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中间产品及其制造方法以及触控产品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57057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0 15: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触控中间产品及其制造方法以及触控产品制造方法。该触控中间产品,基板,包括中心产品区域及位于所述中心产品区域边缘的边框区域;线路层,包括相互绝缘的触控线路及第一剥膜块,所述触控线路设于所述中心产品区域,所述触控线路包括多个间隔排布的触控单元,所述第一剥膜块设于所述边框区域。上述触控中间产品的边框区域具有第一剥膜块,也即在黄光制程中,边框区域的导电层并没有完全被显影蚀刻去除,减小了显影蚀刻的面积,从而可以减少显影蚀刻过程中生成的残留物,改善了触控单元外观不良的问题。

Touch Intermediate Products and Their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ouch Produc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触控中间产品及其制造方法以及触控产品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触控
,特别是涉及一种触控中间产品及其制造方法以及触控产品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在触控产品制作工艺流程中,通过设计具有预设图案的掩膜版(光罩),经黄光制程(曝光、显影及剥离)得到与实际触控产品对应的触控单元,触控单元包括触控电极及与触控电极连接的引线。如图1所示,一整块触控中间产品10,包括中心产品区域110和围绕中心产品区域110的边框区域120,其中,边框区域120大致为空白区。中心产品区域110包括多个触控单元210。如图2及图3所示,在触控单元210中,除触控电极212与引线占据的空间外,其他区域为空白区,在传统的工艺流程中,这些空白区域是经显影蚀刻去除导电层而形成的,但在显影蚀刻过程中,会发生化学反应而生成显影蚀刻沉淀物,而显影蚀刻沉淀物容易沉淀在触控单元210上,容易引起触控单元210外观颜色差异造成外观不良,甚至会对触控单元210功能阻值测量变化产生较大影响,降低触控单元210灵敏度。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触控单元外观不良的问题,提供一种触控中间产品及其制造方法以及触控产品制造方法。一种触控中间产品,包括:基板,包括中心产品区域及位于所述中心产品区域边缘的边框区域;线路层,包括相互绝缘的触控线路及第一剥膜块,所述触控线路设于所述中心产品区域,所述触控线路包括多个间隔排布的触控单元,所述第一剥膜块设于所述边框区域。上述触控中间产品的边框区域具有第一剥膜块,也即在黄光制程中,边框区域的导电层并没有完全被显影蚀刻去除,减小了显影蚀刻的面积,从而可以减少显影蚀刻过程中生成的残留物,改善了触控单元外观不良的问题。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剥膜块的数目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剥膜块间隔排布。边框区域的第一剥膜块的数目为多个且间隔排布,使得显影面积分布均匀,能够降低触控中间产品在老化等程序中受到的张力挤压。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心产品区域包括用于承载所述触控单元的承载区以及用于分离相邻两个所述触控单元的分割区,所述线路层还包括设于所述分割区的第二剥膜块。在分割区域设置第二剥膜块,占据空白区域,减小了显影蚀刻的面积,能够进一步减少显影蚀刻过程中生成的残留物。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剥膜块的数目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剥膜块间隔排布。多个第二剥膜块间隔排布,能够降低触控中间产品在老化等程序中受到的张力挤压。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多个所述触控单元呈阵列排布,所述分割区包括横向分割区与纵向分割区;所述第二剥膜块设于所述横向分割区与所述纵向分割区中的一者上。如此,可以将触控单元的引线用于与柔性电路板连接的一端引入至没有设置第二剥膜块的横向分割区或纵向分割区,以防止第二剥膜块对引线产生不良影响。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触控单元包括触控电极以及引线,所述引线一端与所述触控电极连接,另一端用于与柔性电路板连接,所述承载区包括用于承载所述触控电极的可视区以及用于承载所述引线的非可视区;所述线路层还包括设于所述可视区的虚拟电极块,所述虚拟电极块与所述触控电极相对独立。由于基板与触控电极对光线的反射率及透射率不同,在可视区设置虚拟电极块可以进行光学补偿,平衡可视区被触控电极占据的区域与可视区的空白区域的视觉效果,使得视觉效果均一。而且采用虚拟电极块占据可视区的空白区域,能够进一步减少显影蚀刻过程中生成的残留物。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触控电极的数目为多个,多个所述触控电极平行间隔排布,多个所述虚拟电极块设于相邻两个所述触控电极之间,多个所述虚拟电极块沿所述触控电极的延伸方向间隔排布。多个虚拟电极块间隔排布,能够降低触控中间产品在老化等程序中受到的张力挤压。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触控电极呈U字型,多个所述虚拟电极块设于所述触控电极的两侧之间,多个所述虚拟电极块沿所述触控电极的延伸方向间隔排布。采用虚拟电极块占据可视区的空白区域,能够使得视觉效果更均一。多个虚拟电极块间隔排布,能够降低触控中间产品在老化等程序中受到的张力挤压。一种触控中间产品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提供导电组件,所述导电组件包括层叠设置的基板及导电层;以及提供与所述触控线路及所述第一剥膜块对应的掩膜版,对所述导电组件进行黄光制程,得到所述触控中间产品。上述触控中间产品的制作方法,边框区域的导电层并没有完全被显影蚀刻去除,减小了显影蚀刻的面积,从而可以减少显影蚀刻过程中生成的残留物,改善触控单元外观不良的问题。一种触控产品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采用触控中间产品的制作方法获得触控中间产品;以及去除所述触控中间产品的边框区域及第一剥膜块,将所述触控单元从所述触控中间产品分离出来,得到单个所述触控单元。将触控单元从触控中间产品中分离出来得到单个的触控单元时,将第一剥膜块所在的边框区域切割去除对触控单元本身不存在影响,因此能够改善触控单元的薄膜外观不良的问题。上述触控产品的制作方法,边框区域的导电层并没有完全被显影蚀刻去除,减小了显影蚀刻的面积,从而可以减少显影蚀刻过程中生成的残留物,改善触控单元外观不良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传统的触控中间产品的平面示意图;图2为触控单元的平面示意图;图3为图2中虚线框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一实施例中的触控中间产品的平面示意图;图5为图4中虚线框处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触控中间产品及其制造方法以及触控产品制造方法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触控中间产品及其制造方法以及触控产品制造方法首选实施例。但是,触控中间产品及其制造方法以及触控产品制造方法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触控中间产品及其制造方法以及触控产品制造方法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触控中间产品及其制造方法以及触控产品制造方法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参见图4,一实施例中,触控中间产品20包括基板100和线路层200。在本实施例中,基板100包括中心产品区域110及位于中心产品区域110的边框区域120。线路层200包括相互绝缘的触控线路及第一剥膜块220,触控线路设于中心产品区域110,触控线路包括多个间隔排布的触控单元210,第一剥膜块220设于边框区域120。上述触控中间产品20的边框区域120具有第一剥膜块220,也即在黄光制程中,边框区域120的导电层并没有完全被显影蚀刻去除,减小了显影蚀刻的面积,从而可以减少显影蚀刻过程中生成的残留物,改善触控单元210外观不良的问题。具体地,本实施例中,请参见图4及图5,第一剥膜块220的数目为多个,多个第一剥膜块220间隔排布。边框区域120的第一剥膜块220的数目为多个且间隔排布,能够降低触控中间产品20在老化等程序中受到的张力挤压。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中心产品区域110包括用于承载触控单元210的承载区112以及用于分离相邻两个触控单元210的分割区114。线路层200还包括设于分割区114的第二剥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触控中间产品,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包括中心产品区域及位于所述中心产品区域边缘的边框区域;以及线路层,包括相互绝缘的触控线路及第一剥膜块,所述触控线路设于所述中心产品区域,所述触控线路包括多个间隔排布的触控单元,所述第一剥膜块设于所述边框区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控中间产品,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包括中心产品区域及位于所述中心产品区域边缘的边框区域;以及线路层,包括相互绝缘的触控线路及第一剥膜块,所述触控线路设于所述中心产品区域,所述触控线路包括多个间隔排布的触控单元,所述第一剥膜块设于所述边框区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中间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剥膜块的数目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剥膜块间隔排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中间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产品区域包括用于承载所述触控单元的承载区以及用于分离相邻两个所述触控单元的分割区,所述线路层还包括设于所述分割区的第二剥膜块。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中间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剥膜块的数目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剥膜块间隔排布。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中间产品,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触控单元呈阵列排布,所述分割区包括横向分割区与纵向分割区;所述第二剥膜块设于所述横向分割区与所述纵向分割区中的一者上。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中间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单元包括触控电极以及引线,所述引线一端与所述触控电极连接,另一端用于与柔性电路板连接,所述承载区包括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邦星许建勇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欧菲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