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劲专利>正文

分布式网络墙体系统及其单元组件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574876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0 16: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拼装墙体领域,公开了一种分布式网络墙体系统及其单元组件。该墙体系统通过单元组件连接构成墙体框架,将墙体框架作为承力主体,功能模块安装于墙体框架上,基本不承受墙体荷载,能够更好地兼顾功能模块的效果;墙体的高度及宽度可以由单元组件的数量决定,使其具有更好的通用性;若需要调整或者更换功能模块,也仅需拆开功能模块与墙体框架之间的连接,而不会影响墙体的整体稳定;在单元组件内设置电缆线,通过第二电缆线接口将各单元组件内的电缆线相互连接,使使墙体框架内构成分布式线缆网络,不但可以避免各功能模块的供电相互影响,而且因为形成了网络形式,可以承受更大的负载,可靠性和安全性也会大大加强。

Distributed Network Wall System and Its Unit Compon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分布式网络墙体系统及其单元组件
本技术涉及拼装墙体领域,尤其是一种分布式网络墙体系统及其单元组件。
技术介绍
墙体主要起围护和分隔空间的作用,传统的墙体有砖墙、混凝土砌块墙、石材墙、板墙等,多为永久性墙体,永久性的墙体虽然强度较高,但是成本高昂,工程量大,耗费时间长且不易拆除,不宜应用于临时性或者对于灵活性要求较高的墙体,于是发展出了拼装墙体,例如,活动板房、临时围护等等。现有的拼装墙体主要是将墙体进行模块化,制造出墙体模块,然后将墙体模块相互连接构成整个墙体,除了制造功能相同的普通墙体模块外,还可以生产出不同的功能模块,例如门模块、窗模块等等,然后模块根据需要拼装成包含门窗等结构的整面墙体,在使用完成后,还可将其再次拆开还原为不同的功能模块,以便再次利用。此种方式虽然实现了墙体的模块化和可重构化,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其一,模块墙体完成后,还需要布置各种强弱电线路,以满足各种用电和网络需要,不但加大施工量,延长施工周期,影响墙体美观,施工完成后还需要对墙面进行装修。其二,在墙体组装完成后,就难以再对模块进行调整,若其中一个模块受损或者要将其更换为其他功能的模块,则需要拆下此模块与其他模块的连接,对整个墙体的稳定性带来隐患,甚至需要将整个墙体进行重组才能保持墙体的整个受力性能;其三,墙体的承力靠模块本身,所有模块均需要保持足够的强度,在制造模块时,需要考虑其是否能够承受墙体荷载,因此,对于模块的设计和制造增加了诸多限制,而且单个模块的面积通常较大,不利于运输,且不利于通过模块的数量调整墙体的高度。其四,有龙骨支撑的轻质墙体,要现场对龙骨进行切割固定,工作量大、效率低、精度差,轻质墙模块固定在龙骨上,采用螺栓等方式连接,操作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分布式网络墙体系统及其单元组件,在墙体框架内形成分布式网络布线,提高墙体功能模块使用电源和数据网络的灵活性和便利性,减少布线施工的工作量和对墙体美观的影响。本技术公开的分布式网络墙体系统,包括单元组件和功能模块,各单元组件通过结构连接部相互连接构成墙体框架,所述墙体框架上具有模块安装空间,所述功能模块安装于模块安装空间内;所述单元组件内设置有电缆线,所述单元组件设置有用于与其他单元组件进行线路连接的第二电缆线接口,所述单元组件内的电缆线与第二电缆线接口相连接,各单元组件内的电缆线通过第二电缆线接口相互连接,使墙体框架内构成分布式线缆网络;至少一个单元组件上设置有与单元组件内电缆线相连接的第一电缆线接口,至少一个功能模块设置有第三电缆线接口,所述第三电缆线接口与第一电缆线接口相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二电缆线接口位于单元组件的结构连接部。优选地,所述第一电缆线接口、第二电缆线接口以及第三电缆线接口为插座或者与插座适配的拨动插头,所述拨动插头的安装位置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拨动插头位于安装孔内并且与安装孔滑动配合,所述拨动插头上设置有外露的拨动块。优选地,所述第一电缆线接口、第二电缆线接口或第三电缆线接口外周设置有柔性连接件,所述第一电缆线接口、第二电缆线接口或第三电缆线接口通过柔性连接件安装于其对应的安装位置。优选地,所述单元组件包括组件本体与闸板,所述单元组件为条型组件,所述组件本体为基础条型件,所述基础条型件上设置有闸板安装槽,所述闸板设置于闸板安装槽内,所述闸板与基础条型件之间设置有用于是闸板伸出的伸出机构;所述功能模块上对应闸板设置有卡槽,所述闸板一侧卡接于卡槽内,另一侧位于闸板安装槽内。优选地,所述单元组件包括组件本体与闸板,所述单元组件为框型组件,所述组件本体为基础框体,所述基础框体上设置有闸板安装槽,所述闸板设置于闸板安装槽内,所述闸板与基础框体之间设置有用于是闸板伸出的伸出机构;所述功能模块上对应闸板设置有卡槽,所述闸板一侧卡接于卡槽内,另一侧位于闸板安装槽内。优选地,所述基础框体的顶角外侧设置有结构连接部,所述结构连接部为与框型组件外侧面所在平面夹角α的连接斜面,且5°<α<85°;各框型组件的基础框体通过结构连接部相互连接构成墙体框架,相邻基础框体之间具有间隔空间,所述基础框体的内侧空间以及所述间隔空间分别形成模块安装空间,所述基础框体的内侧和外侧分别设置有闸板,并通过闸板将功能模块安装于模块安装空间内。优选地,所述单元组件设置有用于控制闸板回缩的回缩机构。优选地,所述伸出机构为设置于闸板与组件本体之间的压簧;所述回缩机构为设置于组件本体内的电磁铁,所述闸板包含软磁材料。优选地,所述回缩机构为设置于闸板与组件本体之间的拉簧;所述伸出机构包括驱动机构和凸轮片,所述驱动机构与凸轮片传动连接,所述凸轮片抵靠于闸板上。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传动连接,所述凸轮片设置于从动齿轮上。优选地,所述功能模块为电源/数据接入模块、插座模块、太阳能模块、电器模块或者外挂墙块;所述外挂墙块设置有用于安装电器的安装部;所述插座模块设置电源插座、数据插座和电源/数据接出转换器,所述电源/数据接出转换器包括直流电源/数据接入端、交流电源接出端和数据接出端,所述电源/数据接出转换器的直流电源/数据接入端与第三电缆线接口相连接,所述电源插座与电源/数据接出转换器的交流电源接出端相连接,所述数据插座与电源/数据接出转换器的数据接出端相连接;所述电源/数据接入模块设置有电池组、路由器、电源/数据接入转换器、电源总接口和数据总接口,所述路由器包括数据接入端与数据接出端,所述电源/数据接入转换器包括数据接入端、交流电源接入端、电池连接端和直流电源/数据接出端,所述数据总接口与路由器的数据接入端相连接,所述路由器的数据接出端与电源/数据接入转换器的数据接入端相连接,所述电源/数据接入转换器的交流电源接入端与电源总接口相连接,所述电源/数据接入转换器的电池连接端与电池组相连接,所述电源/数据接入转换器的直流电源/数据接出端与第三电缆线接口相连接。本技术还公开了用于所述分布式网络墙体系统的单元组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分布式网络墙体系统通过单元组件连接构成墙体框架,根据需要将功能模块安装于墙体框架上,将墙体框架作为承力主体,功能模块安装于墙体框架上,基本不承受墙体荷载,因而无需过多地考虑功能模块的强度,能够更好地兼顾功能模块的效果;墙体框架由单元组件构成,墙体的高度及宽度可以由单元组件的数量决定,使其具有更好的通用性;若需要调整或者更换功能模块,也仅需拆开功能模块与墙体框架之间的连接,而不会影响墙体的整体稳定;在单元组件内设置电缆线,通过第二电缆线接口将各单元组件内的电缆线相互连接,使使墙体框架内构成分布式线缆网络,通过分布式线缆网络为相应功能模块提供电源和/或数据网络,可以灵活设置墙体上的用电设备和网络设备而无需重新布线。由于形成线缆网络,某处线缆故障不会影响连接,提高了线路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是由条型组件构成的墙体框架的示意图;图2是由框型组件边框相互连接构成的墙体框架的示意图;图3是条型组件与框型组件配合构成的墙体框架示意图;图4是主要由框型组件通过顶角的连接斜面相互连接构成的墙体框架示意图。图5是图4的立体示意图;图6是条型组件的示意图;图7是三角块的示意图;图8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分布式网络墙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单元组件和功能模块(2),各单元组件通过结构连接部相互连接构成墙体框架,所述墙体框架上具有模块安装空间(5),所述功能模块(2)安装于模块安装空间(5)内;所述单元组件内设置有电缆线,所述单元组件设置有用于与其他单元组件进行线路连接的第二电缆线接口(109),所述单元组件内的电缆线与第二电缆线接口(109)相连接,各单元组件内的电缆线通过第二电缆线接口(109)相互连接,使墙体框架内构成分布式线缆网络;至少一个单元组件上设置有与单元组件内电缆线相连接的第一电缆线接口(108),至少一个功能模块(2)设置有第三电缆线接口(204),所述第三电缆线接口(204)与第一电缆线接口(108)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分布式网络墙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单元组件和功能模块(2),各单元组件通过结构连接部相互连接构成墙体框架,所述墙体框架上具有模块安装空间(5),所述功能模块(2)安装于模块安装空间(5)内;所述单元组件内设置有电缆线,所述单元组件设置有用于与其他单元组件进行线路连接的第二电缆线接口(109),所述单元组件内的电缆线与第二电缆线接口(109)相连接,各单元组件内的电缆线通过第二电缆线接口(109)相互连接,使墙体框架内构成分布式线缆网络;至少一个单元组件上设置有与单元组件内电缆线相连接的第一电缆线接口(108),至少一个功能模块(2)设置有第三电缆线接口(204),所述第三电缆线接口(204)与第一电缆线接口(108)相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网络墙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缆线接口(109)位于单元组件的结构连接部。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分布式网络墙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缆线接口(108)、第二电缆线接口(109)以及第三电缆线接口(204)为插座(112)或者与插座(112)适配的拨动插头(110),所述拨动插头(110)的安装位置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拨动插头(110)位于安装孔内并且与安装孔滑动配合,所述拨动插头(110)上设置有外露的拨动块(111)。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分布式网络墙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缆线接口(108)、第二电缆线接口(109)或第三电缆线接口(204)外周设置有柔性连接件(119),所述第一电缆线接口(108)、第二电缆线接口(109)或第三电缆线接口(204)通过柔性连接件(119)安装于其对应的安装位置。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网络墙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元组件包括组件本体与闸板(102),所述单元组件为条型组件(3),所述组件本体为基础条型件(301),所述基础条型件(301)上设置有闸板安装槽(107),所述闸板(102)设置于闸板安装槽(107)内,所述闸板(102)与基础条型件(301)之间设置有用于是闸板(102)伸出的伸出机构;所述功能模块(2)上对应闸板(102)设置有卡槽(203),所述闸板(102)一侧卡接于卡槽(203)内,另一侧位于闸板安装槽(107)内。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网络墙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元组件包括组件本体与闸板(102),所述单元组件为框型组件(1),所述组件本体为基础框体(101),所述基础框体(101)上设置有闸板安装槽(107),所述闸板(102)设置于闸板安装槽(107)内,所述闸板(102)与基础框体(101)之间设置有用于是闸板(102)伸出的伸出机构;所述功能模块(2)上对应闸板(102)设置有卡槽(203),所述闸板(102)一侧卡接于卡槽(203)内,另一侧位于闸板安装槽(107)内。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布式网络墙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框体(101)的顶角外侧设置有结构连接部,所述结构连接部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劲
申请(专利权)人:李劲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