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钢束管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534618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6 18: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预应力钢束管道装置,包括预应力管道、弹性密封装置及多个排气管,所述预应力管道外壁具有保护层,在所述预应力管道长度方向上,所述预应力管道延伸有多个弯曲部;所述弹性密封装置分别插入所述预应力管道的两端中,并与所述预应力管道紧密接触;所述排气管固设于所述弯曲部上,并与所述预应力管道相连通,所述排气管内设有加强件。通过将设有所述加强件的排气管固设于所述弯曲部上,并与所述预应力管道相连通,使得预应力管道饱满压浆,从而提高预应力筋的使用性能以及延长预应力筋的使用寿命。

Prestressed steel bundle pipe install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预应力钢束管道装置
本技术涉及桥梁建设
,尤其涉及一种预应力钢束管道装置。
技术介绍
在桥梁建设过程中,预应力筋的张拉施工是桥梁重要的施工工艺之一,其关系到桥梁的施工质量。预应力筋常采用后张法施工,具体施工工艺如下:在混凝土梁的施工过程中,先浇筑混凝土构件,混凝土构件通过设置预应力管道来预留出相应的孔道,待达到设计规定强度后,在孔道内穿预应力筋(预应力筋可采用预应力钢绞线),然后进行预应力筋的张拉,并利用锚具将张拉后的预应力筋锚固在构件的端部,再通过压浆使预应力筋与孔道粘结一体,以形成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然而,因预应力管道在进行压浆施工过程中,常被残留物堵塞导致压浆不饱满,特别是具有弯曲段的预应力管道,其不仅容易被堵塞,还不易被发现,此压浆缺陷使得预应力筋与预应力管道之间无法牢固的粘结为一体,即预应力筋与预应力管道之间存在间隙,且存在于间隙中的物质还会腐蚀预应力筋,使得预应力筋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受影响,进一步降低桥梁的使用寿命,甚至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实现预应力管道压浆饱满的预应力钢束管道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预应力钢束管道装置,包括预应力管道、弹性密封装置及多个排气管,所述预应力管道外壁具有保护层,在所述预应力管道长度方向上,所述预应力管道延伸有多个弯曲部;所述弹性密封装置分别插入所述预应力管道的两端中,并与所述预应力管道紧密接触;所述排气管固设于所述弯曲部上,并与所述预应力管道相连通,所述排气管内设有加强件。作为上述实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排气管道设于所述弯曲部的最高点上。作为上述实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多个排气管道位于所述预应力管道的同一侧面上。作为上述实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排气管道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的一端与所述预应力管道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排气管固定连接。作为上述实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加强件为内衬网。作为上述实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排气管为透明胶管。作为上述实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性密封装置的其中一端为插入端,另一端为拉取端;所述插入端插入所述预应力管道中,且所述插入端设有导引部;所述拉取端伸出所述预应力管道外,且所述拉取端设有拉取件。作为上述实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性密封装置为橡胶。作为上述实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预应力管道的外壁凸伸有多个固定部。作为上述实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预应力钢束管道装置进一步包括定位装置,所述预应力管道固设于所述定位装置中。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方案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预应力钢束管道装置通过将设有所述加强件的排气管固设于所述弯曲部上,并与所述预应力管道相连通,使得预应力管道饱满压浆,从而提高预应力筋的使用性能,以及延长预应力筋的使用寿命。本技术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为本技术预应力钢束管道装置埋设在混凝土中时的剖视图。图2为图1的A部局部放大图。图3为图1穿束预应力钢绞线后的示意图。图4为图1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解释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的预应力钢束管道装置1,其固设于所述定位装置2中。如图1、图2所示,所述预应力钢束管道装置1埋设于混凝土梁3中,用于穿预应力筋4。所述预应力钢束管道装置1包括预应力管道11、弹性密封装置13及多个排气管14。所述预应力管道11外周具有保护层12,保护层12可保护预应力管道11,以防止其被腐蚀。在预应力管道11长度方向上,预应力管道11弯折延伸有多个弯曲部111,所述弹性密封装置13分别插入预应力管道11的两端中,并与预应力管道11紧配合接触,弹性密封装置13具有良好的弹性,可实时调整与预应力管道11之间的间隙,以实现预应力管道11的良好密封,防止杂物进入预应力管道11中而将其堵塞。具体地,所述预应力管道11的外壁凸伸有多个固定部121,通过设置固定部121,使得预应力管道11与混凝土梁3牢固地结合为一体。所述排气管14固设于所述弯曲部111上,并与预应力管道11相连通,排气管14内设有加强件141。其中,所述排气管14为透明胶管,加强件141为内衬网,内衬网可增强排气管14的强度,使排气管14不易因外力的作用而变形。通过将设有加强件141的排气管14固设于弯曲部111上,并与预应力管道11相连通,使得预应力管道11饱满压浆,从而提高预应力筋4的使用性能,以及延长预应力筋4的使用寿命。此外,排气管14还可用于检测预应力管道11是否通畅及有无异物堵塞,进一步保证预应力管道11顺利进行压浆施工,可避免预应力管道11因内部不通畅而导致压浆不饱满的情况发生。如图2、图4所示,具体地,所述预应力管道11可采用塑料波纹管,塑料波纹管应贮存在远离热源、油污及化学品等污染源的地方,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采用金属波纹管。其中波纹管的尺寸与位置应正确,其轴线偏差不大于10mm,孔道应平顺。预应力管道11应采用定位装置2固定安装,使其能牢固地置于混凝土模板内的设计位置,确保在混凝土浇筑期间不产生位移。定位装置2可采用定位筋(未标号),定位筋有多个,且两相邻定位筋之间所固定的直线预应力管道11不大于0.8m,曲线预应力管道11不大于0.5m,设计有要求时按设计规定执行。如图2、图3所示,所述弹性密封装置13为橡胶棒,弹性密封装置13的其中一端为插入端,另一端为拉取端;插入端插入预应力管道11中,且插入端设有导引部131,导引部131可导引弹性密封装置13快速、顺利地插入预应力管道11中;所述拉取端伸出预应力管道11外,且拉取端设有拉取件132,在混凝土梁3浇筑完成之后,通过拉取件132将弹性密封装置13从预应力管道11中取出。可见,通过设置拉取件132,利于将弹性密封装置13从预应力管道11中取出。如图1、图2所示,作为上述实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排气管14设于弯曲部111的最高点上,且其被引到混凝土梁3顶,即排气管14伸出混凝土梁3外。在本实例中,所述多个排气管14位于所述预应力管道11的同一侧面上。排气管14宜采用小钢管,也可采用内设钢丝的透明胶管,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排气管14的选用以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压扁堵塞为原则即可,且排气管14内径不小于20mm。通过将排气管14设于所述弯曲部111的最点上,可检测预应力管道11的弯曲部111是否通畅。具体地,所述排气管14包括支撑件142,支撑件142的一端与预应力管道1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排气管14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支撑件142,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可进一步防止排气管14被混凝土压弯变形而导致排气管14堵塞。综上所述,本技术预应力钢束管道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预应力钢束管道装置通过将设有加强件的排气管固设于弯曲部上,并与预应力管道相连通,使得预应力管道饱满压浆,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应力钢束管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应力管道、弹性密封装置及多个排气管,所述预应力管道外壁具有保护层,在所述预应力管道长度方向上,所述预应力管道延伸有多个弯曲部;所述弹性密封装置分别插入所述预应力管道的两端中,并与所述预应力管道紧密接触;所述排气管固设于所述弯曲部上,并与所述预应力管道相连通,所述排气管内设有加强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应力钢束管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应力管道、弹性密封装置及多个排气管,所述预应力管道外壁具有保护层,在所述预应力管道长度方向上,所述预应力管道延伸有多个弯曲部;所述弹性密封装置分别插入所述预应力管道的两端中,并与所述预应力管道紧密接触;所述排气管固设于所述弯曲部上,并与所述预应力管道相连通,所述排气管内设有加强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钢束管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设于所述弯曲部的最高点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应力钢束管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排气管位于所述预应力管道的同一侧面上。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应力钢束管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的一端与所述预应力管道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排气管固定连接。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华彬刘怀刚高世强肖向荣刘炜赵升辉陶坡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路桥华南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