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交流充电桩测试的接口装置,包括充电桩输出插座、主控装置、开关组、调节电阻、输出采集装置,电流采集装置及通信接口;所述主控装置,用于经由所述通信接口接收上位机下发的控制指令,并根据所述控制指令通过控制所述开关组的开关状态及所述调节电阻的阻值模拟各项充电流程测试;所述电流采集装置,用于采集所述充电流程测试下被测充电桩的充电电流并将所述充电电流传输至所述输出采集装置;所述输出采集装置,用于采集所述充电流程测试下所述被测充电桩的测试数据并将所述测试数据及所述充电电流传输至外部测试设备。该接口装置高集成度、全自动化,可有效减少测试人员的测试工作量,提高测试数据准确性。
An Interface Device for AC Charging Pile Test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交流充电桩测试的接口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交流充电桩测试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交流充电桩测试的接口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新能源技术的推广与普及,电动汽车作为节能环保的绿色交通工具已逐渐走进千家万户。电动汽车行业的蓬勃发展,使得与之相配套的充电设施市场需求大幅增长,充电设施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充电设施的使用安全是关乎民生的重大问题,电动汽车在充电过程中,需要的工作电流大,电压高,安全隐患多,而电动汽车用户在操作大电流、高电压的充电设施时存在一定的危险,若发生危险,轻则造成车辆损坏,重则造成人员伤亡。因此,为了保障充电设施的使用安全,需要严格遵循相关标准进行安全生产及产品测试,对产品质量进行严格管控。为了对交流充电桩进行测试,需要设计专用的接口装置。目前,各生产厂家均采用人工手动测试的方法进行交流充电桩测试,存在测试效率低、繁琐、集成化程度低等缺点。测试过程中主要存在如下缺陷:1、设备集成度低,需要多个装置配合使用,不具备数据自动采集功能,不便于测试人员操控。2、测试自动化程度低,需要人工操作控制,测试效率低,影响测试的整体进度。3、测试线路连接复杂,接线繁琐,线路搭接跨接现象较严重,测试时有一定的危险性,易造成短路等安全故障。因此,如何提供一种集成度高、全自动化的接口设备,减少测试人员的测试工作量,提高测试数据准确性与测试过程的安全性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交流充电桩测试的接口设备,具有高集成度、全自动化,可有效减少测试人员的测试工作量,提高测试数据准确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交流充电桩测试的接口设备,包括:充电桩输出插座、主控装置、开关组、调节电阻、输出采集装置,电流采集装置及通信接口;所述主控装置,用于经由所述通信接口接收上位机下发的控制指令,并根据所述控制指令通过控制所述开关组的开关状态及所述调节电阻的阻值模拟各项充电流程测试;所述电流采集装置,用于采集所述充电流程测试下被测充电桩的充电电流并将所述充电电流传输至所述输出采集装置;所述输出采集装置,用于采集所述充电流程测试下所述被测充电桩的测试数据并将所述测试数据及所述充电电流传输至外部测试设备。可选的,所述充电桩输出插座包括:A相接线、B相接线、C相接线、中线、保护接地线、连接确认线以及控制导引线;其中,所述A相接线连接于所述输出采集装置的A相电压采集接口;所述B相接线连接于所述输出采集装置的B相电压采集接口;所述C相接线连接于所述输出采集装置的C相电压采集接口;所述中线连接于所述输出采集装置的中线采集接口;所述保护接地线连接于所述输出采集装置的保护接地线采集接口;所述连接确认线连接于所述输出采集装置的连接确认线采集接口;所述控制导引线连接于所述输出采集装置的控制导引线采集接口,其中,所述控制导引线采集接口包括控制导引线前端采集接口与控制导引线后端采集接口。可选的,还包括:A相接线柱、B相接线柱、C相接线柱以及中线接线柱;所述A相接线柱连接于所述A相电压采集接口;所述B相接线柱连接于所述B相电压采集接口;所述C相接线柱连接于所述C相电压采集接口;所述中线接线柱连接于所述中线采集接口。可选的,所述开关组的第一开关连接于所述A相接线;第二开关连接于所述B相接线;第三开关连接于所述C相接线;第四开关连接于所述中线;第五开关连接于所述保护接地线;第六开关连接于所述确认连接线;第七开关连接于所述控制导引线;第八开关的一端连接于所述保护接地线,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控制导引线;第九开关的一端连接于所述保护接地线,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控制导引线;第十开关的一端连接于所述保护接地线,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连接确认线。可选的,所述可调电阻包括:第一可调电阻与第二可调电阻;其中,所述第一可调电阻的一端连接于所述保护接地线,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控制导引线;所述第二可调电阻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九开关,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控制导引线。可选的,各开关具体为接触器。可选的,所述电流采集装置包括:第一电流互感器,第二电流互感器及第三电流互感器;其中,所述第一电流互感器分别连接所述A相接线与所述输出采集装置的A相电流采集接口,所述第二电流互感器分别连接所述B相接线与所述输出采集装置的B相电流采集接口,所述第三电流互感器分别连接所述C相接线与所述输出采集装置的C相电流采集接口。可选的,所述通信接口具体为CAN通信接口。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用于交流充电桩测试的接口设备,包括充电桩输出插座、主控装置、开关组、调节电阻、输出采集装置,电流采集装置及通信接口;所述主控装置,用于经由所述通信接口接收上位机下发的控制指令,并根据所述控制指令通过控制所述开关组的开关状态及所述调节电阻的阻值模拟各项充电流程测试;所述电流采集装置,用于采集所述充电流程测试下被测充电桩的充电电流并将所述充电电流传输至所述输出采集装置;所述输出采集装置,用于采集所述充电流程测试下所述被测充电桩的测试数据并将所述测试数据及所述充电电流传输至外部测试设备。可见,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接口设备,利用其中的主控装置与上位机进行通信,根据上位机下发的控制指令自动通过控制开关组的开关状态以及调节电阻的阻值从而模拟各项充电流程测试;通过电流采集装置采集被测充电桩的充电电流,并通过输出采集装置将该充电电流以及被测充电桩的其他测试数据输出至外部测试设备,以使外部测试设备进行后续的测试分析。该接口设备可自动实现充电流程模拟与测试数据采集,无需依靠人工操作,可有效提高测试效率与测试数据准确度。另外,使用该接口设备可以避免搭线搭接,测试人员与设备隔离,解除了由于与设备接触而对测试人员造成的安全隐患,有效确保了测试安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现有技术和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用于交流充电桩测试的接口设备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用于交流充电桩测试的接口设备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交流充电桩测试的接口设备,具有高集成度、全自动化,可有效减少测试人员的测试工作量,提高测试数据准确性与测试过程的安全性。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考图1,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用于交流充电桩测试的接口设备的示意图;参考图1可知,该接口设备包括:充电桩输出插座10、主控装置20、开关组30、调节电阻40、输出采集装置50,电流采集装置60及通信接口70;具体的,充电桩输出插座10与被测充电桩相连,其内部各路连接线对应连接于输出采集装置50的各路采集接口,从而利用该输出采集装置50采集被测充电桩的各项测试数据。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充电桩输出插座10包括:A相接线、B相接线、C相接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交流充电桩测试的接口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桩输出插座、主控装置、开关组、调节电阻、输出采集装置,电流采集装置及通信接口;所述主控装置,用于经由所述通信接口接收上位机下发的控制指令,并根据所述控制指令通过控制所述开关组的开关状态及所述调节电阻的阻值模拟各项充电流程测试;所述电流采集装置,用于采集所述充电流程测试下被测充电桩的充电电流并将所述充电电流传输至所述输出采集装置;所述输出采集装置,用于采集所述充电流程测试下所述被测充电桩的测试数据并将所述测试数据及所述充电电流传输至外部测试设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交流充电桩测试的接口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桩输出插座、主控装置、开关组、调节电阻、输出采集装置,电流采集装置及通信接口;所述主控装置,用于经由所述通信接口接收上位机下发的控制指令,并根据所述控制指令通过控制所述开关组的开关状态及所述调节电阻的阻值模拟各项充电流程测试;所述电流采集装置,用于采集所述充电流程测试下被测充电桩的充电电流并将所述充电电流传输至所述输出采集装置;所述输出采集装置,用于采集所述充电流程测试下所述被测充电桩的测试数据并将所述测试数据及所述充电电流传输至外部测试设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输出插座包括:A相接线、B相接线、C相接线、中线、保护接地线、连接确认线以及控制导引线;其中,所述A相接线连接于所述输出采集装置的A相电压采集接口;所述B相接线连接于所述输出采集装置的B相电压采集接口;所述C相接线连接于所述输出采集装置的C相电压采集接口;所述中线连接于所述输出采集装置的中线采集接口;所述保护接地线连接于所述输出采集装置的保护接地线采集接口;所述连接确认线连接于所述输出采集装置的连接确认线采集接口;所述控制导引线连接于所述输出采集装置的控制导引线采集接口,其中,所述控制导引线采集接口包括控制导引线前端采集接口与控制导引线后端采集接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口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A相接线柱、B相接线柱、C相接线柱以及中线接线柱;所述A相接线柱连接于所述A相电压采集接口;所述B相接线柱连接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应鸿,沈宝兴,吴新刚,张孝杰,於国芳,张渭江,吴星昂,姜涛,刘孝笑,梅丘梅,彭凯杨,陈孙锴,郝唯文,韩子宇,吴慧青,毛卓越,王灿波,傅婧婧,樊建钟,王建涵,王天响,田阳,程志国,刘兵,温旭日,白林超,康世利,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华云清洁能源有限公司,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