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素驱动电路以及显示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1563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3 09:30
本申请提供的像素驱动电路以及显示面板,所述像素驱动电路包括: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第三晶体管、第四晶体管、第五晶体管、第六晶体管以及存储电容;本申请提供的像素驱动电路,当第三驱动信号开启时,第四晶体管的栅极与漏极通过第五晶体管相连,使第四晶体管的漏极将第一电源信号连同第四晶体管的阈值电压一起加载至存储电容的第一端,并以此抵消第四晶体管的阈值电压,因此,能够补偿第四晶体管的阈值电压变化,提高发光器件的发光均匀性,进而提升画质。

Pixel Driver Circuit and Display Pan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像素驱动电路以及显示面板
本申请涉及显示
,具体涉及一种像素驱动电路以及显示面板。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像素驱动电路中的晶体管大多采用低温多晶硅薄膜晶体管或氧化物薄膜晶体管。与一般的非晶硅薄膜晶体管相比,低温多晶硅薄膜晶体管和氧化物薄膜晶体管具有更高的迁移率和更稳定的特性,更适合应用于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Active-matrix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AMOLED)显示中。但是由于晶化工艺的局限性,在大面积玻璃基板上制作的低温多晶硅薄膜晶体管,常常在诸如阈值电压、迁移率等电学参数上具有非均匀性。这种非均匀性会转化为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OLED)器件的驱动电流差异和亮度差异,并被人眼所感知,即色不均现象。而氧化物薄膜晶体管虽然工艺的均匀性较好,但是与非晶硅薄膜晶体管类似,在长时间加压和高温下,其阈值电压会出现漂移,导致显示画面不同,由于面板各部分薄膜晶体管的阈值漂移量不同,会造成显示亮度差异。而这种差异与之前显示的图像有关,因此常呈现为残影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像素驱动电路以及显示面板,能够补偿第四晶体管的阈值电压变化,提高发光器件的发光均匀性,进而提升画质。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像素驱动电路,包括:存储电容、第一接收模块、第二接收模块、复位模块、补偿模块以及发光模块;所述第一接收模块、所述第二接收模块、所述复位模块以及所述补偿模块均所述存储电容连接,所述补偿模块与所述发光模块连接;其中,所述补偿模块用于接收第三驱动信号并在所述第三驱动信号的控制下进行阈值电压补偿。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像素驱动电路中,所述存储电容的第一端与第一节点相连接,所述存储电容的第二端与第二节点相连接;所述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驱动信号并在所述第一驱动信号的控制下将所述数据信号传输至所述第二节点;所述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驱动信号并在所述第一驱动信号的控制下将参考信号传输至所述第二节点;所述复位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二驱动信号并在所述第二驱动信号的控制下将复位信号传输至所述第一节点;所述发光模块用于接收第一驱动信号并在所述第一驱动信号的控制下发光。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像素驱动电路中,所述第一接收模块包括:第一晶体管;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一驱动信号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端与所述数据信号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节点连接。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像素驱动电路中,所述第二接收模块包括:第二晶体管;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一驱动信号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一端与所述参考信号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节点连接。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像素驱动电路中,所述复位模块包括:第三晶体管: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二驱动信号连接,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一端与所述复位信号连接,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节点连接。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像素驱动电路中,所述补偿模块包括:第四晶体管以及第五晶体管;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一节点连接,所述第四晶体管的第一端与第一电源信号连接,所述第四晶体管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五晶体管的第一端均与第三节点连接,所述第五晶体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节点连接,所述第五晶体管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三驱动信号连接。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像素驱动电路中,所述发光模块包括:第六晶体管以及发光器件;所述第六晶体管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一驱动信号连接,所述第六晶体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节点连接,所述第六晶体管的第二端与所述发光器件的阳极连接,所述发光器件的阴极与第二电源信号连接。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像素驱动电路中,所述第一晶体管用于控制所述数据信号的传输;所述第二晶体管用于控制所述参考信号的传输;所述第三晶体管用于控制所述复位信号的传输;所述第四晶体管用于确定像素驱动电路的驱动电流;所述第五晶体管用于控制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二端与控制端的通断;所述第六晶体管用于将来自所述第四晶体管的驱动电流传输至所述发光器件。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像素驱动电路中,所述第一晶体管为NMOS管,所述第二晶体管、所述第三晶体管、所述第四晶体管、所述第五晶体管以及所述第六晶体管均为PMOS管。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像素驱动电路中,所述像素驱动电路的驱动时序包括:复位阶段,对所述存储电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进行复位;补偿阶段,抓取所述第四晶体管的阈值电压并存储在所述存储电容上;发光阶段,像素驱动电路产生驱动电流并提供至所述发光器件,用于驱动所述发光器件的发光显示。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像素驱动电路中,在所述复位阶段,所述第一驱动信号为高电平信号,所述第二驱动信号为低电平信号,所述第三驱动信号为高电平信号,所述第三晶体管导通,所述第一晶体管导通,所述数据信号传输至所述存储电容的的第二端,所述复位信号传输至所述存储电容的第一端。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像素驱动电路中,在所述补偿阶段,所述第一驱动信号为高电平信号,所述第二驱动信号为高电平信号,所述第三驱动信号为低电平信号,所述第四晶体管和第五晶体管导通,所述第一电源信号通过所述第四晶体管和第五晶体管对所述存储电容进行充电,直至所述第四晶体管在其控制端和第一端的压差等于其阈值电压时截止。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像素驱动电路中,在所述发光阶段,所述第一驱动信号为低电平信号,所述第二驱动信号为高电平信号,所述第三驱动信号为高电平信号,所述第二晶体管导通,所述参考信号通过所述第二晶体管传输至所述第二节点;所述第六晶体管导通,所述发光器件发光。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本申请任一实施例提供的像素驱动电路。本申请提供一种像素驱动电路以及显示面板,所述像素驱动电路包括:存储电容、第一接收模块、第二接收模块、复位模块、补偿模块以及发光模块;所述存储电容的第一端与第一节点相连接,所述存储电容的第二端与第二节点相连接;所述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驱动信号并在所述第一驱动信号的控制下将所述数据信号传输至所述第二节点;所述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驱动信号并在所述第一驱动信号的控制下将参考信号传输至所述第二节点;所述复位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二驱动信号并在所述第二驱动信号的控制下将复位信号传输至所述第一节点;所述补偿模块用于接收第三驱动信号并在所述第三驱动信号的控制下进行阈值电压补偿;所述发光模块用于接收第一驱动信号并在所述第一驱动信号的控制下发光。本申请提供的像素驱动电路能够补偿第四晶体管的阈值电压变化,提高发光器件的发光均匀性,进而提升画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像素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像素驱动电路的原理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像素驱动电路的驱动信号的时序图;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像素驱动电路在图3所示的驱动时序下处于复位阶段的电流通路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像素驱动电路在图3所示的驱动时序下处于补偿阶段的电流通路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提供的像素驱动电路在图3所示的驱动时序下处于发光阶段的电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像素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电容、第一接收模块、第二接收模块、复位模块、补偿模块以及发光模块;所述第一接收模块、所述第二接收模块、所述复位模块以及所述补偿模块均所述存储电容连接,所述补偿模块与所述发光模块连接;其中,所述补偿模块用于接收第三驱动信号并在所述第三驱动信号的控制下进行阈值电压补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像素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电容、第一接收模块、第二接收模块、复位模块、补偿模块以及发光模块;所述第一接收模块、所述第二接收模块、所述复位模块以及所述补偿模块均所述存储电容连接,所述补偿模块与所述发光模块连接;其中,所述补偿模块用于接收第三驱动信号并在所述第三驱动信号的控制下进行阈值电压补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素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收模块包括:第一晶体管;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一驱动信号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端与所述数据信号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节点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像素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收模块包括:第二晶体管;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一驱动信号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一端与所述参考信号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节点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像素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模块包括:第三晶体管: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二驱动信号连接,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一端与所述复位信号连接,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节点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像素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模块包括:第四晶体管以及第五晶体管;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一节点连接,所述第四晶体管的第一端与第一电源信号连接,所述第四晶体管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五晶体管的第一端均与第三节点连接,所述第五晶体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节点连接,所述第五晶体管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三驱动信号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像素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模块包括:第六晶体管以及发光器件;所述第六晶体管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一驱动信号连接,所述第六晶体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节点连接,所述第六晶体管的第二端与所述发光器件的阳极连接,所述发光器件的阴极与第二电源信号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像素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晶体管用于控制所述数据信号的传输;所述第二晶体管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新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