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器人用驱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6667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0 14: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器人用驱动机构,包括xyz三坐标轴滑轨和设于xyz三坐标轴滑轨上的驱动座,驱动座上设有夹持组件,夹持组件与驱动座之间设有缓冲组件,缓冲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驱动座上的缓冲支架,缓冲支架上设有若干水平布置且与x轴滑轨方向相同的第一光轴,第一光轴上通过直线轴承穿设有第一安装台;第一安装台上设有若干与y轴滑轨方向相同的第二光轴,第二光轴上穿设有用于安装夹持组件的第二安装台;第一安装台和第二安装台对应运动方向设有弹性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利用沿滑轨的运动方向设置的缓冲组件,防止由于电机启停导致的药液洒漏。

A Driving Mechanism for Robo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器人用驱动机构
本技术涉及自动配药领域,进一步涉及配药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器人用驱动机构。
技术介绍
传统医院输液药物的配制一般由医护人员在注射室或病区治疗室内采用人工抽取的方式完成,但是由于人工配药的效率普遍不高,一方面对医护人员的专业能力要求很高,限制了配药行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在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出现人为失误,容易导致医疗纠纷甚至医疗事故的发生;此外参与配制化疗等有毒药物的医护人员,会大量接触此类有毒药物,他们的身体健康面临这一定的威胁,甚至有致癌的危险。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在出现了一种用于自动配药的机器人,其能够利用电机驱动机械设备带动针筒和药瓶等自动地完成配药的各项操作,既降低了对医护人员专业能力的要求,也保证了配制药液的质量,而且能够对医护人员起到有效地保护。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当在输送装药的容器尤其是安瓿瓶时,由于电机的启动和停止,容易导致容器内的药液洒漏,不仅会造成药液浪费,还容易导致药液污染配药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以及防止装药容器内药液洒漏的机器人用驱动机构,具体方案如下:一种机器人用驱动机构,包括xy坐标轴滑轨和设于xy坐标轴滑轨上的驱动座,所述驱动座上设有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与所述驱动座之间设有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驱动座上的缓冲支架,所述缓冲支架上设有若干水平布置且与x轴滑轨方向相同的第一光轴,所述第一光轴上通过直线轴承穿设有第一安装台;所述第一安装台上设有若干与y轴滑轨方向相同的第二光轴,所述第二光轴上穿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夹持组件的第二安装台;所述第一安装台和所述第二安装台对应运动方向设有弹性组件。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安装台上开设有夹持滑槽,所述夹持滑槽开口的宽度小于所述夹持滑槽的宽度;所述夹持组件包括与所述夹持滑槽配合且能沿所述夹持滑槽运动的左滑块和右滑块,所述左滑块与所述夹持滑槽的左端以及所述右滑块与所述夹持滑槽的右端之间均设有弹性弹簧;所述左滑块和所述右滑块的上端伸出所述夹持滑槽且分别连接有第一左夹持块和第一右夹持块,所述第一左夹持块和所述第一右夹持块相对的侧壁上对称设有第一缺口,两个所述第一缺口构成第一夹持腔。进一步地,所述夹持组件还包括两个与电源连接的直线电机,两个所述直线电机位于同一水平面且呈一百八十度相对设于所述驱动座上,两个所述直线电机的输出轴相对布置且分别设有第二左夹持块和第二右夹持块,所述第二左夹持块和所述第二右夹持块相对的侧壁上对称设有第二缺口,两个所述第二缺口构成第二夹持腔。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持腔和所述第二夹持腔的内壁均设有硅胶垫,所述硅胶垫上设有若干均匀间隔且交错布置的水平凸边和竖直凸边。进一步地,所述弹性组件包括对称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台和所述第二安装台对应运动方向两端的柱塞弹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机器人用驱动机构,结构简单,利用沿滑轨的运动方向设置的缓冲组件,防止由于电机启停导致的药液洒漏。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俯视方向),图2.本技术实施例1夹持组件的结构放大图,图3.本技术实施例1硅胶垫的表面结构放大图,图4.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俯视方向)。附图序号及名称:1、驱动座,2、夹持组件,201、左滑块,202、右滑块,203、第一左夹持块,204、第一右夹持块,205、第一缺口,206、直线电机,207、第二左夹持块,208、第二右夹持块,209、第二缺口,3、缓冲组件,301、缓冲支架,302、第一光轴,303、第一安装台,304、第二光轴,305、第二安装台,306、夹持滑槽,4、弹性组件,401、柱塞弹簧,5、弹性弹簧,6、硅胶垫,601、水平凸边,602、竖直凸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不用于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机器人用驱动机构,包括xy坐标轴滑轨和设于xy坐标轴滑轨上的驱动座1,驱动座1上设有夹持组件2,夹持组件2与驱动座1之间设有缓冲组件3,缓冲组件3包括固定连接于驱动座1上的缓冲支架301,缓冲支架301上设有若干水平布置且与x轴滑轨方向相同的第一光轴302,第一光轴302上通过直线轴承穿设有第一安装台303;第一安装台303上设有若干与y轴滑轨方向相同的第二光轴304,第二光轴304上穿设有用于安装夹持组件2的第二安装台305;第一安装台303和第二安装台305对应运动方向的两端设有柱塞弹簧401。参照图2,第二安装台305上开设有夹持滑槽306,夹持滑槽306开口的宽度小于夹持滑槽306的宽度;夹持组件2包括与夹持滑槽306配合且能沿夹持滑槽306运动的左滑块201和右滑块202,左滑块201与夹持滑槽306的左端以及右滑块202与夹持滑槽306的右端之间均设有弹性弹簧5;左滑块201和右滑块202的上端伸出夹持滑槽306且分别连接有第一左夹持块203和第一右夹持块204,第一左夹持块203和第一右夹持块204相对的侧壁上对称设有第一缺口205,两个第一缺口205构成第一夹持腔。如图3,第一夹持腔的内壁设有硅胶垫6,硅胶垫6上设有若干均匀间隔且交错布置的水平凸边601和竖直凸边602。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配药时,先利用第一夹持腔对安瓿瓶进行固定,在转移安瓿瓶的过程中由于第一安装台和第二安装台对应运动方向均设有柱塞弹簧,使药液的运动过程相对平稳,不会因为电机的急启和急停导致药液洒漏;由于第一夹持腔的内壁设有带有水平凸边和竖直凸边的硅胶垫,一方面可以分散夹持组件对安瓿瓶的作用力,另一方面可以保证安瓿瓶固定的稳定性。实施例2对照图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夹持组件2还包括两个与电源连接的直线电机206,两个直线电机206位于同一水平面且呈一百八十度相对设于驱动座1上,两个直线电机206的输出轴相对布置且分别设有第二左夹持块207和第二右夹持块208,第二左夹持块207和第二右夹持块208相对的侧壁上对称设有第二缺口209,两个第二缺口209构成第二夹持腔,第二夹持腔的内壁也设有硅胶垫6。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在安瓿瓶到达工作位置之后,利用两个直线电机带动第二左夹持块和第二右夹持块对其进行进一步固定,防止在配药过程中安瓿瓶晃动影响配药。综上,仅为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不以此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依本技术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为本技术专利涵盖的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器人用驱动机构,包括xy坐标轴滑轨和设于xy坐标轴滑轨上的驱动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座(1)上设有夹持组件(2),所述夹持组件(2)与所述驱动座(1)之间设有缓冲组件(3),所述缓冲组件(3)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驱动座(1)上的缓冲支架(301),所述缓冲支架(301)上设有若干水平布置且与x轴滑轨方向相同的第一光轴(302),所述第一光轴(302)上通过直线轴承穿设有第一安装台(303);所述第一安装台(303)上设有若干与y轴滑轨方向相同的第二光轴(304),所述第二光轴(304)上穿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夹持组件(2)的第二安装台(305);所述第一安装台(303)和所述第二安装台(305)对应运动方向设有弹性组件(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器人用驱动机构,包括xy坐标轴滑轨和设于xy坐标轴滑轨上的驱动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座(1)上设有夹持组件(2),所述夹持组件(2)与所述驱动座(1)之间设有缓冲组件(3),所述缓冲组件(3)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驱动座(1)上的缓冲支架(301),所述缓冲支架(301)上设有若干水平布置且与x轴滑轨方向相同的第一光轴(302),所述第一光轴(302)上通过直线轴承穿设有第一安装台(303);所述第一安装台(303)上设有若干与y轴滑轨方向相同的第二光轴(304),所述第二光轴(304)上穿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夹持组件(2)的第二安装台(305);所述第一安装台(303)和所述第二安装台(305)对应运动方向设有弹性组件(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器人用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台(305)上开设有夹持滑槽(306),所述夹持滑槽(306)开口的宽度小于所述夹持滑槽(306)的宽度;所述夹持组件(2)包括与所述夹持滑槽(306)配合且能沿所述夹持滑槽(306)运动的左滑块(201)和右滑块(202),所述左滑块(201)与所述夹持滑槽(306)的左端以及所述右滑块(202)与所述夹持滑槽(306)的右端之间均设有弹性弹簧(5);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洪模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国电锐新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