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瞿彬专利>正文

一种管道运输单元及智能管网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50541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3 06: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运输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管道运输单元及智能管网系统,管道运输单元用于运送运输装置,包括中转部、管道部以及终端部,中转部和终端部均用于接收、发送以及储存运输装置;管道部包括第一运输通道和第二运输通道,第一运输通道和第二运输通道运送运输装置的方向相反,第一运输通道和第二运输通道的一端与中转部连接,第一运输通道和第二运输通道的另一端与终端部连接;第一运输通道和第二运输通道均包含至少一个运输管道,运输管道包括层叠设置的运输层、用于为运输装置提供动力的驱动层以及管壁;管道运输单元可埋藏于城市的地下,不占用城市的地面资源,物品收发效率更高,节约资源,有助于智慧城市的实现。

A Pipeline Transportation Unit and Intelligent Pipeline Network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道运输单元及智能管网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运输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管道运输单元及智能管网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丰富,同时得益于交通越来越便捷,远程购物(例如网上购物、电话购物等)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通常人们在远程购物后,包裹需要通过快递公司从异地运输至相应的城市,然后再逐级运送到用户的手中。在城市中进行包裹运输时,目前采用的方式通常为汽车运输。当包裹运输至该快递公司在该城市的货运中心后,首先对包裹进行分类,并通过汽车等运输工具运输至城市每个区的货运中心,然后再对包裹进行分拣,并通过汽车等运输工具运送至每个街道的货运中心,然后再对包裹进行分拣,并运送至每个包裹配送点,配送人员对包裹进行分拣,并跟用户约好时间后再将包裹运送至相应的用户手中,从而完成包裹的配送。然而,上述包裹运输过程冗长、繁琐,配送周期长,造成货运中心的包裹会大量堆积而无法及时疏解;配送过程中涉及到使用汽车等交通工具,一方面会对城市的拥堵产生影响,另一方面城市的拥堵也会对配送时间等产生影响,造成包裹无法及时进行运输和配送,大大降低了包裹的运输效率。以上不足,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道运输单元,以解决现有包裹运输过程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管道运输单元,用于运送运输装置,所述管道运输单元包括中转部、管道部以及终端部;所述中转部和所述终端部均用于接收和发送所述运输装置;所述管道部包括第一运输通道和第二运输通道,所述第一运输通道和所述第二运输通道运送所述运输装置的方向相反;所述第一运输通道和所述第二运输通道的一端与所述中转部连接,所述第一运输通道和所述第二运输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终端部连接;所述第一运输通道和所述第二运输通道均包含至少一个运输管道,所述运输管道包括层叠设置的运输层、用于为所述运输装置提供动力的驱动层以及管壁。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层为通过电磁感应驱动所述运输装置运动的电磁层;所述运输层包括层叠设置的冰层和冷凝层,所述冰层由气体冷凝形成,用于与所述运输装置接触;所述冷凝层设于所述冰层和所述电磁层之间,用于冷凝所述冰层。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运输通道包含由多个所述运输管道依次连接形成的第一主运输通道和至少包含一个所述运输管道的第一辅运输通道,所述第一辅运输通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主运输通道和所述终端部连接,所述第一主运输通道与所述中转部连接;所述第二运输通道包含由多个所述运输管道依次连接形成的第二主运输通道和至少包含二个所述运输管道的第二辅运输通道,所述第二辅运输通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主运输通道和所述终端部连接,所述第二主运输通道与所述中转部连接。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主运输通道和所述第二主运输通道间还设有至少一个转向装置,所述转向装置包括转向组件、转向管道以及缓冲组件,所述转向管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转向组件和所述缓冲组件连接;所述转向组件连接于所述第一主运输通道的两个所述运输管道之间,所述缓冲组件连接于所述第二主运输通道的两个所述运输管道之间;或者,所述转向组件连接于所述第二主运输通道的两个所述运输管道之间,所述缓冲组件连接于所述第一主运输通道的两个所述运输管道之间。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主运输通道与所述第一辅运输通道之间还设有所述转向组件;和/或;所述第二主运输通道与所述第二辅运输通道之间还设有所述转向组件。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向组件和所述缓冲组件均设有安全组件,所述安全组件设于所述运输管道的端部,用于密封或开启所述运输管道。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转部包括第一身份识别组件以及容置仓;所述第一运输通道和所述第二运输通均与所述容置仓连接,且所述第一运输通道和所述第二运输通道位于不同的平面;所述第一身份识别组件与所述容置仓连接,用于识别用户身份、并控制所述容置仓的开启或关闭。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终端部包括第二身份识别组件、储物柜以及开关组件;所述第一运输通道和所述第二运输通均与所述储物柜连接;所述第二身份识别组件与所述储物柜连接,用于识别用户身份、并控制所述储物柜的开启或关闭;所述开关组件设于所述储物柜中,用于打开或者关闭所述运输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智能管网系统,包括多个上述的管道运输单元和用于控制所述管道运输单元的控制单元;所述中转部、所述管道部以及所述终端部均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多个所述第一运输通道相互连接,多个所述第二运输通道相互连接。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智能管网系统还包括运输装置;所述运输装置包括储物盒以及用于容置所述储物盒的运输胶囊;所述储物盒内设有气囊;所述运输胶囊内设有辅助运动组件,用于将所述储物盒推出和/或拉入所述运输胶囊。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管道运输单元的有益效果在于:(1)通过设置第一运输通道和第二运输通道,且第一运输通道和第二运输通道运送运输装置的方向相反,由于不同运送路径的运输装置位于不同的运输通道中(例如从中转部运送至终端部的运输装置位于第一运输通道中,而从终端部运送至中转部的运输装置则位于第二运输通道中),避免了只设置一条运输通道时无法同时双向运送物品的问题,整体设计更加科学,且运送效率更高。(2)通过在运输管道的管壁上层叠设置驱动层和运输层,设于管壁整个圆周的驱动层均可以对运输装置提供驱动力,同时设于管壁整个圆周的运输层均与运输装置的外壁接触,从而整体驱动效果更好,驱动效率更高,运输装置的运行也更加平稳。(3)本实施例提供的管道运输单元可埋藏于城市的地下,不占用城市的地面资源,在进行物品投递和寄送时,不再需要包裹运送人员到用户处收集包裹不仅极大节约了人力物力,而且物品收发效率更高,节约资源,同时由于不需要通过汽车等方式在城市中运送包裹,从而缓解了城市交通的拥堵,减少了有害气体的排放,更加绿色环保,有助于智慧城市的实现。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管道运输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管道运输单元的运输管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管道运输单元的运输管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管道运输单元的转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管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一;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管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二;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管网系统的运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管网系统的运输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管网系统的储物盒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管网系统的运输管道内设有运输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10-管道运输单元;11-中转部;12-管道部;120-运输管道;121-第一运输通道;1211-第一主运输通道;1212-第一辅运输通道;122-第二运输通道;1221-第二主运输通道;1222-第二辅运输通道;1200-运输层;1201-管壁;1202-驱动层;1203-冷凝层;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道运输单元,用于运送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运输单元包括中转部、管道部以及终端部;所述中转部和所述终端部均用于接收和发送所述运输装置;所述管道部包括第一运输通道和第二运输通道,所述第一运输通道和所述第二运输通道运送所述运输装置的方向相反;所述第一运输通道和所述第二运输通道的一端与所述中转部连接,所述第一运输通道和所述第二运输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终端部连接;所述第一运输通道和所述第二运输通道均包含至少一个运输管道,所述运输管道包括层叠设置的运输层、用于为所述运输装置提供动力的驱动层以及管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道运输单元,用于运送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运输单元包括中转部、管道部以及终端部;所述中转部和所述终端部均用于接收和发送所述运输装置;所述管道部包括第一运输通道和第二运输通道,所述第一运输通道和所述第二运输通道运送所述运输装置的方向相反;所述第一运输通道和所述第二运输通道的一端与所述中转部连接,所述第一运输通道和所述第二运输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终端部连接;所述第一运输通道和所述第二运输通道均包含至少一个运输管道,所述运输管道包括层叠设置的运输层、用于为所述运输装置提供动力的驱动层以及管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运输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层为通过电磁感应驱动所述运输装置运动的电磁层;所述运输层包括层叠设置的冰层和冷凝层,所述冰层由气体冷凝形成,用于与所述运输装置接触;所述冷凝层设于所述冰层和所述电磁层之间,用于冷凝所述冰层。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运输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运输通道包含由多个所述运输管道依次连接形成的第一主运输通道和至少包含一个所述运输管道的第一辅运输通道,所述第一辅运输通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主运输通道和所述终端部连接,所述第一主运输通道与所述中转部连接;所述第二运输通道包含由多个所述运输管道依次连接形成的第二主运输通道和至少包含二个所述运输管道的第二辅运输通道,所述第二辅运输通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主运输通道和所述终端部连接,所述第二主运输通道与所述中转部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道运输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运输通道和所述第二主运输通道间还设有至少一个转向装置,所述转向装置包括转向组件、转向管道以及缓冲组件,所述转向管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转向组件和所述缓冲组件连接;所述转向组件连接于所述第一主运输通道的两个所述运输管道之间,所述缓冲组件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瞿彬
申请(专利权)人:瞿彬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