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雾细胞培养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0944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3 07: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雾细胞培养板,包括培养板底板(1)和盖板(2),所述盖板(2)位于培养板底板(1)上方,盖板(2)为多层结构,从上到下依次为外盖(21)、夹层(22)和内盖(23),所述夹层(22)为真空夹层。该防雾细胞培养板结构简单,大大方便了实验过程观察和结果判断。

An Antifogging Cell Culture Pl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雾细胞培养板
本技术涉及实验室仪器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防雾细胞培养板。
技术介绍
分子生物学中,外源蛋白的表达需要选择合适的表达宿主以及表达元件,由此需要构建庞大的表达文库,从中选择较佳的表达工具盒。细胞培养板能够利用较少培养液进行高通量细胞培养以及菌种、细胞株和表达文库的筛选,具有快速、高通量、成本低等特点。现有的细胞培养板培养细胞,当拿出培养板在显微镜下观察时,常因温度的变化而导致培养板顶部形成一层水雾,影响细胞观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雾细胞培养板,结构简单,大大方便了实验过程观察和结果判断。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雾细胞培养板,包括培养板底板和盖板,所述盖板位于培养板底板上方,盖板为多层结构,从上到下依次为外盖、夹层和内盖,所述夹层为真空夹层。进一步地,所述培养板底板和盖板为扣合连接或翻盖活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翻盖活动连接通过销钉、锁扣和合页实现。进一步地,所述内盖下表面从内到外还设置有防污膜和防水膜。进一步地,所述培养板底板为6孔、12孔、24孔、48孔或96孔细胞培养板。进一步地,所述培养板底板和盖板为有机玻璃或树脂材料制成。该防雾细胞培养板,盖板设置为带真空夹层的双层结构,可避免热量传导,防止起雾。另外,内盖设置有防污膜和防水膜,可以有效防止培养液蒸发带来对内盖清洁度和透明度带来影响。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地描述,其中:图1为本技术防雾细胞培养板的纵剖图。图中:1-培养板底板2-盖板21-外盖22-夹层23-内盖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图1为本技术阐述的防雾细胞培养板的纵剖图,包括培养板底板1和盖板2,盖板2位于培养板底板1上方,盖板2为多层结构,从上到下依次为外盖21、夹层22和内盖23,夹层22为真空夹层,该结构可避免热量传导,防止起雾。培养板底板1和盖板2为独立盖合或翻盖活动连接,翻盖活动连接通过销钉、锁扣和合页实现。内盖23下表面从内到外还设置有防污膜和防水膜,有效防止培养液蒸发带来对内盖清洁度和透明度带来影响。该实施例的防雾细胞培养板,培养板底板1和盖板2为有机玻璃或树脂材料制成,培养板底板1为6孔、12孔、24孔、48孔或96孔细胞培养板。最后应说明的是: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显然,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上述实施例是说明性的,不是限制性的,不能以下述实施例来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但是本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可以在合理范围内随意变化。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其他种种变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雾细胞培养板,包括培养板底板(1)和盖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2)位于培养板底板(1)上方,盖板(2)为多层结构,从上到下依次为外盖(21)、夹层(22)和内盖(23),所述夹层(22)为真空夹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雾细胞培养板,包括培养板底板(1)和盖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2)位于培养板底板(1)上方,盖板(2)为多层结构,从上到下依次为外盖(21)、夹层(22)和内盖(23),所述夹层(22)为真空夹层。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雾细胞培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板底板(1)和盖板(2)为独立盖合或翻盖活动连接。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雾细胞培养板,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杰刘洪双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百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