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带肋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外墙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0908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3 07: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制带肋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外墙板,涉及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内结构层、保温层和外结构层,所述保温层设在内结构层和外结构层之间,所述内结构层、保温层、外结构层通过连接件进行连接形成整体墙板结构,所述内结构层和外结构层均包括翼缘板和设置在翼缘板上的凸肋,所述凸肋设在朝向保温层一侧。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轻质、高效的保温、隔热性能,能够有效降低围护结构自重,提高围护结构的安全性能和内部使用功能。

A Prefabricated Ribbed Fiber Braided Mesh Reinforced Concrete External Wallboar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制带肋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外墙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
,具体为一种预制带肋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外墙板。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住宅产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装配式建筑以其机械化层度高、施工周期短、安装过程便捷等优点应用范围越来越广,预制构件的使用范围也在不断增加,包括预制内、外墙板、叠合板、空调板、楼梯、预制梁、预制柱等。尤其是在住宅工程中,预制保温外墙板因其自保温的优势被大量应用。现有的住宅工程所使用的预制外墙板大多采用普通混凝土预制成型,成型后的外墙板重量大,保温、隔热效果差,影响结构整体安全,不利于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与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预制带肋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外墙板,具有轻质、高效的保温、隔热性能,能够有效降低围护结构自重,提高围护结构的安全性能和内部使用功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预制带肋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外墙板,包括内结构层、保温层和外结构层,所述保温层设在内结构层和外结构层之间,所述内结构层、保温层、外结构层通过连接件进行连接形成整体墙板结构,所述内结构层和外结构层均包括翼缘板和设置在翼缘板上的凸肋,所述凸肋设在朝向保温层一侧。所述内结构层、保温层、外结构层和连接件通过工厂化生产形成预制墙板。所述内结构层、外结构层均采用玄武岩纤维混凝土制成,所述内结构层、外结构层内均设置玄武岩纤维网。所述保温层采用岩棉板、膨胀型聚苯乙烯(EPS)板或挤塑型聚苯乙烯(XPS)板等各类保温板块,所述保温层厚度根据实际需要和设计要求进行选择,并不大于100mm。所述预制内结构层、外结构层厚度可根据实际施工需要和设计要求进行设定,20mm-70mm之间。所述保温连接件为玄武岩纤维增强塑料(BFRP)拉结件,表面用玄武岩纤维丝缠绕加强并设PE聚乙烯塑料套环,布置形式采用“W”字形或“V”字形,所述连接件贯穿保温层,置于外结构层和凸肋以及内结构层和凸肋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预制带肋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外墙板,采用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制作预制外墙板,能够提高外墙板的整体承载力,降低外墙板的重量,便于吊装和安装,保证其整体安全性,同时采用玄武岩纤维增强塑料拉结件将保温层与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层进行连接,增加混凝土层与保温层的粘结强度,保证了预制外墙板的整体性,能大幅度提高预制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保温外墙板的保温、隔热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横向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竖向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温连接件结构示意图。图中:1-外结构层,2-保温层,3-内结构层,4-玄武岩纤维网,5-连接件,6-PE聚乙烯塑料套环,7-玄武岩纤维丝,8-翼缘板,9-凸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预制带肋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外墙板,包括内结构层1、保温层2和外结构层3,所述保温层2设在内结构层1和外结构层3之间,所述内结构层1、保温层2、外结构层3通过连接件5进行连接形成整体结构,所述内结构层1和外结构层3均包括翼缘板8和设置在翼缘板8上的凸肋9,所述凸肋9设在朝向保温层2一侧。所述内结构层1、保温层2、外结构层3和连接件5通过工厂化生产形成预制墙板。所述内结构层1、外结构层3均采用玄武岩纤维混凝土制成,所述内结构层1、外结构层3内均设置玄武岩纤维网4。所述保温层2采用岩棉板、膨胀型聚苯乙烯(EPS)板或挤塑型聚苯乙烯(XPS)板等各类保温板块,所述保温层2厚度根据实际需要和设计要求进行选择,并不大于100mm。所述预制内结构层1、外结构层2厚度可根据实际施工需要和设计要求进行设定,20mm-70mm之间。所述连接件5为玄武岩纤维增强塑料(BFRP)拉结件,表面用玄武岩纤维丝7缠绕加强并设PE聚乙烯塑料套环6,布置形式采用“W”字形或“V”字形,用以提高与混凝土的粘结强度,所述连接件5贯穿保温层,置于内结构层1和凸肋9以及外结构层2和凸肋9中。作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内结构层1中翼缘板厚度为50mm,凸肋9厚度30mm;外结构层3翼缘板厚度为50mm为70mm,凸肋9厚度30mm,保温层2除去凸肋9所占部位外厚度为80mm。本专利技术采用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制作预制外墙板,能够提高外墙板的整体承载力,降低外墙板的重量,便于吊装和安装,保证其整体安全性,同时采用玄武岩纤维增强塑料拉结件将保温层与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层进行连接,增加混凝土层与保温层的粘结强度,保证了预制外墙板的整体性,能大幅度提高预制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保温外墙板的保温、隔热性能。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披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专利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制带肋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外墙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结构层(1)、保温层(2)和外结构层(3),所述保温层(2)设在内结构层(1)和外结构层(3)之间,所述内结构层(1)、保温层(2)、外结构层(3)通过连接件(5)进行连接形成整体结构,所述内结构层(1)和外结构层(3)均包括翼缘板(8)和设置在翼缘板(8)上的凸肋(9),所述凸肋(9)设在朝向保温层(2)一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带肋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外墙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结构层(1)、保温层(2)和外结构层(3),所述保温层(2)设在内结构层(1)和外结构层(3)之间,所述内结构层(1)、保温层(2)、外结构层(3)通过连接件(5)进行连接形成整体结构,所述内结构层(1)和外结构层(3)均包括翼缘板(8)和设置在翼缘板(8)上的凸肋(9),所述凸肋(9)设在朝向保温层(2)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带肋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外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结构层(1)、保温层(2)、外结构层(3)和连接件(5)通过工厂化生产形成预制墙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带肋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外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结构层(1)、外结构层(3)均采用玄武岩纤维混凝土制成,所述内结构层(1)、外结构层(3)内均设置玄武岩纤维网(4)。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叶松蔡东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