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料路面的铺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56505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0 13: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塑料路面的铺装方法,涉及建筑施工领域,主要为了解决传统的塑料路面铺装方法效率较为低下的问题;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测量放线;制作模具:将所述施工范围划分成几个大小相同的施工单元,制作内轮廓与所述施工单元的外轮廓相适配的开放式框架;塑料板裁剪;底胶涂覆;塑料板铺设;重复步骤底胶涂覆和塑料板铺设,进行下一个施工单元的路面铺装工作。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路面分隔成多个施工单元,制作与施工单元相适配的开放式框架,利用开放式框架的限定作用,在施工单元内涂覆底胶,然后再进行塑料板的铺装工作,能够一次性完成多块塑料板单元的施工,摒弃了传统工艺的缺陷,提高了铺装效率,同时也可以减少底胶的浪费。

A Paving Method for Plastic Pave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塑料路面的铺装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是一种塑料路面的铺装方法。
技术介绍
塑料路面是指选用人造合成树脂(如聚氯乙烯等塑化剂)加入适量填充料、掺入颜料、经热压而成,底面衬布。聚氯乙烯地面品种多样:有卷材和块材之分,有软质和半硬质之分,有单层和多层之分,有单色和复色之分。常用的聚氯乙烯地面有聚氯乙烯石棉地砖、软质和半硬质氯乙烯地面。前一种可由不同色彩和形状拼成各种图案,施工时在清理基层后根据房间大小设计图案排料编号,在基层上弹线定位后,由中间向四周铺贴。后一种则是按设计弹线在塑料板底满涂胶粘剂1~2遍后进行铺贴。目前塑料路面的铺装都是先在塑料板的底部涂覆底胶,然后再将塑料板粘附在地面上,单次只能进行一块塑料板的施工,这样就导致铺装效率较为低下,同时也易造成底胶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塑料路面的铺装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塑料路面的铺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测量放线:利用经纬仪对待施工路面进行测量,确定路面的基准点和标高,根据塑料板的厚度对路面进行找平处理,然后在路面划线确定施工范围;制作模具:将所述施工范围划分成几个大小相同的施工单元,制作内轮廓与所述施工单元的外轮廓相适配的开放式框架;塑料板裁剪:根据所述开放式框架的内轮廓将塑料板切割成多个塑料板单元,以使多个所述塑料板单元拼接后的外轮廓与所述开放式框架的内轮廓相适配;底胶涂覆:将所述开放式框架置于地面上,在所述开放式框架的罩设范围内均匀涂抹底胶;塑料板铺设:将多个所述塑料板单元依次铺设在开放式框架内,然后将所述塑料板单元敲实,待所述塑料板单元敲实以后,拆除所述开放式框架,完成对应施工单元的路面铺装工作;重复步骤底胶涂覆和塑料板铺设,进行下一个施工单元的路面铺装工作。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以下可选技术方案: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测量放线步骤还包括:清除待施工路面上的杂物。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开放式框架由金属材料制作而成。在一种可选方案中:在进行第一个施工单元的路面铺装工作时,将所述开放式框架抵靠在与路面相邻的墙面上。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开放式框架与塑料板单元的接触面进行抛光处理。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塑料板单元的外缘面进行抛光处理。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施工单元的外轮廓呈矩形或者方形。相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通过将路面分隔成多个施工单元,制作与施工单元相适配的开放式框架,利用开放式框架的限定作用,在施工单元内涂覆底胶,然后再进行塑料板的铺装工作,能够一次性完成多块塑料板单元的施工,摒弃了传统工艺的缺陷,提高了铺装效率,同时也可以减少底胶的浪费。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所列举的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并非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对本专利技术所作的任何显而易知的修饰或变更都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与范围。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塑料路面的铺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测量放线:利用经纬仪对待施工路面进行测量,确定路面的基准点和标高,根据塑料板的厚度对路面进行找平处理,然后在路面划线确定施工范围;进一步的,在进行测量放线的过程中,需要对待施工路面上的杂物进行清理,避免其影响塑料板的铺装。制作模具:将所述施工范围划分成几个大小相同的施工单元,制作内轮廓与所述施工单元的外轮廓相适配的开放式框架,所述开放式框架呈矩形;进一步的,所述开放式框架的具体材质不限限定,优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开放式框架由金属材料制作而成。塑料板裁剪:根据所述开放式框架的内轮廓将塑料板切割成多个塑料板单元,以使多个所述塑料板单元拼接后的外轮廓与所述开放式框架的内轮廓相适配;为使得相邻的塑料板单元能够贴合的更加紧密,进一步的,所述塑料板单元的外缘面进行抛光处理,对应的,所述开放式框架与塑料板单元的接触面进行抛光处理。底胶涂覆:将所述开放式框架置于地面上,在所述开放式框架的罩设范围内均匀涂抹底胶;为形成有效地限定区域,在进行第一个施工单元的路面铺装工作时,将所述开放式框架抵靠在与路面相邻的墙面上,而在进行后续施工单元的路面铺装工作时,则可将所述开放式框架抵靠在已铺装好的塑料板上。塑料板铺设:将多个所述塑料板单元依次铺设在开放式框架内,然后将所述塑料板单元敲实,待所述塑料板单元敲实以后,拆除所述开放式框架,完成对应施工单元的路面铺装工作;重复步骤底胶涂覆和塑料板铺设,进行下一个施工单元的路面铺装工作。实施例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塑料路面的铺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测量放线:利用经纬仪对待施工路面进行测量,确定路面的基准点和标高,根据塑料板的厚度对路面进行找平处理,然后在路面划线确定施工范围;进一步的,在进行测量放线的过程中,需要对待施工路面上的杂物进行清理,避免其影响塑料板的铺装。制作模具:将所述施工范围划分成几个大小相同的施工单元,制作内轮廓与所述施工单元的外轮廓相适配的开放式框架,所述开放式框架呈方形;进一步的,所述开放式框架的具体材质不限限定,优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开放式框架由金属材料制作而成。塑料板裁剪:根据所述开放式框架的内轮廓将塑料板切割成多个塑料板单元,以使多个所述塑料板单元拼接后的外轮廓与所述开放式框架的内轮廓相适配;为使得相邻的塑料板单元能够贴合的更加紧密,进一步的,所述塑料板单元的外缘面进行抛光处理,对应的,所述开放式框架与塑料板单元的接触面进行抛光处理。底胶涂覆:将所述开放式框架置于地面上,在所述开放式框架的罩设范围内均匀涂抹底胶;为形成有效地限定区域,在进行第一个施工单元的路面铺装工作时,将所述开放式框架抵靠在与路面相邻的墙面上,而在进行后续施工单元的路面铺装工作时,则可将所述开放式框架抵靠在已铺装好的塑料板上。塑料板铺设:将多个所述塑料板单元依次铺设在开放式框架内,然后将所述塑料板单元敲实,待所述塑料板单元敲实以后,拆除所述开放式框架,完成对应施工单元的路面铺装工作;重复步骤底胶涂覆和塑料板铺设,进行下一个施工单元的路面铺装工作。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是:本专利技术通过将路面分隔成多个施工单元,制作与施工单元相适配的开放式框架,利用开放式框架的限定作用,在施工单元内涂覆底胶,然后再进行塑料板的铺装工作,能够一次性完成多块塑料板单元的施工,摒弃了传统工艺的缺陷,提高了铺装效率,同时也可以减少底胶的浪费。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公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塑料路面的铺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测量放线:利用经纬仪对待施工路面进行测量,确定路面的基准点和标高,根据塑料板的厚度对路面进行找平处理,然后在路面划线确定施工范围;制作模具:将所述施工范围划分成几个大小相同的施工单元,制作内轮廓与所述施工单元的外轮廓相适配的开放式框架;塑料板裁剪:根据所述开放式框架的内轮廓将塑料板切割成多个塑料板单元,以使多个所述塑料板单元拼接后的外轮廓与所述开放式框架的内轮廓相适配;底胶涂覆:将所述开放式框架置于地面上,在所述开放式框架的罩设范围内均匀涂抹底胶;塑料板铺设:将多个所述塑料板单元依次铺设在开放式框架内,然后将所述塑料板单元敲实,待所述塑料板单元敲实以后,拆除所述开放式框架,完成对应施工单元的路面铺装工作;重复步骤底胶涂覆和塑料板铺设,进行下一个施工单元的路面铺装工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料路面的铺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测量放线:利用经纬仪对待施工路面进行测量,确定路面的基准点和标高,根据塑料板的厚度对路面进行找平处理,然后在路面划线确定施工范围;制作模具:将所述施工范围划分成几个大小相同的施工单元,制作内轮廓与所述施工单元的外轮廓相适配的开放式框架;塑料板裁剪:根据所述开放式框架的内轮廓将塑料板切割成多个塑料板单元,以使多个所述塑料板单元拼接后的外轮廓与所述开放式框架的内轮廓相适配;底胶涂覆:将所述开放式框架置于地面上,在所述开放式框架的罩设范围内均匀涂抹底胶;塑料板铺设:将多个所述塑料板单元依次铺设在开放式框架内,然后将所述塑料板单元敲实,待所述塑料板单元敲实以后,拆除所述开放式框架,完成对应施工单元的路面铺装工作;重复步骤底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毅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绿城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