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轮车前后架体的交叉一体车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531494 阅读:1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6 17:34
一种三轮车前后架体的交叉一体车架装置,交叉一体车架装置由前段、后段构成为整体的架体,后段架体两侧对称设置两根车架边梁,两根车架边梁之间的前部、中部、后部依次与矩形支撑框、车架中横梁、车架后横梁设置为后段架体;前段架体两侧对称设置两根车架外侧龙骨;两根车架外侧龙骨之间平行设置两根车架内侧龙骨的横向上面设置为同一平面,车架下挡横撑与车架中横梁设置为前后交叉一体加固车架装置交叉支撑的两根横梁;车架中横梁前面中部的轴套与车头管组件至之间设置车架主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有效解决货运三轮车在运输过程中,出现车架两侧龙骨的焊接部位开焊等缺陷,确保整体车架不会变形,延长三轮车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轮车前后架体的交叉一体车架装置
本技术涉及三轮车的车架体整体结构,尤其是一种三轮车前后架体的交叉一体车架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客户购买货运三轮车大多数是用于短途货运和长途货运目的,普通货运三轮车车架两侧的龙骨结构形式多数为双龙骨,且车架前段与后段没有合理的连接,整体车架结构强度不够,因使用的路况环境的恶劣性及工作用途不稳定和超载特殊性,使用过程中,造成车架两侧的龙骨和车头管等焊接部位开焊以及整体车架变形现象时有发生,甚至龙骨和车头管等焊接部位断裂,影响整车的质量和正常使用;鉴于上述的原因,现提出一种三轮车前后架体的交叉一体车架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的三轮车车架在使用过程中,因使用的路况环境的恶劣性及工作用途不稳定和超载特殊性,造成车架两侧的龙骨及车头管等焊接部位开焊以及整体车架变形,甚至龙骨和车头管等焊接部位断裂,影响整车的质量和正常使用;通过合理的设计,提供一种三轮车前后架体的交叉一体车架装置,本技术采用四龙骨整体加强型车架装置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车架结构经过我们承载路试验证,比普通车架结构车型承载的强度成倍增加;能够有效解决货运三轮车在运输过程中,出现车架两侧龙骨的焊接部位开焊等缺陷,确保整体车架不会变形,延长三轮车的使用寿命。本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三轮车前后架体的交叉一体车架装置,是由:后吊耳、前吊耳、中间竖撑、外竖撑、车架外侧龙骨、车架内侧龙骨、车架前椭圆保险杠、车头管组件、车架主梁、第一横撑0、第二横撑、车架前挡横撑、车架下挡横撑、车架边梁、车架中横梁、车架后横梁构成;交叉一体车架装置由前段、后段构成为整体的架体,后段架体两侧对称设置两根车架边梁,两根车架边梁的后部之间设置车架后横梁,两根车架边梁的中部之间设置车架中横梁,两根车架边梁之间的车架中横梁、车架后横梁分别设置为穿梁,车架中横梁两端的横梁外端分别套装设置前吊耳,车架后横梁两端的横梁外端分别套装设置后吊耳;车架前挡横撑下方设置车架下挡横撑,车架前挡横撑与车架下挡横撑的两端之间设置外竖撑,车架前挡横撑与车架下挡横撑的中部之间设置中间竖撑,车架前挡横撑、车架下挡横撑的中部、两端之间分别与中间竖撑、外竖撑设置为矩形支撑框;两根车架边梁前端设置矩形支撑框,两根车架边梁之间的前部、中部、后部依次与矩形支撑框、车架中横梁、车架后横梁设置为后段架体;交叉一体车架装置的前段架体两侧对称设置两根车架外侧龙骨,两根车架外侧龙骨前端设置车架前椭圆保险杠,两根车架外侧龙骨后端分别对应两根车架边梁中部的下面为焊接设置;两根车架外侧龙骨之间平行设置两根车架内侧龙骨,两根车架外侧龙骨与两根车架内侧龙骨的横向上面设置为同一平面,两根车架内侧龙骨的中部、后部之间分别设置第一横撑、第二横撑;两根车架外侧龙骨与两根车架内侧龙骨的同一平面设置为凹槽型面;两根车架内侧龙骨前端分别对应车架前椭圆保险杠上横梁的下面左侧、右侧设置,两根车架内侧龙骨前部两侧对应车架前椭圆保险杠下横梁的开口之间设置;两根车架内侧龙骨后端对应预留穿梁孔,穿梁孔中设置车架中横梁;两根车架外侧龙骨与两根车架内侧龙骨的同一平面中部对应设置车架下挡横撑,车架下挡横撑与车架中横梁设置为前后交叉一体加固车架装置交叉支撑的两根横梁;车架前椭圆保险杠上面中部设置车头管组件,车架前挡横撑中部预留穿梁孔,车架中横梁前面中部对应穿梁孔设置轴套,轴套与车头管组件至之间设置车架主梁,车架前挡横撑的穿梁孔中设置车架主梁。有益效果:本技术采用四龙骨整体加强型车架装置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车架结构经过我们承载路试验证,比普通车架结构车型承载的强度成倍增加;能够有效解决货运三轮车在运输过程中,出现车架两侧龙骨的焊接部位开焊等缺陷,确保整体车架不会变形,延长三轮车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总装结构示意图;图1中:后吊耳1、前吊耳2、中间竖撑3、外竖撑4、车架外侧龙骨5、车架内侧龙骨6、车架前椭圆保险杠7、车头管组件8、车架主梁9、第一横撑10、第二横撑11、车架前挡横撑12、车架下挡横撑13、车架边梁14、车架中横梁15、车架后横梁16。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交叉一体车架装置由前段、后段构成为整体的架体,后段架体两侧对称设置两根车架边梁14,两根车架边梁14的后部之间设置车架后横梁16,两根车架边梁14的中部之间设置车架中横梁15,两根车架边梁14之间的车架中横梁15、车架后横梁16分别设置为穿梁,车架中横梁15两端的横梁外端分别套装设置前吊耳2,车架后横梁16两端的横梁外端分别套装设置后吊耳1;车架前挡横撑12下方设置车架下挡横撑13,车架前挡横撑12与车架下挡横撑13的两端之间设置外竖撑4,车架前挡横撑12与车架下挡横撑13的中部之间设置中间竖撑3,车架前挡横撑12、车架下挡横撑13的中部、两端之间分别与中间竖撑3、外竖撑4设置为矩形支撑框;两根车架边梁14前端设置矩形支撑框,两根车架边梁14之间的前部、中部、后部依次与矩形支撑框、车架中横梁15、车架后横梁16设置为后段架体;交叉一体车架装置的前段架体两侧对称设置两根车架外侧龙骨5,两根车架外侧龙骨5前端设置车架前椭圆保险杠7,两根车架外侧龙骨5后端分别对应两根车架边梁14中部的下面为焊接设置;两根车架外侧龙骨5之间平行设置两根车架内侧龙骨6,两根车架外侧龙骨5与两根车架内侧龙骨6的横向上面设置为同一平面,两根车架内侧龙骨6的中部、后部之间分别设置第一横撑10、第二横撑11;两根车架外侧龙骨5与两根车架内侧龙骨的同一平面设置为凹槽型面;两根车架内侧龙骨6前端分别对应车架前椭圆保险杠7上横梁的下面左侧、右侧设置,两根车架内侧龙骨6前部两侧对应车架前椭圆保险杠7下横梁的开口之间设置;两根车架内侧龙骨6后端对应预留穿梁孔,穿梁孔中设置车架中横梁15;两根车架外侧龙骨5与两根车架内侧龙骨6的同一平面中部对应设置车架下挡横撑13,车架下挡横撑13与车架中横梁15设置为前后交叉一体加固车架装置交叉支撑的两根横梁;车架前椭圆保险杠7上面中部设置车头管组件8,车架前挡横撑12中部预留穿梁孔,车架中横梁15前面中部对应穿梁孔设置轴套,轴套与车头管组件8至之间设置车架主梁9,车架前挡横撑12的穿梁孔中设置车架主梁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轮车前后架体的交叉一体车架装置,是由:后吊耳(1)、前吊耳(2)、中间竖撑(3)、外竖撑(4)、车架外侧龙骨(5)、车架内侧龙骨(6)、车架前椭圆保险杠(7)、车头管组件(8)、车架主梁(9)、第一横撑(10)、第二横撑(11)、车架前挡横撑(12)、车架下挡横撑(13)、车架边梁(14)、车架中横梁(15)、车架后横梁(16)构成;其特征在于:交叉一体车架装置由前段、后段构成为整体的架体,后段架体两侧对称设置两根车架边梁(14),两根车架边梁(14)的后部之间设置车架后横梁(16),两根车架边梁(14)的中部之间设置车架中横梁(15),两根车架边梁(14)之间的车架中横梁(15)、车架后横梁(16)分别设置为穿梁,车架中横梁(15)两端的横梁外端分别套装设置前吊耳(2),车架后横梁(16)两端的横梁外端分别套装设置后吊耳(1);车架前挡横撑(12)下方设置车架下挡横撑(13),车架前挡横撑(12)与车架下挡横撑(13)的两端之间设置外竖撑(4),车架前挡横撑(12)与车架下挡横撑(13)的中部之间设置中间竖撑(3),车架前挡横撑(12)、车架下挡横撑(13)的中部、两端之间分别与中间竖撑(3)、外竖撑(4)设置为矩形支撑框;两根车架边梁(14)前端设置矩形支撑框,两根车架边梁(14)之间的前部、中部、后部依次与矩形支撑框、车架中横梁(15)、车架后横梁(16)设置为后段架体;交叉一体车架装置的前段架体两侧对称设置两根车架外侧龙骨(5),两根车架外侧龙骨(5)前端设置车架前椭圆保险杠(7),两根车架外侧龙骨(5)后端分别对应两根车架边梁(14)中部的下面为焊接设置;两根车架外侧龙骨(5)之间平行设置两根车架内侧龙骨(6),两根车架外侧龙骨(5)与两根车架内侧龙骨(6)的横向上面设置为同一平面,两根车架内侧龙骨(6)的中部、后部之间分别设置第一横撑(10)、第二横撑(11);两根车架外侧龙骨(5)与两根车架内侧龙骨的同一平面设置为凹槽型面;两根车架内侧龙骨(6)前端分别对应车架前椭圆保险杠(7)上横梁的下面左侧、右侧设置,两根车架内侧龙骨(6)前部两侧对应车架前椭圆保险杠(7)下横梁的开口之间设置;两根车架内侧龙骨(6)后端对应预留穿梁孔,穿梁孔中设置车架中横梁(15);两根车架外侧龙骨(5)与两根车架内侧龙骨(6)的同一平面中部对应设置车架下挡横撑(13),车架下挡横撑(13)与车架中横梁(15)设置为前后交叉一体加固车架装置交叉支撑的两根横梁;车架前椭圆保险杠(7)上面中部设置车头管组件(8),车架前挡横撑(12)中部预留穿梁孔,车架中横梁(15)前面中部对应穿梁孔设置轴套,轴套与车头管组件(8)至之间设置车架主梁(9),车架前挡横撑(12)的穿梁孔中设置车架主梁(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轮车前后架体的交叉一体车架装置,是由:后吊耳(1)、前吊耳(2)、中间竖撑(3)、外竖撑(4)、车架外侧龙骨(5)、车架内侧龙骨(6)、车架前椭圆保险杠(7)、车头管组件(8)、车架主梁(9)、第一横撑(10)、第二横撑(11)、车架前挡横撑(12)、车架下挡横撑(13)、车架边梁(14)、车架中横梁(15)、车架后横梁(16)构成;其特征在于:交叉一体车架装置由前段、后段构成为整体的架体,后段架体两侧对称设置两根车架边梁(14),两根车架边梁(14)的后部之间设置车架后横梁(16),两根车架边梁(14)的中部之间设置车架中横梁(15),两根车架边梁(14)之间的车架中横梁(15)、车架后横梁(16)分别设置为穿梁,车架中横梁(15)两端的横梁外端分别套装设置前吊耳(2),车架后横梁(16)两端的横梁外端分别套装设置后吊耳(1);车架前挡横撑(12)下方设置车架下挡横撑(13),车架前挡横撑(12)与车架下挡横撑(13)的两端之间设置外竖撑(4),车架前挡横撑(12)与车架下挡横撑(13)的中部之间设置中间竖撑(3),车架前挡横撑(12)、车架下挡横撑(13)的中部、两端之间分别与中间竖撑(3)、外竖撑(4)设置为矩形支撑框;两根车架边梁(14)前端设置矩形支撑框,两根车架边梁(14)之间的前部、中部、后部依次与矩形支撑框、车架中横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兵兵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劲王新大本摩托车销售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