、存储时间长等优点,不仅在便携式电子设备上如移动电话、数码摄像机和手提电脑得到广泛应用,而且也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以及电动工具等大中型电动设备方面,因此对锂离子电池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对于锂离子电池,在大聚合物电芯生产过程中,对于电芯的卷绕工序,需要根据电芯的型号的不同,由电池生产操作者来手动调节两个半式卷针之间的缝隙,以确保卷绕获得的电芯符合工艺的要求,而这个调试过程,需要电池生产操作者凭借经验来主观预估两个半式卷针之间的距离,不仅准确性差,而且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工作效率低下,因此,降低了电芯的整体生产效率,提高了电芯的整体生产成本。需要说明的是,现有的电芯卷绕机多采用两个半式卷针,两个半式卷针之间具有缝隙,以供需要卷绕的隔膜穿入。因此,如何精准的调试卷针,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聚合物电芯卷针调试工装,其可以方便、可靠地调整两个半式卷针之间的缝隙距离,从而保证电芯的卷绕质量,提高电芯的生产效率,有利于广泛地生产应用,具有重大的生产实践意义。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聚合物电芯卷针调试工装,包括水平放置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顶部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一卷针底座和第二卷针底座;所述第一卷针底座和第二卷针底座相对的一侧,用于连接一根标定光轴或者需要调整缝隙距离的两个半式卷针;所述固定架的顶部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千分尺安装座;每个千分尺安装座上安装有两个间隔分布的测微千分尺;两个千分尺安装座上的测微千分尺具有的顶紧探头为前后相对设置;标定光轴或者需要调整缝隙距离的两个半式卷针,位于两个千分尺安装座之间的位置。其中,第二卷针底座中设置有一个固定顶尖,所述固定顶尖的左端与标定光轴的右端或者需要调整缝隙距离的两个半式卷针的右端相顶紧。其中,固定顶尖的右端贯穿通过第二卷针底座后,与一个手柄相连接;固定顶尖的右端与第二卷针底座上预留的轴孔之间为螺纹连接。其中,两个半式卷针的左端或者标定光轴的左端,用于插入所述第一卷针底座右侧预留的轴孔中。其中,第二卷针底座上预留的轴孔上设置固定顶尖;第一卷针底座右侧预留的轴孔与第二卷针底座上预留的轴孔,位于同一轴线上。由以上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可见,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聚合物电芯卷针调试工装,其可以方便、可靠地调整两个半式卷针之间的缝隙距离,从而保证电芯的卷绕质量,提高电芯的生产效率,有利于广泛地生产应用,具有重大的生产实践意义。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聚合物电芯卷针调试工装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聚合物电芯卷针调试工装需要调整的两个半式卷针(即调试对象)及其周边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聚合物电芯卷针调试工装需要调整的两个半式卷针(即调试对象)之间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固定架,2.固定顶尖,3.测微千分尺,4.顶紧探头,5.标定光轴;61.第一卷针底座,62.第二卷针底座;20.手柄,30.千分尺安装座;40.半式卷针,400为缝隙,41.卷针安装座,42.卷针活动块。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参见图1、图2和图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聚合物电芯卷针调试工装,尤其适用于软包锂离子电池电芯的卷针调试,本专利技术包括水平放置的固定架1;所述固定架1的顶部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一卷针底座61和第二卷针底座62;所述第一卷针底座61和第二卷针底座62相对的一侧,用于连接一根标定光轴5或者需要调整缝隙400距离的两个半式卷针40;在图3中,显示了需要调整距离的两个半式卷针40之间的缝隙400;所述固定架1的顶部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千分尺安装座30;每个千分尺安装座30上安装有两个间隔分布的测微千分尺3;两个千分尺安装座30上的测微千分尺3具有的顶紧探头为前后相对设置;标定光轴5或者需要调整缝隙距离的两个半式卷针,位于两个千分尺安装座30之间的位置。需要说明的是,每个测微千分尺3具有的顶紧探头4(即测量探头)朝向所述标定光轴5。在本专利技术中,具体实现上,两个半式卷针40的右端具有卷针安装座41,所述卷针安装座41的底部具有卷针活动块42。在本专利技术中,具体实现上,第二卷针底座62中设置有一个固定顶尖2,所述固定顶尖2的左端与标定光轴5的右端或者需要调整缝隙距离的两个半式卷针的右端(具体为与两个半式卷针40的右端具有的卷针安装座41)相顶紧。具体实现上,固定顶尖2的右端贯穿通过第二卷针底座62后,与一个手柄20相连接;固定顶尖2的右端与第二卷针底座62上预留的轴孔之间为螺纹连接。因此,可以通过转动手柄20,来调节固定顶尖2向左移动,使得固定顶尖2可以顶紧标定光轴5或者需要调整缝隙距离的两个半式卷针。需要说明的是,具体实现上,对于需要调整缝隙距离的两个半式卷针,在调整前,通过标定光轴5,来对四个测微千分尺3的位置具体校准,保证位于同一侧的两个测微千分尺3的整齐一致(即顶紧探头4的末端位于同一直线上)。在完成四个测微千分尺3的位置校准后,将标定光轴5替换下,将需要调整缝隙距离的两个半式卷针位于所述第一卷针底座61和第二卷针底座62相对的一侧之间。具体实现上,两个半式卷针的左端或者标定光轴5的左端,用于插入所述第一卷针底座61右侧预留的轴孔中。具体实现上,第二卷针底座62上预留的轴孔上设置固定顶尖2;第一卷针底座61右侧预留的轴孔与第二卷针底座62上预留的轴孔,位于同一轴线上。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本专利技术,通过将测微千分尺3安装在千分尺安装座30上,千分尺安装座30位于固定架1上,并将顶紧探头4全部安装,方便电池生产操作者取放标定光轴5。对于本专利技术,第一卷针底座61右侧预留的轴孔与第二卷针底座62上预留的轴孔,具有同轴度的要求,从而在安装标定光轴5和固定顶尖2后,能够保障标定光轴5能够同心旋转。为了更加清楚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就本专利技术的操作过程进行说明。首先,在进行调整卷针作业时,将标定光轴5装入第一卷针底座61和第二卷针底座62之间,然后旋转手柄20,用固定顶尖2进行顶紧;然后,再将测微千分尺3和顶紧探头4全部压紧标定光轴5的表面后,将测微千分尺3的示数归零处理,再将标定光轴5取出,替换放入相应的卷针(即需要调整缝隙距离的两个半式卷针),之后开始调试。根据所需要的两个半式卷针之间的缝隙距离,只需要通过先调整测微千分尺3后,再将两个半式卷针调至顶紧探头4后,即可以完成两个半式卷针之间缝隙距离的调整(这是因为每个半式卷针的宽度已知,根据前后两侧的微千分尺3,可以获得两个半式卷针组合在一起时的纵向总宽度,该总宽度减去两个半式卷针分别具有的宽度,即可以获得两个半式卷针组合在一起时具有的缝隙的距离,即缝隙宽度)。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聚合物电芯卷针调试工装,其可以方便、可靠地调整两个半式卷针之间的缝隙距离,从而保证电芯的卷绕质量,提高电芯的生产效率,有利于广泛地生产应用,具有重大的生产实践意义。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聚合物电芯卷针调试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放置的固定架(1);所述固定架(1)的顶部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一卷针底座(61)和第二卷针底座(62);所述第一卷针底座(61)和第二卷针底座(62)相对的一侧,用于连接一根标定光轴(5)或者需要调整缝隙距离的两个半式卷针;所述固定架(1)的顶部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千分尺安装座(30);每个千分尺安装座(30)上安装有两个间隔分布的测微千分尺(3);两个千分尺安装座(30)上的测微千分尺(3)具有的顶紧探头为前后相对设置;标定光轴(5)或者需要调整缝隙距离的两个半式卷针,位于两个千分尺安装座(30)之间的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合物电芯卷针调试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放置的固定架(1);所述固定架(1)的顶部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一卷针底座(61)和第二卷针底座(62);所述第一卷针底座(61)和第二卷针底座(62)相对的一侧,用于连接一根标定光轴(5)或者需要调整缝隙距离的两个半式卷针;所述固定架(1)的顶部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千分尺安装座(30);每个千分尺安装座(30)上安装有两个间隔分布的测微千分尺(3);两个千分尺安装座(30)上的测微千分尺(3)具有的顶紧探头为前后相对设置;标定光轴(5)或者需要调整缝隙距离的两个半式卷针,位于两个千分尺安装座(30)之间的位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合物电芯卷针调试工装,其特征在于,第二卷针底座(62)中设置有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魁孙沛辰段伟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