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补水食品保温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57502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0 12: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补水食品保温台,包括台体,开设于所述台体上的热水槽,所述热水槽的底面中间位置开设有导流槽,所述热水槽内侧壁的一端设置有浮球阀,所述热水槽的另一端设置有排水孔,所述热水槽的内部且靠近其下底面的位置设置有保温管,所述热水槽的外侧壁且靠近所述台体上表面的位置均布有多个嵌槽,多个所述嵌槽的中间位置开设有托手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浮球阀,可以实现热水位的自动控制。将浮球阀设置在与所需水位相同的位置,开启外在的热水开关,热水经浮球阀进入热水槽,水位自动上升的同时带动浮球上升,上升至浮球阀所在位置,浮球阀截止,热水停止供应。

An Automatic Water Supplementary Food Insulation T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补水食品保温台
本技术涉及食堂售饭台领域,特别是一种自动补水食品保温台。
技术介绍
食堂售饭台是学校或公司食堂,用于售饭的食品台,主要有盛放食品台和保温等作用,现有的食品台通常是人为将热水倒入食品台的水槽中;等一段时间过后再将冷水通过底部的出水口流出,由于水槽底部平坦,导致水排不净,需要人为擦拭;并且将饭盆放在食品台的水槽后,饭盆与食品台的台面紧密贴合,不便于工作人员将饭盆从食品台上取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自动补水食品保温台。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自动补水食品保温台,包括台体,开设于所述台体上的热水槽,所述热水槽的底面中间位置开设有导流槽,所述热水槽内侧壁的一端设置有浮球阀,所述热水槽的另一端设置有排水孔,所述热水槽的内部且靠近其下底面的位置设置有保温管,所述热水槽的内侧壁且靠近所述台体上表面的位置均布有多个嵌槽,多个所述嵌槽的中间位置开设有托手槽。所述导流槽成V型,且其夹角为120度~150度。所述浮球阀包括浮球和控制口,所述浮球位于所述导流槽的上方,所述控制口设置于所述热水槽的侧壁上。所述热水槽的内侧壁上且靠近所述浮球阀的一侧设置有拨水挡板,所述拨水挡板的长度小于所述导流槽宽度的一半。所述排水孔的侧壁且与所述导流槽接触的位置设有倒角。所述热水槽的顶部且与所述浮球阀对应的位置设置有浮球挡盖。所述热水槽上设置有多个隔栏。其有益效果在于,1通过设置浮球阀,可以实现热水位的自动控制。将浮球阀设置在与所需水位相同的位置,开启外在的热水开关,热水经浮球阀进入热水槽,水位自动上升的同时带动浮球上升,上升至浮球阀所在位置,浮球阀截止,热水停止供应。2.通过设置导流槽,可以实现快速排水,并减少滞留的水渍。需要排水时,打开排水孔,水位随之下降,由于导流槽成V型,水流会汇聚在导流槽的中间位置然后由排水孔排出,相比于底面平坦的热水槽,能够明显减少滞留的水渍。3.通过在台体上开设托手槽,便于工作人员对饭盆的取放。当工作人员需要在台体上放置饭盆时,手可以放入托手槽内,避免因台体的上表面与饭盆的边缘紧密贴合,饭盆自身较重,容易将手压住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一种自动补水食品保温台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一种自动补水食品保温台的浮球阀局部放大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一种自动补水食品保温台的整体结构轴侧图;图4是本技术所述一种自动补水食品保温台的导流槽结构示意图;图中,1、台体;2、热水槽;3、导流槽;4、浮球阀;5、排水孔;6、保温管;7、嵌槽;8、托手槽;9、浮球;10、控制口;11、拨水挡板;12、倒角;13、浮球挡盖;14、隔栏。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具体描述,如图1-4所示,一种自动补水食品保温台,包括台体1,开设于所述台体上的热水槽2,所述热水槽2的底面中间位置开设有导流槽3,用于保证热水槽2中的热水排出后,热水槽2的内壁上不会有水渍滞留,所述热水槽2内侧壁的一端设置有浮球阀4,用于实现热水槽2内的水流水位自动控制,所述热水槽2的另一端设置有排水孔5,用于排出热水槽2内的热水,所述热水槽2的内部且靠近其下底面的位置设置有保温管6,用于保证在食品放置的过程中,热水持久保温,不会因周围环境导致热水降温,频繁置换新热水,所述热水槽2的外侧壁且靠近所述台体1上表面的位置均布有多个嵌槽7,多个所述嵌槽7用于饭盆,多个所述嵌槽7的中间位置开设有托手槽8,所述托手槽8用于工作人员需要取放饭盆时,方便将手直接伸到饭盆的两侧。如图4所示,所述导流槽3成V型,且其夹角为120度~150度。如图2所示,所述浮球阀4包括浮球9和控制口10,所述浮球9位于所述导流槽3的上方,这样设置可以保证浮球9有较大的浮动空间,所述控制口10设置于所述热水槽2的侧壁上,用于控制水流的水位;所述热水槽2的内侧壁上且靠近所述浮球阀4的一侧设置有拨水挡板11,所述拨水挡板11用于避免向热水槽2内注水过程中,水流反复冲击所述浮球阀4,长期使用,影响其使用寿命,所述拨水挡板11的长度小于所述导流槽3宽度的一半,避免所述拨水挡板11将所述导流槽3的最低处遮挡,水流被挡在所述拨水挡板11靠近浮球的一侧,造成积水,影响热水槽2内水流的排出。所述排水孔5的侧壁且与所述导流槽3接触的位置设有倒角12,倒角12便于所述热水槽内的水流排出。所述热水槽2的顶部且与所述浮球阀4对应的位置设置有浮球挡盖13,因为所述热水槽2内有浮球阀4的存在,导致所述浮球阀4所在的位置占据了一定空间,影响了饭盆的放置,即所述浮球阀4的位置时无法放置饭盆的,所以需要将所述浮球阀4独立设置于一侧,同时考虑到外界可能对其触碰,所以设置浮球挡板13用于格挡作用。所述热水槽上设置有多个隔栏14,多个所述隔栏14将所述热水槽2分割成多个小槽体,每个小槽体用于放置一个饭盆。工作原理:当需要使用本技术时:1.注入热水。打开浮球阀的外接水管开关,热水经浮球阀进入热水槽中(此时排水孔关闭,刚开始注水,热水槽空,浮球阀的浮球自然下垂至最低点),随着热水的注入,浮球抬起,注入热水的速率逐渐减慢,直至停止(热水的水位由浮球阀控制口所在的高度决定,所以,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通过改变控制口的高度,确定热水槽的最大水位)。2.放入饭盆。将盛有饭菜的饭盆放到热水槽上,保证每个饭盆分别进入由隔栏所围成的小槽体中(常规的食品台没有托手槽,工作人员将饭盆放在热水槽上时,为了避免手被压到,需要在饭盆即将接触台体上表面时,迅速将手撤离,这就导致了常规食品台存在一定弊端,本技术设置了托手槽,手抓住饭盆的两侧中间位置,即手的位置与托手槽的位置对应,当放入饭盆时,手落在托手槽里,避免了压手的危险)。3.自动保温补水。接通保温管,保温管可以对热水进行保温加热,保证热水不会因自然冷却而影响对饭盆里饭菜的保温效果;热水会自然蒸发,当热水槽中的热水量较少时,浮球下垂,浮球阀控制口开启,补充热水,浮球上升,控制口关闭,保证热水量不会因蒸发而减少。4.排水清理。使用完毕需要整理时,将饭盆依次从热水槽中取出,关闭保温管,关闭浮球阀的外接水管,打开排水孔,热水水位下降,最后会汇聚在导流槽的中间位置,沿导流槽经排水孔流出(若存在部分热水滞留,只需要擦拭导流槽即可,免去了常规食品台需要擦拭整个热水槽的麻烦)。当浮球阀需要维护时,打开浮球挡盖,即可便捷的进行维护工作。上述技术方案仅体现了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优选技术方案,本
的技术人员对其中某些部分所可能做出的一些变动均体现了本技术的原理,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补水食品保温台,包括台体(1),开设于所述台体上的热水槽(2),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水槽(2)的底面中间位置开设有导流槽(3),所述热水槽(2)内侧壁的一端设置有浮球阀(4)所述热水槽(2)的另一端设置有排水孔(5),所述热水槽(2)的内部且靠近其下底面的位置设置有保温管(6),所述热水槽(2)的外侧壁且靠近所述台体(1)上表面的位置均布有多个嵌槽(7),多个所述嵌槽(7)的中间位置开设有托手槽(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补水食品保温台,包括台体(1),开设于所述台体上的热水槽(2),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水槽(2)的底面中间位置开设有导流槽(3),所述热水槽(2)内侧壁的一端设置有浮球阀(4)所述热水槽(2)的另一端设置有排水孔(5),所述热水槽(2)的内部且靠近其下底面的位置设置有保温管(6),所述热水槽(2)的外侧壁且靠近所述台体(1)上表面的位置均布有多个嵌槽(7),多个所述嵌槽(7)的中间位置开设有托手槽(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补水食品保温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槽(3)成V型,且其夹角为120度~150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补水食品保温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球阀(4)包括浮球(9)和控制口(10),所述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淑明王美凤贾启林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铭一厨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