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设有多路气流通道的分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54002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6 18: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气体或颗粒物采样器分流装置的结构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设有多路气流通道的分流装置;包括端盖和底座;所述端盖盖合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端盖包括设有内腔的环形台,所述环形台的上端设有凸台,所述凸台设有入口;所述入口与所述内腔连通;所述底座包括分流台和安装台;所述安装台连接于所述分流台的下端;所述分流台容置在所述内腔中;所述分流台的上端面设有分流入口,所述入口与所述分流入口连通;所述安装台的底端设有多个分流出口,所述分流入口与所述分流出口之间形成多个分流通道。本分流装置通过设置多个分流通道进行同时采样,因此结构设计合理、避免误差,准确性高且实用性强。

A shunt device with multiple air passag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设有多路气流通道的分流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气体或颗粒物采样器分流装置的结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设有多路气流通道的分流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大气颗粒物对大气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对它的监测、分析和研究是当前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在环境监测领域中,针对不同的研究对象,需要对同一时段、同一地点环境空气中的颗粒物进行多个平行采样。采用多台采样器实现平行采样会增加工作成本,而且多个采样器的性能差异会影响后续颗粒物分析结果的准确性,更显而易见的是同时操作多台采样器进行颗粒物采样也是极不方便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可分多个通道同时采样,避免误差,准确性高且实用性强的设有多路气流通道的分流装置。上述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设有多路气流通道的分流装置,包括端盖和底座;所述端盖盖合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端盖包括设有内腔的环形台,所述环形台的上端设有凸台,所述凸台设有入口;所述入口与所述内腔连通;所述底座包括分流台和安装台;所述安装台连接于所述分流台的下端;所述分流台容置在所述内腔中;所述分流台的上端面设有分流入口,所述入口与所述分流入口连通;所述安装台的底端设有多个分流出口,所述分流入口与所述分流出口之间形成多个分流通道。进一步的是,所述设有内腔的环形台包括上底面,所述上底面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即为所述入口的下端;所述上底面与所述安装台的上端面接触连接;所述通孔的边缘包括多条出口弧线;所述分流入口的外边缘包括多个分流入口弧线;所述分流入口弧线与所述出口弧线一一对应,并对应于一个分流出口;所述分流入口弧线所在平面的中心线与相对应的所述出口弧线所在平面的中心线重叠,并连接于相对应的分流出口的中心点;所述出口弧线所在平面的中心线与相对应的所示分流出口的中心线之间设有夹角。进一步的是,多个所述分流出口均匀分布在所述安装台的底端;多个分流出口的中心点的连线呈圆形。进一步的是,所述环形台为圆环形结构,所述内腔为圆形内腔,所述分流台为圆柱形结构。进一步的是,所述入口位于所述凸台的中心位置,所述分流入口位于所述分流台的中心位置。进一步的是,所述安装台上设有多个安装孔。本技术中,分流装置包括端盖和底座;端盖设有内腔,入口与内腔连通;底座包括分流台和安装台;分流台容置在所述内腔中;分流台的上端面设有分流入口,入口与所述分流入口连通;所述安装台的底端设有多个分流出口,所述分流入口与所述分流出口之间形成多个分流通道;因此,本分流装置通过设置多个分流通道进行同时采样,因此结构设计合理、避免误差,准确性高且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本技术的一种设有多路气流通道的分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技术的一种设有多路气流通道的分流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本技术的一种设有多路气流通道的分流装置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的一种设有多路气流通道的分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为本技术的一种设有多路气流通道的分流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为本技术的一种设有多路气流通道的分流装置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的设有多路气流通道的分流装置,包括端盖1和底座2;所述端盖1盖合在所述底座2上;所述端盖1包括设有内腔的环形台,所述环形台的上端设有凸台,所述凸台设有入口3;所述入口3与所述内腔连通;所述底座2包括分流台21和安装台22;所述安装台22连接于所述分流台21的下端;所述分流台21容置在所述内腔中;所述分流台21的上端面设有分流入口211,所述入口3与所述分流入口211连通;所述安装台22的底端设有多个分流出口221,所述分流入口211与所述分流出口221之间形成多个分流通道4;其中,环形台为圆环形结构,所述内腔为圆形内腔,所述分流台21为圆柱形结构。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本实施例中,所述设有内腔的环形台包括上底面11,所述上底面11上设有通孔111,所述通孔111即为所述入口3的下端;所述上底面11与所述安装台22的上端面接触连接;因此,端盖1和底座2之间封闭连接,使得进入端盖1的气体或颗粒物全部向外分流。本实施例中,所述通孔111的边缘包括多条出口弧线;所述分流入口211的外边缘包括多个分流入口弧线;所述分流入口弧线与所述出口弧线一一对应,并对应于一个分流出口221;所述分流入口弧线所在平面的中心线与相对应的所述出口弧线所在平面的中心线重叠,并连接于相对应的分流出口221的中心点;所述出口弧线所在平面的中心线与相对应的所示分流出口221的中心线之间设有夹角。因此,分流入口211其实包括多个通孔入口,这多个通孔入口的中部是共同,形成中通孔;通过入口3进入的气体或颗粒物,在通过分流入口时,是通过多个通孔入口平均往外分散的。本实施例中,多个所述分流出口221均匀分布在所述安装台22的底端;多个分流出口221的中心点的连线呈圆形,所述入口3位于所述凸台的中心位置,所述分流入口211位于所述分流台21的中心位置。本实施例中,安装台22包括环形的凸边,为便于安装,所述安装台22上设有多个安装孔222,该多个安装孔222位于凸边上。本技术中,分流装置包括端盖和底座;端盖设有内腔,入口与内腔连通;底座包括分流台和安装台;分流台容置在所述内腔中;分流台的上端面设有分流入口,入口与所述分流入口连通;所述安装台的底端设有多个分流出口,所述分流入口与所述分流出口之间形成多个分流通道;因此,本分流装置通过设置多个分流通道进行同时采样,因此结构设计合理、避免误差,准确性高且实用性强。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设有多路气流通道的分流装置,包括端盖和底座;所述端盖盖合在所述底座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包括设有内腔的环形台,所述环形台的上端设有凸台,所述凸台设有入口;所述入口与所述内腔连通;所述底座包括分流台和安装台;所述安装台连接于所述分流台的下端;所述分流台容置在所述内腔中;所述分流台的上端面设有分流入口,所述入口与所述分流入口连通;所述安装台的底端设有多个分流出口,所述分流入口与所述分流出口之间形成多个分流通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设有多路气流通道的分流装置,包括端盖和底座;所述端盖盖合在所述底座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包括设有内腔的环形台,所述环形台的上端设有凸台,所述凸台设有入口;所述入口与所述内腔连通;所述底座包括分流台和安装台;所述安装台连接于所述分流台的下端;所述分流台容置在所述内腔中;所述分流台的上端面设有分流入口,所述入口与所述分流入口连通;所述安装台的底端设有多个分流出口,所述分流入口与所述分流出口之间形成多个分流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设有内腔的环形台包括上底面,所述上底面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即为所述入口的下端;所述上底面与所述安装台的上端面接触连接;所述通孔的边缘包括多条出口弧线;所述分流入口的外边缘包括多个分流入口弧线;所述分流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阔乔坤丽郑永安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鋆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