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优质僵蚕的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556774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0 12: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优质僵蚕的加工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a、取家蚕感染白僵菌而致死的鲜品;所述的感染方式包括人工养殖感染或自然感染;b、采收:80%僵死后24~48h内采收;c、前处理:蚕体摊平;通风除水处理至少6小时;僵化。d、加工:规模化生产采用两段式循环烘干,80℃热风干燥2小时,失水后60℃低温烘干;产地初加工采用晒干或阴干。本发明专利技术操作性强,节省成本,适用于规模化僵蚕生产加工,品质优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优质僵蚕的加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优质僵蚕的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僵蚕来源于蚕蛾科昆虫家蚕BombyxmoriLinnaeus4~5龄的幼虫感染白僵菌Beauveriaassiana(Bals.)Vuillant而致死的干燥体,是典型的动物药之一,具有抗惊厥、抗血栓、促纤溶、抗癌、降脂、美容等药理作用。随着僵蚕药理成分和功能方面的深入研究,应用将越来越广泛,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CFDA通告2017年抽检结果,僵蚕不合格率排在第11位,主要质量问题为性状、虫蛀、霉变等,而僵蚕外观性状与加工方式息息相关。申请号:201510431732.0,专利技术名称:一种僵蚕的培养方法,公开了一种僵蚕的培养方法,包括下列步骤:a、制备孢子混悬液:取白僵菌孢子,制备孢子混悬液;b、侵染:饲养幼蚕,在幼蚕第四次休眠苏醒后12~24h,喷洒接种步骤a所得孢子混悬液,置于温度为23~25℃、湿度为95%以上的条件下饲养,4h之后重复喷洒接种一次;c、继续饲养:将步骤b经侵染后的幼蚕置于温度为23~25℃、湿度大于95%的条件下饲养48h,再在自然环境中饲养至家蚕成熟,收获,干燥处理,即得。申请号:201410421851.3,专利技术名称:一种改进的白僵蚕高效培养方法,公开了一种改进的僵蚕高效培养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饲养家蚕,在四龄眠蚕蜕皮后的0-2h内,往家蚕体表喷洒白僵菌孢子悬液,5~6天后家蚕发病死亡,拣出死蚕进一步僵化,最后晒干或烘干后获得僵蚕。僵蚕干燥方式有两种,直接晒干与烘干,或将僵蚕拌入石灰中,待失水后晒干或烘干。在实际生产中常常为各种方式结合使用,缺乏对比评价,难以保证僵蚕质量稳定可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优质僵蚕的加工方法。该方法僵蚕加工主要包括加工前处理与干燥加工,通过筛选评价,得出结合实际、所产僵蚕品相较佳、质量较好的加工处理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僵蚕的加工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取僵蚕摊平,除水,加工干燥即得。进一步地,所述除水方式为风干,风干时间至少6小时。进一步地,所述的干燥方式为烘干、晒干或阴干。更进一步地,所述烘干是工厂化生产时使用,晒干或阴干是产地初加工时使用。更进一步地,所述的烘干方法为80℃烘干2小时,再60℃烘干。进一步地,所述僵蚕的制备方法为:1)、接种前处理:接种前饲喂家蚕1次或不饲喂家蚕;2)、接种:用含0.05%吐温80无菌水配制白僵菌工作液,接种。3)、扩座:每张纸五龄家蚕需要准备蚕台面积不少于30m2,逐日扩座。4)、僵死前饲喂:五龄蚕盛食期以60kg~80kg/天的叶用量饲喂,或接种后第4天添食蜕皮激素。更进一步地,2)步骤所述接种时机为五龄起蚕后0~16小时内接种;所述无菌水温度为23~28℃;所述工作液浓度为1×106~1×108个/mm2。更进一步地,所述接种时机为起蚕后0~8小时。更进一步地,2)步骤所述接种方式为喷雾接种、浸润接种或饲喂接种。更进一步地,所述接种方式为喷雾接种,喷雾接种次数为3次。本专利技术适用于生产稳定可控的鲜僵蚕药材,可操作性强,外观形态较好;本专利技术适用于加工不同来源药材,控制药材内在质量,保证品质优良。显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内容,按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还可以做出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或变更。以下通过实施例形式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内容再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专利技术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例。凡基于本专利技术上述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接种前饲喂方法1实验材料1.1材料来源蚕蛾科昆虫家蚕BombyxmoriLinnaeus蚕种(购自四川省阆中蚕种场),白僵菌Beauveriaassiana(Bals.)Vuillant(成都中医药大学提供),蚕用含氯石灰(购自四川省南充市桃园生化研究公司),蚕安王(购自四川省南充市桃园生化研究公司),脓蚕灵(购自四川省南充市桃园生化研究公司),灭蚕蝇(购自浙江浙大五洲药业有限公司),吐温-80。1.2仪器与试药Agilent1200HPLC高效液相色谱仪(美国安捷伦公司);KQ-500DE型数控超声波清洗器(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DZKW-4型电子恒温水浴锅(北京中兴伟业仪器有限公司);恒温鼓风干燥箱(上海琅玕实验设备有限公司);BP-121s精密电子天平(十万分之一,浙江精密仪器有限公司);BS-200S-WEI精密电子天平(千分之一,北京赛多利斯仪器系统有限公司);马弗炉(Lindberg/BlueM)。白僵菌素(批号:L280Q50,北京百灵威科技有限公司),乙腈为色谱纯,甲醇、乙醇、吐温-80等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超纯水。2试验设计用含0.05%吐温80无菌水(23~28℃)配制白僵菌原液,采用血球计数板测定孢子浓度,将白僵菌原液稀释成1×108个/mm2。设置4个饲喂次数,接种前饲喂0次,饲喂1次,饲喂2次,饲喂3次,每组3个重复,共计12个处理区。饲喂温度26±2℃,湿度75±5%RH,光照/黑暗(10:14)环境,给桑量以充分饱食为度。3结果与分析3.1接种前饲喂对家蚕生长指标的影响饲喂次数增加,僵死时间延长,僵蚕增重倍数越小,产量较低。由表1和表2可知,接种前饲喂次数增加,家蚕初鲜重越大,而僵死率最低为86%,所余活蚕增加,病死家蚕减少,可能是通过饲喂家蚕,使其抵抗力增加,接种效果减弱,仅抵抗力较差的家蚕感染白僵病,产量较低,因此接种前过多饲喂不利于家蚕接种。而饲喂增强家蚕抵抗力,减少家蚕因接种带来的疾病,病死率和患病僵蚕率均较低,因此需要控制家蚕接种前饲喂量,达到病虫害防治效果。饲喂1次后接种,家蚕僵死率超过90%,家蚕僵死重较大,活蚕数较少,且产量较高,因此接种前可饲喂家蚕1次或不进行饲喂处理。表1接种前饲喂次数对僵蚕生长指标的影响注:同一列不同小写字母表示p<0.05差异显著表2接种前饲喂次数对接种效果的影响注:同一列不同小写字母表示p<0.05差异显著3.2接种前饲喂对僵蚕质量的影响由表3可知,饲喂次数增加,僵蚕浸出物呈上升趋势,可能是家蚕抵抗力增强,导致内部物质积累增加。白僵菌素亦呈上升趋势,可能是因为家蚕发育为白僵菌生殖生长提供足够营养,次生代谢产物升高。僵蚕药材总灰分均符合现行药典规定。综合考虑病虫害防治及药材质量,接种前家蚕饲喂1次或不饲喂较佳。表3接种前饲喂次数对僵蚕质量的影响注:同一列不同小写字母表示p<0.05差异显著实施例2僵蚕接种方法1实验材料蚕蛾科昆虫家蚕BombyxmoriLinnaeus蚕种(购自四川省阆中蚕种场),白僵菌Beauveriaassiana(Bals.)Vuillant(成都中医药大学提供),吐温-80。2试验设计2.1接种方式筛选选取健康的五龄家蚕幼虫进行接种。设置空白组和实验组,空白组不接种,实验组采用3种接种方式,方式1(浸润)、方式2(喷雾)、方式3(饲喂),每组3个重复,共计12个处理区,操作详情见表1。接种后环境温度24~28℃,湿度90±5%RH,控制2小时后给桑量。五龄家蚕养殖温度26±2℃,湿度75±5%RH,光照/黑暗(14:10)环境,给桑量以充分饱食为度。表1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僵蚕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取僵蚕摊平,除水,加工干燥即得。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0.17 CN 20181121056611.一种僵蚕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取僵蚕摊平,除水,加工干燥即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水方式为风干,风干时间至少6小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干燥方式为烘干、晒干或阴干。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是工厂化生产时使用,晒干或阴干是产地初加工时使用。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烘干方法为80℃烘干2小时,再60℃烘干。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僵蚕的制备方法为:1)、接种前处理:接种前饲喂家蚕1次或不饲喂家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刚李永川肖禾刘文武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岷江源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