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现代化复合型作物培育日光温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2018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6 16: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现代化复合型作物培育日光温室,设置了下部内循环装置、上部内循环装置、外循环调节装置;该温室的特点在于将下部蓄热循环和上部蓄热循环分开设置,下部内循环装置靠近地面设置,以将贴近于地面的作物生长所散发的热量和气体循环,使得棚体内部的热量和气体均匀一致,上部内循环装置是将棚体内部的顶部的热量循环,由于棚体内部顶部的热量较多,温度较高,从而使得棚体内部各处的温度均匀,外循环调节装置与外界连通,用于对棚体内部的其他进行置换,使得气体根据作为不同而成分可调节,并且还可以通过外部空气补入的方式,在通过温控器的换热,通过外部干预的方式调节棚体内部的温度。

A Modern Compound Crop Cultivation Solar Greenho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现代化复合型作物培育日光温室
本专利技术涉及作物培育用的温室
,尤其涉及一种现代化复合型作物培育日光温室。
技术介绍
作物的生长和培育离不开温室,温室为作物生长提供了适宜的温度、水分、光照条件,现有的温室中,部分功能虽已得到实现,但是都是单一功能的分别作用,而作物生长需要的是一种综合性、各项指标参数都能够满足作物生长的温室。
技术实现思路
有必要提出一种现代化复合型作物培育日光温室。一种现代化复合型作物培育日光温室,包括棚体、及设置于棚体内部的下部内循环装置、上部内循环装置、外循环调节装置,所述下部内循环装置设置于棚体的下部,上部内循环装置设置于棚体的上部,外循环调节装置设置于棚体的内部,且与外部连通,所述下部内循环装置包括第一驱动、下部蓄热组件、下部循环管组,所述第一驱动设置于棚体的后墙内壁上,下部蓄热组件埋设于后墙内壁,第一驱动的进风口与棚体内部连通,第一驱动的出风口与下部蓄热组件连接,下部循环管组包括若干下部细管,所述下部细管的一端与下部蓄热组件连接,另一端穿过后墙内壁,以与棚体内部连通;所述上部内循环装置包括第二驱动、储能单元、上部循环管组,所述储能单元内部设置容纳储能材料的空间,第二驱动的输入口与储能单元连接,输出口与上部循环管组连接,上部循环管组包括盘设于棚体顶部的若干上部细管,所述外循环调节装置包括温控器、外连通管、外连风机、内连通管,所述温控器设置于棚体内部,外连通管的一端外露与棚体外部,以与外部空气连通,另一端穿过棚体前侧侧壁,以与温控器的入口连通,温控器的出口与外连风机的入口连接,外连风机的出口与内连通管连接,所述内连通管为沿着棚体前壁内壁长度方向设置的横向管道,在内连通管侧壁上开设若干出风口,以将被温控器调节温度后的外界空气送入棚体内部。优选的,所述下部循环管组的下部细管与外循环调节装置的内连通管连接,在所述下部细管上设置辅送风机,以通过辅送风机将下部蓄热组件中的热风抽送至内连通管,以与外部进入的调节后的空气进行混合,排出至棚体内部。优选的,所述温控器为换热器。优选的,所述储能单元为空心封闭箱体。优选的,所述日光温室还包括喷药装置,所述喷药装置包括盛药箱、喷药驱动、排出管、分流管,所述盛药箱为封闭箱体,在箱体内部盛放调配好的药物溶液,排出管的一端与盛药箱的侧壁连接,另一端与分流管连接,所述分流管设置于所述外循环调节装置的内连通管内部,在分流管与内连通管的出风口相正对的位置也开设若干细孔,以将药物溶液沿着出风口被排出至棚体内部。优选的,所述喷药装置还包括若干分流器,所述若干分流器分别安装于分流管的若干细孔上,所述分流器为雾化喷头。优选的,所述日光温室还包括外遮阳棚,所述外遮阳棚为遮挡在棚体顶部的外部框架,在外部框架上设置遮阳布,还在棚体顶部的内壁上设置内遮阴幕。优选的,所述日光温室内部还包括气压平衡管,所述气压平衡管沿着棚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气压平衡管的侧壁上开设气孔,气压平衡管通过连通管与棚体的外界连通。优选的,还在日光温室外部设置供电装置,所述供电装置包括太阳能板和蓄电池,所述太阳能板设置于棚体的外部,蓄电池与太阳能板连接,所述蓄电池与外循环调节装置的外连风机连接,以对外连风机提供电力。优选的,所述日光温室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器、及设置于棚体内部设置测温仪和气体检测传感器,所述测温仪用于检测棚体内部的温度,所述气体检测传感器用于检测棚体内部的二氧化碳含量,所述测温仪和气体检测传感器均匀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与外循环调节装置的外连风机连接,以控制外连风机的动作。优选的,所述日光温室还包括卷帘限位卷放装置,所述卷帘限位卷放装置设置于所述棚体的前侧,卷帘限位卷放装置设置驱动卷帘动作的卷放电机,卷放电机与棚体顶部的卷帘连接,以通过卷放电机控制卷帘的铺平和收卷。本专利技术中将下部蓄热循环和上部蓄热循环分开设置。下部内循环装置靠近地面设置,以将贴近于地面的作物生长所散发的热量和气体循环,使得棚体内部的热量和气体均匀一致,上部内循环装置是将棚体内部顶部的热量循环,由于棚体内部顶部的热量较多,温度较高,从而使得棚体内部各处的温度均匀。外循环调节装置与外界连通,用于对棚体内部的气体进行置换,使得气体根据作物不同而成分可调节,并且还可以通过外部空气补入的方式,在通过温控器的换热,通过外部干预的方式调节棚体内部的温度。本方案中的温室适用于大跨度温室,即温室宽度为12-15米。附图说明图1为现代化复合型作物培育日光温室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日光温室中隐藏其他部件后的显示上部内循环装置的示意图。图3为现代化复合型作物培育日光温室的左视图。图4为图3沿着D-D的剖视图。图5为图4沿着C-C的剖视图。图6为图5沿着B-B的剖视图。图7为图6的另一个角度示意图。图8为图7中表达外循环调节装置、喷药装置的局部放大图。图9为图8中表达喷药驱动等的局部放大图。图10为控制器的示意图。图11为所述卷帘限位卷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图11的局部放大图。图13为所述卷帘限位卷放装置的收卷卷帘的状态图。图14为所述卷帘限位卷放装置的铺平卷帘的状态图。图15为图14中的局部放大图。图中:第一撑杆111、环扣1111、滑道1112、销轴1113、第二撑杆121、上限位机构131、第一牵引绳1311、下限位机构141、第二牵引绳1411、牵引架1412、顶角顶点14121、第一底角顶点14122、第二底角顶点14123、滑轮14124、卷放电机151、开关机构161、开关阀1611、闸刀16111、拨杆1612、复位弹簧1613、安装座1614、支座171、第一驱动21、下部蓄热组件22、下部循环管组23、下部细管231、辅送风机232、第二驱动31、储能单元32、上部循环管组33、温控器41、外连通管42、外连风机43、内连通管44、出风口441、盛药箱51、喷药驱动52、排出管53、分流管54、分流器55、外遮阳棚61、内遮阴幕62、气压平衡管71、太阳能板81。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参见图1至图10,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现代化复合型作物培育日光温室,包括棚体、及设置于棚体内部的下部内循环装置、上部内循环装置、外循环调节装置,所述下部内循环装置设置于棚体的下部,上部内循环装置设置于棚体的上部,外循环调节装置设置于棚体的内部,且与外部连通,所述下部内循环装置包括第一驱动21(第一驱动21可以为风机,例如第一风机)、下部蓄热组件22、下部循环管组23,所述第一驱动21设置于棚体的后墙内壁上,下部蓄热组件22埋设于后墙内壁,第一驱动21的进风口与棚体内部连通,第一驱动21的出风口441与下部蓄热组件22连接,下部循环管组23包括若干下部细管231,所述下部细管231的一端与下部蓄热组件22连接,另一端穿过后墙内壁,以与棚体内部连通;所述上部内循环装置包括第二驱动31(第二驱动31可以为电机或输送泵)、储能单元32、上部循环管组33,所述储能单元32内部设置容纳储能材料的空间,第二驱动31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现代化复合型作物培育日光温室,其特征在于:包括棚体、及设置于棚体内部的下部内循环装置、上部内循环装置、外循环调节装置,所述下部内循环装置设置于棚体的下部,上部内循环装置设置于棚体的上部,外循环调节装置设置于棚体的内部,且与外部连通,所述下部内循环装置包括第一驱动、下部蓄热组件、下部循环管组,所述第一驱动设置于棚体的后墙内壁上,下部蓄热组件埋设于后墙内壁,第一驱动的进风口与棚体内部连通,第一驱动的出风口与下部蓄热组件连接,下部循环管组包括若干下部细管,所述下部细管的一端与下部蓄热组件连接,另一端穿过后墙内壁,以与棚体内部连通;所述上部内循环装置包括第二驱动、储能单元、上部循环管组,所述储能单元内部设置容纳储能材料的空间,第二驱动的输入口与储能单元连接,输出口与上部循环管组连接,上部循环管组包括盘设于棚体顶部的若干上部细管,所述外循环调节装置包括温控器、外连通管、外连风机、内连通管,所述温控器设置于棚体内部,外连通管的一端外露于棚体外部,以与外部空气连通,另一端穿过棚体前侧侧壁,以与温控器的入口连通,温控器的出口与外连风机的入口连接,外连风机的出口与内连通管连接,所述内连通管为沿着棚体前壁内壁长度方向设置的横向管道,在内连通管侧壁上开设若干出风口,以将被温控器调节温度后的外界空气送入棚体内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现代化复合型作物培育日光温室,其特征在于:包括棚体、及设置于棚体内部的下部内循环装置、上部内循环装置、外循环调节装置,所述下部内循环装置设置于棚体的下部,上部内循环装置设置于棚体的上部,外循环调节装置设置于棚体的内部,且与外部连通,所述下部内循环装置包括第一驱动、下部蓄热组件、下部循环管组,所述第一驱动设置于棚体的后墙内壁上,下部蓄热组件埋设于后墙内壁,第一驱动的进风口与棚体内部连通,第一驱动的出风口与下部蓄热组件连接,下部循环管组包括若干下部细管,所述下部细管的一端与下部蓄热组件连接,另一端穿过后墙内壁,以与棚体内部连通;所述上部内循环装置包括第二驱动、储能单元、上部循环管组,所述储能单元内部设置容纳储能材料的空间,第二驱动的输入口与储能单元连接,输出口与上部循环管组连接,上部循环管组包括盘设于棚体顶部的若干上部细管,所述外循环调节装置包括温控器、外连通管、外连风机、内连通管,所述温控器设置于棚体内部,外连通管的一端外露于棚体外部,以与外部空气连通,另一端穿过棚体前侧侧壁,以与温控器的入口连通,温控器的出口与外连风机的入口连接,外连风机的出口与内连通管连接,所述内连通管为沿着棚体前壁内壁长度方向设置的横向管道,在内连通管侧壁上开设若干出风口,以将被温控器调节温度后的外界空气送入棚体内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代化复合型作物培育日光温室,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循环管组的下部细管与外循环调节装置的内连通管连接,在所述下部细管上设置辅送风机,以通过辅送风机将下部蓄热组件中的热风抽送至内连通管,以与外部进入的调节后的空气进行混合,排出至棚体内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代化复合型作物培育日光温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单元为空心封闭箱体。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代化复合型作物培育日光温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日光温室还包括喷药装置,所述喷药装置包括盛药箱、喷药驱动、排出管、分流管,所述盛药箱为封闭箱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鑫李伟马晓成祁娟霞白天
申请(专利权)人:宁夏新起点现代农业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宁夏,6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