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在自然环境下降解的一次性餐盒的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59970 阅读:2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0 12: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在自然环境下降解的一次性餐盒的生产工艺。该可在自然环境下降解的一次性餐盒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将秸秆拿取并将其放置在切割台上进行切割,切割后的秸秆放入第一混合槽内,S2、将5mmol/g的亚硫酸钠倒入第一混合槽内与秸秆混合,利用氢氧化钠和亚硫酸钠对混合液的PH值进行调节,使PH值保持在9‑12,对第一混合槽内部的混合容易进行升温,使混合溶液的保持在90‑100度,加入氯化铁,搅拌2小时,使秸秆中的木质素进行进行磺化反应,使木质素得到木质素磺酸盐,S3、木质素磺酸盐与酸性蒸煮液发生水解反应,达到使秸秆中木质素与纤维素发生分离的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方便使秸秆制成的一次性餐盒在自然环境中能够快速降解。

A Production Technology of Disposable Dinner Box Degradable in Natural Environ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在自然环境下降解的一次性餐盒的生产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次性餐盒
,具体为一种可在自然环境下降解的一次性餐盒的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常用的一次性餐盒已经从原本的泡沫餐盒转为塑料餐盒,餐盒使用后不易在自然环境中进行降解,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秸秆制成的一次性餐盒得到越来越多的运用,能将秸秆进行二次利用,起到一定环保的作用,秸秆中纤维素的含量为37%左右,秸秆中木质素的含量为17%左右,木质素具有加厚纤维素细胞壁的作用,使秸秆不易进行降解,而快餐在如今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快,快餐中使用的一次性餐盒液越来越多,不易降解的一次性餐盒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危害在持续上升。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在自然环境下降解的一次性餐盒的生产工艺,解决了常用的一次性餐盒对环境容易造成一定危害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在自然环境下降解的一次性餐盒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将秸秆拿取并将其放置在切割台上进行切割,切割后的秸秆放入第一混合槽内。S2、将5mmol/g的亚硫酸钠倒入第一混合槽内与秸秆混合,利用氢氧化钠和亚硫酸钠对混合液的PH值进行调节,使PH值保持在9-12,对第一混合槽内部的混合容易进行升温,使混合溶液的保持在90-100度,加入氯化铁,搅拌2小时,使秸秆中的木质素进行进行磺化反应,使木质素得到木质素磺酸盐。S3、将秸秆移出第一混合槽,并将秸秆放入第二混合槽内,将PH值为4-6的酸性蒸煮液倒入第二混合槽内,对第二混合槽内部的酸性蒸煮液进行升温,使酸性蒸煮液温度保持在120-150度之间,搅拌2小时,使木质素磺酸盐发生水解反应。S4、将秸秆移出第二混合槽,并将秸秆放入烘干机中进行烘干,烘干后的秸秆放入粉碎机中进行粉碎。S5、将胶粘剂倒入粉碎后的秸秆内部,并进行搅拌,完成原料制取。S6、将制取的秸秆原料放入加压机中进行加热压制,形成餐盒初胚,利用打磨机对初胚进行打磨、磨光,完成餐盒的制备。优选的,在步骤S1中切割台上的切割刀的数量为十个,且每个切割刀之间的距离为十厘米。优选的,在步骤S2和S3中第一混合槽和第二混合槽的底部均设置有加热管,且第一混合槽和第二混合槽的内部均设置有温度感应器。优选的,在步骤S4中烘干后的秸秆中水份占15%。(三)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在自然环境下降解的一次性餐盒的生产工艺,具备的有益效果:该可在自然环境下降解的一次性餐盒的生产工艺,通过亚硫酸钠溶液与秸秆中的木质素产生磺化反应,能够使秸秆中的木质素转化为木质素磺酸盐,引进了磺酸基,增加了秸秆中木质素的亲水性,通过酸性蒸煮液使木质素磺酸盐与秸秆中的纤维素发生解聚,能够有效避免秸秆中的木质素对秸秆中纤维素的细胞壁进行加厚的出现,能够有效增强秸秆制成的餐盒在自然环境中降解的速度,达到了对自然环境进行保护的效果,解决了现有的一次性餐盒不易在自然环境下降解的情况。具体实施方式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可在自然环境下降解的一次性餐盒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将秸秆拿取并将其放置在切割台上进行切割,切割台上的切割刀的数量为十个,且每个切割刀之间的距离为十厘米,切割后的秸秆放入第一混合槽内,使秸秆内部的木质素能够得到充分的反应。S2、将5mmol/g的亚硫酸钠倒入第一混合槽内与秸秆混合,利用氢氧化钠和亚硫酸钠对混合液的PH值进行调节,使PH值保持在9,对第一混合槽内部的混合容易进行升温,使混合溶液的保持在90度,加入氯化铁,氯化铁为催化剂,能够是秸秆内部的木质素进行快速反应,搅拌2小时,使秸秆中的木质素进行进行磺化反应,使木质素得到木质素磺酸盐。S3、将秸秆移出第一混合槽,并将秸秆放入第二混合槽内,将PH值为6的酸性蒸煮液倒入第二混合槽内,对第二混合槽内部的酸性蒸煮液进行升温,使酸性蒸煮液温度保持在120度,搅拌2小时,使木质素磺酸盐发生水解反应,第一混合槽和第二混合槽的底部均设置有加热管,且第一混合槽和第二混合槽的内部均设置有温度感应器,使用加热管和温度感应器能快速对第一混合槽和第二混合槽内部溶液的温度进行控制,保证反应的进行,木质素磺酸盐水解后使秸秆中的木质素与纤维素发生分离,方便纤维素进行分解,使秸秆制成的餐盒在自然环境中进行快速降解。S4、将秸秆移出第二混合槽,并将秸秆放入烘干机中进行烘干,烘干后的秸秆中水份占15%,烘干后的秸秆放入粉碎机中进行粉碎。S5、将胶粘剂倒入粉碎后的秸秆内部,并进行搅拌,完成原料制取。S6、将制取的秸秆原料放入加压机中进行加热压制,形成餐盒初胚,利用打磨机对初胚进行打磨、磨光,完成餐盒的制备。工作原理:利用第一混合槽内部的亚硫酸钠溶液与秸秆中的木质素发生磺化反应,使木质素引进了磺酸基转化为木质素磺酸盐,利用第二混合槽内部的酸性蒸煮液使木质素磺酸盐发生水解反应,达到使木质素与纤维素发生分离,使纤维素能在自然环境中得到快速分解,保证利用秸秆制成的一次性餐盒能够进行快速降解的作用,对环境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综上所述,该可在自然环境下降解的一次性餐盒的生产工艺,通过第一混合槽和第二混合槽内部的亚硫酸钠溶液和酸性蒸煮液,使秸秆中的木质素与纤维素进行分离,使秸秆制成的一次性餐盒能块速在自然环境中进行降解,解决了常用的一次性餐盒不易在自然环境中进行降解,容易对环境造成危害的问题。实施例二: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可在自然环境下降解的一次性餐盒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将秸秆拿取并将其放置在切割台上进行切割,切割台上的切割刀的数量为十个,且每个切割刀之间的距离为十厘米,切割后的秸秆放入第一混合槽内,使秸秆内部的木质素能够得到充分的反应。S2、将5mmol/g的亚硫酸钠倒入第一混合槽内与秸秆混合,利用氢氧化钠和亚硫酸钠对混合液的PH值进行调节,使PH值保持在10,对第一混合槽内部的混合容易进行升温,使混合溶液的保持在95度,加入氯化铁,氯化铁为催化剂,能够是秸秆内部的木质素进行快速反应,搅拌2小时,使秸秆中的木质素进行进行磺化反应,使木质素得到木质素磺酸盐。S3、将秸秆移出第一混合槽,并将秸秆放入第二混合槽内,将PH值为5的酸性蒸煮液倒入第二混合槽内,对第二混合槽内部的酸性蒸煮液进行升温,使酸性蒸煮液温度保持在135度,搅拌2小时,使木质素磺酸盐发生水解反应,第一混合槽和第二混合槽的底部均设置有加热管,且第一混合槽和第二混合槽的内部均设置有温度感应器,使用加热管和温度感应器能快速对第一混合槽和第二混合槽内部溶液的温度进行控制,保证反应的进行,木质素磺酸盐水解后使秸秆中的木质素与纤维素发生分离,方便纤维素进行分解,使秸秆制成的餐盒在自然环境中进行快速降解。S4、将秸秆移出第二混合槽,并将秸秆放入烘干机中进行烘干,烘干后的秸秆中水份占15%,烘干后的秸秆放入粉碎机中进行粉碎。S5、将胶粘剂倒入粉碎后的秸秆内部,并进行搅拌,完成原料制取;S6、将制取的秸秆原料放入加压机中进行加热压制,形成餐盒初胚,利用打磨机对初胚进行打磨、磨光,完成餐盒的制备。工作原理:利用第一混合槽内部的亚硫酸钠溶液与秸秆中的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在自然环境下降解的一次性餐盒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秸秆拿取并将其放置在切割台上进行切割,切割后的秸秆放入第一混合槽内;S2、将5mmol/g的亚硫酸钠倒入第一混合槽内与秸秆混合,利用氢氧化钠和亚硫酸钠对混合液的PH值进行调节,使PH值保持在9‑12,对第一混合槽内部的混合容易进行升温,使混合溶液的保持在90‑100度,加入氯化铁,搅拌2小时,使秸秆中的木质素进行进行磺化反应,使木质素得到木质素磺酸盐;S3、将秸秆移出第一混合槽,并将秸秆放入第二混合槽内,将PH值为4‑6的酸性蒸煮液倒入第二混合槽内,对第二混合槽内部的酸性蒸煮液进行升温,使酸性蒸煮液温度保持在120‑150度之间,搅拌2小时,使木质素磺酸盐发生水解反应;S4、将秸秆移出第二混合槽,并将秸秆放入烘干机中进行烘干,烘干后的秸秆放入粉碎机中进行粉碎;S5、将胶粘剂倒入粉碎后的秸秆内部,并进行搅拌,完成原料制取;S6、将制取的秸秆原料放入加压机中进行加热压制,形成餐盒初胚,利用打磨机对初胚进行打磨、磨光,完成餐盒的制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在自然环境下降解的一次性餐盒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秸秆拿取并将其放置在切割台上进行切割,切割后的秸秆放入第一混合槽内;S2、将5mmol/g的亚硫酸钠倒入第一混合槽内与秸秆混合,利用氢氧化钠和亚硫酸钠对混合液的PH值进行调节,使PH值保持在9-12,对第一混合槽内部的混合容易进行升温,使混合溶液的保持在90-100度,加入氯化铁,搅拌2小时,使秸秆中的木质素进行进行磺化反应,使木质素得到木质素磺酸盐;S3、将秸秆移出第一混合槽,并将秸秆放入第二混合槽内,将PH值为4-6的酸性蒸煮液倒入第二混合槽内,对第二混合槽内部的酸性蒸煮液进行升温,使酸性蒸煮液温度保持在120-150度之间,搅拌2小时,使木质素磺酸盐发生水解反应;S4、将秸秆移出第二混合槽,并将秸秆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国军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凯彦达环保餐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