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海绵城市的绿化沟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7464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0 16: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海绵城市建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用于海绵城市的绿化沟,包括沟体和设于沟体下方的蓄水腔,沟体的底部与蓄水腔之间从上到下依次设有一级过滤层、二级过滤层和蓄水过滤层,一级过滤层和二级过滤层之间设有初级雨水弃流层,初级雨水弃流层中设有弃流管,二级过滤层与蓄水过滤层之间设有雨水回收层,雨水回收层中设有回收管,蓄水过滤层从上到下依次包括过滤砂层、透水土工布层,过滤砂层内部设有分子筛层,蓄水腔外部设有与其连通的渗水管,降水经多层过滤层,过滤效果更好,不污染地下水,且经过不同过滤层的降水可以被排放到不同系统而分类利用,且能及时排出降水避免城市内涝。

Greening ditch for sponge C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海绵城市的绿化沟
本技术涉及海绵城市建设
,具体涉及用于海绵城市的绿化沟。
技术介绍
现有的海绵城市,通常是通过排水沟、绿化沟等地方进行渗水、蓄水,其中绿化沟通常设置在海绵城市道路两侧的机非分隔带、湿地、生物滞留地等地方,但是现有的绿化沟结构单一,很难在短时间内将降水排出输送到地下排水系统,也不能积蓄足够量的水以供海绵城市所需,且在绿化沟排水过程中,容易发生堵塞等情况,且在排水时容易将路面的杂物带入地下排水系统,不但造成严重堵塞,形成城市内涝,还污染地下水。城市降雨初期径流的污染物浓度较高,若初期径流未进行充分过滤就排入地下排水系统,则会造成地下水污染,中国专利申请授权公告号CN206052930U、授权公告日2017年3月29日公开的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的排水沟,在第一沟体和第二沟体的连接处设置过滤层,降雨经过过滤层后进入第二沟体后即进入设置在第二沟体内侧壁上的突出部,进而进入地下排水系统,这样一次过滤后的水仍然会存留较多污染物,对地下排水系统造成污染,且过滤后的降水不能分类排放,加重后期净化工作量,不能进行分类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用于海绵城市的绿化沟,旨在解决现有的海绵城市的绿化沟由于不能及时将降水排出及由于堵塞而造成城市内涝的问题,降水未充分过滤就输送至地下排水系统而污染地下水的问题,以及过滤后的降水不能分类排放,加重后期净化工作量,不能进行分类利用。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包括沟体和设于所述沟体下方的蓄水腔,所述沟体的底部与所述蓄水腔之间从上到下依次设有一级过滤层、二级过滤层和蓄水过滤层,所述一级过滤层和二级过滤层之间设有初级雨水弃流层,从所述初级雨水弃流层的侧壁开始向其内部延伸形成与城市污水管网连通的若干个弃流管,所述二级过滤层与所述蓄水过滤层之间设有雨水回收层,从所述雨水回收层的侧壁开始向其内部延伸形成与污水净化管网连通的若干个回收管,所述蓄水过滤层从上到下依次包括过滤砂层、透水土工布层,所述过滤砂层内部设有分子筛层,从所述蓄水腔的侧壁开始水平向其外部延伸形成与地下排水系统连通的若干个渗水管。更进一步地,所述一级过滤层为向地上凸出的弧形结构,所述二级过滤层为向地上凸出的倒V型结构。更进一步地,所述一级过滤层的两侧端水平向所述沟体的侧壁延伸形成对称的两个突出部,各个突出部搭盖在沟体的侧壁上。更进一步地,所述一级过滤层上设有竖直贯穿且相互交错的栅格,所述二级过滤层上设有竖直贯穿的滤孔,相邻的各所述滤孔径向间距相等,各所述栅格的孔径大于各所述滤孔的孔径。更进一步地,各所述栅格的孔径由位于所述一级过滤层中间位置的向位于所述一级过滤层边缘位置的逐渐增大。更进一步地,所述一级过滤层与所述沟体相接处设有第一集废网,所述二级过滤层与所述雨水回收层相接处设有第二集废网,所述第一集废网的网径大于所述第二集废网的网径。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集废网和所述第二集废网均由一个安装轴和两个由柔性材料制成的集废过滤网构成,两个所述集废过滤网固定连接在所述安装轴上形成V型结构,所述安装轴沿其长度方向设有若干个与其一体成型且线性等距离排列的楔合部,各所述楔合部可钉入所述沟体或所述雨水回收层的侧壁内,形成所述第一集废网与所述沟体及所述第二集废网与所述雨水回收层可拆卸固定连接的结构,一个所述集废过滤网贴着所述沟体或所述雨水回收层的侧壁铺设,另一个所述集废过滤网贴着所述一级过滤层或所述二级过滤层的上表面铺设。更进一步地,各所述渗水管与地下排水系统之间设有渗水过滤网,各所述渗水过滤网可拆卸固定连接在各所述渗水管的内壁上。更进一步地,各所述渗水过滤网包括框架和过滤网,各所述过滤网的边缘位置固定粘贴在各所述框架的内壁上,各所述框架的外周面设有对称的两个凸出部,各所述渗水管靠近所述蓄水腔的一端开设有沿所述渗水管内壁延伸、与各所述凸出部相配合的两个对称的凹槽,形成各所述凸出部可滑动进入并固定在对应的各所述凹槽内的结构。更进一步地,所述沟体呈阶梯状,各所述阶梯的表面为内凹的弧形结构,各阶梯内表面填充有海绵体渗透物,各所述阶梯向下倾斜10-30度。本技术提供,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在沟体的底部与蓄水腔之间从上到下依次设置一级过滤层、二级过滤层和蓄水过滤层,蓄水过滤层从上到下依次包括过滤砂层、透水土工布层,当降水量较小时,雨水依次经过一级过滤层、二级过滤层和蓄水过滤层而到达蓄水腔内,并排入地下排水系统,当降水量较大时,雨水未通过蓄水过滤层而积聚时,若降雨积聚在雨水回收层所处的位置,经过二级过滤层的雨水会进入回收管排入到污水净化管网,经过深入净化处理而回收利用,可作为城市生活用水,若降雨积聚在初级雨水弃流层所处的位置,经过一级过滤层的雨水会经弃流管进入城市污水管网,经过进一步净化可作为非引用水使用,如用于城市公厕、道路清理、绿化灌溉、工业生产等,而进入到地下排水系统的水经过处理可以作为饮用水使用,既能使降水及时排出不致引起内涝,还能将经过不同过滤层的杂质含量不同的水排入到对应的系统进行处理,进行分类别利用,同时蓄水过滤层中的分子筛层对降水中的微小杂质及化学物质进行吸附,净化效果更好,排到地下排水系统也不会污染地下水。(2)一级过滤层和二级过滤层均设为向地上凸出的弧形结构,且在一级过滤层与沟体相接处设有第一集废网,二级过滤层与雨水回收层相接处设有第二集废网,增大过滤面积,且使杂物被冲刷到第一集废网和第二集废网内,方便杂物的清理,且第一集废网和第二集废网均采用可拆卸固定连接的方式,方便清除杂物。(3)一级过滤层上设有竖直贯穿且相互交错的栅格,各栅格的孔径由位于一级过滤层中间位置的向位于一级过滤层边缘位置的逐渐增大,在不减小一级过滤层整体过滤面积的基础上可以截留不同尺寸的的杂物,减轻二级过滤网的压力,使更多的杂物被截留在第一集废网内更方便清理。(4)在渗水管与地下排水系统之间设有可拆卸固定连接的渗水过滤网,方便渗水过滤网的安装及更换,且进一步保障杂物不会进入地下排水系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截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蓄水过滤层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集废网的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渗透管和渗透过滤网的侧视图。图5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6为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7为图1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图中:1沟体、2蓄水腔、21渗水管、211渗水过滤网、2111框架、2112过滤网、2113凸出部、2114凹槽、3一级过滤层、31栅格、4二级过滤层、41滤孔、5蓄水过滤层、51透水土工布层、52过滤砂层、53分子筛层、6初级雨水弃流层、61弃流管、7雨水回收层、71回收管、8第一集废网、81安装轴、82集废过滤网、83楔合部、9第二集废网、10海绵体渗透物。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图1-7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包括沟体1和设在沟体1下方的蓄水腔2,沟体1采用倒置的梯形结构,蓄水腔2采用与沟体1相配合的梯形结构,沟体1的底部与蓄水腔2之间从上到下依次设有一级过滤层3、二级过滤层4和蓄水过滤层5,一级过滤层3为朝地上凸出的弧形状结构,二级过滤层4为朝地上凸出的倒V型结构,也可以是朝地上方向凸出的弧形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海绵城市的绿化沟,包括沟体(1)和设于所述沟体(1)下方的蓄水腔(2),其特征在于:所述沟体(1)的底部与所述蓄水腔(2)之间从上到下依次设有一级过滤层(3)、二级过滤层(4)和蓄水过滤层(5),所述一级过滤层(3)和二级过滤层(4)之间设有初级雨水弃流层(6),从所述初级雨水弃流层(6)的侧壁开始向其内部延伸形成与城市污水管网连通的若干个弃流管(61),所述二级过滤层(4)与所述蓄水过滤层(5)之间设有雨水回收层(7),从所述雨水回收层(7)的侧壁开始向其内部延伸形成与污水净化管网连通的若干个回收管(71),所述蓄水过滤层(5)从上到下依次包括过滤砂层(52)、透水土工布层(51),所述过滤砂层(52)内部设有分子筛层(53),从所述蓄水腔(2)的侧壁开始水平向其外部延伸形成与地下排水系统连通的若干个渗水管(21)。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海绵城市的绿化沟,包括沟体(1)和设于所述沟体(1)下方的蓄水腔(2),其特征在于:所述沟体(1)的底部与所述蓄水腔(2)之间从上到下依次设有一级过滤层(3)、二级过滤层(4)和蓄水过滤层(5),所述一级过滤层(3)和二级过滤层(4)之间设有初级雨水弃流层(6),从所述初级雨水弃流层(6)的侧壁开始向其内部延伸形成与城市污水管网连通的若干个弃流管(61),所述二级过滤层(4)与所述蓄水过滤层(5)之间设有雨水回收层(7),从所述雨水回收层(7)的侧壁开始向其内部延伸形成与污水净化管网连通的若干个回收管(71),所述蓄水过滤层(5)从上到下依次包括过滤砂层(52)、透水土工布层(51),所述过滤砂层(52)内部设有分子筛层(53),从所述蓄水腔(2)的侧壁开始水平向其外部延伸形成与地下排水系统连通的若干个渗水管(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海绵城市的绿化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过滤层(3)为向地上凸出的弧形结构,所述二级过滤层(4)为向地上凸出的倒V型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海绵城市的绿化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过滤层(3)的两侧端水平向所述沟体(1)的侧壁延伸形成对称的两个突出部,各个突出部搭盖在沟体的侧壁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海绵城市的绿化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过滤层(3)上设有竖直贯穿且相互交错的栅格(31),所述二级过滤层(4)上设有竖直贯穿的滤孔(41),相邻的各所述滤孔(41)径向间距相等,各所述栅格(31)的孔径大于各所述滤孔(41)的孔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海绵城市的绿化沟,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栅格(31)的孔径由位于所述一级过滤层(3)中间位置的向位于所述一级过滤层(3)边缘位置的逐渐增大。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用于海绵城市的绿化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过滤层(3)与所述沟体(1)相接处设有第一集废网(8),所述二级过滤层(4)与所述雨水回收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维刚宋彦峰陈东峰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康居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