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内动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3301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6 17:48
一种电梯内动态结构,属于曳引电梯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设于轿厢顶部的上风口、设于轿厢底部的下风口、设于轿厢侧壁内并连通上风口和下风口的多根通风管;轿厢侧壁内设有动态机构,包括中部的展示部、设于展示部左右两端的风轮,风轮伸至通风管内,轿厢侧壁上于展示部处设有透明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有效丰富乘客的乘坐体验,增加乘坐电梯的乐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梯内动态结构
本技术涉及曳引电梯
,尤其涉及一种电梯内动态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电梯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频繁使用的承载工具,自然也被赋予了更高的要求。现有的电梯,往往比较单调,乘客机械性地进出电梯,缺少电梯所带来的乐趣,乘坐体验日益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电梯内动态结构,其能够有效丰富乘客的乘坐体验,增加乘坐电梯的乐趣。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电梯内动态结构,包括设于轿厢顶部的上风口、设于轿厢底部的下风口、设于轿厢侧壁内并连通所述上风口和下风口的多根通风管;所述轿厢侧壁内设有动态机构,包括中部的展示部、设于所述展示部左右两端的风轮,所述风轮伸至所述通风管内,所述轿厢侧壁上于所述展示部处设有透明板。本技术通过在轿厢侧壁内设置动态机构,并利用电梯上下行时在通风管内产生的气流带动其展示部转动,以提供丰富的动态视觉体验,增加乘客的乐趣。作为本技术优选,所述展示部包括转轴及绕于所述转轴上的螺旋叶片。所述为展示部的一种实施方式,螺旋叶片转动时带来动态感觉强烈,视觉效果较佳。当然螺旋叶片的表面可以添加丰富多彩的颜色或图案。作为本技术优选,所述展示部包括辊筒及包覆于所述辊筒外侧的彩色图纸。所述为展示部的另一种实施方式,辊筒转动时的动态感觉较为平缓,主要通过其表面的彩色图纸上的图画才提供视觉体验。作为本技术优选,所述展示部内设有彩色灯组。所设彩色灯组进一步提高了展示部的视觉效果。作为本技术优选,所述轿厢侧壁内设有发电电机,所述发电电机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风轮的中心轴,所述发电电机的输出端电连接至所述彩色灯组。所述发电电机利用风轮的转动来进行发电,以提供给彩色灯组,节能环保。作为本技术优选,所述通风管内于所述风轮的上下两侧均设有导风板,两块所述导风板设于相对侧,且相互平行。所设导风板用于确保无论电梯上行或下行,风轮的转动方向始终不变,从而保证发电电机的正常工作。作为本技术优选,所述风轮一侧设有第一传动齿,所述发电电机输入端设有第二传动齿,所述第一传动齿啮合于所述第二传动齿,所述第一传动齿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传动齿。所述结构确保了风轮转动的流畅性,避免由于发电电机的阻力太大而影响风轮转动,从而保证发电的稳定性。作为本技术优选,所述上风口和下风口处均设有滤网。所述滤网的设置避免了井道中的杂质进入风管内影响风轮的正常工作。本技术的优点是:利用电梯上下行时在通风管内产生的气流带动动态机构进行动作,从而丰富了电梯内的视觉效果,增加了乘客的乐趣。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展示部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展示部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结构原理图;图4为发电电机的连接结构示意图。1-上风口;2-下风口;3-通风管;4-风轮;51-转轴;52-螺旋叶片;61-辊筒;7-发电电机;8-导风板;91-第一传动齿;92-第二传动齿;10-滤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一种电梯内动态结构,包括设于轿厢顶部的上风口1、设于轿厢底部的下风口2、设于轿厢侧壁内并连通所述上风口1和下风口2的多根通风管3;所述轿厢侧壁内设有动态机构,包括中部的展示部、设于所述展示部左右两端的风轮4,所述风轮4伸至所述通风管3内,所述轿厢侧壁上于所述展示部处设有透明板。本技术通过在轿厢侧壁内设置动态机构,并利用电梯上下行时在通风管内产生的气流带动其展示部转动,以提供丰富的动态视觉体验,增加乘客的乐趣。具体的,所述展示部包括转轴51及绕于所述转轴51上的螺旋叶片52。所述为展示部的一种实施方式,螺旋叶片转动时带来动态感觉强烈,视觉效果较佳。当然螺旋叶片的表面可以添加丰富多彩的颜色或图案。或者,所述展示部包括辊筒61及包覆于所述辊筒外侧的彩色图纸。所述为展示部的另一种实施方式,辊筒转动时的动态感觉较为平缓,主要通过其表面的彩色图纸上的图画才提供视觉体验。另外,所述展示部内设有彩色灯组。所设彩色灯组进一步提高了展示部的视觉效果。所述轿厢侧壁内设有发电电机7,所述发电电机7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风轮4的中心轴,所述发电电机7的输出端电连接至所述彩色灯组。所述发电电机利用风轮的转动来进行发电,以提供给彩色灯组,节能环保。所述通风管3内于所述风轮4的上下两侧均设有导风板8,两块所述导风板8设于相对侧,且相互平行。所设导风板用于确保无论电梯上行或下行,风轮的转动方向始终不变,从而保证发电电机的正常工作。所述风轮4一侧设有第一传动齿91,所述发电电机7输入端设有第二传动齿92,所述第一传动齿91啮合于所述第二传动齿92,所述第一传动齿91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传动齿92。所述结构确保了风轮转动的流畅性,避免由于发电电机的阻力太大而影响风轮转动,从而保证发电的稳定性。所述上风口1和下风口2处均设有滤网10。所述滤网的设置避免了井道中的杂质进入风管内影响风轮的正常工作。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该具体实施方式是基于本技术整体构思下的一种实现方式,而且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梯内动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轿厢顶部的上风口、设于轿厢底部的下风口、设于轿厢侧壁内并连通所述上风口和下风口的多根通风管;所述轿厢侧壁内设有动态机构,包括中部的展示部、设于所述展示部左右两端的风轮,所述风轮伸至所述通风管内,所述轿厢侧壁上于所述展示部处设有透明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内动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轿厢顶部的上风口、设于轿厢底部的下风口、设于轿厢侧壁内并连通所述上风口和下风口的多根通风管;所述轿厢侧壁内设有动态机构,包括中部的展示部、设于所述展示部左右两端的风轮,所述风轮伸至所述通风管内,所述轿厢侧壁上于所述展示部处设有透明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内动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展示部包括转轴及绕于所述转轴上的螺旋叶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内动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展示部包括辊筒及包覆于所述辊筒外侧的彩色图纸。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内动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展示部内设有彩色灯组。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应龙莫永慧周小兰
申请(专利权)人:凌志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