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同时实现按摩椅靠背平移和升降的联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59635 阅读:1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0 12: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同时实现按摩椅靠背平移和升降的联动机构,包括底架、移动架、座靠架和电动推杆,所述底架与移动架滑动连接,所述移动架与座靠架可转动连接,所述电动推杆的一端与底架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移动架固定连接,所述座靠架与底架滑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联动机构,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等优点,不仅可以同时实现按摩椅靠背的平移和升降,而且可使按摩椅的后部无需留有较大的空间即可保证按摩椅的正常使用,具有实用价值。

A linkage mechanism for simultaneous translation and lifting of the back of massage chai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同时实现按摩椅靠背平移和升降的联动机构
本技术属于按摩椅
,特别涉及一种同时实现按摩椅靠背平移和升降的联动机构。
技术介绍
按摩椅可以利用机械的滚动力作用和机械力挤压来进行按摩,按摩可令人血液循环通畅,改善腰酸背痛及预防病症,还能提高睡眠质量,缓解全身疲劳,改善姿势及锻炼健康身体,因此,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按摩椅的使用也越发广泛。按摩椅不使用的时候尽可能靠近墙壁,以节约按摩椅的放置空间,为此,通常需要设置专门的联动机构以同时实现按摩椅靠背的平移和升降,而传统的按摩椅通常仅能实现按摩椅的前移,需要辅助其他机构实现按摩椅的升降,不仅结构较为复杂,同时还使得按摩椅的后部必须留有较大的空间才能保证按摩椅的正常使用,难免造成空间上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同时实现按摩椅靠背平移和升降的联动机构。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同时实现按摩椅靠背平移和升降的联动机构,包括底架、移动架、座靠架和电动推杆,所述底架与移动架滑动连接,所述移动架与座靠架可转动连接,所述电动推杆的一端与底架连接、另一端与移动架连接,所述座靠架与底架滑动连接。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第一直线导轨,所述第一直线导轨设于底架或移动架上,所述底架与移动架通过第一直线导轨滑动连接。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直线导轨设于底架的下部两侧,所述移动架上设有与所述第一直线导轨相适配的滑动件A,所述移动架通过滑动件A滑动设于第一直线导轨上。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底架包括水平部,水平部的两侧设有竖直部,同侧竖直部之间设有连接部,所述第一直线导轨设于水平部的两侧。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移动架与座靠架通过转轴可转动连接。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第二直线导轨,所述座靠架包括座部和靠部,所述第二直线导轨设于座靠架座部的底部两侧或设于底架的上部两侧,所述座靠架与底架通过第二直线导轨滑动连接。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第二直线导轨设于座靠架座部的底部两侧,且第二直线导轨与座靠架座部之间形成夹角,在所述底架上方固设有与第二直线导轨相适配的滑动件B。作为更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夹角为锐角。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电动推杆的电机端与底架相连接,所述电动推杆的伸出端与移动架相连接。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采用本技术提供的联动机构,无需其他辅助机构即可同时实现按摩椅靠背的平移和升降,且按摩椅的后部无需留有较大的空间即可保证按摩椅的正常使用,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节约空间,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同时实现按摩椅靠背平移和升降的联动机构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联动机构的初始状态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联动机构的使用状态图。图中:1、底架;11、水平部;12、竖直部;13、连接部;2、移动架;3、座靠架;31、座靠架的座部;32、座靠架的靠部;4、电动推杆;5、第一直线导轨;6、滑动件A;7、转轴;8、第二直线导轨;9、滑动件B。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清楚、详细地描述。实施例请结合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同时实现按摩椅靠背平移和升降的联动机构,包括底架1、移动架2、座靠架3和电动推杆4,所述底架1与移动架2滑动连接,所述移动架2与座靠架3可转动连接,所述电动推杆4的一端与底架1连接、另一端与移动架2连接,所述座靠架3与底架1滑动连接。上述联动机构实现按摩椅靠背同时平移和升降的工作过程如下:使用前,在图1状态下,电动推杆4推动移动架2,移动架2相对底架1向前移动,同时带动座靠架3向前移动,由于移动架2与座靠架3可转动连接且座靠架3与底架1滑动连接,因此座靠架3在向前移动的过程中会向后翻转,使得座靠架3整体高度下降,实现座靠架3从坐姿变换为躺姿(如图3所示);使用完毕以后需要收藏时,电动推杆4拉动移动架2,移动架2相对底架1向后移动,同时带动座靠架3向后移动,同理,座靠架3向后移动过程中会向前翻转,使得座靠架3整体高度上升,实现座靠架3从躺姿变换为坐姿(如图1所示);从上述过程可见,本技术提供的联动机构,由于底架1与移动架2滑动连接,移动架2与座靠架3可转动连接,且座靠架3与底架1滑动连接,因此无需其他辅助机构即可同时实现按摩椅靠背的平移和升降功能,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同时由于本技术所述的联动机构可以同时实现按摩椅靠背的平移和升降功能,因此按摩椅的后部仅需预留很小空间即可保证按摩椅的正常使用,尤其是对于靠背升降角度不大的共享按摩椅而言,采用本技术提供的联动机构甚至能实现所谓的零空间,空间节约效果显著。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联动机构还包括第一直线导轨5,所述第一直线导轨5设于底架1或移动架2上,底架1与移动架2通过第一直线导轨5滑动连接。本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第一直线导轨5设于底架1的下部两侧,所述移动架2上设有与第一直线导轨5相适配的滑动件A6,所述移动架2通过滑动件A6滑动设于第一直线导轨5上,这样电动推杆4推动或拉动移动架2时,移动架2可沿着第一直线导轨5向前或向后直线滑动。滑动件A6可以采用常用的滑动件,如:滑槽、滑块、滚轮等,优选为滚轮,滚轮可相对于第一直线导轨5滚动,使得滑动件A6与第一直线导轨5之间的摩擦为滚动摩擦,摩擦力小,可延长第一直线导轨5的使用寿命。此处,移动架2与座靠架3平移的时候,是滑动件A6移动,第一直线导轨5不动。如图1所示,所述底架1包括水平部11,水平部11的两侧设有竖直部12,同侧竖直部12之间设有连接部13,所述第一直线导轨5设于水平部11的两侧。连接部13的设置可以防止座靠架3过度平移或升降,进而保证了按摩椅靠背在使用范围内进行平移或升降。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座靠架3通过转轴7与移动架2可转动连接。具体安装时,转轴7可以安装于座靠架3座部31和靠部32的交界处。所述联动机构还包括第二直线导轨8,所述座靠架3包括座部31和靠部32,第二直线导轨8设于座靠架座部31的底部两侧或设于底架1的上部两侧,座靠架3与底架1通过第二直线导轨8滑动连接。本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第二直线导轨8设于座靠架座部31的底部两侧,且第二直线导轨8与座部31之间形成夹角,在所述底架1上方固设有与第二直线导轨8相适配的滑动件B9。所述滑动件B9可采用常用的滑动件,如:滑槽、滑块、滚轮等,优选为滚轮,滚轮可相对于第二直线导轨8滚动,使得滑动件B9与第二直线导轨8之间的摩擦为滚动摩擦,摩擦力小,可延长第二直线导轨8的使用寿命。此处,移动架2与座靠架3平移的时候,是第二直线导轨8移动,滑动件B9不动。第二直线导轨8和滑动件B9的设定,可使所述的联动机构具有如下工作过程:使用前,在图1状态下,电动推杆4推动移动架2,移动架2向前直线移动,同时带动座靠架3向前移动,座靠架3向前移动过程中,座靠架3上设有的第二直线导轨8相对滑动件B9也一并向前移动,由于滑动件B9固定不动,因此座靠架3向前移动时,座靠架3与移动架2的转动连接处与滑动件B9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这样在第二直线导轨8和滑动件B9的共同作用下,座靠架3向后翻转,座靠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同时实现按摩椅靠背平移和升降的联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架、移动架、座靠架和电动推杆,所述底架与移动架滑动连接,所述移动架与座靠架可转动连接,所述电动推杆的一端与底架连接、另一端与移动架连接,所述座靠架与底架滑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同时实现按摩椅靠背平移和升降的联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架、移动架、座靠架和电动推杆,所述底架与移动架滑动连接,所述移动架与座靠架可转动连接,所述电动推杆的一端与底架连接、另一端与移动架连接,所述座靠架与底架滑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直线导轨,所述第一直线导轨设于底架或移动架上,所述底架与移动架通过第一直线导轨滑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联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线导轨设于底架的下部两侧,在所述移动架上设有与所述第一直线导轨相适配的滑动件A,所述移动架通过滑动件A滑动设于第一直线导轨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联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包括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雨成严爱国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兴财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