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柴油机后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542095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6 19: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柴油机后处理装置,属于内燃机后处理技术领域,包括DPF腔室、SCR催化器腔室,DPF腔室与SCR催化器腔室之间的通道上安装有向通道内喷射的喷嘴,喷嘴连接有供液管路;所述SCR催化器腔室中设有催化剂载体,所述催化剂载体外围设有电加热器。在柴油机冷启动或者运行在中低转速、低负荷时,利用设置的筒状电加热器给催化器加热,达到全面提高催化剂的催化转化效率的目的。并且,在排气温度过高时,还能通过供液管路和喷嘴向通道内喷水,达到降温效果,保证催化剂不会失效。

A Post-treatment Device for Diesel Engin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柴油机后处理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内燃机后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柴油机后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柴油机燃烧排放的主要污染物为NOX和PM,x=1,2,为避免污染物的排放产生的污染,柴油机尾气后处理系统变成了发动机不可或缺的系统之一。其中很多厂家使用SCR(SelectiveCatalyticReduction,选择催化还原)降低NOX的排放,但是SCR催化器的转化效率很依赖温度范围,常用的钒基、铜基、铁基及分子筛催化剂都有其许用工作温度范围。在柴油机使用过程中,在柴油机高转速高负荷或者当SCR前的DPF(DieselParticulateFilter,柴油机颗粒捕捉器)再生时,排气温度过高,造成催化剂失效。例如成本低、应用广泛的钒基催化剂的可靠工作温度范围为250-550℃,当排气温度高于550℃时,可能会使钒基中的钒挥发失效影响催化转化效率,并且对环境造成污染。所以需要对柴油机后处理系统排气温度进行热管理,保证排气温度处在一个合适范围内。现有技术中,公布号为CN108757118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柴油机后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DOC(DieselOxidationCatalyst,柴油机氧化催化器)、DPF和SCR催化器,DPF和SCR催化器的降温通道上开设有喷水孔,喷水孔上安装有喷水器,利用喷水器对DPF再生后的排气温度进行降温,降温效果较好。然而,当柴油机冷启动或者运行在中低转速低负荷时排气温度较低,会导致尿素热解水解不完全,催化转化效率差,污染物排放量高,并且可能会造成部分硫酸盐附着在催化剂表面,造成硫中毒。因此,上述专利申请仅能实现排气温度过高时的降温,无法解决排气温度较低导致SCR催化器中催化剂的催化效率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柴油机后处理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排气温度低时催化剂转化效率低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柴油机后处理装置,包括DPF腔室、SCR催化器腔室,DPF腔室与SCR催化器腔室之间的通道上安装有向通道内喷射的喷嘴,喷嘴连接有供液管路;所述SCR催化器腔室中设有催化剂载体,所述催化剂载体外围设有电加热器。本专利技术的柴油机后处理装置,在柴油机冷启动或者运行在中低转速、低负荷时,利用设置的电加热器给催化器加热,达到提高催化剂的催化转化效率的目的。并且,在排气温度过高时,还能通过供液管路和喷嘴向通道内喷水,达到降温效果。进一步,所述催化剂载体为筒状,催化剂载体内侧设置催化剂,催化剂载体外侧铺设所述电加热器,实现快速传热,提高催化剂的催化转化速度。进一步,所述筒状电加热器与SCR催化器腔室的壳体之间设有保温空腔或保温层,实现快速导热的同时,对SCR催化器腔室内进行保温,提高催化剂的催化转化效率。进一步,所述供液管路的设计包括两种设计方案:设计方案一:所述供液管路分为两路,其中一路供液管路上设有计量泵与水箱,另一路供液管路上设计有尿素泵与尿素箱,使尿素溶液和水各自通过单独的供液管路排至DPF腔室与SCR催化器腔室之间的通道中,实现排气温度的降低。设计方案二:所述供液管路包括主路,连通主路的供水支路与尿素支路,所述供水支路上设有计量泵与水箱,所述尿素支路上设有尿素泵与尿素箱。连通支路将供水支路中的水和尿素支路中的尿素溶液混合,通过喷嘴向通道内喷射混合液,实现排气温度的降低。进一步,在设计方案一的基础上,还包括设置在水箱内的第三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水箱内的水温,达到在合适水温的情况向通道内喷水或混合液,保证降低排气温度。为了实现通道内排气温度的检测,还包括控制连接所述电加热器的控制器,该控制器还控制连接有设置在DPF腔室与SCR催化器腔室之间的通道内的第一温度传感器,根据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排气温度大小进行相应的处理,若检测的排气温度过低,控制电加热器开启,若检测的排气温度过高,则向通道内喷水或混合液。为了实现催化剂载体的温度检测,还包括控制连接所述电加热器的控制器,该控制器还控制连接有设置在催化剂载体上的第二温度传感器,根据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催化剂载体的温度,实现电加热器的开启或关闭,以保证催化剂的催化转化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柴油机后处理装置;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柴油机后处理装置;标号说明如下:1——DPF腔室,2——水箱,3——第三温度传感器,4——计量泵,5——控制器,6——第一温度传感器,7——喷嘴,8——尿素泵,9——尿素箱,10——催化剂载体,11——筒状电加热器,12——保温空腔,13——第二温度传感器,14——SCR催化器腔室。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装置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的一种柴油机后处理装置,包括DPF腔室1、SCR催化器腔室14,DPF腔室1与SCR催化器腔室14之间的排气通道上安装有向排气通道内喷射水和尿素溶液的两个喷嘴7,每个喷嘴7连接有单独的供液管路,其中一路供液管路上设有计量泵4与水箱2,另一路供液管路上设有用于SCR选择催化还原的尿素泵8与尿素箱9。SCR催化器腔室14中设有催化剂载体10,为了保证催化效果,催化剂载体10是筒状,催化剂载体10内侧设置催化剂,催化剂载体10外侧设有筒状电加热器11,该筒状电加热器为PTC加热器,包裹在催化剂载体10外围,且该筒状电加热器表面涂覆有绝缘层。筒状电加热器11与SCR催化器腔室14的壳体之间设有保温空腔12,起到保温作用,作为其他实施方式,还可以采用保温层代替保温空腔12。该柴油机后处理装置还包括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5,该控制器5连接有设置在排气通道内的第一温度传感器6,用于检测从DPF腔室1排向SCR催化器腔室14的气体温度;控制器5还连接有第二温度传感器13,用于检测催化剂载体10的温度;控制器5还控制连接计量泵4与尿素泵8,水箱2内设置有第三温度传感器3,第三温度传感器3与控制器5连接,用于检测水箱2内的水温。上述柴油机后处理装置的工作原理为:在柴油机冷启动时,通过控制器5控制PTC加热器对催化剂载体10进行加热,以缩短到达催化剂载体工作温度的时间。当控制器5接收第二温度传感器13采集的催化剂载体10的温度达到设定温度(如250℃),加热完毕,关闭PTC加热器。当柴油机正常运转,此时柴油机可能运行在中低转速且低负荷的工况下,控制器5控制第一温度传感器6测量得到排气温度,如为200℃,通过与先前设定好的温度比较,如为250℃,则判定排气温度较低,打开PTC加热器,对催化剂载体10进行加热,使其温度处于SCR反应的合适温度范围(即上述催化剂载体工作温度),直至排气温度上升到250℃以上关闭PTC加热器。当柴油机运行在高转速、大负荷的工况下或在SCR前、DPF再生时,排气温度较高,需要进行喷水降温。例如,控制器5接收第一温度传感器6采集的排气温度为T1,高于原先设置的催化剂工作温度上限的T2时,控制器5控制计量泵4从水箱2内吸水,水经由供液管路,最终由喷嘴7喷射进排气通道内部,利用水的汽化潜热和水蒸气的吸热能力吸收排气中的热量,以达到降低排气温度的目的,使排气温度降低到催化剂的工作温度上限T2以下,关闭计量泵4,保证了催化剂载体10的温度不会过高。上述喷射的水量由控制器5根据计量泵4的发动机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柴油机后处理装置,包括DPF腔室、SCR催化器腔室,DPF腔室与SCR催化器腔室之间的通道上安装有向通道内喷射的喷嘴,喷嘴连接有供液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SCR催化器腔室中设有催化剂载体,所述催化剂载体外围设有电加热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柴油机后处理装置,包括DPF腔室、SCR催化器腔室,DPF腔室与SCR催化器腔室之间的通道上安装有向通道内喷射的喷嘴,喷嘴连接有供液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SCR催化器腔室中设有催化剂载体,所述催化剂载体外围设有电加热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柴油机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载体为筒状,催化剂载体内侧设置催化剂,催化剂载体外侧铺设所述电加热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柴油机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器与SCR催化器腔室的壳体之间设有保温空腔或保温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柴油机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液管路分为两路,其中一路供液管路上设有计量泵与水箱,另一路供液管路上设计有尿素泵与尿素箱。5.根据权利要求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民张振方刘建新杜慧勇王站成苗家轩徐斌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