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音降噪的轻钢结构房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7473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0 16: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隔音降噪的轻钢结构房屋,包括轻钢骨架、外墙板、内墙板、自钻螺钉和吸音棉,所述内墙板包括基板层、面板层、连接筋、空腔、吸音板、吸音孔、缓冲板、隔音毡、缓冲腔、通孔和缓冲机构,当房屋内部产生噪音时,噪音穿过吸音孔进入空腔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优选的吸音孔为喇叭状,有利于将噪音聚集,噪音穿过吸音孔时,被隔音毡初步吸附,多余噪音穿过隔音毡从通孔进入缓冲腔,由于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逐渐消减,进而缓冲腔能够对噪音再次进行消减削弱,同时,缓冲腔内噪音穿过侧壁通孔进入空腔,由吸音棉再进行削弱,通过上述多级消减削弱,有利于加强隔音效果,使得噪音向外传递的效率被大大降低,从而起到隔音降噪的效果。

A Light Steel Structure Building with Sound Insulation and Noise Red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隔音降噪的轻钢结构房屋
本技术涉及钢结构
,具体为一种隔音降噪的轻钢结构房屋。
技术介绍
轻钢结构是一种年轻而极具生命力的钢结构体系,已广泛应用于一般工农业、商业、服务性建筑,如办公楼、别墅、仓库、体育场馆、娱乐、旅游建筑和低、多层住宅建筑等领域。生活中,如发电站等区域会产生较大的噪音,而传统的发电站隔音技术中,仅通过在外部搭建箱式房屋进行隔音,这种结构设置隔音效果较差,严重影响周边群众的作息,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隔音降噪的轻钢结构房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隔音降噪的轻钢结构房屋,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隔音降噪的轻钢结构房屋,包括轻钢骨架、外墙板、内墙板、自钻螺钉和吸音棉,所述轻钢骨架外侧安装有外墙板,所述轻钢骨架内侧安装有内墙板,所述内墙板包括基板层、面板层、连接筋、空腔、吸音板、吸音孔、缓冲板、隔音毡、缓冲腔、通孔和缓冲机构,所述基板层上端设置有面板层,且面板层与基板层通过连接筋连接,所述连接筋上端与面板层下端连接,所述连接筋下端与基板层上端连接,所述基板层与面板层之间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内部相对于面板层内侧壁设置有吸音板,且吸音板表面均匀开设有吸音孔,所述吸音板下侧相对于基板层上端中部设置有缓冲板,且缓冲板与吸音板之间设置有隔音毡,所述缓冲板内部开设有缓冲腔,所述缓冲腔外端均匀开设有通孔,所述缓冲腔内部均匀设置有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下连接板、下支撑杆、下连接杆、上连接杆、弹簧、上支撑杆和上连接板,所述下连接板上端中部设置有下支撑杆,所述下支撑杆上端铰接有下连接杆,所述下连接杆上端铰接有上连接杆,且上连接杆下端中部与下连接杆上端中部通过弹簧连接,所述上连接杆上端铰接有上支撑杆,所述上支撑杆上端设置有上连接板。进一步的,所述轻钢骨架外部设置有防锈涂层。进一步的,所述外墙板和内墙板均通过自钻螺钉与轻钢骨架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轻钢骨架顶端为斜面。进一步的,所述下连接杆和上连接杆铰接呈菱形。进一步的,所述空腔内部相对于缓冲板外端填充有吸音棉。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1.当房屋内部产生噪音时,噪音穿过吸音孔进入空腔内,本技术优选的吸音孔为喇叭状,有利于将噪音聚集,噪音穿过吸音孔时,被隔音毡初步吸附,多余噪音穿过隔音毡从通孔进入缓冲腔,由于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逐渐消减,进而缓冲腔能够对噪音再次进行消减削弱,同时,缓冲腔内噪音穿过侧壁通孔进入空腔,由吸音棉再进行削弱,通过上述多级消减削弱,有利于加强隔音效果,使得噪音向外传递的效率被大大降低,从而起到隔音降噪的效果。2.通过缓冲机构的设置,当内墙板受到撞击时,力通过面板层传递至缓冲板,缓冲板受力挤压上连接板,上连接板通过上支撑杆传递至上连接杆,上连接杆与下连接杆形成菱形,在弹簧的作用下进行反向缓冲,从而减缓撞击,有效的起到缓冲作用。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内墙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缓冲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弹簧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轻钢骨架;2、外墙板;3、内墙板;4、基板层;5、面板层;6、连接筋;7、空腔;8、吸音板;9、吸音孔;10、缓冲板;11、隔音毡;12、缓冲腔;13、通孔;14、缓冲机构;1401、下连接板;1402、下支撑杆;1403、下连接杆;1404、上连接杆;1405、弹簧;1406、上支撑杆;1407、上连接板;15、自钻螺钉;16、吸音棉。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隔音降噪的轻钢结构房屋,包括轻钢骨架1、外墙板2、内墙板3、自钻螺钉15和吸音棉16,轻钢骨架1外部设置有防锈涂层,有效的防止轻钢骨架1锈蚀,轻钢骨架1顶端为斜面,便于雨水滑落,轻钢骨架1外侧安装有外墙板2,轻钢骨架1内侧安装有内墙板3,外墙板2和内墙板3均通过自钻螺钉15与轻钢骨架1固定连接,便于将外墙板2和内墙板3与轻钢骨架1连接构成房屋整体结构,内墙板3包括基板层4、面板层5、连接筋6、空腔7、吸音板8、吸音孔9、缓冲板10、隔音毡11、缓冲腔12、通孔13和缓冲机构14,基板层4上端设置有面板层5,且面板层5与基板层4通过连接筋6连接,连接筋6上端与面板层5下端连接,连接筋6下端与基板层4上端连接,基板层4与面板层5之间设置有空腔7,空腔7内部相对于面板层5内侧壁设置有吸音板8,且吸音板8表面均匀开设有吸音孔9,吸音板8下侧相对于基板层4上端中部设置有缓冲板10,空腔7内部相对于缓冲板10外端填充有吸音棉16,有利于加强吸音效果,且缓冲板10与吸音板8之间设置有隔音毡11,缓冲板10内部开设有缓冲腔12,缓冲腔12外端均匀开设有通孔13,缓冲腔12内部均匀设置有缓冲机构14,缓冲机构14包括下连接板1401、下支撑杆1402、下连接杆1403、上连接杆1404、弹簧1405、上支撑杆1406和上连接板1407,下连接板1401上端中部设置有下支撑杆1402,下支撑杆1402上端铰接有下连接杆1403,下连接杆1403上端铰接有上连接杆1404,下连接杆1403和上连接杆1404铰接呈菱形,便于对内墙板3进行缓冲,且上连接杆1404下端中部与下连接杆1403上端中部通过弹簧1405连接,上连接杆1404上端铰接有上支撑杆1406,上支撑杆1406上端设置有上连接板1407,通过该轻钢结构房屋的设置,当房屋内部产生噪音时,噪音穿过吸音孔9进入空腔7内,本技术优选的吸音孔9为喇叭状,有利于将噪音聚集,噪音穿过吸音孔9时,被隔音毡11初步吸附,多余噪音穿过隔音毡11从通孔13进入缓冲腔12,由于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逐渐消减,进而缓冲腔12能够对噪音再次进行消减削弱,同时,缓冲腔12内噪音穿过侧壁通孔13进入空腔7,由吸音棉16再进行削弱,通过上述多级消减削弱,有利于加强隔音效果,使得噪音向外传递的效率被大大降低,从而起到隔音降噪的效果;在房屋搭建过程中,内墙板3易受到撞击,通过缓冲机构14的设置,当内墙板3受到撞击时,力通过面板层5传递至缓冲板10,缓冲板10受力挤压上连接板1407,上连接板1407通过上支撑杆1406传递至上连接杆1404,上连接杆1404与下连接杆1403形成菱形,在弹簧1405的作用下进行反向缓冲,从而减缓撞击,有效的起到缓冲作用。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隔音降噪的轻钢结构房屋,包括轻钢骨架(1)、外墙板(2)、内墙板(3)、自钻螺钉(15)和吸音棉(16),其特征在于:所述轻钢骨架(1)外侧安装有外墙板(2),所述轻钢骨架(1)内侧安装有内墙板(3),所述内墙板(3)包括基板层(4)、面板层(5)、连接筋(6)、空腔(7)、吸音板(8)、吸音孔(9)、缓冲板(10)、隔音毡(11)、缓冲腔(12)、通孔(13)和缓冲机构(14),所述基板层(4)上端设置有面板层(5),且面板层(5)与基板层(4)通过连接筋(6)连接,所述连接筋(6)上端与面板层(5)下端连接,所述连接筋(6)下端与基板层(4)上端连接,所述基板层(4)与面板层(5)之间设置有空腔(7),所述空腔(7)内部相对于面板层(5)内侧壁设置有吸音板(8),且吸音板(8)表面均匀开设有吸音孔(9),所述吸音板(8)下侧相对于基板层(4)上端中部设置有缓冲板(10),且缓冲板(10)与吸音板(8)之间设置有隔音毡(11),所述缓冲板(10)内部开设有缓冲腔(12),所述缓冲腔(12)外端均匀开设有通孔(13),所述缓冲腔(12)内部均匀设置有缓冲机构(14),所述缓冲机构(14)包括下连接板(1401)、下支撑杆(1402)、下连接杆(1403)、上连接杆(1404)、弹簧(1405)、上支撑杆(1406)和上连接板(1407),所述下连接板(1401)上端中部设置有下支撑杆(1402),所述下支撑杆(1402)上端铰接有下连接杆(1403),所述下连接杆(1403)上端铰接有上连接杆(1404),且上连接杆(1404)下端中部与下连接杆(1403)上端中部通过弹簧(1405)连接,所述上连接杆(1404)上端铰接有上支撑杆(1406),所述上支撑杆(1406)上端设置有上连接板(140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隔音降噪的轻钢结构房屋,包括轻钢骨架(1)、外墙板(2)、内墙板(3)、自钻螺钉(15)和吸音棉(16),其特征在于:所述轻钢骨架(1)外侧安装有外墙板(2),所述轻钢骨架(1)内侧安装有内墙板(3),所述内墙板(3)包括基板层(4)、面板层(5)、连接筋(6)、空腔(7)、吸音板(8)、吸音孔(9)、缓冲板(10)、隔音毡(11)、缓冲腔(12)、通孔(13)和缓冲机构(14),所述基板层(4)上端设置有面板层(5),且面板层(5)与基板层(4)通过连接筋(6)连接,所述连接筋(6)上端与面板层(5)下端连接,所述连接筋(6)下端与基板层(4)上端连接,所述基板层(4)与面板层(5)之间设置有空腔(7),所述空腔(7)内部相对于面板层(5)内侧壁设置有吸音板(8),且吸音板(8)表面均匀开设有吸音孔(9),所述吸音板(8)下侧相对于基板层(4)上端中部设置有缓冲板(10),且缓冲板(10)与吸音板(8)之间设置有隔音毡(11),所述缓冲板(10)内部开设有缓冲腔(12),所述缓冲腔(12)外端均匀开设有通孔(13),所述缓冲腔(12)内部均匀设置有缓冲机构(14),所述缓冲机构(14)包括下连接板(1401)、下支撑杆(1402)、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永灿
申请(专利权)人:肇庆科达轻钢房屋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