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长维专利>正文

一种电动车遮雨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0719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3 06: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防雨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动车遮雨棚,包括设置在电动车正上方的主体框架和设置在主体框架一侧并向下延伸与电动车尾部固定连接的第一支架,所述主体框架远离第一支架一侧向下弯曲延伸并形成与电动车前段连接的前固定架,所述前固定架上设有套在电动车车头上的安装架,所述主体框架上设置有遮雨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遮雨棚结构简单,无需在电动车上打孔或安装其他部件便能完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安装,安装方便、简单,便于拆卸,且能多方位遮雨,不阻挡视线,稳定性强、结构牢固。

An Electric Vehicle Canop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车遮雨棚
本技术属防雨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遮雨棚,尤其涉及一种结构简单、多方位防雨、便于安装和拆卸的电动车遮雨棚。
技术介绍
电动车又称为电瓶车,是由蓄电池(电瓶)提供电能,由电动机驱动的纯电动机动车辆。近年来,在我国得到了非常广泛的普及,已称为人们生活中重要的出行工具之一。人在使用电动车的过程中,由于四周没有遮挡,导致在下雨的时候会被淋湿、无法使用,且电动车的相关部件尤其是供电部分不能遇水,否则会损坏。现有的遮雨棚大多由四个支架和棚顶组成,这种结构无法只能挡住上方的雨水,而在骑行过程中雨水常从正面飘来,人还是会被淋湿。而能多方位挡雨的遮雨棚,由于结构复杂,导致成本较高、安装和拆卸较难。并且现有的电动车遮雨棚在安装时,都需要在电动车上打孔,安装极不方便,打孔时不注意还容易损坏电动车上所设置的部件,使得电动车损坏甚至报废。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挡雨不全面、安装时需打孔、结构复杂、安装和拆卸较难的问题,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需打孔、结构简单、多方位防雨、便于安装和拆卸的电动车遮雨棚。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动车遮雨棚,包括设置在电动车正上方的主体框架和设置在主体框架一侧并向下延伸与电动车尾部固定连接的第一支架;所述主体框架远离第一支架一侧向下弯曲延伸并形成与电动车前段连接的前固定架,所述前固定架上设有套在电动车车头上的安装架;所述主体框架上设置有遮雨装置。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安装架均为U字形,所述第一支架的开口处与所述主体框架位于电动车正上方的部分靠近车尾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安装架的开口处与所述前固定架相连接,所述安装架套设在电动车车头上,横杆部分与电动车车头靠车尾的一侧相连接。所述遮雨装置覆盖了整个所述主体框架,使得人在使用的过程中电动车的上方和前方都能被所述遮雨装置遮挡,防止雨水从上方和前方飘来,打湿人体和电动车。优选的,所述主体框架上与电动车龙头位置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安装架的安装杆,所述主体框架为横向放置且两端封闭的J字型结构,所述遮雨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主体框架位于电动车正上方的位置远离地面一侧的顶棚和设置在所述主体框架的所述前固定架上的第一遮雨板,所述第一遮雨板靠近地面的一边与所述安装杆可拆卸连接。所述主体框架的弧形部分设置在电动车车头,所述主体框架弧形部分靠近地面的一端与所述安装杆之间形成了一个框架结构,所述框架结构套设在电动车车头上,使得所述安装杆位于电动车车头前方,所述主体框架弧形部分靠近地面的一端位于所述电动车车头后方,所述主体框架弧形部分靠近地面的一端设置在电动车踏板靠近车头的一端。这样所述主体框架弧形部分靠近地面的一端能对整个主体框架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使得整个结构更加稳固。同时所述框架主体设置在电动车车头的部位为弧形,能减小在骑行过程中的阻力。所述第一支架为开口加大的U形结构,所述第一支架的开口处宽度与所述框架主体位于电动车上方部分的宽度相适应,所述第一支架的开口处与所述框架主体位于电动车车尾上方的部分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支架与电动车车尾相连接的部分宽度小于开口处的宽度,便于在生产所述第一支架时减少材料的使用、降低成本,同时也能防止该部分太宽,在使用过程中剐蹭两侧的事物。大部分电动车会在车座后方设置置物箱,所述第一支架与电动车车尾相连接的部分可设置在车座与置物箱之间的位置,也能直接设置在置物箱后面,通过螺钉等连接装置与电动车相连接。所述第一支架能防止所述框架主体位于电动车上方的部分悬空、不稳定,在使用过程中晃动,用于支撑所述框架主体,使得本技术更加稳固。所述安装杆上可拆卸连接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为U形,所述安装架的开口处与所述安装杆可拆卸连接,使得所述安装架与所述安装杆之间形成一个框架,将该框架套设在电动车车头上,使得所述安装架的横杆部分位于电动车车头后方、与所述电动车车头相连接,增加所述遮雨棚的稳定性,同时也便于安装。此种安装设计方式,使得在使用本技术的过程中,无需在电动车上打孔或安装其他部件,安装方便、简单,便于拆卸。所述顶棚通过螺钉等连接装置与所述框架主体可拆卸连接。所述顶棚由防水遮阳的材质制成,既能用于挡雨又能用于遮阳。所述顶棚的宽度大于所述框架主体位于电动车上方部位的宽度。所述第一遮雨板的形状与所述框架主体的弧形部分相适应,所述第一遮雨板宽度方向的两边通过螺钉等连接装置与所述第一框架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遮雨板靠近所述安装杆的一边通过螺钉等连接装置与所述安装杆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遮雨板由透明的防水材质制成,既能遮雨又不阻挡视线。所述主体框架自所述顶棚到所述安装杆之间的位置设置有透明的第一遮雨板,而这种安装方式使得电动车的仪表部分位于所述第一遮雨板后方,所述第一遮雨板能挡住飘来的雨水,防止雨水打湿电动车的仪表部分,出现故障,延长电动车的使用寿命,同时也能防止人在骑行过程中,仪表被打湿,导致人无法看清仪表显示的内容,引发事故。优选的,所述主体框架远离所述第一支架一端宽度方向的两侧还对称设置弧形支架,所述弧形支架与所述主体框架的弧形部分之间呈梭形;所述弧形支架与所述主体框架的弧形部分之间设置有第二遮雨板。所述弧形支架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主体框架位于电动车上方的部分和所述主体框架位于车头且靠近地面的部分相连接,所述弧形支架与所述框架主体的弧形部分之间设置所述第二遮雨棚,防止雨水从侧面飘入,使得所述遮雨棚能更加全方位的防水。优选的,所述主体框架位于电动车车顶长度方向靠近电动车车头的一端设置有第四支架。所述第四支架能防止所述主体框架中间没有阻挡物,使得所述顶棚从中间凹陷甚至脱离所述主体框架。同时也能便于所述第一遮雨板的安装,所述第一遮雨板靠近所述第四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第四支架可拆卸连接,使得所述第一遮雨板安装得更加牢固、稳定。同时所述第四支架也能增加本技术的稳定性。优选的,所述主体框架弧形端的上方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顶棚的第三支撑架。所述第三支架呈弧形,所述第三支架的开口端与所述框架主体相连接。所述顶棚前端的形状与所述第三支架相适应,所述顶棚覆盖在所述第三支架上,使得顶棚能遮挡人脸前方的阳光,防止阳光刺眼,在骑行过程中发生事故。优选的,所述主体框架位于电动车车尾的位置与所述第四支架之间设置有至少两根第二支架,增加本技术的稳定性,同时也能防止所述顶棚从所述框架主体中间凹陷。优选的,所述安装杆上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安装架的连接片。便于所述安装杆和所述安装架之间的连接。优选的,所述安装杆上设置有多个安装孔。不同类型的电动车车头部分大小不一,在所述安装杆上设置多个所述安装孔,使得所述安装杆能与不同大小的安装架相连接,以适应不同的电动车,提高本技术的通用性。对于不同类型的电动车的使用,只需要更换所述安装架便可满足需要,使用方便、安装简单。所述主体框架、第一支架、弧形支架和安装架均由镀锌合金方管制成。所述第一遮雨板正上方设置有可开关的方形窗口,所述窗口的尺寸为33cm*30cm,所述窗口的作用为在雨天保持人的视线清晰。所述第一支架上还可设置遮雨装置,更加全方位的遮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的遮雨棚结构简单,无需在电动车上打孔或安装其他部件便能完成本技术的安装,安装方便、简单,便于拆卸,且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车遮雨棚,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电动车正上方的主体框架(1)和设置在主体框架(1)一侧并向下延伸与电动车尾部固定连接的第一支架(3);所述主体框架(1)远离第一支架(3)一侧向下弯曲延伸并形成与电动车前段连接的前固定架,所述前固定架上设有套在电动车车头上的安装架(2);所述主体框架(1)上设置有遮雨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车遮雨棚,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电动车正上方的主体框架(1)和设置在主体框架(1)一侧并向下延伸与电动车尾部固定连接的第一支架(3);所述主体框架(1)远离第一支架(3)一侧向下弯曲延伸并形成与电动车前段连接的前固定架,所述前固定架上设有套在电动车车头上的安装架(2);所述主体框架(1)上设置有遮雨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车遮雨棚,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框架(1)上与电动车龙头位置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安装架(2)的安装杆(11),所述主体框架(1)为横向放置且两端封闭的J字型结构,所述遮雨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主体框架(1)位于电动车正上方的位置远离地面一侧的顶棚(4)和设置在所述主体框架(1)的所述前固定架上的第一遮雨板(5),所述第一遮雨板(5)靠近地面的一边与所述安装杆(11)可拆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动车遮雨棚,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框架(1)远离所述第一支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长维
申请(专利权)人:李长维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