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轴前束机器人用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2885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6 17: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后轴前束机器人用夹具,二号固定机构设置于中部,连杆倾斜设置,横杆水平设置;连杆的一端与二号固定机构相连,另一端与横杆的一端铰接,横杆的另一端与一号固定机构相连;连杆为两根,成八字对称设置于二号固定机构的两端,两连杆与待加工工件的横梁形成等腰三角形的两腰;在一号固定机构上设有用于胀紧待加工工件的胀套;所述位置检测传感器设置于铣削刀盘的中部,铣削刀盘与横杆平行设置,压紧机构设置于铣削刀盘与代加工工件之间,压紧机构与横杆垂直设置,铣削刀盘为两个,分别设置于代加工工件的两侧。通过等腰三角形的夹紧机构,实现夹紧机构夹紧后工件中轴线和夹具中轴线重合,保证铣削加工过后工件前束角的合格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后轴前束机器人用夹具
本技术属于后轴前束机器人
,特别是涉及一种后轴前束机器人用夹具。
技术介绍
汽车后轴即后桥:分为驱动桥和支持桥。支持桥是支持桥对汽车车架起承载作用,主要受汽车的重力;驱动桥是将万向传动装置传来的动力折过90°角,改变力的传递方向,并由主减速器降低转速,增大转矩后,经差速器分配给左右半轴和驱动轮。后轴前束是使汽车两后轮的前端距离小于后端距离,其距离之差叫做前束值。后轴前束的目的,是使前后车轮在路面上的运动轨迹重合,提高后轮轴承的安全性,保证汽车高速行驶的稳定性,并有利于减少轮胎和悬架各零件的磨损。后轮前束可以预先给后轮一个侧滑角,防止转向时出现过多转向现象,从而提高操纵稳定性。后轴前束的加工要求高精度,现有的后轴前束加工废品率高,主要体现在以下的技术难点:1.工件加工过程中,夹具定位是分别夹紧,造成工件中轴线和夹具中轴线无法重合,造成工件前束角不合格率增大。2.工件两端铣削量不一导致两端回弹量不一致,影响工件前束角精度。因此,如何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成为了该领域技术人员努力的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后轴前束机器人用夹具,通过该夹具对后轴前束进行加工,减少装夹误差,提高加工精度,保证产品合格率,能完全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后轴前束机器人用夹具,包括待加工工件、铣削刀盘和后轴前束机器人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后轴前束机器人本体的机械手上的一号固定机构、二号固定机构、横杆、连杆、胀套、位置检测传感器和压紧机构,所述二号固定机构设置于中部,连杆倾斜设置,横杆水平设置;连杆的一端与二号固定机构相连,另一端与横杆的一端铰接,横杆的另一端与一号固定机构相连;连杆为两根,成八字对称设置于二号固定机构的两端,两连杆与待加工工件的横梁形成等腰三角形的两腰;在一号固定机构上设有用于胀紧待加工工件的胀套;所述位置检测传感器设置于铣削刀盘的中部,铣削刀盘与横杆平行设置,压紧机构设置于铣削刀盘与代加工工件之间,压紧机构与横杆垂直设置,铣削刀盘为两个,分别设置于代加工工件的两侧。作为优选方式之一,还包括液压气缸和传感器固定装置,所述液压气缸为两个,分别设置于待加工工件的两侧,且两液压气缸的中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液压气缸的前端为传感器固定装置,位置检测传感器设置于传感器固定装置的前端端部,且位于待加工工件两侧的位置检测传感器与代加工工件的中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作为优选方式之一,所述连杆上设有三号固定装置,三号固定装置与后轴前束机器人本体相连。作为优选方式之一,所述横杆上设有四号固定装置,四号固定装置与后轴前束机器人本体相连。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所述后轴前束机器人用夹具,具备如下优点:1.通过等腰三角形的夹紧机构,实现夹紧机构夹紧后工件中轴线和夹具中轴线重合,保证铣削加工过后工件前束角的合格率。2.通过高精度传感器感应工件铣削面的位置,并以在程序中设定该平面为铣削加工原点,保证两边铣削量一致,减少因铣削量过大造成铣削面回弹量大引起的前束角度超差。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后轴前束机器人用夹具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位置检测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附图1中:代加工工件1,一号固定机构21,二号固定机构22,三号固定机构23,四号固定机构24,连杆3,胀套4,铣削刀盘5,位置检测传感器6,压紧机构7,液压气缸8,传感器固定装置9,横杆1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2所示,一种后轴前束机器人用夹具,包括待加工工件1、铣削刀盘5和后轴前束机器人本体、设置于后轴前束机器人本体的机械手上的一号固定机构21、二号固定机构22、横杆10、连杆3、胀套4、位置检测传感器6、液压气缸8、传感器固定装置9和压紧机构7,所述二号固定机构22设置于中部,连杆3倾斜设置,连杆3的一端与二号固定机构22相连,另一端与横杆的一端铰接,横杆的另一端与一号固定机构21相连;横杆10水平设置。所述连杆3上设有三号固定装置23,三号固定装置23与后轴前束机器人本体相连。通过三号固定装置将连杆固定,防止连杆发生倾斜角度的变化,同理,所述横杆上设有四号固定装置24,四号固定装置24与后轴前束机器人本体相连。通过四号固定装置将横杆固定,防止横杆在连杆的带动下发生水平角度的倾斜。为了适应不同汽车后轴前束的尺寸要求,因此连杆和横杆之间是通过铰链连接的,调节横杆的横向位移便可调节连杆的倾斜角度,进而改变自身的夹紧宽度来适应不同代加工工件的宽度。连杆3为两根,成八字对称设置于二号固定机构22的两端,两连杆3与待加工工件1的横梁形成等腰三角形的两腰。通过等腰三角形的夹紧机构,实现夹紧机构夹紧后工件中轴线和夹具中轴线重合,保证铣削加工过后工件前束角的合格率。在一号固定机构21上设有用于胀紧待加工工件1的胀套4;通过胀套将代加工工件进行定位。所述位置检测传感器6设置于铣削刀盘5的中部,铣削刀盘5与横杆平行设置,压紧机构7设置于铣削刀盘5与代加工工件1之间,压紧机构7与横杆垂直设置,铣削刀盘5为两个,分别设置于代加工工件的两侧。具体来说,所述液压气缸8为两个,分别设置于待加工工件1的两侧,且两液压气缸8的中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液压气缸8的前端为传感器固定装置9,位置检测传感器6设置于传感器固定装置9的前端端部,且位于待加工工件1两侧的位置检测传感器6与代加工工件1的中轴线位于同一直线。工件加工的流程如下:1.将汽车后轴前束工件放入工件位,通过机器人将工件抓取到固定位置,夹紧机构的连杆在液压缸的作用下动作,初步夹紧工件且实现中轴线对中,与夹具的中轴线一致。2.在液压缸的作用下涨套撑开,通过一号固定机构完全固定好工件主定位。3.在液压缸的作用下压紧机构动作,夹紧工件,使工件完全固定好以待加工。4.在液压缸的作用下,高精度位置检测传感器移动到加工表面检测工件加工面位置,通过PLC内部记录好位置后退回其初始位置。5.通过铣削机床数控程序将PLC记录的位置点设定为铣削刀具的加工零点,并设定好进给量,保证两端铣削量一致。通过该流程对汽车后轴前束工件进行加工,实现对称类加工零件中轴线和夹具中轴线一致;确保铣削加工一致性,减少装夹误差,提高加工精度,保证产品合格率。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后轴前束机器人用夹具,包括待加工工件、铣削刀盘和后轴前束机器人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后轴前束机器人本体的机械手上的一号固定机构、二号固定机构、横杆、连杆、胀套、位置检测传感器和压紧机构,所述二号固定机构设置于中部,连杆倾斜设置,横杆水平设置;连杆的一端与二号固定机构相连,另一端与横杆的一端铰接,横杆的另一端与一号固定机构相连;连杆为两根,成八字对称设置于二号固定机构的两端,两连杆与待加工工件的横梁形成等腰三角形的两腰;在一号固定机构上设有用于胀紧待加工工件的胀套;所述位置检测传感器设置于铣削刀盘的中部,铣削刀盘与横杆平行设置,压紧机构设置于铣削刀盘与代加工工件之间,压紧机构与横杆垂直设置,铣削刀盘为两个,分别设置于代加工工件的两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轴前束机器人用夹具,包括待加工工件、铣削刀盘和后轴前束机器人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后轴前束机器人本体的机械手上的一号固定机构、二号固定机构、横杆、连杆、胀套、位置检测传感器和压紧机构,所述二号固定机构设置于中部,连杆倾斜设置,横杆水平设置;连杆的一端与二号固定机构相连,另一端与横杆的一端铰接,横杆的另一端与一号固定机构相连;连杆为两根,成八字对称设置于二号固定机构的两端,两连杆与待加工工件的横梁形成等腰三角形的两腰;在一号固定机构上设有用于胀紧待加工工件的胀套;所述位置检测传感器设置于铣削刀盘的中部,铣削刀盘与横杆平行设置,压紧机构设置于铣削刀盘与代加工工件之间,压紧机构与横杆垂直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仕峰殷世亮熊乐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驰骋轻型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