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位于餐台上方的防自转式升降罩体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52147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6 16: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位于餐台上方的防自转式升降罩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罩体系统包括位于所述餐台上方的罩体以及连接并带动所述罩体升降的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由相互套接的外管和内管组成,所述外管和所述内管呈相互配合的多边形管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通过电机驱动伸缩杆带动罩体实现罩体在餐桌上方的自动升降,伸缩杆中套接的外管和内管呈相互配合的多边形管体可有效防止罩体在升降过程中产生自转,且系统构成简单,占用的空间小。

A kind of anti-rotation hoist system located above the dining t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位于餐台上方的防自转式升降罩体系统
本技术涉及烹饪器具,具体涉及一种位于餐台上方的防自转式升降罩体系统。
技术介绍
传统烹饪器具的锅盖或者罩体一般都是采用人工方式进行开合的,例如厨房中的炒菜锅、砂锅、餐桌上的火锅等。新型烹饪方式中利用蒸汽对食材进行烹饪的方式,可以实现在餐桌上实现即蒸即食的新型就餐模式。但在蒸汽对食材进行高温烹饪的过程中,需要将蒸具上的罩体合上以避免蒸汽外溢,待食材蒸制完毕后再将罩体取掉,一顿饭下来,服务员需要将罩体开合数十次,劳动力成本较高,在取罩体的过程中还可能发生高温水蒸气或水滴烫伤人的意外,且服务员在服务的过程中也会影响食客的就餐体验。目前常见的升降罩体系统一般采用圆形的伸缩杆,伸缩杆内管与外管之间不存在限位装置,在圆周上无法形成有效的限位,罩体在升降过程中将发生自转,从而使罩体升降过程不稳定,还会使附着在罩体上的液体溅到客人,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位于餐台上方的防自转式升降罩体系统,该升降罩体系统通过使伸缩杆的内管和外管呈多边形构造,从而防止罩体在升降过程中产生自转。本技术目的实现由以下技术方案完成:一种位于餐台上方的防自转式升降罩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罩体系统包括位于所述餐台上方的罩体以及连接并带动所述罩体升降的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由相互套接的外管和内管组成,所述外管和所述内管呈相互配合的多边形管体。所述多边形管体可以是三角形管体、四边形管体、五边形管体、六边形管体中的一种。所述外管的上端部垂直固定于室内吊顶上,所述内管可滑动式装配于所述外管内,所述内管的下端部伸出于所述外管的下端部并与所述罩体固定连接。所述内管的上端部经一绕过定滑轮的牵引绳索连接驱动装置,所述定滑轮以及所述驱动装置固定于所述室内吊顶上。所述驱动装置为一具有绕线槽的电机。所述驱动装置为一液压伸缩杆,所述液压伸缩杆呈水平状态设置。所述驱动装置为一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呈水平状态设置。所述餐台上设置有一锅具,所述锅具、所述罩体以及所述伸缩杆三者呈同轴设置。所述外管下端部设置有弹性橡胶圈,所述弹性橡胶圈与所述内管外壁面贴紧配合。所述外管的内壁面顶部设置有一位置触发传感器,所述位置触发传感器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本技术的优点是:罩体通过电机驱动牵引绳索可在餐桌上方自动升降,伸缩杆中套接的外管和内管呈相互配适的多边形管体可有效防止罩体在升降过程中产生自转,避免罩体中的水滴飞溅到客人,且系统构成简单,占用的空间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防自转式升降罩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三角形伸缩杆截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四边形伸缩杆截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具有位置触发传感器的防自转式升降罩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的特征及其它相关特征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便于同行业技术人员的理解:如图1-4,图中各标记分别为:餐台1、锅具2、罩体3、连接件4、内管5、外管6、室内吊顶7、牵引绳索8、定滑轮9、驱动装置10、伸缩杆11、位置触发传感器12。实施例1: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具体涉及一种位于餐台上方的防自转式升降罩体系统,该系统通过电机的正转和反转拉动牵引绳索8实现罩体的自动升降,并通过设置伸缩杆11的内管5和外管6呈多边形配合,从而防止罩体3在升降过程中产生自转。如图1所示,餐台1的中部设置有用于对食材进行蒸煮的锅具2,锅具2可以是电磁炉、蒸煮锅、火锅、烤盘中的一种;锅具2的上方设置有防自转式升降罩体系统,该系统包括设置于餐台1上方的罩体3、连接件4以及驱动罩体3升降的伸缩杆11,连接件4用于将罩体3同伸缩杆11之间进行连接;伸缩杆11由相互配合的内管5和外管6组合而成,内管5滑动式装配于外管6中,两者之间可进行相互滑动;内管5和外管6均呈多边形管体,管体形状可为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中的一种,通过多边形之间的相互周向限位,以防止罩体3在升降过程中产生自转,导致液体飞溅,伸缩杆11的截面形状示意如图2、图3所示。需要说明的是,在外管6的下端部设置有一个弹性橡胶圈,该弹性橡胶圈同内管5的外壁面之间保持紧密贴合限位,不仅可以防止内管5在升降过程中产生轻微的晃动,也可以封堵内管5与外管6之间的间隙内掉落异物影响就餐体验。如图1所示,伸缩杆11的外管6上端部垂直固定于室内吊顶7上,伸缩杆11的内管5的下端部伸出于外管6的下端部并通过连接件4与罩体3固定连接,锅具2、罩体3和伸缩杆11三者呈同轴设置,以确保罩体3升降过程顺畅,并能准确盖合在锅具2上。伸缩杆11的内管5上端部则与牵引绳索8的一端连接,牵引绳索8的另一端经由定滑轮9与驱动装置10连接,从而实现罩体的自动升降,定滑轮9和驱动装置10均固定安装在室内吊顶7上。驱动装置10可为具有绕线槽的电机、呈水平设置的液压伸缩杆或是呈水平设置的电动伸缩杆中的一种。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罩体上设置伸缩杆并利用驱动装置驱动所述伸缩杆实现罩体的自动升降,通过设置伸缩杆内管与外管呈多边形相互配合,达到防止罩体在升降过程中产生自转而导致液体飞溅的目的。实施例2: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中升降式罩体系统的基础上,在外管6的内壁面顶部设置安装一个位置触发传感器12,位置触发传感器12与驱动装置10相连接通信,当内管5在外管6中上升到设定的位置时(即位置触发传感器12的安装位置),内管5的顶端将触碰到外管6中的位置触发传感器12,位置触发传感器12立即将内管5到达设定位置的信号传送至驱动装置10中,驱动装置10在接收到该信号后停止驱动,以使内管5在上升到指定位置后停止上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位于餐台上方的防自转式升降罩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罩体系统包括位于所述餐台上方的罩体以及连接并带动所述罩体升降的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由相互套接的外管和内管组成,所述外管和所述内管呈相互配合的多边形管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位于餐台上方的防自转式升降罩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罩体系统包括位于所述餐台上方的罩体以及连接并带动所述罩体升降的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由相互套接的外管和内管组成,所述外管和所述内管呈相互配合的多边形管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位于餐台上方的防自转式升降罩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边形管体可以是三角形管体、四边形管体、五边形管体、六边形管体中的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位于餐台上方的防自转式升降罩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的上端部垂直固定于室内吊顶上,所述内管可滑动式装配于所述外管内,所述内管的下端部伸出于所述外管的下端部并与所述罩体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位于餐台上方的防自转式升降罩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的上端部经一绕过定滑轮的牵引绳索连接驱动装置,所述定滑轮以及所述驱动装置固定于所述室内吊顶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位于餐台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佳斌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术道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