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侧面全检修式新风换气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38457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6 18: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侧面全检修式新风换气机,包括设备框架,设备框架的一端设有新风风口和排风风口,设备框架的另一端设有回风风口和送风风口;检修板,检修板设于设备框架的侧面,检修板与设备框架可拆卸连接;排风风机,排风风机设于设备框架内,排风风机与排风风口的内端连通;送风风机,送风风机设于设备框架内,送风风机与送风风口的内端连通;热交换装置,热交换装置设于设备框架内,热交换装置安装于检修板上;净化装置,净化装置设于设备框架内,净化装置安装于检修板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便于拆卸检修板,方便维修新风换气机内部的零件,省时省力,降低了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侧面全检修式新风换气机
本技术涉及换气机的
,尤其涉及一种侧面全检修式新风换气机。
技术介绍
新风换气机是根据在密闭的室内一侧送风另一侧引风,则在室内会形成“新风流动场”的原理进行设计研制的。它依靠机械送风、引风,强迫在系统内形成新风流动场。是一种时刻保持室内空气洁净清新的新型环保电器。这种独立的室内空气置换、净化循环系统,能在排除室内的污染空气的同时,输入自然新鲜空气,将输入室内的新风先经过滤、杀菌、加热、增氧等多项处理。但是,现有技术上的新风换气机在检测过程中内部的很多零部件都是不能拆卸的,所以导致检修时不方便,费时费力,成本较高,部分损坏的零件甚至会导致整个新风换气机无法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的换气机的零件不能拆卸,检修不方便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旨在便于拆卸检修板,方便维修的侧面全检修式新风换气机。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侧面全检修式新风换气机,包括:设备框架,所述设备框架的一端设有新风风口和排风风口,所述设备框架的另一端设有回风风口和送风风口;检修板,所述检修板设于所述设备框架的侧面,所述检修板与所述设备框架可拆卸连接;排风风机,所述排风风机设于所述设备框架内,所述排风风机与所述排风风口的内端连通;送风风机,所述送风风机设于所述设备框架内,所述送风风机与所述送风风口的内端连通;热交换装置,所述热交换装置设于所述设备框架内,所述热交换装置安装于所述检修板上;净化装置,所述净化装置设于所述设备框架内,所述净化装置安装于所述检修板上。上述的侧面全检修式新风换气机,其中,所述检修板包括第一检修板、第二检修板和第三检修板,所述第一检修板、所述第二检修板和所述第三检修板均设于所述设备框架的侧面,所述第一检修板、所述第二检修板、所述第三检修板分别与所述设备框架可拆卸连接。上述的侧面全检修式新风换气机,其中,所述第一检修板、所述第二检修板和所述第三检修板设于所述设备框架的同一侧。上述的侧面全检修式新风换气机,其中,所述热交换装置、所述净化装置均安装于所述第二检修板上。上述的侧面全检修式新风换气机,其中,还包括:电控装置,所述电控装置设于所述设备框架内,所述电控装置通过拆卸式紧固件与所述第一检修板连接。上述的侧面全检修式新风换气机,其中,还包括:保护开关,所述保护开关设于所述设备框架内,所述保护开关通过拆卸式紧固件与所述设备框架连接。上述的侧面全检修式新风换气机,其中,所述设备框架内的一端设有第一导轨安装板和第一风机导轨,所述第一导轨安装板安装于所述设备框架上,所述第一风机导轨安装于所述第一导轨安装板上,所述排风风机通过法兰设于所述第一导轨安装板与所述第一风机导轨之间。上述的侧面全检修式新风换气机,其中,第一风机导轨的截面形状为L形、S形或鸭嘴L形。上述的侧面全检修式新风换气机,其中,所述设备框架内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导轨安装板和第二风机导轨,所述第二导轨安装板安装于所述设备框架上,所述第二风机导轨安装于所述第二导轨安装板上,所述送风风机通过法兰设于所述第二导轨安装板与所述第二风机导轨之间。上述的侧面全检修式新风换气机,其中,第二风机导轨的截面形状为L形、S形或鸭嘴L形。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积极效果是:本技术设置第一检修板、第二检修板和第三检修板,第一检修板、第二检修板、第三检修板分别与设备框架可拆卸连接,电控装置通过拆卸式紧固件与第一检修板连接,热交换装置、净化装置均安装于第二检修板上,便于拆卸检修板,方便维修新风换气机内部的零件,省时省力,降低了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侧面全检修式新风换气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侧面全检修式新风换气机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侧面全检修式新风换气机的图1中A-A的截面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侧面全检修式新风换气机中第一风机导轨的第一种截面图;图5为本技术一种侧面全检修式新风换气机中第一风机导轨的第二种截面图;图6为本技术一种侧面全检修式新风换气机中第一风机导轨的第三种截面图;附图中:1、新风风口;2、排风风口;3、排风风机;4、电控装置;5、保护开关;6、热交换装置;7、净化装置;8、送风风机;9、送风风口;10、回风风口;11、设备框架;12、第一检修板;13、第二检修板;14、第三检修板;15、第一导轨安装板;16、第一风机导轨;17、检修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技术的限定。图1为本技术一种侧面全检修式新风换气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侧面全检修式新风换气机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侧面全检修式新风换气机的图1中A-A的截面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侧面全检修式新风换气机中第一风机导轨的第一种截面图,图5为本技术一种侧面全检修式新风换气机中第一风机导轨的第二种截面图,图6为本技术一种侧面全检修式新风换气机中第一风机导轨的第三种截面图,如图1至图6所示,示出了一种较佳实施例的侧面全检修式新风换气机,包括:设备框架11,设备框架11的一端设有新风风口1和排风风口2,设备框架11的另一端设有回风风口10和送风风口9;检修板17,检修板17设于设备框架11的侧面,检修板17与设备框架11可拆卸连接;排风风机3,排风风机3设于设备框架11内,排风风机3与排风风口2的内端连通;送风风机8,送风风机8设于设备框架11内,送风风机8与送风风口9的内端连通;热交换装置6,热交换装置6设于设备框架11内,热交换装置6安装于检修板17上;净化装置7,净化装置7设于设备框架11内,净化装置7安装于检修板17上。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检修板17包括第一检修板12、第二检修板13和第三检修板14,第一检修板12、第二检修板13和第三检修板14均设于设备框架11的侧面,第一检修板12、第二检修板13、第三检修板14分别与设备框架11可拆卸连接。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第一检修板12、第二检修板13和第三检修板14设于设备框架11的同一侧。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热交换装置6、净化装置7均安装于第二检修板13上。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侧面全检修式新风换气机还包括:电控装置4,电控装置4设于设备框架11内,电控装置4通过拆卸式紧固件(图中未示出)与第一检修板12连接。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侧面全检修式新风换气机还包括:保护开关5,保护开关5设于设备框架11内,保护开关5通过拆卸式紧固件(图中未示出)与设备框架11连接。以上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本技术在上述基础上还具有如下实施方式:本技术的进一步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见图1至图6所示,设备框架11内的一端设有第一导轨安装板15和第一风机导轨16,第一导轨安装板15安装于设备框架11上,第一风机导轨16安装于第一导轨安装板15上,排风风机3通过法兰设于第一导轨安装板15与第一风机导轨16之间。本技术的进一步实施例中,第一风机导轨16的截面形状为L形、S形或鸭嘴L形,导向效果较好,第一风机导轨16的截面形状还可以选择与第一导轨安装板组成具有导向作用的结构。本技术的进一步实施例中,设备框架11内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侧面全检修式新风换气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框架,所述设备框架的一端设有新风风口和排风风口,所述设备框架的另一端设有回风风口和送风风口;检修板,所述检修板设于所述设备框架的侧面,所述检修板与所述设备框架可拆卸连接;排风风机,所述排风风机设于所述设备框架内,所述排风风机与所述排风风口的内端连通;送风风机,所述送风风机设于所述设备框架内,所述送风风机与所述送风风口的内端连通;热交换装置,所述热交换装置设于所述设备框架内,所述热交换装置安装于所述检修板上;净化装置,所述净化装置设于所述设备框架内,所述净化装置安装于所述检修板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侧面全检修式新风换气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框架,所述设备框架的一端设有新风风口和排风风口,所述设备框架的另一端设有回风风口和送风风口;检修板,所述检修板设于所述设备框架的侧面,所述检修板与所述设备框架可拆卸连接;排风风机,所述排风风机设于所述设备框架内,所述排风风机与所述排风风口的内端连通;送风风机,所述送风风机设于所述设备框架内,所述送风风机与所述送风风口的内端连通;热交换装置,所述热交换装置设于所述设备框架内,所述热交换装置安装于所述检修板上;净化装置,所述净化装置设于所述设备框架内,所述净化装置安装于所述检修板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侧面全检修式新风换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检修板包括第一检修板、第二检修板和第三检修板,所述第一检修板、所述第二检修板和所述第三检修板均设于所述设备框架的侧面,所述第一检修板、所述第二检修板、所述第三检修板分别与所述设备框架可拆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侧面全检修式新风换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修板、所述第二检修板和所述第三检修板设于所述设备框架的同一侧。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侧面全检修式新风换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装置、所述净化装置均安装于所述第二检修板上。5.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爱明张剑敏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士诺净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