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南京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可智能调控温度的御寒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0466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3 05: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智能调控温度的御寒罩,它包括手套和御寒罩罩身,手套和御寒罩罩身为分体式设计;手套是由内衬和外层组成的双层结构,是一体式设计;罩身由内衬和防风防雨外层组成的双层结构,御寒罩是分体式设计。手套手背位置和御寒罩膝盖位置放置电热片,电热片通过导线和电源连接,并设置一个功率调控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御寒罩可以通过手机APP智能调控温度,适应不同地区和不同天气的温度需求;通过对易受寒部位进行保温,特别是电热片将大大减少御寒罩的保暖层厚度,降低出行者的安全隐患,安装简易方便。

An Intelligent Temperature Control She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智能调控温度的御寒罩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智能调控温度的御寒罩,具体说来,是一种涉及到利用具有电热性能的轻薄型碳纳米管膜材料实现取暖御寒的目的,并引入APP进行智能调控温度的御寒罩。
技术介绍
伴随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吃穿住行方面的方式越来越多样化,电动车和摩托车已逐渐成为出行的主要方式之一。在骑行电动车和摩托车的过程中,车速往往较快,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天,人体的膝盖、腿部等重要部位经受寒冷的侵袭,容易让这些部位受冷,引起病变。为了在骑行过程中抵御风寒,同时避免穿太多衣服,人们往往会在电动自行车和摩托车前部位置半固定安装和车身匹配的御寒罩。在市面上出现的类似产品主要以棉、布等材料,经过简单的设计和加工,制成御寒罩,这种御寒罩由于自身不能产生热量,主要依靠人体自身的发热,要取得良好保暖效果,增加御寒罩的厚度就不可避免,这样使得御寒罩变得笨重、臃肿,舒适度下降;而且保暖效果也不理想,难以适用于不同地区、不同天气状况下的出行。质量轻而不影响御寒效果的防护罩将受到人们青睐。迫切需要设计一种对人体有保健效果,可以自主发热保暖、温度可调节、对人体膝盖等畏寒部位进行保暖的御寒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主发热、温度可调节,可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天气状况使用的,在人体膝盖等畏寒部位进行保暖的御寒罩,它包括手套和罩身,手套与罩身为可拆分的分体式设计,上述手套分为内衬和外层双层结构,采用一体式设计,所述内衬为高致密透气棉质保暖材料,所述外层为防风防雨高聚纤维材料。上述手套与电动车或者摩托车的前把手配套,通过搭扣或者拉链等固定在所述把手上。为了进一步实现本专利技术,所述手套包括贴近人体部位的保暖内衬和防风防雨外层,所述电热片放置内衬口袋。第一个电热片位于左手套内衬手背位置,第二个电热片位于右手套内衬手背位置。所述第一个电热片和第二个电热片通过分支导线连接,并与主导线连接。为了进一步实现本专利技术,所述御寒罩罩身包括贴近人体部位的保暖内衬和迎风面的防风防雨外层,所述电热片放置内衬口袋。所述电热片位于膝盖的两侧,第三个电热片位于左侧膝盖位置,第四个电热片位于右侧膝盖位置,第五个电热片位于第三个电热片和第四个电热片中间。所述第三个电热片、第四个电热片和第五个电热片通过分支导线连接,连入主导线,并接入移动电源中,通过功率调节器来调节温度。为了进一步实现本专利技术,在手套和御寒罩罩身相应位置缝制安放电热片的口袋,方便安装和拆卸电热片,与内衬分离。为了进一步实现本专利技术,所述功率调节器可通过手机APP进行调控,调控不同的温度。为了进一步实现本专利技术,上述内衬均采用高致密透气棉质的,保暖性能良好的材料。为了进一步实现本专利技术,上述的外层采用是的环保的,防风防水的,防氧化的,耐脏耐磨的高聚纤维材料,所述电热片为碳纳米管膜。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可智能调控温度的御寒罩,实现了自主发热,起到保温保暖的作用,克服传统御寒罩依赖人体产热供热,依靠增加本身厚度的方法来实现保暖的缺点,对人体膝盖等部位进行远红外辐射,在提供热量的同时保护膝盖,得到物理性治疗,大大改善骑行人员的出行舒适感。2.本专利技术的可智能调控温度的御寒罩,通过手机APP调控温度,满足在不同地区、不同天气状况下的保温需求。3.本专利技术的可智能调控温度的御寒罩,通过自组装的形式,各部分可方便更换和安装,延长御寒罩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御寒罩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御寒罩罩身外层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手套外层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碳纳米管膜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碳纳米管膜的辐射波长区间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阐述,其中本专利技术以图1为标准。如图1至4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可智能调控温度的御寒罩,包括手套2、御寒罩罩身1、电热片3、功率调控器、移动电源和手机APP。手套由内衬和外层组成的双层结构,内衬和外层为一体式设计,内衬由保暖、透气的棉质材料,可以保持温度,减少热量的损耗,外层由不透气的高聚纤维材料缝制而成,可有效阻止雨水的渗透,减少空气流通,降低内衬的保温效果。在手套外层设计搭扣或者拉链等紧固装置51,使得手套和御寒罩罩身以及电动车或者摩托车的前把手紧密结合,防止在连接处漏风,削弱保暖的效果。手套内衬的手背位置设计有安装电热片的左口袋23和右口袋24,口袋有良好的传热性能、防水和不易发生变形,在口袋底部有预先设置的导线,可与电热片进行连接。御寒罩罩身1相应于人体左侧膝盖、右侧膝盖和两侧膝盖中间位置设计有安装电热片的口袋15,16和17,口袋有良好的传热性能、防水和不易发生变形。御寒罩罩身位于车把手两侧位置设计有搭扣或者拉链等紧固装置41,防止雨水渗透和漏风,提高御寒罩的保暖效果,增加骑行者的舒适度。御寒罩罩身分内衬1、外层4和电热片3,内衬和外层为可分离的分体式设计,可以单独使用,在寒冷的冬季可以整体使用,以便获得良好的保暖效果;为了使得御寒罩罩身和手套以及电动车或者摩托车密闭的结合,在御寒罩的中间两侧安装搭扣或者拉链等紧固装置41,方便与手套部分和车把手连接起来;御寒罩罩身的防雨层采用高聚纤维材料,此材料可有效防止雨水和风的进入,且材料的疏水性能优异,雨水不易粘附在外层材料上,可防止雨水对内衬材料的浸湿,避免纳米电热片和导线受到液体而可能引起短路,缩短电热片的使用寿命;御寒罩的内衬使用高密度棉质材料,材料自身的保暖性能良好;在御寒罩罩身的相应部位设置三个口袋,口袋中可以安放电热片,通过导线将三个电热片连接,再连接一个功率调节器,并与电源连接,通过手机APP调控温度。御寒罩罩身右下位置设计有安放移动电源的口袋14,方便安放移动电源。电热片采用现有技术实现,电热片为碳纳米管膜,连上电源,加热后可产生远红外波加热辐射,产生热量辐射给人体,如图5中检测到的碳纳米管膜工作时对外辐射的电磁波波长范围为3~25μm,其中包括6~14μm人体易吸收的生命之光,对人体健康产生有益作用,电热体的工作原理是:碳纳米管膜连上电源后,在定向电流的作用下,纳米管碳膜中的电子受到电流的激励和电场效应作用,电子被激发,产生定向的移动,在移动过程中,不断与原子核进行碰撞,电子跃迁对外释放远红外波,辐射产生热量。本实施例的碳纳米管膜(电热片)采用电化学沉积法在高温下对烃类化合物进行催化裂解生产。此电热片的电能利用率可达到90~95%,节能环保。此电热片为非金属电热片,在加热的过程中不会产生电磁辐射,使人体处于电磁环境下,对人体造成微小的损伤。此外,电热片需要进行包装,在电热片的外面包覆一层布质材料,在电热片的端部安装柔软的导线,电热片和外包装及导线良好的柔韧性保证了其超长的使用寿命。电热片的功率可调,并且在5V的低压直流电源下可安全工作,电源可方便取得。电热片分散分布,在不影响产热效果的前提下,减少电热片的数量,提高电热片的使用效率、降低能耗;电热片设置在易受冷的部位,如手背和膝盖等。在本实施例中,手套中的电热片的尺寸长约15cm,宽约10cm,御寒罩罩身中的电热片的尺寸长约30cm,宽约15cm,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也可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人群的使用。电热片一共设置有五个,第一个电热片21设置在左手套内衬的上半部分,第二个电热片22设置在右手套内衬的上半部分,第一个电热片21和第二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智能调控温度的御寒罩,它包括手套和罩身两部分,手套和罩身为分体式设计,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套是由内衬和外层构成的双层结构,内衬和外层为一体式设计;所述手套内衬中,左侧手套放置第一个电热片,右侧手套中放置第二个电热片;所述罩身由内衬和外层组成的双层结构,内衬和外层为分体式设计;所述第三个电热片位于罩身的左侧膝盖位置,第四个电热片位于右侧膝盖位置,第五个电热片位于第三、第四个电热片中间;所述五个电热片通过导线连接,连接一个功率调节器,并与电源连接,通过手机APP调控温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智能调控温度的御寒罩,它包括手套和罩身两部分,手套和罩身为分体式设计,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套是由内衬和外层构成的双层结构,内衬和外层为一体式设计;所述手套内衬中,左侧手套放置第一个电热片,右侧手套中放置第二个电热片;所述罩身由内衬和外层组成的双层结构,内衬和外层为分体式设计;所述第三个电热片位于罩身的左侧膝盖位置,第四个电热片位于右侧膝盖位置,第五个电热片位于第三、第四个电热片中间;所述五个电热片通过导线连接,连接一个功率调节器,并与电源连接,通过手机APP调控温度。2.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可智能调控温度的御寒罩,其特征在于:手套是由保暖内衬和防风防雨的外层构成的一体式结构,手套与电动车或者摩托车的前把手相配套,通过搭扣或者拉链等进行紧固。3.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可智能调控温度的御寒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个电热片位于左手套中心线两侧,第二个电热片位于右手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少春凌凯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