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IC厌氧反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33486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6 17: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IC厌氧反应器,包括厌氧反应器本体,所述厌氧反应器本体内自下至上依次设有旋流布水器、一级三相分离器和二级三相分离器,所述厌氧反应器本体的顶端引出有沼气出管,所述厌氧反应器本体的下端设有污水进口;还包括沼气燃烧炉和换热器,所述沼气出管连接至所述沼气燃烧炉的沼气进口;所述沼气燃烧炉上设有容器,所述容器顶端设有注水口,所述容器的出口连接所述换热器的一次侧进口,所述换热器的一次侧出口连接所述容器的进口;所述换热器的二次侧进口连接污水源,所述换热器的二次侧出口连接至所述厌氧反应器本体的污水进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IC厌氧反应器,能够有效利用污水厌氧反应产生的沼气,提高污染物的降解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IC厌氧反应器
本技术属于环保设备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IC厌氧反应器。
技术介绍
IC(internalcirculation,内循环)厌氧反应器是一种用于处理污水的厌氧反应器,废水在反应器中自下而上流动,污染物被反应器内的细菌吸附并降解,净化过的水从反应器上部流出。IC厌氧反应器的工作原理为:污水首先通过进水管进入反应器罐底部的旋流布水器,通过均匀布水后在罐内向上运动进入第一反应室,此过程中厌氧污泥与污水充分结合,微生物代谢产生沼气,形成泥水气的混合液后继续向上运动,一部分混合液被沼气提升至顶部的气水分离汽包,其余的混合液通过三相分离器后进入第二反应室,混合液在第二反应室的三相分离器进行第二次三相分离。但是反应器内的厌氧菌对温度波动特敏感,厌氧菌是严格的专性菌,对温度要求非常严格,高温厌氧50-55度,中温厌氧30-35度,到了冬季,由于周围环境温度和污水的温度均较低,使得反应器内的厌氧菌存活量低,大大降低了污染物的降解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利用污水厌氧反应产生的沼气,提高污染物的降解效果的IC厌氧反应器。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IC厌氧反应器,包括厌氧反应器本体,所述厌氧反应器本体内自下至上依次设有旋流布水器、一级三相分离器和二级三相分离器,所述厌氧反应器本体的顶端引出有沼气出管,所述厌氧反应器本体的下端设有污水进口;还包括沼气燃烧炉和换热器,所述沼气出管连接至所述沼气燃烧炉的沼气进口;所述沼气燃烧炉上设有容器,所述容器顶端设有注水口,所述容器的出口连接所述换热器的一次侧进口,所述换热器的一次侧出口连接所述容器的进口;所述换热器的二次侧进口连接污水源,所述换热器的二次侧出口连接至所述厌氧反应器本体的污水进口。优选的,所述换热器为壳管式换热器。优选的,所述沼气出管与所述沼气燃烧炉的沼气进口之间的连接管道上设有阀门。优选的,所述阀门为电磁阀。优选的,还包括控制器。优选的,所述容器内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优选的,所述换热器的污水侧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优选的,所述电磁阀、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和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控制器为单片机、PLC或者工控机。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IC厌氧反应器,在冬季时,利用IC厌氧反应器内循环产生的沼气,进入沼气燃烧炉燃烧,加热容器内的水,容器内的水进入换热器的一次侧,加热污水,使污水保持合理的温度,提高厌氧反应器本体内的细菌的存活量,提高污染物的降解效果,有效利用了污水厌氧反应产生的沼气,节省了能源。附图说明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技术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其中:图1是本技术的IC厌氧反应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IC厌氧反应器的原理框图;图中:1-厌氧反应器本体;11-旋流布水器;12-一级三相分离器;13-二级三相分离器;14-沼气出管;15-污水进口;2-沼气燃烧炉;3-换热器;4-容器;5-注水口;6-电磁阀;7-第一温度传感器;8-第二温度传感器;9-控制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技术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IC厌氧反应器,包括厌氧反应器本体1和控制器9,厌氧反应器本体1内自下至上依次设有旋流布水器11、一级三相分离器12和二级三相分离器13,厌氧反应器本体1的顶端引出有沼气出管14,厌氧反应器本体1的下端设有污水进口15;其中,厌氧反应器本体1内底部形成混合区,旋流布水器11至一级三相分离器12之间形成第一厌氧区,一级三相分离器12与二级三相分离器13之间形成第二厌氧区,第二厌氧区的上方为沉淀区和气水分离区。各分区的具体作用如下:混合区:反应器底部进入的污水、颗粒污泥和气水分离区回流的泥水混合物有效地在此区混合。第一厌氧区:混合区形成的泥水混合物进入该区,在高浓度污泥作用下,大部分有机物转化为沼气。混合液上升流和沼气的剧烈扰动使该反应区内污泥呈膨胀和流化状态,加强了泥水表面接触,污泥由此而保持着高的活性。随着沼气产量的增多,一部分泥水混合物被沼气提升至顶部的气液分离区。气水分离区:被提升的混合物中的沼气在此与泥水分离并导出处理系统,泥水混合物则沿着回流管返回到最下端的混合区,与反应器底部的污泥和进水充分混合,实现了混合液的内部循环。第二厌氧区:经第一厌氧区处理后的废水,除一部分被沼气提升外,其余的都通过第一三相分离器进入第二厌氧区。该区污泥浓度较低,且废水中大部分有机物已在第一厌氧区被降解,因此沼气产生量较少。沼气通过沼气管导入气液分离区,对第二厌氧区的扰动很小,这为污泥的停留提供了有利条件。沉淀区:第二厌氧区的泥水混合物在沉淀区进行固液分离,上侧的清液由出水管排走,沉淀的颗粒污泥返回第二厌氧区污泥床。本实施例的IC厌氧反应器,还包括沼气燃烧炉2和换热器3,沼气出管14连接至沼气燃烧炉2的沼气进口,沼气燃烧炉2为市场上采购的沼气燃烧炉。沼气燃烧炉2上设有容器4,容器4顶端设有注水口5,容器4的出口连接换热器3的一次侧进口,换热器3的一次侧出口连接容器4的进口。换热器3的二次侧进口连接污水源,换热器3的二次侧出口连接至厌氧反应器本体1的污水进口15。换热器3为壳管式换热器。沼气出管14与沼气燃烧炉2的沼气进口之间的连接管道上设有阀门。阀门为电磁阀6。容器4内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7。换热器3的污水侧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8。电磁阀6、第一温度传感器7和第二温度传感器8分别与控制器9电性连接。控制器9为单片机、PLC或者工控机。PLC、单片机、工控机等均为现有的工业控制器件,控制器9与各种电气元件的电连接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利用PLC、单片机、工控机等实现一些逻辑控制,为其固有功能,不属于软件上的改进。本技术的IC厌氧反应器,在冬季时,利用IC厌氧反应器内循环产生的沼气,进入沼气燃烧炉2燃烧,加热容器4内的水,容器4内的水进入换热器3的一次侧,加热污水,在第一温度传感器7和第二温度传感器8的实时检测下,控制电磁阀6的开关,根据厌氧反应器内的细菌类型,使污水保持合理的温度,例如高温厌氧菌为50-55度,中温厌氧菌为30-35度,提高厌氧反应器本体1内的细菌的存活量,提高污染物的降解效果,有效利用了污水厌氧反应产生的沼气,节省了能源。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IC厌氧反应器,包括厌氧反应器本体,所述厌氧反应器本体内自下至上依次设有旋流布水器、一级三相分离器和二级三相分离器,所述厌氧反应器本体的顶端引出有沼气出管,所述厌氧反应器本体的下端设有污水进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沼气燃烧炉和换热器,所述沼气出管连接至所述沼气燃烧炉的沼气进口;所述沼气燃烧炉上设有容器,所述容器顶端设有注水口,所述容器的出口连接所述换热器的一次侧进口,所述换热器的一次侧出口连接所述容器的进口;所述换热器的二次侧进口连接污水源,所述换热器的二次侧出口连接至所述厌氧反应器本体的污水进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IC厌氧反应器,包括厌氧反应器本体,所述厌氧反应器本体内自下至上依次设有旋流布水器、一级三相分离器和二级三相分离器,所述厌氧反应器本体的顶端引出有沼气出管,所述厌氧反应器本体的下端设有污水进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沼气燃烧炉和换热器,所述沼气出管连接至所述沼气燃烧炉的沼气进口;所述沼气燃烧炉上设有容器,所述容器顶端设有注水口,所述容器的出口连接所述换热器的一次侧进口,所述换热器的一次侧出口连接所述容器的进口;所述换热器的二次侧进口连接污水源,所述换热器的二次侧出口连接至所述厌氧反应器本体的污水进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IC厌氧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为壳管式换热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I...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臣峰赵桂海田建伟李娜娜杨延青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贝弘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