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用磨钻支撑组件及其磨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2334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6 16: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手术用磨钻支撑组件及其磨钻,其中支撑组件包括内支撑管、外支撑管和注水组件,所述外支撑管外套于内支撑管,内支撑管与外支撑管径向间距设置并形成轴向布置的水流通道,所述注水组件连通设置于水流通道的后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有效隔离磨钻头与其他组织,避免磨钻头对其他的伤害,同时,在支撑组件上设置水流通道,能够对前端的磨头进行有效降温处理,避免磨头的热量烧伤其它组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手术用磨钻支撑组件及其磨钻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手术用磨钻支撑组件及其磨钻。
技术介绍
在医疗手术中,通常采用磨钻工具对体内骨组织进行磨削,而现有针对骨组织的磨削方式包括手动和电动,其结构均相对粗大,而对一些操作空间较小的手术部位无法实现精细打磨,比如耳内或鼻内等部位手术。特别是在现实手术过程,电动磨削方式中高速旋转的磨杆后侧易损伤其它组织,且前端磨头发热后也容易造成组织的灼热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手术用磨钻支撑组件及其磨钻,能够有效避免其它组织的损伤,并且操作方便,有效避免磨头发热对组织的灼热损伤。本技术的手术用磨钻支撑组件,包括内支撑管、外支撑管和注水组件,所述外支撑管外套于内支撑管,内支撑管与外支撑管径向间距设置并形成轴向布置的水流通道,所述注水组件连通设置于水流通道的后端。进一步,所述注水组件以可绕外支撑管的中心轴线旋转的方式连通设置于水流通道的后端。进一步,所述注水组件包括固定于外支撑管的注水嘴,所述外支撑管的后端侧壁开设有注水孔,所述注水嘴与注水孔对齐并连通,注水嘴的出水口与注水孔的进水口密封连接。进一步,所述注水组件包括转动外套于外支撑管的注水套和固定于注水套的注水嘴,所述外支撑管的后端侧壁开设有至少一个注水孔,所述注水套位于注水孔处,注水套与注水孔形成环形注水通道,所述注水嘴经环形注水通道与所述注水孔连通。进一步,所述注水套内壁向内凹陷后形成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与所述外支撑管外壁围设形成所述环形注水通道;或所述注水孔为绕外支撑管径向一周的环形通孔,所述环形通孔与所述注水套内壁围设形成所述环形注水通道;或所述注水套与外支撑管沿径向间距设置并形成所述环形注水通道。进一步,所述注水套与外支撑管之间设置有分别位于注水孔两侧的前密封圈和后密封圈。进一步,所述注水套的前端设置有固定外套于外支撑管的定位套,后端设置有固定于外支撑管的连接套,所述定位套的后端内圆和连接套的前端内圆均沿径向向外凹陷后形成外环台,所述注水套的两端外圆均沿径向向内凹陷后形成与对应外环台搭接配合的内环台。进一步,所述外支撑管后端固定设置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的后端内腔沿轴向从前到后依次设置有导向套、轴承和螺塞,所述螺塞螺纹内套于所述连接套后端内腔并轴向锁紧和挤压固定所述轴承和导向套。进一步,所述磨钻支撑组件的前端设置有沿轴向出水的出水孔,所述出水孔为多个并沿周向间隔分布。进一步,还包括支撑于内支撑管和外支撑管径向之间的顶套,所述顶套内壁凹陷形成多条周向间隔分布的轴向内条形槽,所述轴向内条形槽内壁与内支撑管外壁围设形成所述出水孔。进一步,所述顶套前端沿轴向向前延伸形成位于内支撑管和外支撑管前端的延伸段,所述轴向内条形槽贯通所述延伸段,所述延伸段内套设置有轴套,所述轴套后端外圆缩径后固定内套于内支撑管前端。进一步,所述轴套外壁与所述轴向内条形槽围设形成所述出水孔的前段;或所述轴套外圆设置有与手术轴向内条形槽对应的轴向外条形槽,手术轴向内条形槽与轴向外条形槽组合形成所述出水孔的前段。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磨钻,包括磨钻手柄、磨钻头和上述结构的手术用磨钻支撑组件,所述手术用磨钻支撑组件外套于磨钻头,且所述手术用磨钻支撑组件以长度可调的方式固定于磨钻手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公开的一种手术用磨钻支撑组件及其磨钻,能够有效隔离磨钻头与其他组织,避免磨钻头对其他的伤害,同时,在支撑组件上设置水流通道,能够对前端的磨头进行有效降温处理,避免磨头的热量烧伤其它组织。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中顶套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磨钻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1、内支撑管;2、外支撑管;3、注水套;4、注水嘴;5、注水孔;6、前密封圈;7、后密封圈;8、定位套;9、连接套;10、内环台;11、外环台;12、导向套;13、轴承;14、螺塞;15、顶套;16、轴向内条形槽;17、轴套;18、环形堵头;19、磨钻手柄;20、磨钻头;21、旋转锁套;22、内限位台阶;23、外限位台阶;24、轴向外条形槽。具体实施方式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中顶套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磨钻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手术用磨钻支撑组件,包括内支撑管1、外支撑管2和注水组件,所述外支撑管2外套于内支撑管1,内支撑管1与外支撑管2径向间距设置并形成轴向布置的水流通道,所述注水组件连通设置于水流通道的后端;具体地,磨钻头安装于磨钻支撑组件中,磨钻头包括磨杆和连接于磨杆前端的磨头,磨杆转动内套于内支撑管1,磨头伸出内支撑管1进行磨削,钻支撑组件的后端安装于磨钻手柄的前端,所述内、外支撑管2之间设置有径向支撑,保证径向间距稳定。径向支撑的方式有多种,例如,内支撑管1与外支撑管2后端沿径向之间设置有环形堵头18,环形堵头18用于封堵水流通道末端,环形堵头18还用于在内支撑管1与外支撑管2后端形成径向支撑;可在内支撑管1与外支撑管2前端沿径向之间设置顶套15,用于形成对内支撑管1与外支撑管2前端的径向支撑;还可在内支撑管1与外支撑管2的中间段设置多个支撑台以形成径向支撑。支撑组件的后端表示靠近磨钻手柄端,反之为前端。水流通道前端设置有出水口,后端设置有注水组件,注水组件具体为用于连通安装注水管的连接组件。当冷却水通过注水管流经注水组件,最终流入到水流通道中,一方面使冷却水在内外支撑管之间形成冷却屏障,避免磨钻头传热到外支撑管上,操作者可以用手握住外支撑管以便于更精确的控制磨钻头的操作位置;另一方面冷却水带走磨杆传递到内支撑管上的热量,有利于对磨杆进行降温,提高磨杆寿命;第三,冷却水还可以通过水流通道前端的出水口流出,对磨头进行降温,避免组织灼热损伤;第四,由于双层支撑管的设置,冷却水不会直接接触到磨杆,避免了冷却水对磨杆旋转造成的阻力,确保了磨钻头旋转磨削效率。由上可知,本实施例通过支撑组件能够有效隔离磨钻头与其他组织,避免磨钻头对其他的伤害,同时,在支撑组件上设置水流通道,能够对前端的磨头进行有效降温处理,避免磨头的热量烧伤其它组织。本实施例中,所述注水组件以可绕外支撑管2的中心轴线旋转的方式连通设置于水流通道的后端;将注水组件设置为可绕外支撑管2的中心轴线旋转,当冷却水管连接到注水组件上后,无论操作者采用何种角度握持磨钻及磨钻手柄,都可以通过转动注水组件将冷却水管任意调整至舒适的位置,或让冷却水管带动注水组件自然下垂,可有效避免冷却水管对握持的干扰,提高手术的效率。一实施例中,所述注水组件包括固定于外支撑管2的注水嘴4,所述外支撑管2的后端侧壁开设有注水孔5,所述注水嘴4与注水孔5对齐并连通,注水嘴4的出水口与注水孔5的进水口密封连接。当注水组件绕外支撑管2的中心轴线旋转时,注水嘴4带动外支撑管2周向旋转;若外支撑管2与内支撑管1周向固定,则内支撑管1随外支撑管2周向旋转;若外支撑管2与内支撑管1周向可滑动,则可通过轴承、密封圈等方式实现外支撑管2与内支撑管1周向滑动与径向支撑。此外,所述注水组件还可包括外套于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术用磨钻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内支撑管、外支撑管和注水组件,所述外支撑管外套于内支撑管,内支撑管与外支撑管径向间距设置并形成轴向布置的水流通道,所述注水组件连通设置于水流通道的后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术用磨钻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内支撑管、外支撑管和注水组件,所述外支撑管外套于内支撑管,内支撑管与外支撑管径向间距设置并形成轴向布置的水流通道,所述注水组件连通设置于水流通道的后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术用磨钻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水组件以可绕外支撑管的中心轴线旋转的方式连通设置于水流通道的后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术用磨钻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水组件包括固定于外支撑管的注水嘴,所述外支撑管的后端侧壁开设有注水孔,所述注水嘴与注水孔对齐并连通,注水嘴的出水口与注水孔的进水口密封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术用磨钻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水组件包括转动外套于外支撑管的注水套和固定于注水套的注水嘴,所述外支撑管的后端侧壁开设有至少一个注水孔,所述注水套位于注水孔处,注水套与注水孔形成环形注水通道,所述注水嘴经环形注水通道与所述注水孔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术用磨钻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水套内壁向内凹陷后形成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与所述外支撑管(2)外壁围设形成所述环形注水通道;或所述注水孔为绕外支撑管(2)径向一周的环形通孔,所述环形通孔与所述注水套内壁围设形成所述环形注水通道;或所述注水套与外支撑管沿径向间距设置并形成所述环形注水通道。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手术用磨钻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水套与外支撑管之间设置有分别位于注水孔两侧的前密封圈和后密封圈。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术用磨钻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水套的前端设置有固定外套于外支撑管的定位套,后端设置有固定于外支撑管的连接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勇郭毅军杨永波李洪远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西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