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滚针轴承保持架整形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27090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6 16: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了一种滚针轴承保持架整形模,包括下模和上模;下模包括下模板,下模板设置有下冲头固定板、下冲头、凹模、凹模座、直线导轨、锥形环、第一复位弹簧、第二复位弹簧;凹模和锥形环相配合的位置各设置锥形面;上模包括上模板,上模板设置有上冲头固定板、上冲头、压圈、第三弹簧;合模时,上冲头与下冲头共同形成保持架内腔整形面,凹模的内侧形成保持架外壁整形面。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滚针轴承保持架整形模,通过分体式结构的应用和弹簧、直线导轨的设置,解决了保持架整形遇到的难点,实现对保持架的内外径同时整形,消除圆度变形,保证轴承回转灵活性。

A Shaping Die for Needle Roller Bearing Ca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滚针轴承保持架整形模
本专利技术涉及滚针轴承加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滚针轴承保持架整形模。
技术介绍
中、大型滚针轴承保持架由于壁薄,强度相对弱,加工中会产生变形,影响轴承回转灵活性。尤其是细长滚针保持架径向传动量小更为突出,稍有变形,回转灵活性就差,影响轴承的品质,因此需要对产品做径向整形,消除圆度变形。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滚针轴承保持架整形模,通过分体式结构的应用和弹簧、直线导轨的设置,解决了保持架整形遇到的难点,实现对保持架的内外径同时整形,消除圆度变形,保证轴承回转灵活性。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滚针轴承保持架整形模,它包括下模和上模;所述下模包括下模板,下模板设置有下冲头固定板,下冲头固定板上设置有下冲头;位于下冲头固定板的外侧还设置有凹模;凹模的底部设置有凹模座,所述凹模座的底部与设置在下模板上的直线导轨的滑块固定;所述凹模上还设置有锥形环;所述锥形环的底面与下模板之间还设置有第一复位弹簧;所述凹模和锥形环相配合的位置各设置锥形面;所述上模包括上模板,上模板设置有上冲头固定板,上冲头固定板内设置有上冲头;所述上模板在与锥形环相对应的还设置有压圈;合模时,上冲头与下冲头共同形成保持架内腔整形面,凹模的内侧形成保持架外壁整形面。所述上模板的顶侧还设置有模柄。所述凹模座与下冲头固定板之间还设置有第二复位弹簧。所述上冲头的顶端与上模板之间设置有第三弹簧;所述上冲头在上冲头固定板中浮动设置。所述上模和下模之间还设置有导柱;所述导柱一端固定在下模板上,另一端插设在锥形环中,所述压圈在与导柱相对应的位置也设置有导向槽。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滚针轴承保持架整形模,通过分体式结构的应用和弹簧、直线导轨的设置,解决了保持架整形遇到的难点,实现对保持架的内外径同时整形,消除圆度变形,保证轴承回转灵活性。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的一种滚针轴承保持架整形模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加深对本专利技术的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描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定。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滚针轴承保持架整形模,它包括下模和上模;所述下模包括下模板1,下模板1设置有下冲头固定板4,下冲头固定板4上设置有下冲头9;位于下冲头固定板的外侧还设置有凹模8;凹模8的底部设置有凹模座6,所述凹模座6的底部与设置在下模板1上的直线导轨3的滑块固定;所述凹模8上还设置有锥形环16;所述锥形环16的底面与下模板1之间还设置有第一复位弹簧2;所述凹模8和锥形环16相配合的位置各设置锥形面;所述上模包括上模板10,上模板10设置有上冲头固定板12,上冲头固定板12内设置有上冲头13;所述上模板10在与锥形环16相对应的还设置有压圈11;合模时,上冲头13与下冲头9共同形成保持架17内腔整形面,凹模8的内侧形成保持架17外壁整形面;所述上模板10的顶侧还设置有模柄14;所述凹模座6与下冲头固定板4之间还设置有第二复位弹簧7;所述上冲头13的顶端与上模板10之间设置有第三弹簧15;所述上冲头13在上冲头固定板12中浮动设置;所述上模和下模之间还设置有导柱5;所述导柱5一端固定在下模板1上,另一端插设在锥形环16中,所述压圈11在与导柱5相对应的位置也设置有导向槽。本实施例的一种滚针轴承保持架整形模,工作时,待整形保持架套在下冲头上进行定位,上模下行时,首先上冲头与下冲头合成一体形成完整的工作零件,然后,上模继续下行,压圈接触锥形环并共同下行,锥形环通过锥形面的作用将凹模沿着直线导轨向下冲头的位置推动,凹模在横向和的作用下完成保持架的整形;然后,上模上行,凹模在第二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向外侧移动并复位,锥形环在第一复位弹簧的作用下上行并复位,最后,上冲头在上模板通过第三弹簧拉动的作用下,移出保持架并复位,即完成保持架整形工序。本实施例的一种滚针轴承保持架整形模,通过分体式结构的应用和弹簧、直线导轨的设置,解决了保持架整形遇到的难点,实现对保持架的内外径同时整形,消除圆度变形,保证轴承回转灵活性。上述实施例不应以任何方式限制本专利技术,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转换的方式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滚针轴承保持架整形模,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模和上模;所述下模包括下模板,下模板设置有下冲头固定板,下冲头固定板上设置有下冲头;位于下冲头固定板的外侧还设置有凹模;凹模的底部设置有凹模座,所述凹模座的底部与设置在下模板上的直线导轨的滑块固定;所述凹模上还设置有锥形环;所述锥形环的底面与下模板之间还设置有第一复位弹簧;所述凹模和锥形环相配合的位置各设置锥形面;所述上模包括上模板,上模板设置有上冲头固定板,上冲头固定板内设置有上冲头;所述上模板在与锥形环相对应的还设置有压圈;合模时,上冲头与下冲头共同形成保持架内腔整形面,凹模的内侧形成保持架外壁整形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滚针轴承保持架整形模,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模和上模;所述下模包括下模板,下模板设置有下冲头固定板,下冲头固定板上设置有下冲头;位于下冲头固定板的外侧还设置有凹模;凹模的底部设置有凹模座,所述凹模座的底部与设置在下模板上的直线导轨的滑块固定;所述凹模上还设置有锥形环;所述锥形环的底面与下模板之间还设置有第一复位弹簧;所述凹模和锥形环相配合的位置各设置锥形面;所述上模包括上模板,上模板设置有上冲头固定板,上冲头固定板内设置有上冲头;所述上模板在与锥形环相对应的还设置有压圈;合模时,上冲头与下冲头共同形成保持架内腔整形面,凹模的内侧形成保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小楠高建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东吴滚针轴承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