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滤芯及挥发性有机物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52502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6 16: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滤芯及挥发性有机物净化装置,涉及废气净化技术领域,尤其适用于大风量、低浓度VOCs废气的净化处理。该复合滤芯包括过滤本体和初除过滤体,过滤本体为空心柱状结构,初除过滤体包括第一滤膜层和第二滤膜层,第二滤膜层套设于过滤本体的外表面,第一滤膜层套设于第二滤膜层的外表面。该复合滤芯具有适用范围广、吸附容量高、更换操作简单、治理成本低、可耐冲击负荷、可多次再生利用、治理成本低等优点,初除过滤体一次性使用,内部的过滤本体能够整体再生并循环使用,从而降低VOCs废气的净化成本。

A Composite Filter and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 Purifica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滤芯及挥发性有机物净化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废气净化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复合滤芯及挥发性有机物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挥发性有机物(简称VOCs)的物理学定义是指在101.325kPa下,任何初沸点低于或等于250℃的有机化合物。从改善环境空气质量,加强VOCs污染防治角度出发,其光化学定义是指参与大气光化学反应的有机化合物,或者根据规定的方法测量或核算确定的有机化合物。一般说来,VOCs包括非甲烷烃类(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等)、含氧有机物(醛、酮、醇、醚等)、含氯有机物、含氮有机物、含硫有机物等,是形成臭氧(O3)和细颗粒物(PM2.5)污染的重要前体物。VOCs是除颗粒物外第二大分布广泛和种类复杂的大气污染物,对生态环境系统和人体健康的危害有主要三个方面:一是部分种类具有毒性和致癌,危害人体健康;二是与氮氧化物共同参与大气光化学反应,形成臭氧污染;三是经化学反应生成二次气溶胶,是造成细颗粒物(PM2.5)的重要前提物。控制并降低各类污染源挥发性有机物(以下简称VOCs)的排放量,是降低大气臭氧和PM2.5浓度水平,改善空气质量的重要途径。VOCs吸附装置的工作原理是废气由风机提供动力,负压进入吸附箱后进入吸附层,利用活性炭或分子筛的微孔结构多、比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的特点,使废气与大表面的多孔性活性炭吸附剂相接触,废气中的污染物被吸附在活性炭或分子筛内表面上,使污染物与气体分离,净化后的气体高空排放,设计良好的装置净化效率可达90%以上。专利技术人研究发现,传统的吸附净化装置的平板式床层结构单一、单位体积内的可用吸附面积小,使用过程中操作、更换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包括提供一种复合滤芯,能够增大单位体积吸附装置的吸附床层面积,降低气体过滤压降。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包括提供一种挥发性有机物净化装置,快装式滤芯(吸附床层)更换方便,成本低,易操作。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基于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复合滤芯,包括初除过滤体和过滤本体,过滤本体为空心柱状结构,初除过滤体包括第一滤膜层和第二滤膜层,第二滤膜层套设于过滤本体的外表面,第一滤膜层套设于第二滤膜层的外表面。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复合滤芯,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可选实施例中,第一滤膜层包括复合吸水纤维、喷融聚丙烯吸油纤维和初效过滤纤维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滤膜层包括活性炭无纺布、活性炭纤维毡或过滤棉中的至少一个。在本专利技术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过滤本体的吸附滤层包括活性炭滤层或分子筛滤层;所述活性炭滤层包括颗粒状活性炭、蜂窝状活性炭、空心柱状活性炭、或活性炭纤维过滤棉中的至少一个;所述分子筛滤层包括颗粒状分子筛、蜂窝状分子筛或空心柱状分子筛中的至少一个。在本专利技术的可选实施例中,复合滤芯还包括相对设置的把手盖板和端盖封板,把手盖板位于过滤本体和初除过滤体的一端,端盖封板位于过滤本体和初除过滤体的另一端。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挥发性有机物净化装置,包括上述的复合滤芯。在本专利技术的可选实施例中,净化装置还包括箱体,箱体包括依次连通的进气口、过滤腔以及出气口,复合滤芯安装于箱体且伸入过滤腔,以使待净化气体从进气口进入,流经复合滤芯后从出气口排出。在本专利技术的可选实施例中,过滤腔包括连通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第一腔体的进口与进气口连通,第二腔体的出口与出气口连通;箱体开设有多个与第一腔体相对应的滤芯安装孔,复合滤芯一一对应地安装于滤芯安装孔,以使待净化气体从进气口进入,经过复合滤芯后流经第二腔体,从出气口排出。在本专利技术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复合滤芯包括相对设置的把手盖板和端盖封板,所述复合滤芯嵌入所述过滤腔;所述把手盖板与所述箱体密封设置,所述端盖封板开设有通气孔,或者,所述把手盖板开设有通气孔,所述端盖封板密封设置,以使待净化气体经过所述复合滤芯后通过所述通气孔流入所述第二腔体。在本专利技术的可选实施例中,过滤腔包括第一过滤空腔、第二过滤空腔以及气体流通腔,第一过滤空腔和第二过滤空腔位于气体流通腔的两侧,且分别与气体流通腔连通,第一过滤空腔的进口和第二过滤空腔的进口均与进气口连通,第一过滤空腔的出口和第二过滤空腔的出口均与气体流通腔的进口连通,气体流通腔的出口与出气口连通;箱体开设有多个滤芯安装孔,滤芯安装孔下方设置有滤芯导轨,复合滤芯通过滤芯导轨安装于滤芯安装孔,滤芯安装孔能够分别与第一过滤空腔和第二过滤空腔相对应,复合滤芯一一对应地安装于滤芯安装孔,以使待净化气体从进气口进入,经过复合滤芯后流经气体流通腔,从出气口排出。在本专利技术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净化装置还包括控制器、传感器以及报警装置;所述传感器和所述报警装置均与所述控制器通信,所述传感器设置于所述过滤腔内且位于所述复合滤芯的出气端,用于输出表征所述过滤腔内压降差的信号,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传感器的输出信号控制所述报警装置的状态。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挥发性有机物净化装置主要用于对空气和废气的过滤、以及VOCs吸附一体化的净化,结构紧凑、自动化运行、净化效率高、过滤本体可循环利用、二次污染小、成本低、经济效益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复合滤芯的剖视图;图2为实施例2提供的复合滤芯的剖视图;图3为实施例3提供的挥发性有机物净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剖视图;图5为挥发性有机物净化装置另一种结构的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4提供的挥发性有机物净化装置的剖视图。图标:100-复合滤芯;10-把手盖板;102-手端密封座;12-过滤本体;121-外侧网;123-吸附滤层;125-内侧网;126-加强杆;13-初除过滤体;132-第一滤膜层;135-第二滤膜层;15-端盖封板;152-排气孔;16-橡胶件;103-操作把手;104-排气端密封座;105-耐油密封垫;156-测试口;200-挥发性有机物净化装置;20-箱体;21-进气口;22-第一腔体;23-第二腔体;24-出气口;225-滤芯安装孔;25-传感器;224-第一过滤空腔;226-第二过滤空腔;228-气体流通腔。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滤芯,其特征在于,包括初除过滤体和过滤本体,所述过滤本体为空心柱状结构,所述初除过滤体包括第一滤膜层和第二滤膜层,所述第二滤膜层套设于所述过滤本体的外表面,所述第一滤膜层套设于所述第二滤膜层的外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滤芯,其特征在于,包括初除过滤体和过滤本体,所述过滤本体为空心柱状结构,所述初除过滤体包括第一滤膜层和第二滤膜层,所述第二滤膜层套设于所述过滤本体的外表面,所述第一滤膜层套设于所述第二滤膜层的外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滤膜层包括复合吸水纤维、喷融聚丙烯吸油纤维和初效过滤纤维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滤膜层包括活性炭无纺布、活性炭纤维毡或过滤棉中的至少一个。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本体的吸附滤层包括活性炭滤层或分子筛滤层;所述活性炭滤层包括颗粒状活性炭、蜂窝状活性炭、空心柱状活性炭、或活性炭纤维过滤棉中的至少一个;所述分子筛滤层包括颗粒状分子筛、蜂窝状分子筛或空心柱状分子筛中的至少一个。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复合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滤芯还包括相对设置的把手盖板和端盖封板,所述把手盖板位于所述过滤本体和所述初除过滤体的一端,所述端盖封板位于所述过滤本体和所述初除过滤体的另一端。5.一种挥发性有机物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复合滤芯。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挥发性有机物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装置还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包括依次连通的进气口、过滤腔以及出气口,所述复合滤芯安装于所述箱体且伸入所述过滤腔,以使待净化气体从所述进气口进入,流经所述复合滤芯后从所述出气口排出。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挥发性有机物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腔包括连通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的进口与所述进气口连通,所述第二腔体的出口与所述出气口连通;所述箱体开设有多个与所述第一腔体相对应的滤芯安装孔,所述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爱军何万清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