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蚌壳式开盖承载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532054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6 17: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蚌壳式开盖承载盘装置,包括承载盘装置主体,所述承载盘装置主体包括承载盘上盖与载具,所述承载盘上盖活动安装于载具的上端外表面,所述承载盘上盖与载具一侧之间并列安装有左衔接板与右衔接板,所述承载盘上盖与载具四周之间形成有衔接缝,所述承载盘上盖的上端外表面等距离安装有若干组限位凸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蚌壳式开盖承载盘装置能够对封装或切割后需进行湿式制程处理的晶粒进行大量批次处理,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有效的减少耗时,节约处理成本,能够很好的对限位凹槽内的晶粒进行限位固定,有效的避免晶粒在处理过程中产生位移,确保处理的晶粒质量,该种蚌壳式开盖设计简易快捷,开盖较为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蚌壳式开盖承载盘装置
本技术属于承载盘
,具体的是一种蚌壳式开盖承载盘装置。
技术介绍
开盖承载盘装置即用于容纳封装或切割后需进行湿式制程处理的晶粒的一种装置。目前封装或切割后的晶粒若须再进行湿式制程处理,只能单颗单颗进行,无法自动化批量处理,不但耗时费工且品质良率不佳,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为了满足市场需要,人们设计承载盘装置,但现有的承载盘装置还存在一定不足,不能够很好的对内置的晶粒进行限位固定,相信未来将会得到进一步完善,以满足使用时的不同需求;现有的承载盘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弊端,不能够对封装或切割后需进行湿式制程处理的晶粒进行大量批次处理,不但耗时费工且品质良率不佳,大大增加生产处理成本,不能够很好的对限位凹槽内的晶粒进行限位固定,晶粒在处理过程中易产生位移,且开盖方式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蚌壳式开盖承载盘装置,通过设计承载盘装置,能够很好的容纳封装或切割后需进行湿式制程处理的晶粒,从而便于对晶粒进行大量批次处理,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有效的减少耗时,节约处理成本;通过设置有限位凸块能够很好的对限位凹槽内的晶粒进行限位固定,有效的避免晶粒在处理过程中产生位移,确保处理的晶粒质量;该种蚌壳式开盖设计简易快捷,较为方便。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蚌壳式开盖承载盘装置,包括承载盘装置主体,所述承载盘装置主体包括承载盘上盖与载具,所述承载盘上盖活动安装于载具的上端外表面,所述承载盘上盖与载具一侧之间并列安装有左衔接板与右衔接板,所述承载盘上盖与载具四周之间形成有衔接缝;所述承载盘上盖的上端外表面等距离安装有若干组限位凸块,所述若干组限位凸块的上端外表面均固定安装有弹力垫,所述承载盘上盖的上端外表面边缘位置并列安装有一号上垫板与二号上垫板,所述载具的上端外表面均匀分布有若干组限位凹槽,所述若干组限位凹槽内均设置有晶粒,所述载具的底端外表面边角位置均开设有滑轮槽,每组所述滑轮槽内均活动安装有滑轮,所述载具的上端外表面边缘位置并列安装有一号下垫板与二号下垫板;其中,所述左衔接板包括一号上垫板与一号下垫板,所述右衔接板包括二号上垫板与二号下垫板;所述一号下垫板远离载具的一侧安装有一号安装凸块与二号安装凸块,且一号安装凸块与二号安装凸块平行设置,所述一号上垫板远离承载盘上盖的一侧开设有一号安装凹槽与二号安装凹槽,且一号安装凹槽与二号安装凹槽平行设置,所述一号安装凸块的两侧壁与一号安装凹槽之间安装有环形转动圈,依次贯穿所述一号上垫板、环形转动圈、一号安装凸块与二号安装凸块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的一端安装有螺帽。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一号上垫板与一号下垫板通过固定螺栓与螺帽配合连接;其中,所述一号上垫板与二号上垫板一侧均开设有安装通孔,安装通孔与一号安装凹槽和二号安装凹槽相连通,所述固定螺栓的外表面均匀分布有外螺纹,所述螺帽与安装通孔的内壁均分布有内螺纹,外螺纹与内螺纹相契合。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承载盘上盖与载具通过左衔接板与右衔接板活动连接。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一号上垫板与一号下垫板相契合,所述二号上垫板与二号下垫板相契合。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滑轮槽的内壁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转轴,转轴贯穿于滑轮的内部中间位置。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晶粒通过限位凸块与限位凹槽限位固定,且限位凹槽呈方阵排布,所述若干组限位凸块平行设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通过设计承载盘装置,能够很好的容纳封装或切割后需进行湿式制程处理的晶粒,从而便于对晶粒进行大量批次处理,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有效的减少耗时,节约处理成本。2、通过左衔接板与右衔接板将承载盘上盖安装于承载盘装置的上端,其中限位凸块能够很好的对限位凹槽内的晶粒进行限位固定,有效的避免晶粒在处理过程中产生位移,确保处理的晶粒质量。3、左衔接板通过固定螺栓依次贯穿一号上垫板、环形转动圈、一号安装凸块与二号安装凸块的内部配合螺帽进行组装连接,右衔接板同样以该种方式进行组装连接,该种蚌壳式开盖设计简易快捷,较为方便。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蚌壳式开盖承载盘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蚌壳式开盖承载盘装置中承载盘上盖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蚌壳式开盖承载盘装置中载具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蚌壳式开盖承载盘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一种蚌壳式开盖承载盘装置中一号上垫板与一号下垫板的连接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一种蚌壳式开盖承载盘装置中载具的俯视图。图中1、承载盘装置主体;2、承载盘上盖;201、限位凸块;2011、弹力垫;3、载具;301、限位凹槽;302、晶粒;303、滑轮槽;304、滑轮;4、衔接缝;5、左衔接板;501、一号上垫板;5011、一号安装凹槽;5012、二号安装凹槽;502、一号下垫板;5021、一号安装凸块;5022、二号安装凸块;6、右衔接板;601、二号上垫板;602、二号下垫板;7、环形转动圈;8、固定螺栓;9、螺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一种蚌壳式开盖承载盘装置,包括承载盘装置主体1,所述承载盘装置主体1包括承载盘上盖2与载具3,所述承载盘上盖2活动安装于载具3的上端外表面,所述承载盘上盖2与载具3一侧之间并列安装有左衔接板5与右衔接板6,所述承载盘上盖2与载具3四周之间形成有衔接缝4,通过设计有承载盘装置,能够很好的容纳封装或切割后需进行湿式制程处理的晶粒302,从而便于对晶粒302进行大量批次处理,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有效的减少耗时,节约处理成本;如图2-5所示,所述承载盘上盖2的上端外表面等距离安装有若干组限位凸块201,能够对限位凹槽301内的晶粒302进行限位固定,有效的避免晶粒302在处理过程中产生位移,确保处理的晶粒302质量,所述若干组限位凸块201的上端外表面均固定安装有弹力垫2011,能够避免晶粒302直接与限位凸块201接触摩擦而有所损坏,同时在弹力的作用下,能够使得限位凸块201对晶粒302的固定效果更佳,所述承载盘上盖2的上端外表面边缘位置并列安装有一号上垫板501与二号上垫板601,所述载具3的上端外表面均匀分布有若干组限位凹槽301,所述若干组限位凹槽301内均设置有晶粒302,所述载具3的底端外表面边角位置均开设有滑轮槽303,每组所述滑轮槽303内均活动安装有滑轮304,所述载具3的上端外表面边缘位置并列安装有一号下垫板502与二号下垫板602;其中,所述左衔接板5包括一号上垫板501与一号下垫板502,所述右衔接板6包括二号上垫板601与二号下垫板602;如图6所示,所述一号下垫板502远离载具3的一侧安装有一号安装凸块5021与二号安装凸块5022,且一号安装凸块5021与二号安装凸块5022平行设置,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蚌壳式开盖承载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盘装置主体(1),所述承载盘装置主体(1)包括承载盘上盖(2)与载具(3),所述承载盘上盖(2)活动安装于载具(3)的上端外表面,所述承载盘上盖(2)与载具(3)一侧之间并列安装有左衔接板(5)与右衔接板(6),所述承载盘上盖(2)与载具(3)四周之间形成有衔接缝(4);所述承载盘上盖(2)的上端外表面等距离安装有若干组限位凸块(201),所述若干组限位凸块(201)的上端外表面均固定安装有弹力垫(2011),所述承载盘上盖(2)的上端外表面边缘位置并列安装有一号上垫板(501)与二号上垫板(601),所述载具(3)的上端外表面均匀分布有若干组限位凹槽(301),所述若干组限位凹槽(301)内均设置有晶粒(302),所述载具(3)的底端外表面边角位置均开设有滑轮槽(303),每组所述滑轮槽(303)内均活动安装有滑轮(304),所述载具(3)的上端外表面边缘位置并列安装有一号下垫板(502)与二号下垫板(602);其中,所述左衔接板(5)包括一号上垫板(501)与一号下垫板(502),所述右衔接板(6)包括二号上垫板(601)与二号下垫板(602);所述一号下垫板(502)远离载具(3)的一侧安装有一号安装凸块(5021)与二号安装凸块(5022),且一号安装凸块(5021)与二号安装凸块(5022)平行设置,所述一号上垫板(501)远离承载盘上盖(2)的一侧开设有一号安装凹槽(5011)与二号安装凹槽(5012),且一号安装凹槽(5011)与二号安装凹槽(5012)平行设置,所述一号安装凸块(5021)的两侧壁与一号安装凹槽(5011)之间安装有环形转动圈(7),依次贯穿所述一号上垫板(501)、环形转动圈(7)、一号安装凸块(5021)与二号安装凸块(5022)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固定螺栓(8),所述固定螺栓(8)的一端安装有螺帽(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蚌壳式开盖承载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盘装置主体(1),所述承载盘装置主体(1)包括承载盘上盖(2)与载具(3),所述承载盘上盖(2)活动安装于载具(3)的上端外表面,所述承载盘上盖(2)与载具(3)一侧之间并列安装有左衔接板(5)与右衔接板(6),所述承载盘上盖(2)与载具(3)四周之间形成有衔接缝(4);所述承载盘上盖(2)的上端外表面等距离安装有若干组限位凸块(201),所述若干组限位凸块(201)的上端外表面均固定安装有弹力垫(2011),所述承载盘上盖(2)的上端外表面边缘位置并列安装有一号上垫板(501)与二号上垫板(601),所述载具(3)的上端外表面均匀分布有若干组限位凹槽(301),所述若干组限位凹槽(301)内均设置有晶粒(302),所述载具(3)的底端外表面边角位置均开设有滑轮槽(303),每组所述滑轮槽(303)内均活动安装有滑轮(304),所述载具(3)的上端外表面边缘位置并列安装有一号下垫板(502)与二号下垫板(602);其中,所述左衔接板(5)包括一号上垫板(501)与一号下垫板(502),所述右衔接板(6)包括二号上垫板(601)与二号下垫板(602);所述一号下垫板(502)远离载具(3)的一侧安装有一号安装凸块(5021)与二号安装凸块(5022),且一号安装凸块(5021)与二号安装凸块(5022)平行设置,所述一号上垫板(501)远离承载盘上盖(2)的一侧开设有一号安装凹槽(5011)与二号安装凹槽(5012),且一号安装凹槽(5011)与二号安装凹槽(50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滢如简健哲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宏实自动化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