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级混联精确调速液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542939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6 19: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液压系统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级混联精确调速液压系统,包括油箱、液压泵、多路阀、第一节流阀、换向阀、调速阀、第一单向阀、给进油缸、第二节流阀、第二单向阀,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多级混联调速回路,有效的实现系统流量的无极调节和给进速度的精确控制;通过在给进油缸无杆腔油路设置切换阀和单向阀,有杆腔油路设置单向阀的方式,实现给进油缸活塞杆快速缩回,提高了系统工作效率。

A Multistage Hydraulic System with Series Precision Speed Regul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级混联精确调速液压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液压系统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级混联精确调速液压系统。
技术介绍
液压系统因其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在机械设备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工作环境恶劣的机械设备中,比如水文水井钻机,煤矿井下钻机等。目前,液压系统的流量和速度控制,主要有两种技术方案。一种是负载敏感液压系统,系统原理简单,稳定性好,流量和速度易控制,但主要负载敏感液压元器件均从国外进口,采购周期长、价格高。另一种是液压传动系统,其所有液压元器件均可配套国产件,采购周期短,成本低廉,但在需要精确调速的液压控制系统中,其流量波动大,导致执行器速度不稳定,无法精确控制,易出现卡顿等现象。因此,针对以上情况,以液压传动系统为基础,专利技术了一种多级混联精确调速液压系统,能够有效解决液压系统流量波动大和速度无法精确控制的难题,提高了系统的控制精度和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级混联精确调速液压系统,以提高液压系统流量的稳定性,实现系统流量无极调节和速度精确控制的目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级混联精确调速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油箱、液压泵、多路阀、第一节流阀、换向阀、调速阀、第一单向阀、给进油缸、第二节流阀、第二单向阀;所述液压泵的吸油口与油箱连接,所述液压泵的出油口与多路阀的进油口连接;所述多路阀的A口与第一节流阀一端连接后接至换向阀P口,所述第一节流阀远离所述多路阀的A口的一端与油箱连接;所述换向阀的a口与给进油缸的无杆腔连接,所述换向阀的b口依次与调速阀、第一单向阀连接后接至给进油缸的无杆腔;所述第二节流阀、第二单向阀的一端与多路阀的B口相连;所述第二节流阀、第二单向阀远离多路阀的B口的一端与给进油缸的有杆腔连接。可选地,所述液压泵为恒功率变量泵。可选地,所述多路阀为先导型分片式多路阀。可选地,所述换向阀为手动两位三通换向阀。可选地,所述换向阀的过渡机能为O型。可选地,所述第一节流阀和第二节流阀为双向插装式节流阀。可选地,所述调速阀为插装式调速阀。可选地,所述调速阀内部带压力补偿,手动操作旁通型流量调节。可选地,所述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为插装式单向阀。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多级混联调速回路,实现系统流量的无极调节,精确控制给进速度。2.本专利技术通过在给进油缸无杆腔油路设置切换阀和单向阀,有杆腔油路设置单向阀的方式,实现给进油缸活塞杆快速缩回,提高了系统的工作效率。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专利技术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附图说明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优选的详细描述,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构想,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请参阅图1,附图中的元件标号分别表示:油箱1、液压泵2、多路阀3、第一节流阀4、换向阀5、调速阀6、第一单向阀7、给进油缸8、第二节流阀9、第二单向阀10。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级混联精确调速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油箱1、液压泵2、多路阀3、第一节流阀4、换向阀5、调速阀6、第一单向阀7、给进油缸8、第二节流阀9、第二单向阀10;所述液压泵2的吸油口与油箱1连接,所述液压泵2的出油口与多路阀3的进油口连接;所述多路阀3的A口与第一节流阀4一端连接后接至换向阀5P口,所述第一节流阀4远离所述多路阀3的A口的一端与油箱1连接,实现第一级并联调速功能;所述换向阀5的a口与给进油缸8的无杆腔连接,所述换向阀5的b口依次与调速阀6、第一单向阀7连接后接至给进油缸8的无杆腔,实现第二级串联调速功能;所述第二节流阀9、第二单向阀10的一端与多路阀3的B口相连;所述第二节流阀9、第二单向阀10远离多路阀3的B口的一端与给进油缸8的有杆腔连接,实现第三级串联调速功能。作为对本实例的改进,所述液压泵2为恒功率变量泵,所述多路阀3为先导型分片式多路阀3,所述换向阀5为手动两位三通换向阀5,其过渡机能为O型。作为对本实例的改进,所述第一节流阀4和第二节流阀9为双向插装式节流阀,所述调速阀6为插装式调速阀,内部带压力补偿,手动操作旁通型流量调节,所述第一单向阀7和第二单向阀10为插装式单向阀。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级混联精确调速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油箱、液压泵、多路阀、第一节流阀、换向阀、调速阀、第一单向阀、给进油缸、第二节流阀、第二单向阀;所述液压泵的吸油口与油箱连接,所述液压泵的出油口与多路阀的进油口连接;所述多路阀的A口与第一节流阀一端连接后接至换向阀P口,所述第一节流阀远离所述多路阀的A口的一端与油箱连接;所述换向阀的a口与给进油缸的无杆腔连接,所述换向阀的b口依次与调速阀、第一单向阀连接后接至给进油缸的无杆腔;所述第二节流阀、第二单向阀的一端与多路阀的B口相连;所述第二节流阀、第二单向阀远离多路阀的B口的一端与给进油缸的有杆腔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3.20 CN 20191021390261.一种多级混联精确调速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油箱、液压泵、多路阀、第一节流阀、换向阀、调速阀、第一单向阀、给进油缸、第二节流阀、第二单向阀;所述液压泵的吸油口与油箱连接,所述液压泵的出油口与多路阀的进油口连接;所述多路阀的A口与第一节流阀一端连接后接至换向阀P口,所述第一节流阀远离所述多路阀的A口的一端与油箱连接;所述换向阀的a口与给进油缸的无杆腔连接,所述换向阀的b口依次与调速阀、第一单向阀连接后接至给进油缸的无杆腔;所述第二节流阀、第二单向阀的一端与多路阀的B口相连;所述第二节流阀、第二单向阀远离多路阀的B口的一端与给进油缸的有杆腔连接。2.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多级混联精确调速液压系统,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保永雷丰励叶强波刘小华王杰朱利民孟祥辉阳廷军陈泽平郭向勇郝少楠傅双玲周涛刘思聪杜渔舟张先韬张晓泽
申请(专利权)人: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