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承密封圈注脂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37607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6 18: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轴承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轴承密封圈注脂机,包括用于固定轴承密封圈的注脂座,所述注脂座的内部设有用于容纳油脂的第一容腔,所述注脂座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容腔连通的出脂通道,所述出脂通道的末端能够将油脂引入所述密封圈的储脂区内,所述注脂座上连接有油脂缸体,所述油脂缸体内设有与所述第一容腔连通的缸体容腔,所述油脂缸体上还连接用于将缸体容腔内的油脂挤压进入所述第一容腔的送脂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液压装置驱动送脂,能够实现对密封圈内实现均匀的充入油脂,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

A Grease Injector for Bearing Seal 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轴承密封圈注脂机
本技术涉及轴承
,特别是涉及一种轴承密封圈注脂机。
技术介绍
轴承内圈和轴承外圈之间实现密封的密封圈上需要填充油脂提高密封和润滑效果。现有的注脂机在市场上价格昂贵。而手动对密封圈注入油脂经常有密封圈油脂涂抹不均的情况,不利于保证品质的稳定性。操作者手工对密封圈涂抹油脂,会导致油脂污染工作环境,使用极为不便。同时,操作者的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高的轴承密封圈注脂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轴承密封圈注脂机,包括用于固定轴承密封圈的注脂座,所述注脂座的内部设有用于容纳油脂的第一容腔,所述注脂座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容腔连通的出脂通道,所述出脂通道的末端能够将油脂引入所述密封圈的储脂区内,所述注脂座上连接有油脂缸体,所述油脂缸体内设有与所述第一容腔连通的缸体容腔,所述油脂缸体上还连接用于将缸体容腔内的油脂挤压进入所述第一容腔的送脂装置。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送脂装置包括液压油缸和设于所述缸体容腔内的油脂活塞,所述液压油缸内设有液压活塞,所述液压活塞通过连杆与所述油脂活塞固定连接,所述液压活塞通过连接于所述液压油缸上的外部供油管驱动在所述液压活塞内往复运动。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液压活塞上还穿设有突出于所述液压油缸两端的液压活塞杆,所述液压活塞杆在所述液压油缸的后端套设有能够调节在所述液压活塞杆上的行程长度的调节螺母。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连杆与所述液压活塞杆通过联轴器连接。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注脂座的底部还连接有用于固定所述注脂座的注脂下工装,所述注脂下工装内设有与所述第一容腔连通的第二容腔,所述第二容腔还与所述缸体容腔连通。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油脂缸体的顶部连接有用于储存油脂的储脂桶,所述储脂桶的内腔与所述缸体容腔连通。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储脂桶与所述缸体之间连接有单向阀。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油脂缸体与所述液压油缸通过固定杆相互连接。本技术提供一种轴承密封圈注脂机,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设计工装便于对密封圈定位,同时将手工对密封圈涂抹油脂替换为注脂机进行注脂,后者相对于前者,大大降低了操作者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保证了生产产量的稳定。2、注脂机的对密封圈注入油脂的量可以调节,且注脂量在自动控制下很稳定,产品质量能够得到控制。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轴承密封圈注脂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一种轴承密封圈注脂机的A处结构示意图;图中,10、注脂座;11、内圈;12、密封圈容腔;13、第一容腔;14、出脂通道;20、轴承密封圈;21、储脂区;30、注脂下工装;31、第二容腔;40、油脂缸体;41、第一通道;42、第二通道;43、缸体容腔;44、固定杆;50、储脂桶;51、单向阀;60、送脂装置;61、油脂活塞;62、连杆;63、联轴器;70、液压油缸;71、液压活塞;72、液压活塞杆;73、调节螺母。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一种轴承密封圈注脂机,用于轴承密封圈20进行注脂,轴承密封圈20一般包括密封圈本体和连接于密封圈本体上的密封唇,在轴承密封圈20的各个密封唇之间形成用于储存油脂的储脂区21。本技术包括对密封圈进行固定的注脂座10、对轴承密封圈20进行注脂的送脂装置60,对储脂区21内进行定量自动注脂。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轴承密封圈注脂机,如图2所示,包括用于固定轴承密封圈20的注脂座10,注脂座10的内部设有用于容纳油脂的第一容腔13,注脂座10呈圆柱形,注脂座10的顶部设有用于固定轴承密封圈20的内圈11,在使用时,将固定轴承密封圈20套接安装在内圈11上,内圈11呈圆柱状。同时,在内圈11与注脂座10的上方设有用于容纳轴承密封圈20的密封圈容腔12,密封圈容腔12与轴承密封圈20的储脂区21对应,便于通过注脂座10向储脂区21内注脂。如图2所示,注脂座10上设有与第一容腔13连通的出脂通道14,出脂通道14为孔状结构,出脂通道14的末端能够将油脂引入密封圈20的储脂区21内,出脂通道14分布在注脂座10上,以对轴承密封圈20的不同区域进行注脂。同时,注脂座10上连接有油脂缸体40,油脂缸体40内设有与第一容腔13连通的缸体容腔43,油脂缸体40上还连接用于将缸体容腔43内的油脂挤压进入第一容腔13的送脂装置60。当缸体容腔43内的油脂受到送脂装置60的挤压后,油脂能够通过出脂通道14进入储脂区21内,完成注脂。只要控制送脂装置60的送脂量均匀,即能够完成对轴承密封圈20的均匀注脂。具体地,如图1所示,送脂装置60包括液压油缸70和设于缸体容腔43内的油脂活塞61,液压油缸70内设有液压活塞71,液压活塞71通过连杆62与油脂活塞61固定连接,液压活塞71通过连接于液压油缸70上的外部供油管驱动在液压活塞71内往复运动。其中,外部供油管对液压油缸70进行一定油量的控制,即实现了液压活塞71固定行程的运动,使得油脂活塞61的行程也固定,使得注脂量均匀、稳定。同时,液压油缸70、油脂活塞61分开设置,使得作为动力部分的液压油缸70与作为工作部分的油脂活塞61相互分开工作、只有液压力相互作用。具体地,液压活塞71上还穿设有突出于液压油缸70两端的液压活塞杆72,液压活塞杆72在液压油缸70的后端套设有能够调节在液压活塞杆72上的行程长度的调节螺母73。如图1所示,在液压活塞71向油脂活塞61所在方向运动时,液压活塞杆72、调节螺母73一同向前运动,在调节螺母73与液压油缸70的外壁接触时,液压活塞杆72停止运动,通过调节螺母73能够实现对液压活塞杆72行程的控制,而且通过旋动调节螺母73调节其在液压活塞杆72上的位置,能够实现对液压活塞杆72行程的调节。具体地,连杆62与液压活塞杆72通过联轴器63连接,便于生产组装。具体地,注脂座10的底部还连接有用于固定注脂座10的注脂下工装30,注脂下工装30内设有与第一容腔13连通的第二容腔31,第二容腔31还与缸体容腔43连通。通过注脂下工装30将注脂座10与油脂缸体40连接,便于注脂下工装30的固定。具体地,油脂缸体40的顶部连接有用于储存油脂的储脂桶50,储脂桶50的内腔与缸体容腔43连通。储脂桶50提高了本装置连续工作的时长,便于批量对轴承密封圈20进行注脂。具体地,储脂桶50与缸体40之间连接有单向阀51,通过设置单向阀51便于油脂自动从储脂桶50进入缸体40内,而不会因缸体40内的压力而从缸体40进入储脂桶50内。当液压活塞71向油脂活塞61所在侧相反的方向运动时,液压活塞71在缸体40内产生的负压使得储脂桶50中的油脂自动进入缸体40内。注脂座10、注脂下工装30中的油脂则由于油脂通道阻力较大,使得储脂桶50中的油脂自动进入缸体40更自然。具体地,油脂缸体40与液压油缸70通过固定杆44相互连接,便于组装。综上,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轴承密封圈注脂机,便于调节,能够对轴承密封圈进行定量注脂,提高了轴承密封圈注脂的速度,提高了产品的品质。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轴承密封圈注脂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固定轴承密封圈(20)的注脂座(10),所述注脂座(10)的内部设有用于容纳油脂的第一容腔(13),所述注脂座(10)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容腔(13)连通的出脂通道(14),所述出脂通道(14)的末端能够将油脂引入所述密封圈(20)的储脂区(21)内,所述注脂座(10)上连接有油脂缸体(40),所述油脂缸体(40)内设有与所述第一容腔(13)连通的缸体容腔(43),所述油脂缸体(40)上还连接用于将缸体容腔(43)内的油脂挤压进入所述第一容腔(13)的送脂装置(6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承密封圈注脂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固定轴承密封圈(20)的注脂座(10),所述注脂座(10)的内部设有用于容纳油脂的第一容腔(13),所述注脂座(10)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容腔(13)连通的出脂通道(14),所述出脂通道(14)的末端能够将油脂引入所述密封圈(20)的储脂区(21)内,所述注脂座(10)上连接有油脂缸体(40),所述油脂缸体(40)内设有与所述第一容腔(13)连通的缸体容腔(43),所述油脂缸体(40)上还连接用于将缸体容腔(43)内的油脂挤压进入所述第一容腔(13)的送脂装置(6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密封圈注脂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送脂装置(60)包括液压油缸(70)和设于所述缸体容腔(43)内的油脂活塞(61),所述液压油缸(70)内设有液压活塞(71),所述液压活塞(71)通过连杆(62)与所述油脂活塞(61)固定连接,所述液压活塞(71)通过连接于所述液压油缸(70)上的外部供油管驱动在所述液压活塞(71)内往复运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承密封圈注脂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活塞(71)上还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国海陈磊王健
申请(专利权)人:韶关东南轴承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