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余热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51282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3 08:38
一种余热回收装置,属于环保节能设备领域。其包括换热箱,所述换热箱的一端设有烟气进口,换热箱上还设有烟气出口,所述换热箱上设有锅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箱和锅筒间设有若干换热管,所述换热管包括光管和热管,所述光管设于锅筒内,所述热管设于换热箱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紧凑、占地少、耗钢量低、能量转化快、热效率高等特点的余热回收装置。

A waste heat recovery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余热回收装置
本技术属于环保节能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余热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的余热回收装置一般采用蒸发器、省煤器、汽包等组成,结构上采用螺旋鳍片管、上升管、下降管、集箱形成自然循环布置。这类余热回收装置结构笨重,耗钢量大,而且要占据较大空间。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余热回收装置,装置采用的结构:锅筒置于最上方,热管带鳍片部分密布于锅筒下部并置于密闭箱体内,热管光管部分上锅筒水侧,烟气进口置于箱体前端,烟气出口置于箱体后端,在锅筒左上侧设置多组液位控制装置,在锅筒顶部设置汽水分离装置、压力表、安全阀等安全控制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结构紧凑、占地少、耗钢量低、能量转化快、热效率高等特点。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设计结构简单、耗钢量小、占据空间小,能量转化快及热效率高的余热回收装置的技术方案。一种余热回收装置,包括换热箱,所述换热箱的一端设有烟气进口,换热箱的另一端设有烟气出口,所述换热箱上设有锅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箱和锅筒间设有若干换热管,所述换热管包括光管和热管,所述光管设于锅筒内,所述热管设于换热箱内。所述的一种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上设有若干鳍片。所述的一种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筒上设有汽水分离装置。所述的一种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筒上设有液位控制装置。所述的一种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筒上设有安全保障机构,所述安全保障机构包括压力表和安全阀。所述的一种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下端与换热箱底部间设有间隙,所述间隙不小于40mm。所述的一种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箱上设有保温层和耐火层。实际使用时:本技术余热回收装置中,高温余热烟气从烟气进口端进入,与换热管发生热交换,高温烟气加热换热管的热管部分,管芯内的工作液体受热蒸发并带走热量流向换热管的光管部分,在光管段凝结成液体并放出潜热来加热锅筒内的水,冷凝后的工作液体又回流到热管部分继续下一个循环。换热管充分利用了这种热传导原理与相变介质的快速热传递性质,将热量迅速传递给水产生蒸汽,从而实现能量转化。高温余热烟气经过高效换热后变成低温烟气从烟气出口排出。汽水分离装置可使蒸汽带水量控制在4%以下。液位控制装置可确保锅筒处于安全水位,防止出现缺水事故。压力表和安全阀起到稳定压力的作用,防止超压使用。换热管垂直悬挂,换热管的末端与换热箱的底部留有40mm的间隙,可满足热管自由膨胀空间。换热箱箱体左右两侧及底部都覆盖一定厚度的保温层和耐火层,保证换热箱外表面温度低于50℃。与现有技术相比,提供了一种结构紧凑、占地少、耗钢量低、能量转化快、热效率高等特点的余热回收装置。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1是锅筒,2是烟气出口,3是换热箱,31是保温层,32是防火层,4是换热管,41是光管,42是热管,5是烟气进口,6是液位控制装置,7是汽水分离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说明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实施例1:参考图1~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一种余热回收装置,包括换热箱3,所述换热箱3的一端设有烟气进口5,换热箱3上还设有烟气出口2,所述换热箱3上设有锅筒1,所述换热箱3和锅筒1间设有若干换热管4,所述换热管4包括光管41和热管42,所述光管41设于锅筒1内,所述热管42设于换热箱3内,所述热管42上设有若干鳍片421,所述锅筒1上设有汽水分离装置7。实际使用时:本技术余热回收装置中,高温余热烟气从烟气进口5端进入,与换热管4发生热交换,高温烟气加热换热管4的热管42部分,管芯内的工作液体受热蒸发并带走热量流向换热管4的光管41部分,在光管41段凝结成液体并放出潜热来加热锅筒内的水,冷凝后的工作液体又回流到热管42部分继续下一个循环。换热管4充分利用了这种热传导原理与相变介质的快速热传递性质,将热量迅速传递给水产生蒸汽,从而实现能量转化。高温余热烟气经过高效换热后变成低温烟气从烟气出口2排出。实施例2:与实施例1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一种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42上设有若干鳍片421。实际使用时:在热管42上设置鳍片421增大受热面积,从而提高了热量回收的效率。实施例3:与实施例1或实施例2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一种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筒1上设有汽水分离装置7。实际是使用时:汽水分离装置7可使蒸汽带水量控制在4%以下。实施例4:与实施例1~3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一种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筒1上设有液位控制装置6。实际使用时:液位控制装置6可确保锅筒处于安全水位,防止出现缺水事故。实施例5:与实施例1~4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锅筒1上设有安全保障机构,所述安全保障机构包括压力表8和安全阀9。实际使用时:压力表8和安全阀9起到稳定压力的作用,防止超压使用。实施例6:与实施例1~5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一种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4下端与换热箱3底部间设有间隙,所述间隙不小于40mm。实际使用时:换热管4垂直悬挂,换热管4的末端与换热箱3的底部留有40mm的间隙,可满足热管自由膨胀空间。实施例7:与实施例1~6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换热箱3上设有保温层31和耐火层32。实际使用时:换热箱3箱体左右两侧及底部都覆盖一定厚度的保温层31和耐火层32,保证换热箱3外表面温度低于50℃。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余热回收装置,包括换热箱(3),所述换热箱(3)的一端设有烟气进口(5),换热箱(3)的另一端设有烟气出口(2),所述换热箱(3)上设有锅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箱(3)和锅筒(1)间设有若干换热管(4),所述换热管(4)包括光管(41)和热管(42),所述光管(41)设于锅筒(1)内,所述热管(42)设于换热箱(3)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余热回收装置,包括换热箱(3),所述换热箱(3)的一端设有烟气进口(5),换热箱(3)的另一端设有烟气出口(2),所述换热箱(3)上设有锅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箱(3)和锅筒(1)间设有若干换热管(4),所述换热管(4)包括光管(41)和热管(42),所述光管(41)设于锅筒(1)内,所述热管(42)设于换热箱(3)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42)上设有若干鳍片(42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杭生郦国庆张耀真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富蓝锅炉容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