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烟气余热驱动的复合供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510730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3 07:52
一种烟气余热驱动的复合供暖系统,目的是实现对烟气余热的利用,提高锅炉效率,增加供暖模式,实现能量的梯级回收,由烟气换热器和热泵子系统以及多个控制阀和控制泵组成,其中热泵子系统由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蒸发器、气液分离器以及循环管道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烟气余热驱动的复合供暖,烟气余热首先通过第一烟气换热器将热量传递给第一热媒,第一热媒输送给用户直接供暖,降温后的烟气再次通过第二烟气换热器,对第二热媒进行一次升温,而后第二热媒进入热泵子系统,循环工质在蒸发器中吸收低温热源释放的热量,在冷凝器中将热量传递给第二热媒,使其二次升温,最后利用外部管网输送再次进行供暖。

A Composite Heating System Driven by Flue Gas Waste Hea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烟气余热驱动的复合供暖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质直燃烟气余热利用技术,具体涉及烟气余热驱动的复合供暖技术。
技术介绍
生物质能源在当今社会受到广泛应用,其中直接燃烧发电是最为广泛和成熟的技术。但在生物质燃烧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含有热量的烟气,而一般电厂选择对烟气直接排放,但是生物质烟气中含有大量的潜热,这样会导致损失大量的热。同时我国整体采暖方式较为单一,城市的冬季供暖形式为燃煤锅炉、燃气锅炉、电锅炉等。而在北方农村的冬季供暖方式绝大多数为燃烧秸秆的火炕、燃煤式暖气片、小煤炉、等,这样的供暖方式既浪费能源又缺乏稳定性,容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公开号CN107339709A的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处理生物质电厂烟气及回收烟气余热的装置。该专利技术可以利用生物质电厂锅炉烟气余热烘干生物质燃料,并利用吸收器的循环溶液洗涤烟气中的粉尘,有效减少了尾气中的粉尘含量。但是针对此专利技术第一,生物质电厂烟气中含水量较高,若对烟气中的水没有做到彻底吸收便干燥燃料,那么便达不到很好的干燥效果;第二,若只是利用烟气干燥燃料,则烟气中的热量没有实现完全利用,无法达到对热量的全回收,依旧浪费了大量潜在热量。公开号CN206131120U的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气源热泵与太阳能相耦合的复合供暖系统,该系统包括太阳能加热系统和空气源热泵加热系统;在太阳能集热器的出气口上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在空气源热泵冷凝器的进风口上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通过太阳能和空气源热泵的有机融合,提高了系统的运行能效,降低了系统运行能耗。但太阳能易受到天气的影响,不能稳定提供太阳能,在太阳能不足时,需通过辅助能源来弥补所缺失的部分,导致系统的运行成本增加;其次,单靠空气源热泵与太阳能相耦合,很难满足较大用户的供暖需求,还需要通过添加其他方式才可以实现,不适用于大型供暖场所。本专利技术实现了生物质烟气在供暖中梯级利用,并对烟气中的热量进行有效回收,从而达到烟气换热器和热泵系统相结合的复合供暖模式;这样既对烟气中的汽化潜热得到了充分利用,又提高了供暖系统的稳定性,同时还可以提高电厂的经济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实现对烟气余热的利用,提高锅炉效率,增加供暖模式,实现能量的梯级回收。本专利技术是一种烟气余热驱动的复合供暖系统,由烟气换热器和热泵子系统组成,第一热媒通过设有第一控制泵B1的连接管道送至第一烟气换热器1的热媒入口端1b,烟气通过第一控制阀C1到第一烟气换热器1的烟气入口端1a,在第一烟气换热器1内与第一热媒换热,第一热媒温度升高达到供暖温度,在第一烟气换热器1的热媒出口1c经第三控制泵B3和第二控制阀C2输送至外部管网8;降温烟气从第一烟气换热器1的烟气出口端1d经第二控制泵B2到第二烟气换热器2的烟气入口端2a。第二热媒由第四控制泵B4至第二烟气换热器2的热媒入口端2b,在第二烟气换热器2中对第二热媒进行一次升温,第二热媒从第二烟气换热器2的热媒出口处2c进入连接管道9,其中连接管道9上设有第六控制泵B6和第三控制阀C3,进入热泵子系统中的冷凝器4。低温热源由设有第七控制泵B7的连接管道9上低温热源入口3a进入热泵子系统中的蒸发器6,在蒸发器6中与循环工质进行热量交换,由第二循环管道G2输送至气液分离器7,在气液分离器7中相态分离,由第三循环管道G3进入压缩机3,在压缩机3中循环工质升压并通过第四循环管道G4进入冷凝器4,第二热媒在冷凝器4中实现二次升温,利用外部管网8上设的第八控制泵B8和第四控制阀C4输送至用户供暖,循环工质由第五循环管道G5进入节流阀5,在节流阀5完成节流由第一循环管道G1重新进入蒸发器6,开始下一次循环;利用的低温热源从蒸发器6另一侧由低温热源出口3b排出。本专利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1)本专利技术实现对烟气余热的梯级利用,最大程度回收生物质烟气中的热量;(2)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烟气余热驱动的复合供暖系统,实现了热泵与换热器的综合利用,该专利技术可以用来填补现有供暖模式的效率低以及不稳定性,实现了多种能源的互补;(3)本专利技术减少了对于常规能源的使用,降低供暖成本,提高电厂整体的经济性。附图说明图1,图2为本专利技术型整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及对应名称为:1—第一烟气换热器;2—第二烟气换热器;3—压缩机;4—冷凝器;5—节流阀;6—蒸发器;7—气液分离器;8—外部管网;9—连接管道;C1—第一控制阀;B1—第一控制泵;B2—第二控制泵;B3—第一控制泵;C2—第二控制阀;B4—第四控制泵;B5—第五控制泵;B6—第六控制泵;C3—第三控制阀;C4—第四控制阀;B7—第七控制泵;B8—第八控制泵;1a—第一换热器烟气入口端;1b—第一换热器热媒入口端;1c—第一换热器热媒出口端;1d—第一换热器烟气出口端;2a—第二换热器烟气入口端;2b—第二换热器热媒入口端;2c—第二换热器热媒出口端;2d—第二换热器烟气出口端;G1—第一循环管道;G2—第二循环管道;G3—第三循环管道;G4—第四循环管道;G5—第五循环管道;3a—低温热源入口端;3b—低温热源出口端。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是一种烟气余热驱动的复合供暖系统,由烟气换热器和热泵子系统组成,第一热媒通过设有第一控制泵B1的连接管道送至第一烟气换热器1的热媒入口端1b,烟气由第一控制阀C1至第一烟气换热器1的烟气入口端1a,在第一烟气换热器1内与第一热媒换热,第一热媒温度升高达到供暖温度,在第一烟气换热器1的热媒出口1c经第三控制泵B3和第二控制阀C2输送至外部管网8;降温烟气从第一烟气换热器1的烟气出口端1d经第二控制泵B2到第二烟气换热器2的烟气入口端2a。第二热媒由第四控制泵B4至第二烟气换热器2的热媒入口端2b,在第二烟气换热器2中对第二热媒进行一次升温,第二热媒从第二烟气换热器2的热媒出口处2c进入连接管道9,其中连接管道9上设有第六控制泵B6和第三控制阀C3,进入热泵子系统中的冷凝器4。低温热源由设有第七控制泵B7的连接管道9上低温热源入口3a进入热泵子系统中的蒸发器6,在蒸发器中6与循环工质进行热量交换,由第二循环管道G2输送至气液分离器7,在气液分离器7中相态分离,由第三循环管道G3进入压缩机3,在压缩机3中循环工质升压并通过第四循环管道G4进入冷凝器4,第二热媒在冷凝器4中实现二次升温,利用外部管网8上设的第八控制泵B8和第四控制阀C4输送至用户供暖,循环工质由第五循环管道G5进入节流阀5,在节流阀5完成节流由第一循环管道G1重新进入蒸发器6,开始下一次循环;利用的低温热源从蒸发器6另一侧由低温热源出口3b排出。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余热驱动的复合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烟气换热器(1)中烟气与第一热媒,通过直接换热或者间接换热交换热量;第二烟气换热器(2)中烟气与第二热媒,通过直接换热或者间接换热交换热量。如图1、图2所示,第一热媒通过设有第一控制泵B1的连接管道到达第一烟气换热器1的热媒入口端1b,烟气通过第一控制阀C1进入第一烟气换热器1的烟气入口端1a,在第一烟气换热器1内与第一热媒换热,第一热媒温度升高达到供暖温度,在第一烟气换热器1的热媒出口1c经第三控制泵B3和第二控制阀C2输送至外部管网8直接供暖;降温烟气从第一烟气换热器1的烟气出口端1d经第二控制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烟气余热驱动的复合供暖系统,由烟气换热器和热泵子系统组成,其特征在于,第一热媒通过设有第一控制泵(B1)的连接管道送至第一烟气换热器(1)的热媒入口端(1b),烟气由第一控制阀(C1)至第一烟气换热器(1)的烟气入口端(1a),在第一烟气换热器(1)内与第一热媒换热,第一热媒温度升高达到供暖温度,在第一烟气换热器(1)的热媒出口(1c)经第三控制泵(B3)和第二控制阀(C2)输送至外部管网(8);降温烟气从第一烟气换热器(1)的烟气出口端(1d)经第二控制泵(B2)到第二烟气换热器(2)的烟气入口端(2a);第二热媒由第四控制泵(B4)至第二烟气换热器(2)的热媒入口端(2b),在第二烟气换热器(2)中对第二热媒进行一次升温,第二热媒从第二烟气换热器(2)的热媒出口处(2c)进入连接管道(9),其中连接管道(9)上设有第六控制泵(B6)和第三控制阀(C3),进入热泵子系统中的冷凝器(4);低温热源由设有第七控制泵(B7)的连接管道(9)上低温热源入口(3a)进入热泵子系统中的蒸发器(6),在蒸发器中(6)与循环工质进行热量交换,由第二循环管道(G2)输送至气液分离器(7),在气液分离器(7)中相态分离,由第三循环管道(G3)进入压缩机(3),在压缩机(3)中循环工质升压并通过第四循环管道(G4)进入冷凝器(4),第二热媒在冷凝器(4)中实现二次升温,利用外部管网(8)上设的第八控制泵(B8)和第四控制阀(C4)输送至用户供暖,循环工质由第五循环管道(G5)进入节流阀(5),在节流阀(5)完成节流由第一循环管道(G1)重新进入蒸发器(6),开始下一次循环;利用的低温热源从蒸发器(6)另一侧由低温热源出口(3b)排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烟气余热驱动的复合供暖系统,由烟气换热器和热泵子系统组成,其特征在于,第一热媒通过设有第一控制泵(B1)的连接管道送至第一烟气换热器(1)的热媒入口端(1b),烟气由第一控制阀(C1)至第一烟气换热器(1)的烟气入口端(1a),在第一烟气换热器(1)内与第一热媒换热,第一热媒温度升高达到供暖温度,在第一烟气换热器(1)的热媒出口(1c)经第三控制泵(B3)和第二控制阀(C2)输送至外部管网(8);降温烟气从第一烟气换热器(1)的烟气出口端(1d)经第二控制泵(B2)到第二烟气换热器(2)的烟气入口端(2a);第二热媒由第四控制泵(B4)至第二烟气换热器(2)的热媒入口端(2b),在第二烟气换热器(2)中对第二热媒进行一次升温,第二热媒从第二烟气换热器(2)的热媒出口处(2c)进入连接管道(9),其中连接管道(9)上设有第六控制泵(B6)和第三控制阀(C3),进入热泵子系统中的冷凝器(4);低温热源由设有第七控制泵(B7)的连接管道(9)上低温热源入口(3a)进入热泵子系统中的蒸发器(6),在蒸发器中(6)与循环工质进行热量交换,由第二循环管道(G2)输送至气液分离器(7),在气液分离器(7)中相态分离,由第三循环管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金平杨笑语黄娟娟王春龙任海伟郑健王昱肖朝卿杨宁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