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53368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6 17: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包括安装在地下的均化厌氧池,所述均化厌氧池通过潜水泵连接微电解氧化池,所述微电解氧化池位于均化厌氧池的上方,所述微电解氧化池内设有转笼,所述转笼表面覆有生物膜,所述微电解氧化池的出水口通过出水管连接人工湿地,所述出水管设有支管,所述支管的一端与均化厌氧池连接,所述人工湿地的出口通过回流管与均化厌氧池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流程短占地面积小,采用生物与生态技术相结合,仅消耗少量的电,无需投加化学药剂,无二次污染,尤其是好氧部分无需另外设置曝气机,大大节省了能耗。运行费用在0.1‑0.3元/吨水左右,且设备日处理量越大,吨水运行费用越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本技术涉及环保
,具体涉及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污水处理常用的生化法有传统活性污泥法、生物滤池、A/O法以及传统生物接触氧化法等。其中:1、传统活性污泥法,需处理的污水和从二次沉淀池回流的活性污泥同时进入曝气池,沿曝气池长度打入空气,使污水和活性污泥充分混合接触,并得到溶解氧,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不断地被微生物吸附、分解,污水得到净化。缺点如下:曝气池容积大,占地面积大,基建费用高;对水质、水量变化的适应能力较低;耗氧速率与供氧速率难于沿池长吻合一致;脱氮除磷效果较差。2、生物滤池,由碎石或塑料制品填料构成的生物处理构筑物。污水与填料表面上生长的微生物膜间隙接触,使污水得到净化。缺点如下:对进水的SS要求较高,进水浓度不能太高,否则容易引起滤料结团、堵塞;进水提升水头较大;反冲洗要求高,反冲洗出水回流入初沉池,对初沉池有较大的冲击负荷;设计或运行管理不当会造成滤料随水流失等问题。3、A/O法,也叫厌氧好氧工艺,A(Anacrobic)是厌氧段,通过反硝化细菌的反硝化作用达到脱氮的目的;O(Oxic)是好氧段,通过水中好氧微生物的新陈代谢活动除水中的含磷有机物和其他有机物。缺点如下:基建投资稍高;占地面积偏大;操作管理复杂。4、传统生物接触氧化法,在池内设置填料,已经充氧的污水浸没全部填料,并以一定的流速流经填料,填料上布满生物膜,污水在生物膜微生物的作用下得以净化。缺点如下:如运行不当,填料可能堵塞;布水布气不宜均匀;脱氮除磷能力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了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系统,采用生物与生态技术相结合,仅消耗少量的电,无需投加化学药剂,无二次污染,尤其是好氧部分无需另外设置曝气机,大大节省了能耗。运行费用在0.1-0.3元/吨水左右,且设备日处理量越大,吨水运行费用越低。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包括安装在地下的均化厌氧池,所述均化厌氧池通过潜水泵连接微电解氧化池,所述微电解氧化池位于均化厌氧池的上方,所述微电解氧化池内设有转笼,所述转笼表面覆有生物膜,所述微电解氧化池的出水口通过出水管连接人工湿地,所述出水管设有支管,所述支管的一端与均化厌氧池连接,所述人工湿地的出口通过回流管与均化厌氧池连接。优选的,所述均化厌氧池前置格栅。优选的,所述人工湿地包括填料和植物,所述填料从下至上依次放置设有砾石层、砾石砂层和黄沙层。优选的,所述均化厌氧池的池内填充生物填料,形成厌氧生物膜。优选的,所述微电解氧化池的上方设有设备站房,所述设备站房四周设有通风口。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运行、维护成本低;仅消耗少量的电,无需投加化学药剂,无二次污染,尤其是好氧部分无需另外设置曝气机,大大节省了能耗。运行费用在0.1-0.3元/吨水左右,且设备日处理量越大,吨水运行费用越低。2.使用寿命长,运行稳定可靠;可正常运行至少十年,不会出现材料、电气等方面的质量问题,使用寿命长。3.环境适应性强,可满足多种气候条件下的使用;本套生活污水处理系统适用于环境温度在-25℃到50℃之间的平原、高原、山地、海岛等多种地形条件下的污水处理和回用。可配置〔太阳能+风能〕→〔电能+热能〕转换系统,在用电用水困难的岛屿、沙漠、山区以及气候寒冷地区也能有效使用。4.流程短占地面积小;5.处理效果较好;本套系统处理后的水质经检测,出水水质指标均符合GB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基本控制项目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一级A标准。6.污泥少;仅产生很少量污泥,通过回流管回到均化厌氧池中。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均化厌氧池1;潜水泵2;微电解氧化池3;转笼4;出水管5;人工湿地6;支管7;回流管8;设备站房9。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本技术涉及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包括安装在地下的均化厌氧池1,所述均化厌氧池1通过潜水泵2连接微电解氧化池3,所述微电解氧化池3位于均化厌氧池1的上方,所述微电解氧化池1内设有转笼4,所述转笼4表面覆有生物膜,所述生物膜通过转笼交替接触污水和空气,使水体中的污染物质同时进行生物氧化反应及微电解氧化反应,从而更容易得到有效降解。转笼的生物膜中的微生物附着量更大,水处理效果更好,运行能耗更低。所述微电解氧化池1的出水口通过出水管5连接人工湿地6,所述出水管5设有支管7,所述支管7的一端与均化厌氧池1连接,所述人工湿地6的出口通过回流管8与均化厌氧池1连接。所述均化厌氧池1对生活污水进行预处理,前置格栅去除大颗粒悬浮物,池内进行水质水量调节,所述均化厌氧池1的池内填充生物填料,形成厌氧生物膜,强化厌氧处理效果,有效降低后续处理单元的有机污染负荷并进行厌氧反应。需定期清理,正常清理周期为三个月。所述人工湿地6包括填料和植物,所述填料从下至上依次放置设有砾石层、砾石砂层和黄沙层。进一步去除污水中残留的有机物及N、P。所述微电解氧化池的上方设有设备站房9,所述设备站房9四周设有通风口。所述设备站房有较好的通风性、防雨、放电等功能,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及延长使用寿命。本污水处理系统的工艺流程包括以下步骤:1.对生活污水进行预处理,前置格栅去除大颗粒悬浮物,池内进行水质水量调节,并进行厌氧反应。需定期清理,正常清理周期为三个月。污水经均化/厌氧后,上清液通过潜水泵进入微电解氧化池。2.通过合理的运行控制,在微电解氧化、生物氧化作用下实现有机污染物的降解和氨氮的去除,净化后一部分出水进入人工湿地,一部分出水作为硝化液回流至均化厌氧池,回流比按200%。3.进一步净化水质以及脱氮除磷,出水可直接排放或回用;人工湿地产生的少量污泥经回流管回流至均化厌氧池,作为均化厌氧池厌氧处理的主体。除上述实施例外,本技术还包括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方式形成的技术方案,均应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地下的均化厌氧池(1),所述均化厌氧池(1)通过潜水泵(2)连接微电解氧化池(3),所述微电解氧化池(3)位于均化厌氧池(1)的上方,所述微电解氧化池(3)内设有转笼(4),所述转笼(4)表面覆有生物膜,所述微电解氧化池(3)的出水口通过出水管(5)连接人工湿地(6),所述出水管(5)设有支管(7),所述支管(7)的一端与均化厌氧池(1)连接,所述人工湿地(6)的出口通过回流管(8)与均化厌氧池(1)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地下的均化厌氧池(1),所述均化厌氧池(1)通过潜水泵(2)连接微电解氧化池(3),所述微电解氧化池(3)位于均化厌氧池(1)的上方,所述微电解氧化池(3)内设有转笼(4),所述转笼(4)表面覆有生物膜,所述微电解氧化池(3)的出水口通过出水管(5)连接人工湿地(6),所述出水管(5)设有支管(7),所述支管(7)的一端与均化厌氧池(1)连接,所述人工湿地(6)的出口通过回流管(8)与均化厌氧池(1)连接。2.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范宗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晔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