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吹风机电源启动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1716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3 09: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吹风机电源启动电路,包括保险丝(F1)、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第四二极管(D4)、第五二极管(D4)、第一电感(L1)、第二电感(L2)、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串(R2)、第三电阻(R3)、第一开关(S1)、第二开关(S2)、第一晶体管(Q1)、第二晶体管(Q2)。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第二开关的切换来控制第二电阻串的工作方式,其中第二电阻串作为分压电阻,使电源电路能够根据实际需要的电压选择到不同的档位,避免因为电压过高而烧毁电子器件。

A Power Starting Circuit for Hair Dry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吹风机电源启动电路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压转换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吹风机电源启动电路。
技术介绍
吹风机直接靠电动机驱动转子带动风叶旋转,当风叶旋转时,空气从进风口吸入,由此形成的离心气流再由风筒前嘴吹出。空气通过时,若装在风嘴中的发热支架上的发热丝已通电变热,则吹出的是热风;若选择开关不使发热丝通电发热,则吹出的是冷风。吹风机就是此来实现烘干和整形的目的。与传统吹风机电源功能单一化相比,现有吹风机的功能越来越复杂化、多样化,这就需要针对性的进行电源设置,来提供给不同的控制器件的对应的工作电压,以免烧坏器件,造成不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吹风机电源启动电路。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吹风机电源启动电路,包括保险丝、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第五二极管、第一电感、第二电感、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一电阻、第二电阻串、第三电阻、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所述保险丝一端连接电压输入端、另一端连接第一二极管正极,所述第一二极管负极连接所述第一电感一端、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负极,所述第一电感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四二极管负极、第一电阻一端、第一晶体管漏极,所述第二二极管正极、所述第三二极管另一端、所述第一电容另一端、所述第二电容另一端接地;所述第四二极管正极、第一电阻另一端均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栅极、所述第二晶体管集电极;所述第一晶体管源极连接所述第四电容一端、第五电容一端、电源管理芯片第一引脚,所述第四电容另一端、第五电容另一端连接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第二引脚;所述电压输入端还连接第一开关一端,所述第一开关另一端连接第五二极管正极,所述第五二极管负极连接所述第二开关一端,所述第二开关另一端连接第二电阻串一端,所述第二电阻串另一端连接第二电感一端,所述第二电感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容一端、所述第二晶体管基极;所述第二晶体管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三电阻一端,所述第三电容另一端、所述第三电阻另一端均接地。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三二极管为瞬态抑制二极管。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四二级管为稳压二极管。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开关为按键开关。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开关为单刀多掷开关。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容、第四电容为电解电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电吹风机电源启动电路通过设置第二开关的切换来控制第二电阻串的工作方式,其中第二电阻串作为分压电阻,使电源电路能够根据实际需要的电压选择到不同的档位,避免因为电压过高而烧毁电子器件。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吹风机电源启动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一请参见图1,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吹风机电源启动电路原理图,包括保险丝F1、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第四二极管D4、第五二极管D4、第一电感L1、第二电感L2、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串R2、第三电阻R3、第一开关S1、第二开关S2、第一晶体管Q1、第二晶体管Q2;所述保险丝F1一端连接电压输入端VCC1、另一端连接第一二极管D1正极,所述第一二极管D1负极连接所述第一电感L1一端、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D2负极,所述第一电感L1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D3、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四二极管D4负极、第一电阻R1一端、第一晶体管Q1漏极,所述第二二极管D2正极、所述第三二极管D3另一端、所述第一电容C1另一端、所述第二电容C2另一端接地;所述第四二极管D4正极、第一电阻R1另一端均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Q1栅极、所述第二晶体管Q2集电极;所述第一晶体管Q1源极连接所述第四电容C4一端、第五电容C5一端、电源管理芯片U1第一引脚1,所述第四电容C4另一端、第五电容C5另一端连接所述电源管理芯片U1第二引脚2;所述电压输入端VCC1还连接第一开关S1一端,所述第一开关S1另一端连接第五二极管D5正极,所述第五二极管D5负极连接所述第二开关S2一端,所述第二开关S2另一端连接第二电阻串R2一端,所述第二电阻串R2另一端连接第二电感L2一端,所述第二电感L2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容C3一端、所述第二晶体管Q2基极;所述第二晶体管Q2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三电阻R3一端,所述第三电容C3另一端、所述第三电阻R3另一端均接地。本专利技术在工作时,电压输入端VCC1为供电端,具体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市电供电或者选择电池供电,当然,选择不同的方式供电,其电源电压大小是不同的,因此根据具体选择方式对应的改变电阻的阻值,以便提供合理的输出电压。进入到电路的电压依次进行滤波、整流、降压后,输出电源模块需要的电压值。其中,第一开关为电源启动开关,按压后开关S1闭合,通过第二电阻串选择对应的电阻以便提供第二晶体管Q2的导通电压,继而控制第一晶体管Q1导通,电路正常工作,其中,第二电阻串切换到哪种阻值的电阻由第二开关确定。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第二开关的切换来控制第二电阻串的工作方式,其中第二电阻串作为分压电阻,使电源电路能够根据实际需要的电压选择到不同的档位,避免因为电压过高而烧毁电子器件。电源管理芯片采用芯片即可,例如可以是ITS428L2等五引脚开关电源芯片。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三二极管D3为瞬态抑制二极管。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四二级管D4为稳压二极管。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开关S1为按键开关。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开关S2为单刀多掷开关。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容C1、第四电容C4为电解电容。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吹风机电源启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保险丝(F1)、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第四二极管(D4)、第五二极管(D4)、第一电感(L1)、第二电感(L2)、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串(R2)、第三电阻(R3)、第一开关(S1)、第二开关(S2)、第一晶体管(Q1)、第二晶体管(Q2);所述保险丝(F1)一端连接电压输入端(VCC1)、另一端连接第一二极管(D1)正极,所述第一二极管(D1)负极连接所述第一电感(L1)一端、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D2)负极,所述第一电感(L1)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D3)、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四二极管(D4)负极、第一电阻(R1)一端、第一晶体管(Q1)漏极,所述第二二极管(D2)正极、所述第三二极管(D3)另一端、所述第一电容(C1)另一端、所述第二电容(C2)另一端接地;所述第四二极管(D4)正极、第一电阻(R1)另一端均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Q1)栅极、所述第二晶体管(Q2)集电极;所述第一晶体管(Q1)源极连接所述第四电容(C4)一端、第五电容(C5)一端、电源管理芯片(U1)第一引脚(1),所述第四电容(C4)另一端、第五电容(C5)另一端连接所述电源管理芯片(U1)第二引脚(2);所述电压输入端(VCC1)还连接第一开关(S1)一端,所述第一开关(S1)另一端连接第五二极管(D5)正极,所述第五二极管(D5)负极连接所述第二开关(S2)一端,所述第二开关(S2)另一端连接第二电阻串(R2)一端,所述第二电阻串(R2)另一端连接第二电感(L2)一端,所述第二电感(L2)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容(C3)一端、所述第二晶体管(Q2)基极;所述第二晶体管(Q2)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三电阻(R3)一端,所述第三电容(C3)另一端、所述第三电阻(R3)另一端均接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吹风机电源启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保险丝(F1)、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第四二极管(D4)、第五二极管(D4)、第一电感(L1)、第二电感(L2)、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串(R2)、第三电阻(R3)、第一开关(S1)、第二开关(S2)、第一晶体管(Q1)、第二晶体管(Q2);所述保险丝(F1)一端连接电压输入端(VCC1)、另一端连接第一二极管(D1)正极,所述第一二极管(D1)负极连接所述第一电感(L1)一端、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D2)负极,所述第一电感(L1)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D3)、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四二极管(D4)负极、第一电阻(R1)一端、第一晶体管(Q1)漏极,所述第二二极管(D2)正极、所述第三二极管(D3)另一端、所述第一电容(C1)另一端、所述第二电容(C2)另一端接地;所述第四二极管(D4)正极、第一电阻(R1)另一端均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Q1)栅极、所述第二晶体管(Q2)集电极;所述第一晶体管(Q1)源极连接所述第四电容(C4)一端、第五电容(C5)一端、电源管理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高维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智盛锐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