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D打印设备快速加热供料管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67652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0 14: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3D打印设备快速加热供料管道,包括:输料管、热流体供应管、热流体回收管、捆绑层和隔热套,所述热流体供应管和热流体回收管分别设置在输料管的一侧并沿输料管的长度方向进行延伸,所述捆绑层设置在热流体供应管和热流体回收管的外侧进行包裹限位,所述隔热套同心设置在捆绑层的外侧。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3D打印设备快速加热供料管道,进行热流体的循环加热供应,利用热流体供应管和热流体回收管对输料管进行加热,确保输料管内液态原料的流动性,生产稳定性高,或者对粉体原料进行预热,降低激光烧结的功率,提升生产的效率,加热速率快,适应快速的3D打印工作。

A Rapid Heating Feeding Pipe for 3D Printing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3D打印设备快速加热供料管道
本技术涉及3D打印
,特别是涉及一种3D打印设备快速加热供料管道。
技术介绍
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普通打印机只能打印电脑设计的平面作品,比如照片和文档,而所谓的3D打印设备与普通打印机的工作原理基本相同,只是打印材料有些不同,普通打印机的打印材料是墨水和纸张,而3D打印机内装有金属、陶瓷、塑料、混凝土等不同的“打印材料”,是实实在在的原材料,可以打印机器人、打印玩具车、打印各种模型,甚至是食物和建筑等物品。由于3D打印的原材料是实实在在的真材实料,因此,部分液态原材料在供料过程中对温度的要求较高,温度较低时,原材料流动性变差,容易在管道内凝结。另外,粉体原材料虽然在输送过程中对温度不敏感,打印时通过激光烧结成型,但是由于原材料的温度低,对激光的功率要求高,影响了打印的速度和生产效率,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3D打印设备快速加热供料管道,对输送的原材料进行加热,确保流动性,提升生产效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3D打印设备快速加热供料管道,包括:输料管、热流体供应管、热流体回收管、捆绑层和隔热套,所述热流体供应管和热流体回收管分别设置在输料管的一侧并沿输料管的长度方向进行延伸,所述捆绑层设置在热流体供应管和热流体回收管的外侧进行包裹限位,所述隔热套同心设置在捆绑层的外侧。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热流体供应管包括第一供应管和第二供应管,所述热流体回收管包括第一回收管和第二回收管,所述第一供应管、第一回收管、第二供应管和第二回收管环形阵列分布在输料管的外圆上,所述第一供应管与第一回收管的末端之间以及第二供应管和第二回收管的末端之间分别设置有管接头进行连通。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供应管、第一回收管、第二供应管和第二回收管的外圆上分别内凹设置有与输料管外圆贴合的弧面槽。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捆绑层内间隔设置有限位支撑结构,所述限位支撑结构分别包括设置在相邻热流体供应管和热流体回收管之间的隔离块。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输料管采用硼硅橡胶管或者软质耐高温塑料管。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捆绑层为螺旋缠绕在热流体供应管和热流体回收管外侧的布带。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隔热套为发泡塑料保温套。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隔热套外侧设置有橡胶护套。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隔离块的外端设置有与捆绑层对应的外凸弧面,所述隔离块的内端设置有与输料管对应的内凹弧面,所述隔离块两侧设置有与热流体供应管和热流体回收管对应的限位卡槽。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内凹弧面上外凸设置有齿状防滑结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指出的一种3D打印设备快速加热供料管道,热流体供应管外接热流体供应装置的输出端,热流体回收管外接热流体供应装置的输入端,进行热流体的循环加热供应,利用热流体供应管和热流体回收管对输料管进行加热,确保输料管内液态原料的流动性,生产稳定性高,或者对粉体原料进行预热,降低激光烧结的功率,提升生产的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图1是本技术一种3D打印设备快速加热供料管道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截面视图;图3是图2中隔离块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3,本技术实施例包括:一种3D打印设备快速加热供料管道,包括:输料管9、热流体供应管、热流体回收管、捆绑层7和隔热套5,所述热流体供应管和热流体回收管分别设置在输料管9的一侧并沿输料管9的长度方向进行延伸,热流体供应管外接热流体供应装置的输出端,热流体回收管外接热流体供应装置的输入端,进行热流体的循环加热供应,热流体可以采用加热油或者水,热流体供应装置包括泵体和加热箱体,进行热流体的循环加热供应。利用热流体供应管和热流体回收管对输料管9进行加热,确保输料管9内液态原料的流动性,生产稳定性高,或者对粉体原料进行预热,降低激光烧结的功率,提升生产的效率。所述捆绑层7设置在热流体供应管和热流体回收管的外侧进行包裹限位,所述捆绑层7为螺旋缠绕在热流体供应管和热流体回收管外侧的布带,施工便利,进行热流体供应管和热流体回收管的束缚,不影响热流体供应管和热流体回收管的弯曲动作。所述隔热套5同心设置在捆绑层7的外侧,所述隔热套5为发泡塑料保温套,保温效果好,所述隔热套5外侧设置有橡胶护套6,进行安全防护,避免隔热套5的损伤。所述热流体供应管包括第一供应管1和第二供应管3,所述热流体回收管包括第一回收管2和第二回收管4,所述第一供应管1、第一回收管2、第二供应管3和第二回收管4环形阵列分布在输料管9的外圆上,所述输料管9采用硼硅橡胶管或者软质耐高温塑料管,优选硼硅橡胶管,硼硅橡胶管的耐热性好,可以在400度下长期工作,而且弯曲灵活,适应3D打印时的喷头移动。所述第一供应管1与第一回收管2的末端之间以及第二供应管3和第二回收管4的末端之间分别设置有管接头进行连通,实现热流体的循环,两组循环管路,加热工作更加稳定,输料管9外侧可以间隔安装温度传感器,方便操作者进行温度的检测,调节热流体供应装置的功率。所述第一供应管1、第一回收管2、第二供应管3和第二回收管4的外圆上分别内凹设置有与输料管9外圆贴合的弧面槽,贴合效果好,导热性好,减少与捆绑层7的接触,热能损耗小。所述捆绑层7内间隔设置有限位支撑结构8,所述限位支撑结构分别包括设置在相邻热流体供应管和热流体回收管之间的隔离块81。所述隔离块81的外端设置有与捆绑层对应的外凸弧面82,所述隔离块81的内端设置有与输料管9对应的内凹弧面84,所述隔离块81两侧设置有与热流体供应管和热流体回收管对应的限位卡槽83,避免热流体供应管和热流体回收管的错位,使用时的结构稳定性高。所述内凹弧面84上外凸设置有齿状防滑结构85,增加限位支撑结构8的稳定性,避免轴向滑动问题。综上所述,本技术指出的一种3D打印设备快速加热供料管道,连接在3D打印喷头与热流体供应装置之间,进行原材料的加热或者预热,广泛适用于液体或者粉状原材料,提升了原材料流动性和打印工作效率,加热速率快,适应快速的3D打印工作。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3D打印设备快速加热供料管道,其特征在于,包括:输料管、热流体供应管、热流体回收管、捆绑层和隔热套,所述热流体供应管和热流体回收管分别设置在输料管的一侧并沿输料管的长度方向进行延伸,所述捆绑层设置在热流体供应管和热流体回收管的外侧进行包裹限位,所述隔热套同心设置在捆绑层的外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D打印设备快速加热供料管道,其特征在于,包括:输料管、热流体供应管、热流体回收管、捆绑层和隔热套,所述热流体供应管和热流体回收管分别设置在输料管的一侧并沿输料管的长度方向进行延伸,所述捆绑层设置在热流体供应管和热流体回收管的外侧进行包裹限位,所述隔热套同心设置在捆绑层的外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打印设备快速加热供料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流体供应管包括第一供应管和第二供应管,所述热流体回收管包括第一回收管和第二回收管,所述第一供应管、第一回收管、第二供应管和第二回收管环形阵列分布在输料管的外圆上,所述第一供应管与第一回收管的末端之间以及第二供应管和第二回收管的末端之间分别设置有管接头进行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3D打印设备快速加热供料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供应管、第一回收管、第二供应管和第二回收管的外圆上分别内凹设置有与输料管外圆贴合的弧面槽。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3D打印设备快速加热供料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捆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在铁
申请(专利权)人:沙洲职业工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